
其实我压根不知道谁是杨振伟兄和苗大师的啊,俺也不是托,而且和苗大师没什么事的,哈哈。不过响应一下夸克版主的号召写点自我的见解,或许大家都能用上。

首先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统一经济学实际上,杨兄究竟是在干什么呢。自然科学能理解为哲学里的逻辑学/自然辨证法,只是换成了电学的说法是吧?而探索事务的根本性是哲学特有的现象。哲学-领导科学-决策追踪法,是这里面的常见的,但是杨兄的哲学基础我观察好象没全部用好。那么下面我就补充一下:
1,既然是用物理,那么我也用物理的其中一段说明一下事件有:决定性事件,随机事件,混沌事件。这三点要区分开来。
2,在谈论事物的根本性的时候别忘记了还有种叫适当性。就好比让东方塑和我们比起来哪一位给汉武帝当谋士更优秀点?要知道汉武帝是个脾气急噪的人。同样的,马克思的教材里面讲的是很明白,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它们都是一个时代的精华。再同样的不管我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不同的环境上也会遇到不同的差异。
4,以前这么一个说法:一张桌子4个脚,现在你找到了一个脚,我再引导给你另外的两个脚,你自己再做一个脚,那么这个桌子就稳了。如果你已经知道了四个脚,我去引导你是不通的。当你不知道我给予提醒,当你想知道的时候给予引导。这就是文化的“化”字。
5,古代还有个叫自相矛盾的故事。一个混沌事件在不同环境下有两个以上答案,当你提出一个根本性的时候,你很容易撞到另外一个答案,而且是可行的。就好比我是不赞同弱肉强食,我也遇到有相对立的看点。所以要能理解,矛和盾应该分开来使用。价值观的碰撞通常是战争的导火线,就好比我们把一只猫和一只狗关在了一个笼子里。
6,这里才提到苗大师了,其实我想苗大师都是理解了,但是你理解不理解我不知道。矛也好盾也好,在一个工匠手里只是份材料吧了,就好比道家的混沌本一体与佛家的无是一个概念。我们作为这个工匠所要知道的是对方是需要矛还是需要盾?矛放哪里,盾又放在哪里?
最后7,这点很重要,如果我们有什么好的看法不妨用经济金融的手段去解决而不涉及用政治,这是个智慧活,就好比大禹治水不用“睹”而是用“导”。这个意思是:我们作为业余的爱好者不是政客也不是专门呆在学术界里的,有什么好的看法,可以把它设计成工序,工序优化成系统,系统整合成标准化合约。这样才是真正的为大众服务了,为社会做贡献了。
最后总结,很高兴杨兄能够进入到哲学的领域里面来,但还不是经济。希望你能把不足的地方补充完整。也希望有机会你能成为真正的金融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