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2010-11-4 19:08:37
作为一个用户,我绝对支持360。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腾讯是老大,360是老二。我们都知道,这些年来QQ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QQ不断推出收费项目圈钱的过程。而360之所以能成为老二,那时因为他在对用户免费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在这次事件中,360的倒下去了,以后QQ会不会再次绑架我们的权益,向460或者560以同样卑劣的手段发起攻势呢。又会有谁来牵制腾讯呢。然而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即使360赢了,腾讯依然还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老大,但是不再一言堂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11:55
双方在软件市场里可以说算是市场结构中寡头垄断吧,从博弈的角度来说,建议双方进行合作博弈,免得落得双败的下场;还有,真正的结果应该不是消费者决定的,还是看这两家对各自来自对方的威胁是否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15:20
今天早晨上班等车的时候,听到路边一人问:360不是做运动鞋的嘛,怎么跟QQ掐了呢?!另外一个人说:我也一直搞不懂一个做鞋的和做汽车的闹腾个什么劲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18:10
重复而冷静的思量之后,窃以为中国的工信部or工商局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态演变下去,会尽早出面调停,因此这里面的博弈过程根本不可能实现无限次博弈,而必须从有限次重复博弈来考虑。这样的结果会取决于双方议价能力,在短期之内,QQ明显占优绝大优势,很多口称“同情弱者(360)”啦,或者准备使用“QQ替代品如MSN,Feition"之类的话,其实这我看大抵也属于一种一时血性冲动,”腾讯做得太过了,坚决保留360.。。。“之类的,至少在我身边这样的呼声还是很少的,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继续使用QQ,会谴责但是不会放弃使用。而360的可替代品比较多,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这次事件之下,用户能明显感觉到360这公司是在利用类“施舍”而博取其支持,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考虑的是,买一个正版的杀毒软件所需费用也就一百来块(甚至更少,比如瑞星),在当今这种无价之下,许多人会选择可信赖的正版杀毒软件而不会丢弃方便的QQ,而且不用说年轻人,已经有许多中年人老年人也都在使用,他的方便不言而喻,在短期内无法取代。另外QQ群也是一个利器,试想一下,现在其他的替代品当中的群功能能像QQ这么强大方便?飞信的你还得用移动的号码才行,MSN的也不那么方便好玩。总体来看,也许不少人会暂时地舍弃QQ,但是他的优势确实够大,无论他的出身还有他的产品有多山寨(360貌似是流氓软件出身的),但是理性来看的话,可以预测到最终赢的会是腾讯,因为它的议价能力明显地强于3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18:19
作为消费者,谁最后是赢家都关系不大,关键是他们之间的竞争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最后我需要提醒大家:360免费的深层原因,打垮其他竞争对手,一家独大,那带来的利益将会几何级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18:29
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公司战略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某产业是否能够具有优势的重要条件。作为行业的领先者,其所作所为往往对整个行业具有指针性作用。类似于QQ和360,乳制品行业的某些巨头们,都不惜采用违反人类社会基本伦理底线的做法来扼杀竞争对手,这不啻于破坏了整个行业有序规则的建立,起到了极为糟糕的破坏作用和示范意义。
    在这样行业龙头企业的带领下,怎么形成具有国家优势的产业?何谈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们真的希望,中国的某些行业中也能够出现那些可以让竞争对手一生都可以尊敬的“游戏参与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23:36
支持360,免费保护这么多系统。
反对QQ,除了圈钱还为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51:17
怎么说呢 个人觉得从公司的角度来看两个公司其实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两个公司本是不同领域 但两个公司一个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另一个第二 双方为了公司长期的利益只能这样 都怕对方抄了自个的老本 此次事件就单个市场来看 360耗下去肯定撑不了 也暴露课我们国家在网络上的法律还很不健全 此次事件国家肯定会出面干预 我想国家等着这个机会也等了很久了 国家是不会让整个互联网都是清一色的腾讯 原因很简单 任何一股力量都是需要另一股力量来制衡的 不然肯定是会乱了套 何况还是在商场上
    小弟目光浅薄 不自量力 说了下自己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02:10
近期的3Q6Q0之争进行的是如火如荼,本来只是平常的商业竞争行为,也没有太多关注。看到Q竟然让用户在3Q6Q0间选择时,我不得不佩服阿Q的王者风范。
   看到二选一,我突然有很多话想说。然而,当我打开Q时,Q和空间都被迫下线。思考良久,我退出了Q,却不知道到哪里去写下自己的感受。从这一点上来说,腾讯胜了,它让我离开它时感到了心痛。最终,想到了飞信,个人觉得这对于飞信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飞信抓紧时间抢占市场,绝对会有很大的收获,最起码我就是一个证明。下面说一下自己放弃Q的N个理由;
   一·被选择。如果没有Q的这个声明,也许我会继续用下去,就是这个声明让我觉得自由只能存在于理想状态。为了自己的自由,我选择离开QQ,因为我害怕它随时下达《关于在360上安装QQ收费的若干意见》的声明。而我更想证明的是,自由不只存在于理想状态。
   二·反虚拟。挂Q的人越来越多了,在线的人却越来越少。当网络使我们面对面时,距离没了,心却依然遥远。陌生的人,熟悉的人,相对无言!如此,选择离开,更真实!
    N个是多少?有可能是两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02:24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05:30
今天班上的很多人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多数人的意见都是支持360的,毕竟人家做的是免费软件,全国用户率达90%之多,而聊天软件现在也有很多,我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只上校内不用qq,
对于用户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不方便,但是如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近新浪不是也出了一款UC聊天工具吗??这才是挺苟的事。。。
两方早点妥协对谁都是好事情。。。。哎。。。民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12:04
有点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味道
结果可能是:在沟通交流工具的选择上很多人转战MSN,在杀毒方面用金山、瑞星、卡巴斯基等
都是去大量的客户,都会使各自真正的竞争者的力量增强,对双方都不利
金山不是已经宣布杀毒软件免费使用一年吗,可能对他们来说就是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24:43
腾讯是可恶的,仗着自己的垄断优势为所欲为。其实腾讯不怕360,一个是做安全软件加系统辅助的,一个是做即时通讯的,本没有什么交集。而先动手的却是腾讯,记得以前升级QQ的时候什么QQ影音、QQ管家之类的下了一堆。尤其是QQ管家更是挤占了360的空间。360能不怒吗!腾讯这招够狠,但也够鲁莽。说他狠是因为现在要比的是软件的真正价值,360联系的只是电脑,而腾讯联系的确是你自己的社交圈子和生活群体。说他鲁莽,是因为这很可能是360的一个阴谋,我不得好,你也得挨骂。

