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2010-11-4 15:26:28
垄断VS竞争,演化博弈中的动态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5:29:22
两个博弈问题:
① 双方在开战前期,都与业内杀毒或即时通讯企业之间有一个博弈。QQ的思维是“大家”受过360的害,战斗开始必然一呼百应。360则认为QQ谁的饭碗的抢,正打起来,大伙肯定都出力。但是战争一开始,大大出乎两者的意料。没人上凑!?   仔细一想,不无道理。QQ仗着多元经营、用户数量巨大,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完全可以。360用户不在少数,即使没捞着什么好处,至少还能做个自我宣传,一旦战争以和解结束(不然结果),再夺回市场不在话下。其他企业呢?哪个家当多得撑得难受陪人打架玩。你们两家打吧,我的仇就靠两位烦心了。  
②谁的损失会跟大一些呢,有人说QQ,因为QQ的替代品有MSN和飞信等。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QQ用户决定用不用QQ的依据不是自己满不满意,而是QQ好友列表中的所有人满不满意。每一个用户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的好友中会有多少人不用QQ而换用飞信呢,至少有那么一部分不会卸载QQ吧,那我还是用QQ吧,杀毒软件先装个试用版的,等这俩闹心的主打完了,再把360装回来。于是乎……
还有就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这场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必然会和解。这也是大家博弈的重要基础条件。
个人愚见,欢迎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5:50:41
用咱们的电脑做战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00:00
俺也是受害者,这就是垄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09:28
康德说过,一件事情是否符合道德,只需将这件事情普遍化,如果没有负面的影响就是符合最高的道德标准的。如果我们将QQ公司的做法推而广之,结果会如何呢?请看:
诺基亚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探测到10米范围内有iPhone,将启动自爆程序,毁灭10米内一切物体。
阿迪做了个决定,检测到用户身上有耐克,衣服鞋自动变透视装
康师傅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检测到用户使用过统一,方便面里将没有配料
麦当劳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客人曾经食用过KFC,将自动释放致癌物质
蒙牛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用户胃里有伊利牛奶,将自动释放三聚氰胺
中石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用户汽车油箱里有中石油,将自动引爆加油站
杰士邦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用户有使用杜蕾斯,将自动释放艾滋病毒
广电总局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如果发现用户下载美剧,将自动转化成新闻联播
公安局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检测到某人他爸是李刚,将自动免罪
腾讯你还要脸不??CS没告你侵权,植物大战僵尸没告你侵权,跑跑卡丁车没告你侵权,联众没告你侵权,ICQ没告你侵权,开心网没告你侵权,酷狗没告你侵权,淘宝没告你侵权,支付宝没告你侵权,搜狗输入法没告你侵权,你倒先狗咬360了??你还要脸不,山寨之父?以后不准上淘宝,只能上拍拍以后不准用支付宝,只能财付通以后不准用百度gg,只能用soso 以后不准用暴风,只能用扣扣播放器以后不能用搜狗输入法,只能用扣扣输入法以后不能用其他浏览器,只能用扣扣浏览器以后不能用迅雷

可见这种竞争的结果,不仅腾讯公司没捞什么好处,当然360也不例外,最后受罪的还是消费者或者用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09:41
360与qq之争是一种博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他们双方处于一种不死不休的局面,一方让步将死无葬身之地。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斗争,使用户利益受损。他们的斗争,只会损害双方的形象,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认为qq会获胜,如果继续都下去。因为他们是目前我国市场在这个领域的两极,就如美苏两极格局。360是苏,而qq是美国。qq的产业链强于360,综合实力相比高于360。qq在这个长久对抗中,必将使360解体。我认为360与qq能否停止斗争,只有共赢才是王道。斗争只会双方一起受损,最终让一方独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11:00
