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697 2
2010-11-03


人民币可以考虑升值10—30%


作者:李宗发




2010年11月11
-12首尔G20峰会即将召开,关于人民币问题不小心已成了关系中国“兴亡”的问题,有美报甚至喧嚣,在朝鲜半岛召开的这次会议,有如60年前以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队针对中国的又一次战争,现在美国已利用美国金融危机造成西方经济的不景气及中国周边环境的恶化组成对华联军,很可能在朝鲜半岛峰会上殂击中国。中国在今年经济与政治、安全扰合在一起的似有硝烟、似无硝烟的较量与周旋中,需要冷静与智慧。

一、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经济考量

中国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人民币不能升值。这一观点是若干年前形成的。就如是中国在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哪位了不起的军事专家提出航空母舰是活棺材中国不要造航空母舰,并在中国形成航空母舰无用论后,中国于是专家学者、群众大都在很长时期内认为航空母舰无用,尽管中国连许多的领海及海岛都保不住,尽管银河号在公海上无助地被他国海军羞辱。虽然,世界任何强国都拥有航空母舰,但至今为止航空母舰无用论仍然严重地影响着中国决策,在中国海疆危如累卵,在中国海上生命线随时可能被它人掐断的时候,航空母舰无用论还在中国争论不休,许多人宁愿建造坦克活棺材、军舰活棺材、潜艇活棺材,唯独不同意建航母活棺材。这是一种思维偏见和思维惯性。同理,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崩溃论同样已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的决策。


提出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崩溃论的理由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经济蒸蒸日上,似有超过美国独霸世界之势,然后美国要求日元大幅度升值。由于日元升值以及其它各种原因(下面将作分析),日本经济从此一厥不振。中国以此案例为鉴,单纯地认为日元大幅度升值是造成日本经济停滞的唯一原因,因此视美国人逼人民币升值为洪水猛兽。


客观地说,在2001年加入WTO时,中国实行人民币贬值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使弱小的中国经济平安地渡过了“外国狼来了”的考验期,并且大量产品借助市场自由化的东风,以低价格杀向世界各地,获得近十年的经济大扩张。


笔者认为,这之前的近十年人民币不升值策略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肯定的,特别是前期阶段是完全正确的。今年中国可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并且中国经济竞争力已有很大提高,人民币适当提高,对中国经济竞争力影响可以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况且如果要人民币升值,作为新兴货币的印度卢比、越南越盾、韩国韩币和作为出口大国的日本日元恐怕也应该与中国人民币一起升值。若需要,中国在G20会议上未必不能提出中、日、印货币集体升值的主张。


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大伤元气,中国的竞争力更加强劲,因此在经济竞争力上人民币有一定的升值容忍空间。


单纯地从经济上是不能完全决定人民币升值与否的,下面我们还将分析人民币2010年升值的科技考量、资源考量、公民就业与收入考量、中国世界政治考量、中国亚太安全考量等。

二、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科技考量

邓公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为发明创新则是财富的源泉,是经济的最终源泉,是改变一切的源泉。


中国五百年最大的悲哀是漠视科研,漠视发明创造。自1433年郑和被结束第七次下西洋后,中国历代统治者禁锢思维,压制创新。而西方则自1350年开始文艺复兴及1666年牛顿力学后科研创造大规模暴发,科技很快超过中国,即使1840年中国GDP占世界28%,比今天美国还强,但远涉重洋的英国一些先进的军舰、大炮、步枪就将使用土炮与弓箭、长矛的中国打败在家门口。后来一百年中国的屈辱史,都无一不与科研落后有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因为贫穷、落后,与世界平均水平有极大的落差,因此当改革解放生产力,开放引入国外技术、资本,中国GDP取得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同时期更快的发展速度也不足为奇。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借助世界市场自由竞争的东风,以低价的产品冲向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从而实现经济总量的急速扩张也是必然。