360也不是什么好鸟。在互联网界没什么好名声,360的母公司奇虎网络以前确实跟能搜到好多黄网。而360的总裁周鸿伟一向是四处树敌,我看不惯我就骂,真是有一番李敖的风范。这老小子一向好玩阴谋,今天说那个不正当竞争,明天把那个软件当成病毒卸掉。实际上不要低估了网民的智商,那个好那个不好网民心中自是有数。

且看这场闹剧如何收场吧!其实相关部门也是失责,建个黄色网站有工信部管;泄个秘有国家安全局管;造谣有网监管;版权纠纷有新闻出版总署管;乱说话有中宣部管。但是两个网站之间打架由谁管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33:47
首先 QQ 360之间有竞争  
TT浏览器和360浏览器
QQ杀毒和360杀毒
QQ也有个类似的 名字忘啦 和     360安全卫士
更重要的是 他们都是桌面软件占据用户的右下角
而且这场战争是的许多互联网大佬都参与了其中  恩怨情仇充斥着互联网  这关键在于互联网的粘稠度较大,拓展客户,发展新业务的边际成本较低,而收益却是巨大的。

QQ扫描用户硬盘,我相信他还选择性的监控了某些QQ群和用户,作为一个中国人理解这个应该没什么难度,这个不多说
如果你不是QQ会员的话 那么这场战争对你肯定是有益的    ,而如果你不用QQ进行工作交流,那么你的收益肯定是增加的(最起码QQ现在回提示进行安全检查)

结果而言 360损失不会很大  毕竟免费的杀毒软件不好找  ,可能成为360业绩增长的一个开始       对于腾讯,如果失去QQ,那么腾讯还会那么强大么?所以腾讯肯定会拼死一搏,并且会加快拍拍,财付通,浏览器,网游,门户的成长与QQ的分离