河蚌相争,渔翁得利,谁会是渔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13:06
昨天晚上我打开QQ,就提示要求强烈下载360的软件。我打开360安全卫士之后,360又提示强烈下载QQ软件,可以用其它的聊天工具,如飞秋等等。后来 QQ画面动不了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作为一个网络使用者所不原看到的。不管两家之间有什么过节,有什么矛盾,有什么冲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顾客牵连进来。如果要竞争,那就在服务上竞争,或者在法庭上去竞争,而不是以网民来作为一种攻击对方的手段。
其实我一直都是很支持360和腾讯的,但是我觉得,如果出台了一个软件,或者上市一款软件,使用软件的权利都是我们的,都是我们的自由。
所以我希望:不管两家怎样竞争,都不要不我们这些无辜的人牵扯进来,当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之后,我们能享受到更多的、更好的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20:01
随便写点哈
QQPK360,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进行一段不太专业的点评~
QQ的历史较360长,又素有山寨王之称,其业务领域涉及范围十分之广。
作为一个由通讯工具起手,到如今如此规模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虽然一路走来伴随着无数骂名,却仍然有很多人用它,以及它的一系列山寨产品。这其中最本质的原因应该就在于它的便捷与休闲吧。
可以说一点,QQ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单纯是一个聊天工具了。
360,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杀毒防护软件,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免费,以及方便。安装免费版本的360,可以说相当速度效率,功能在免费软件中已算比较齐全,并且界面等都做的很舒适,运用也很方便,对于普通电脑玩家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当然,大多数人对它的认知,应该还是停留在免费防护和杀毒软件吧。

这2者的PK。个人认为舆论上360会取得更多的同情,但是事实上,2者利益都一定程度受损而如果腾讯政策不变,360短期会遭到更大打击。
从替代品角度来看:
因为短期内会有和360差不多的软件存在且供人们使用,又或者QQ研发山寨QQ安全卫士之类的。
但是短期内很难有通讯工具能够做到和QQ差不多功能的各类服务提供(虽然都是山寨,但是能将如此多的东西山寨到一起也是一种水平)。
远期来看:
腾讯的声誉将会持续下降,骂着但仍用着,直到厌倦,腾讯难逃业绩下降顾客流失的后果,但是腾讯倒不了。
360就有很大的危险了,虽然我更支持3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23:33
眼球经济,相互炒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25:58
假如供水公司和供电公司发生矛盾。
供电公司说: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供水公司对我公司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将对所有接受供水公司供水服务的客户进行停电。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PS:要么选择供水,要么选择供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31:50
首先,腾讯的行为事实上给QQ用户附加了不合理的条款,这明显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试想:假如微软声称,只要用户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就无法登陆google的网站,那么google是难以与微软展开竞争的。)如果360与腾讯对簿公堂,可以说腾讯几乎必败。而腾讯也很清楚这一点,它的最优策略就一个字:拖。财大气粗的腾讯并不会在乎败诉的那点损失,只要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迫使用户停止使用360的产品,就已经达到了它的目的。360产品的优势主要在于免费和用户的依赖,而只要用户在这段时间内对其他同类软件产生依赖,即使最终的判决对360有利,它也很难再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免费的杀毒软件并非没有(比如Avira,Avast。。。),只是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没有360那么高,如果在较长时期内qq与360都无法兼容,那么这些厂商,甚至腾讯本身也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是这种手段毫无疑问地损害了用户的利益,必然遭致用户的反感。在短期内用户或许还无法割舍qq,但在长期一旦出现替代品,用户很可能倒向另一方。更何况QQ虽然在国内的IM领域是老大,但它的竞争对手也不少——YY,UC,MSN,阿里旺旺。。。第三方渔翁得利的情况无疑是腾讯不愿意看到的,因而腾讯又打出了悲情牌——致QQ用户的第二封信,希望挽回自己的形象。但是为时已晚,从网上的反映来看效果并不好,这也给了360一个机会。