但是利用中国科技、经济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落差以及低价在世界扩张终有限度,下一步中国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这是中国经济学家们必须提前十年、二十年就应该考虑、论证的问题,也是中国政府必须提前五年、十年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的战略转变。因为财富之力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毫无疑问,只有发明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以发明创新为基础的一国经济才会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可持续地发展。


多年前我们就已提出中国第三阶段必须走科研创造发展之路,必须将中国的R&D研究与开发费用提高到3%以上的比例上来;必须切实加强对民族专利权的保护;必须大力培养、招纳创新人才。但至今为止中国研发投入仅占GDP的1.62%,远不及美国与韩国等国的2.9%左右,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乏力也沉重地打击着民族创新的幼芽,而教学、科研工资待遇的低贱,不仅不能吸引世界各国人才到中国科研创新上来,连中国自己有限的优秀科研人才也有不少流失国外和流向民间企业其它高薪岗位。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是与中国目前实施的创新战略相一致的。人民币升值,那么中国过去许多工厂靠低廉的劳动力、低技术形成的低价产品做法会慢慢得到较正,更多要想生存与发展的企业,必须进行世界级的发明创新,以专利产品形成的垄断价格与利润去占领世界市场和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鉴于中国庞大的劳动力优势,比较低价而高质量的专利产品与低价的自由产品或将共存,只要人民币升值幅度不要过猛,同样可以平稳地促使中国经济由低阶向中高阶发展。

三、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资源考量

资源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人民币一味贬值,那么更多资源就会流向国外,而流向中国的国外资源则需中国付出更多的代价。如中国稀土大量廉价卖给美国和日本,而中国向澳大利亚购买的铁矿石却每年都要涨价百分之几十。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量极为稀少,保护资源,为我们以后,以及为后代们留点生存的资源是一种责任和智慧。


人民币过度贬值,我们要直接或间接卖大量的资源(大多数不可再生)与劳动力(可再生),才能换回一点美元。例如,我们需要卖8亿件衬衣换一架A380空中客车,卖三十亿双袜子一架波音客机。劳动力是可以再生的,可暂不计算。但在资源耗费上,我们为生产8亿件衬衣或者30亿双袜子耕费的资源远比别人生产一架飞机耗费的资源大无数倍。中国低价格外销的产品越多,中国资源越走向枯竭。另外,三十年好不容易低价格外销积累的二万多亿美元外汇,只是二万多亿张纸而矣——只是别人印钞机下的一堆印刷品而矣,只要别人不想负责任,随时可以缩水。


从中国资源保护的角度,中国应该考虑由粗加工、低价格的外销模式走向专利、垄断利润、精加工、适度价格的外销模式。就从保护中国资源的角度,人民币适当升值是与此相一致的。

四、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公民就业与收入考量

一个国家是由公民组成,一个国家的政策,首先要考虑本国公民的利益,其次是本国公民利益与世界利益更好地分配与和谐统一。因此,中国公民的就业与收入问题就成为包括人民币升贬在内的一切问题必须首先考虑的。


似乎,人民币贬值,中国就可以大量生产外销产品,因此就可以大量招聘公民就业,因此中国公民就有了面包,因此中国公民收入就提高了,中国公民就幸福了。


但是,凡事不能绝对。人民贬值,有利于外销,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中国公民的就业率会高一些。这是问题的个层面。但问题的另一个层面是,人民币贬值,中国的物价上涨,公民手里的钱竟然买不到几年前那样多的东西,特别是住房、粮食、皮鞋、衣服等民生产品(采取脂订价战略和渐降订价战略的产品如汽车、手机等除外,这些类产品并非因人民币贬值而降价)。


因此就从公民就业与收入的角度来看,人民币适当地升值未必就比一味贬值不好。我们只要升值时随意注意就业率问题,只要未造成严重失业是可以升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5 12:54:08
LZ很乐观,但如果真有这么简单的话,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阵营为何就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再咄咄相逼呢。恐怕小看了美国的阴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5 23:38:57
我不太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