可喜的是 互联网是一快充满竞争的乐土,但愿永远如此

不怕他们掐架,只怕他们一起喝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37:05
QQ与360之争
企业之间的战争屡见不鲜,最近中国网络的两大龙头企业QQ与360竟然在他们的主战场上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斗争。中国的网民总数世界首位,QQ与360之争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关注。随着360推出“360扣扣保镖”后, 腾讯11月3日下午发布公告,称在双方纠纷解决之前,腾讯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一举动把二者的斗争推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我们首先来看两家企业的状况,对于腾讯QQ,百度百科的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描述:“QQ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QQ在线用户由1999年的2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而对于360,也同样经历的快速的发展:“360团队在2006年创建之初,是一个只有十余人的小规模团队。这个小团队为帮助老百姓清除恶意软件的骚扰而诞生,专注而迅速地帮助老百姓解决电脑安全问题。这使得360安全卫士深受广大网友青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成为覆盖国内近50%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安全软件,用户数量超过了1亿。”
毫无疑问二者都是网络的龙头企业,都有着辉煌的发展历程。二者的实力都不可小视,那么在这场斗争中究竟哪一家更有优势呢?
QQ与360的实力对比
根据360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来QQ的实力还是略胜一筹的。因为在腾讯出招一个多小时后,360虽然对腾讯的谴责声一浪高过一浪,但面对腾讯的杀招,昨晚9点40分左右,360证实已暂时下线“扣扣保镖”,官网和下载通道也已关闭,这就初步可以证明我们的判断。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种经济学描述的攀比效应来对他们的实力对比做一个解释。攀比效应指的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连带外部正效应,当一项产品、服务或身份开始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开始逐级形成一种趋势,大家会感到别人有了,我也得去搞一个。QQ就是这样具有非常典型的外部正效应,当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QQ通讯工具的时候,这个工具就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当使用量推广到某个爆发点,则会更加快速的发展,这也是QQ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二点我们可以对企业的垄断势力进行简单的考察,产品的垄断代表一种不可替代性。360的客户群体已经达到近2亿。但是它的实力主要依托于清除恶意软件的骚扰而诞生,专注而迅速地帮助老百姓解决电脑安全问题,但是360并非是不可替代的。而QQ的实力不仅体现在自身的技术和服务优势更有深层次的不可替代性。垄断形成的原因有很多,QQ应该归属于一种先入为主的垄断。在现阶段与QQ相类似的通讯工具不在少数,但是由于QQ较早的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加上正的外部效应,使它的用户转换到其他通讯工具的成本过高,因此QQ具有非常强的垄断能力。对于绝大多数QQ和360的使用者来说,360可以不使用,但是不使用QQ是很难做到的。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认为虽然360有着广泛的客户群体,但比较而言,QQ的实力是略胜一筹的。
对消费者的影响
面对QQ和360 两大网络巨头的白热化的斗争,消费者会得到什么呢?网络才俊们用生动的画面给我们展示了这个结果。有这样一幅漫画:QQ企鹅拿着斧子告诉网民你要么砍掉自己的左腿,要么砍掉自己的右腿。显而易见,二者的斗争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我们为什么不能使用为自己带来方便的软件呢?更有远见的网友还指出斗争的胜者还有可能进一步损害网民利益:“今天腾讯逼迫人们卸载360,如果360成功倒台,腾讯下一步可以要挟用户卸了搜狗,改用QQ输入法;卸了旺旺,不能用淘宝,改用QQ拍拍;卸了火狐,IE,改用TT,不然不让你用QQ……”以此作为依据我们同样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如果360逼迫人们不使用QQ,如果QQ成功倒台,360同样可以推出下一步计划:卸了火狐,IE,改用360浏览器,卸了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等等,改用360杀毒软件……二者之争滥用自己的权力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无尽的痛苦。
一点思考
由此我们看到的二者的斗争是在滥用自己的权力,我们可以这样说,企业是没有这个权力的,更不能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赢得斗争,具有垄断实力的企业更是如此。网络上另一则笑话是关于模拟QQ和360之争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公告宣称: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腾讯和360停止互相争斗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QQ软件和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供电。中国电力有幸能陪伴着您一路成长,未来的日子,我们期待与您继续同行!”这个故事非常透彻的表明的断性质的企业滥用自己的力量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因此垄断势力的企业是非常需要规范的。