    个人认为360的最优策略是利用**来施压。只要利用媒体在短时间内制造大量的呼声,反对腾讯利用垄断地位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很可能出面调解。而只要能够使**出面调解,可以说360就赢了一半。在**掌握大量资源的情况下,任何企业面对**都是弱势的一方,**的面子不能不给。然而,一旦在这个话题尚未冷却之前就恢复qq与360的兼容,那么360毫无疑问将成为这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自己的竞争对手腾讯受到了打击;另一方面,以弱势者和保护用户利益身份出现的360 大大增加了自己的知名度,并且可能获得部分对腾讯不满的用户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35:05
1# 星野
简单来说,这是中国法制不健全的表现,是社会权利分布不均匀的发展态势,不利于市场正常竞争,最终受害的是我们消费者,但是,长期看来,消费者也会影响服务商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37:56
不用看了,360必败无疑,就正如房子都建成中式了,想改成西式,难度大,想合法地更改就更难了,就只有中国的拆房部队才能做,要打败QQ就得由国家出动行政命令,把QQ开放,与各个聊天软件互通,才有可能!就正如,如果移动将联通屏蔽,联通坚持不了半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1:17
从监管的角度,不能过于干涉此类竞争,不管QQ还是360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他们本身又不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既然我们提倡竞争又怎么去干涉竞争的结果?除非他们的确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可以涉及类似调查。
从QQ的角度,虽有有言论指责其滥用垄断者地位,我个人却认为不能单单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技术上QQ到底没有触犯道德底线这个问题,QQ必须阐述清楚,我们不愿意别人侵犯我们的隐私这是底线,但是我们也不愿意被煽情的舆论操纵,QQ本身如果仅仅是从安全技术角度考虑问题,360本就不该借此炒作自己,你敢说杀毒软件就不扫描你的硬盘文件?QQ想要继续维持在广大网民心中的形象,必须给这件事情完善处理,不然以后就。。。一个建议是,联合其他权威杀毒软件公司,共同推进免费和杀毒软件和安全软件的普及。前段时间不是网络有文章建议QQ收购金山吗。。。
从360的角度,当年的3721上网助手的记忆我咋能有忘记,技术上360的水平有多少技术含量与水准?还在那里天天指责其他杀毒软件和安全软件的问题?除了免费炒作题材外,能有其他真正让广大网民收益的东西没?当然,如果出发点是网民利益,我还是支持的。只是以往的事件一次次证明,360的口水仗很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6:18
其实QQ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本可无招胜有招展现大将风度借此赢得人心,不想却出此冒进下策,在人心的天平上先输一着。好比两人口角,无论骂得多么下流**,总是先出手打人的一方理亏。360无意中占了上风,QQ还需修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7:12
只要关闭QQ的安全检测就可以两者并存的~事实并没有那么绝对~感觉有点在相互炒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6:58:59
这次腾讯这次犯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7:02:30
其实这一切的原因最总要归咎到商业利益的问题,这场战争的挑起者首先是腾讯,因为它有个坏毛病,什么东西都喜欢克隆别人的,他是被惯的,以前克隆别人的时候没人敢说,现在突然有人敢跳出来和他对着干的时候,他就要狠狠的揍你一顿,显示一下他的大哥风范!后来360不干,就想法设法找腾讯的软肋!最后,腾讯再一次把商业竞争危机到公众利益,因为他觉得他有这个权利!
    最后,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近代中国的20年做的主要事情是,基本上是看别人的,拿别人的,拆别人的,造自己的。大家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站高一点看,其实腾讯和360只是一个小缩影。最开始的是中国的重工业,冲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合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最后演变成一味的模仿国外的技术,经过中国式的包装抢占市场,打压对手,尤其是本土的重工业企业,最突出的就是前几年汽车行业的竞争,一汽、上汽、广汽(非故意攻击,没有任何特指的意思)就是典型的没有自主实力,复刻他人技术的国内知名企业。最近,在高校学术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有些(我没有用很多,相信很大部分还是靠自己努力的)所谓专家其实是盗用国外的研究发现,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猜测,搞出一些所谓全新的发现,然后开始大肆鼓吹自己,打压其他的专家学者,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现在互联网时代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你抄袭我,我曝光你,你诬陷我,我隔离你。