一种规范的办法就是法制的力量,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自由主义,也不等于为所欲为,而是在一定的法律框架的约束之内平等竞争,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为消费者给社会带来福利。反垄断法,反不当竞争法等很多的法律法规都是为了规范市场而产生的。因此面对QQ与360这样的恶性竞争,尤其是QQ这样逼迫客户卸载其他软件的行为,如果法律上能够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规范显然有利于市场的秩序和消费者的福利。希望我们广大的消费者能看到二者的斗争得到圆满的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54:32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无辜的消费者?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到底怎么了?两者相争势必两败俱伤,但是不管怎样的结果,吾辈都是受害者。亟需**加强监管,整顿行业发展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02:25
寡头垄断,扣扣作为国内目前来说交友面最广的一个聊天软件,虽然其使用人数(1亿多)可能说没有360(6亿左右)多,但是其产生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小觑的。MSN这个聊天软件,没有普及开来,所以说扣扣可以有恃无恐地叫嚣有我没他的结论,而360则没有这个资本,因为除了360,广大用户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杀毒软件,但是对于一个存在多年并使用多年的QQ,大家则无法立即割舍,所以说短期内360是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其用户必然聚减。
如此一来,360必然会采取比较激进的措施进行补救,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有可能会鱼死网破,两者本来应该是可以捆绑销售的“产品”,如今却站在了替代的地位,这属于经济学事件中的罕见事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13:50
我认为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不管胜负谁家,最终受害的都是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18:42
像这种寡头之间的斗争,最容易被侵犯的就是消费者的权益。
一直很奇怪为什么TX会选择这么不讨好的对策来限制360
而TX一切的对策,拉拢金山百度,发表限制360的声明不免让人怀疑TX是真的窥探了用户的隐私
像这种企业之间的竞争本应该很平常
但这次竟然拿用户开涮
完全没有顾忌到消费者的利益
看了很多报道以及投票
发现现在舆论都是偏向360的
从实力来看,360有替代性和可选择性
而QQ则是一般人很难放弃的
所以觉得腾讯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但其的口碑将越来越差
而今天MSN的高注册量导致MSN一度瘫痪
让人不免怀疑 此事大利于MSN
难怪很多人以为360背后有微软撑腰
但腾讯越来越专注于捞钱+这次的事件
垄断地位很受影响
有可能未来几年会出现可以与QQ抗衡的聊天软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23:05
我认为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不管胜负谁家,最终受害的都是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29:44
个人的一点愚见,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有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其品牌本身就有相当的粘性(腾讯之所以能够复制许多成功的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如联众、微博、农场,就是因为其在即时通信工具QQ具备巨大的用户量)。对于互联网企业,只要用户数量庞大和稳定,在互联网时代就可以找到和创新出稳定、持续的盈利模式(腾讯QQ对普通用户免费却开发了许多收费的增值业务)。360随着近四五年的发展,软件装机量据说在一亿左右,已具备盈利的基础,且品牌具备了一定的美誉度和相当数量的稳定用户,360逐渐围绕网络安全在多个互联网领域开发了新的产品(如免费杀毒),很多用户对360品牌的产品产生了相当的依赖,这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腾讯发展的基石(巨大数目的用户数量和对于用户的粘度),因为360同样具有了依托于现有大量用户发展和复制已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的其他领域的互联网产品的条件,因此,腾讯和360一战在所难免。对于这场商战的结局,能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行业协会的干预,尤其是考虑到事态本身对于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影响,应该会有行业监督协会介入并产生影响,另外对于两家企业来讲,企业的目的毕竟是盈利,很可能双方会出现妥协。但单就产品进行分析,腾讯QQ满足了人们群体性和社会化的一些需求,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下一代互联网(Web2.0)的产品特质,即应用互联网技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获得彼此想要的东西(信息等),(Web2.0成功案例有Facebook、人人网等SNS网站,twitter等等),因此QQ产品粘度和忠实度上应当会占据一定的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56:59
关注下。向大家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59:36
QQ弹窗
如果我没有记错,在事件中,
1、是QQ先用弹窗的。
2、自始至终,强行在我们的计算机上出现,不管用户乐意不乐意。
3、出现在计算机窗口正中间,这个位置好呀。
4、无法干净的关闭。要么是强制性的要求关闭软件或卸载软件,要么就是强制性的打开致某某的一封信。今天晚上到现在还在弹出窗口,警示有恶意软件。最烦这一点,聊天软件,却自诩人民警察,真有创意!
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被QQ挟持了,我们QQ被代表了,我们QQ被选择了,我们QQ被斗争了。这年头,真是,大公司不一定可靠!
也许在QQ眼里,我们什么都不是,而我们又什么不能做,这才是最大的悲哀。我们被XX算计,又陷在社会的无奈之中!有意思的生活。