    最最最后,其实一切的问题都处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纯属个人观点),一切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的半截子法律制度和沦丧的道德素质。不完整法律牵扯到很多知识产权问题、不正当商业竞争问题等等,沦丧的道德让我们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唯利是图啊,只要是和钱扯上关系的,不是问题也会变成问题,是问题也可以不是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7:11:56
个人觉得360会败下来
从短期看,360和腾讯是难解难分,都有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操作,由于双边都有较大的用户使用群,腾讯的失误在于绑架了使用者,并且一味的山寨化,激怒了很多的商家;而360是为了博出位,将自己立于反恶斗士,但是却证据不充分。
从杀毒市场和即时通讯市场上看,
一方面QQ在国内处于绝对的垄断,而且边际增长率很低,可以认为是饱和平衡状态,而且新增的人口IM的特性,开始使用QQ,这是IM软件的特性。
而杀毒软件处于相对竞争激烈的状态,在360和QQ互斗的时候,卡巴斯基也推出了一年免费使用的激活码,而这之前通过360等渠道需要花费40元左右。
退一步说就算QQ在这场战争中失利,他需要修改的是将后台的检索关闭,开展新的业务,免费杀毒软件,将360指控的问题明显化,当然如果QQ不敢这么做,那就说明它确实有问题,无异于自杀,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杀毒软件。
这样360又会多一个对手。
当然如果QQ可以吸收这次的教训,一切从用户着想,努力创新而不是一味剽窃,一会从用户这里掏钱,还是很有机遇的。
当然360可能通过这次博弈,更加出名,相对于QQ的机遇还是较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7:22:49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7:27:34
我也讲点我的看法吧。个人以为腾讯此举杀敌一百自损一千。绝不仅仅是出与愤怒的情绪。腾讯的盈利模式一直是模仿别人现成的东西并利用资金平台等方面优势讲市场先行者挤出市场。形成自己的垄断势力。这种经营模式得益于腾讯自身的平台优势及国内的商业环境商业价值观不完善等等。但对于腾讯模式的质疑越来越大。我认为腾讯此举目的在于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即如果有人公然挑战腾讯模式腾讯将不惜采取自残式的攻击。如果这次事件收场收好了。无疑今后有公司试图挑战腾讯的成本就增大了。腾讯回击了行业内质疑声并减小了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可能遭遇到的非议阻力。
        个人以为最后会以第三方调解的形式收场。腾讯失掉一些本来就不大在乎的声誉,一部分市场占有率以及一笔公关费用,增加了潜在竞争者与腾讯竞争的成本。未必会输。360由于这起事件中道义舆论上几乎占据绝对上风。可能会得到腾讯一笔私下的补偿以结束这场恶斗。真正失望的是被腾讯挤出市场的先行者创新者们。他们期待的正常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不是短期内就能形成的。但毫无疑问这起事件会对IT业发展,商业秩序商业价值观的完善,顾客权利意识的觉醒起到重要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7:28:53
都说的好啊,中国有希望啊,啊哈哈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7:56:08
双方之争是垄断的结果,一方面反应了即使是高科技的现代化公司也是一种“专制”化的经营模式,弃消费者利益于不顾,仅仅是为了管理层之间的“争强好斗”,另一方面反映了公司的价值取向有问题,不是服务消费者,而是强迫消费者做出选择,也这样的公司不值得我们尊重和支持,要建立我国的现代化企业路途还很遥远。顺便再提一下百度,一些信息在它的网站根本搜不到,不给钱就屏蔽信息,或者排的很靠后,也是一个没责任的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8:03:41
QQ利用其较小的弹性挟持用户卸载360,360声称将保障与QQ共处乃被动无奈之举。但从历史角度看,360也利用其装机量优势弹出大量安全警告屏蔽其他软件。双方均为互联网市场的资本寡头,都是臭名昭著的互联网规则和竞争的破坏者,这次又因为利益非配不均而各自挟持用户大打出手。
短期来看,QQ占优,1,因为其低弹性 2,因为其纠集各吃过360亏的互联网巨头比如金山,可牛,百度等共同发难,声势浩大,其中金山和可牛趁机推销自家货色来准备抢占360退出后的市场真空。但据我估计,QQ医生也有进军免费杀毒的迹象,金山,可牛和腾讯的合体必不长久,如他们获胜一年之内很大概率会翻脸开仗。