当然360也在弹窗这一块,做的不地道,但至少没有上面第四点。

不过,怎么说,估计最后我们被弹窗惊扰的事情,不了了之,因为我们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被照顾到的。再说要命的曲美都不打谱赔钱,何况这样的小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03:03
QQ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毕竟QQ在中国经过10多年的沉淀,积累了不少的用户,QQ里面的关系网不是一下就能转移到比如飞信、MSN什么的,中国经常在网吧上网的人比例是很大了,而网吧通常只有QQ,很少有MSN类的通讯软件。
而360做为杀毒软件,市场有许多可替代品。在腾讯和360的战争爆发之后,金山、瑞星,甚至卡巴斯基都推出了一年免费的承诺。更不要说市场上还有许多本来就免费的杀毒软件。
即使这次QQ把官司打赢了,但他却输了人心。因为他太把自己当回事了,高估了用户的忠诚度,QQ的活跃用户现在主要集中在85-95年出生的人,而这一代人已经有了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QQ把用户当成他们之间斗争的工具,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是支持360的,不是因为360做的好,作为做3721出生的周鸿祎,我想老网民都知道的。李敖在《我为什么支持王八蛋》中说到:在龟儿子的暴政下,只有支持王八蛋来取得平衡。
如果这件事必须要在二者中选一的话,我会选择卸载QQ。因为我不想以后看到
因为你用的是淘宝,不是TX拍拍;
因为你用的是暴风,不是QQ影音;
因为你用的是搜狗输入法,不是QQ拼音;
因为你用的是Gmail,不是QQmail;
为了你QQ账号的安全,我们决定将在装有以上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好人最大的犯罪,就是对犯罪的纵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11:00
QQ的实力要远超过360,奇虎这次真的要“骑虎难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16:42
我是来找答案的~昨天消息一出 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QQ做的不地道~可是从微博里看金山啊腾讯啊那一派人的发言,却也发现360的不是……所以 这个理还真难判定诶……
很多网民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中作出的决定  可是直接原因还是QQ损害了大家的利益……所以决定它有点儿"傻"~
不过360对金山等软件的强行卸载作何解释和对QQ的隐私控告到底是不是真的 谁能给个断定呢……

反正两方我都不太看好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20:18
近日360与腾讯之争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但广大网友可能不明白,这其实不是360与腾讯之争,而是中国全体IT界在与腾讯干的一场反垄断、反山寨、反掠夺的战争。360以及多数网站,包括腾讯,其实走的都是免费+增值服务或广告费的盈利模式,不同的是,大多数网站是术有专攻,做杀毒的就做杀毒(360、金山。。。)、做影视的就做影视(PPLIVE、PPS、迅雷。。)、做棋牌的就做棋牌(联众。。),而腾讯不同,它利用自己在QQ客户端高安装率的垄断地位,什么都做,更恶劣的是,它没有创新,从始至终都是山寨。当一个项目别人从创意到实施到培养用户习惯都做到位了以后,腾讯就开始山寨,将别人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使别人付出的心血及投资化为乌有,这是最恶劣的行为,是也最受广大IT界人士所诟病的。大家想想,现在在腾讯玩棋牌游戏的,是不是多数都是从联众过来的?看QQ直播的,是不是都是从PPS、PPLIVE过来的?种菜偷菜的是不是都是从人人、开心过来的?大家回头再看看,当初给你们带来惊喜、欢乐的这些网站,要么不存在了,要么没有进一步的投入而残喘。这就是腾讯的山寨文化,它山寨别人,确实给Q友们带来了方便,直接在QQ面板上就能启动相应服务,再不用输网址、登陆等等操作,但给广大Q有带来方便的同时,它也在扼杀别人的创新、创意和创业精神。