但就目前统计来看,卸载360的却远未打到腾讯预期,多数网民保持观望,360与QQ并未卸载其一。公众的预期此对决再短期之内必分高下,然而,最可能的是双方继续长期共存的和局。同时,软件的选择权在用户,在此次风波平息之后用户对免费杀毒的需求并未减少,360不会被腾讯一棍子打死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此次腾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先发难的政治劣势却日益凸显,网民谴责之声日益浩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战未屈人之兵,腾讯疲态以现,故抛出和解底牌,又表示诚意。360下一步应若正确应对,鹿死谁手未为可知。
长期来看,此次恶劣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互联网模式日新月异,腾讯如此之绑架客户行为势必遭到公愤,就好像当年03年综合类的BBS如日中天如今衰落转入更为细分的专业化论坛。即时通讯软件未来对用户的黏性很可能会发生逆转,现在即时通讯的模式的内部诸多矛盾已经开始暴露,用户的体验评价已经开始降低。QQ也终将退出历时舞台,虽然腾讯现在努力想打通产业链,形成规模,但其根本动摇之后,群雄势必群起而攻之。
360与腾讯狗咬狗,五天之内必分胜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期待群狼迭起,围攻剩下的那个,绑架用户,必死无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8:05:47
从商业竞争来看,二者已经突破了商业竞争应有的底线。竞争本身最重要的是品质的竞争,起先二者均声称自己产品品质将使消费者受益,最后消费者发现二者的战火殃及的池鱼。

我们从推测结果来看,如果以QQ的胜利而告终,我们很难想象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QQ会不会同样动用这种用户垄断地位压制竞争,迫使消费者在产品中进行选择。而一旦消费者意识到这种困境,收益的将使QQ的替代产品,如新浪UC,微软MSN,等等聊天工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8:13:15
作为消费者 1、目前可以免费使用360的杀毒软件节省了该方面的开支 所以宁可放弃QQ(不是腾讯的花钱会员)。2、如果360一家独大了 做好被360强制使用某些收费或者如目前的腾讯要闻式的弹窗类行为骚扰的准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8:39:54
从市场上看QQ有很多替代品,可是360的替代品也不少啊。杀毒软件有几位用户在用360,想必那些不用360的更是多数。在系统的优化和维护上,鲁大师的能力和优化大师的能力也毫不逊色,还有很多国外的优秀的维护软件,也是有很多的用户群。而QQ作为聊天工具,是有很多的替代品,但是,更多的人在用QQ,很多好友在用QQ,当你选用其他聊天软件的时候还能和谁聊天呢。换用其他聊天软件的代价也太大了。除非能有大量的用户集体换用某一款聊天软件,但是纵观现在的国内市场,有谁能和QQ比较用户群呢!
综上所述,QQ与360的大战应该是QQ稍有优势。但是,这样的竞争其实是两败俱伤的,这两位当事人应该好好的私下谈一谈,和解对于双方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8:44:07
市场所起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市场能做什么,而且取决于市场被允许做什么。市场的顺利运行可以为许许多多人们的利益服务,但这种运行也可能伤害一些集团的既得利益。
    亚当·斯密指出,既得利益集团常常取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其自身利益有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对其公共利益有更多的知识”)。他写道,在任何商业或制造业,工商业者的利益与公众利益,总是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甚至相互对立。扩大市场并缩减竞争,永远符合工商业者的利益。扩大市场与公众利益常常是充分相容的,但缩减竞争肯定总是损害公众利益,而且只能使工商业者得以把利润提高到自然水平之上,为其私利向其他同胞施加一道荒谬的税收。对这一集团所建议的任何新的商业法律或法规,应该总是带着极大的警觉来听取,并且除非经过以最高度的严谨和最高度的怀疑态度进行的长时间和仔细的审查,决不能采纳。
    如果允许并促进公开辩论,既得利益集团并没有任何理由必定取胜。甚至在帕累托的著名例子的情况下,(帕累托的例子:如果某个措施A将导致1000个人每个人损失一法郎,而某一个人将得到1000法郎。)则后者将会花很大的力气来争取A,前者将只进行微弱的抵抗;因此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是,试图确保通过A得到1000法郎的那个人将会获得胜利。可能有1000个人的利益会因为一项政策受到少许损害,而一个工商业者会大获其利,一旦公众清楚地看到这幅图景,多数人便会起来反对这种特殊政策。这是对一个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公众讨论的理想领域,而且经过公开的民主的检验,公共利益很可能有极好的机会战胜既得利益小集团的高调宣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8:55:26
腾讯垄断地位。其他聊天没有和它抗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