      互联网本应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如果这样让腾讯干下去,以后互联网的创新意识将逐渐被腾讯扼杀,将没有人或者机构给中小IT公司提供资金助其发展,多彩的互联网将变为黑白,以后大家只能用QQ提供的收费服务了。也许大家会说,腾讯实力那么强,他也可以搞创新啊?呵呵,腾讯从骨子里就是山寨文化,从它诞生开始就是,靠他们的山寨脑袋能有创新,简直是笑话,他们只有收费手段的创新而已。
   
      看了网上网友对该事件的评论,对双方评价基本上是对半开,但在IT界,我想应该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没有几个会支持腾讯,也就是说马化腾在IT界基本上是孤家寡人,前面有网友说“怎么各大网站都是腾讯的负面新闻”就说明了问题。现在搜狐的张朝阳已经站出来公开支持360了,其他的IT界大佬暂时还没露面,但可以看出来都在背后以行动默默的支持360。腾讯在中国的IT界是一大鳄,无论是资金、用户资源还是**关系方面,暂时没有一家IT公司能够直接对抗,所以多数IT界精英都选择是沉默,最多是暗中支持360,只有360的周鸿祎是个真汉子,敢于直面腾讯,我想这也是被腾讯逼急了,他不愿再沉默中灭亡,而是选择是反抗。
   
      目前腾讯所拥有的业务中,除了搜索和网购业务无法和BAIDU和淘宝(阿里巴巴)抗衡外,其他业务对手基本上都被腾讯绞杀了,而百度和淘宝能够对抗腾讯的进攻,除了他们的实力不俗的原因外,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我们从百度、淘宝和腾讯这三家公司的股份结构可以看出,这三家公司都有IDG、高盛等国外风投的影子,也就是说,这三家公司基本上都有共同的股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这三家公司能相安无事了,所以腾讯其实一直在干着绞杀国内IT创业人士的勾当,是一个十足地汉奸公司。现在的国内IT界,成了这种现象,有了创意也不敢创业,创业本身就有风险,做不好是死,做好了呢?呵呵,如果被腾讯盯上,也是死,而且死的更冤。当初联众的创始人说过,他今后只投资腾讯不能干的项目,他也算是一个在IT界成功创业的典范,如今确躲着腾讯走,真是悲哀啊。是啊,现在的有钱人宁可去炒房、炒绿豆、炒大蒜,也没人敢给IT创业人士投资,长此以往,中国互联网必死。
      其实腾讯完全可以做的更好,完全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公司,完全可以采用收购、入股、接入合作的方式,做到双方共赢,即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能保持互联网的创新和创业积极性,使更多资金投入中小IT创业公司,这样,不但能够保持互联网的多样性,而且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大的社会效益。但是腾讯很令人失望,这里面也许有国外风投为了利益对其的施压原因.
   
      那些为腾讯摇旗呐喊的网友们,殊不知,你们其实是在培养下一个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但中石油、中石化起码还是中国的公司,起码能保证我们的石油和通讯需求,但当腾讯真的垄断了互联网,当互联网没有了创新,广大网友还能这么滋润吗?IT界还能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吗?资本都是血腥的,当国外投资机构在腾讯身上赚的盆满钵溢的时候,才不管你中国的互联网是生是死,才不管你中国的IT界有多少人失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31:16
360和QQ的口水战是渔翁得利的好机会,这是个充满机会而又困难重重的关口。两方的论战也充分显现了中国企业的小人和流氓习性。像微软和苹果,麦当劳和肯德基,哪个不是在尊重对手的基础上靠技术攻关赢得市场,合作共赢。而QQ的肆无忌惮,已经在挑战着一位有良知的企业家的道德底线和国民的容忍限度。这或许也就是中国企业难于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成为一个“君子”企业,“绅士”企业,是超于技术之上必须放在第一位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3:03:45
腾讯:声望受损,难以挽回,有可能会导致其走下坡路。虽然开始好象是受害者,但用了昏招,导致用户倒戈相向。
360:声望提升,草根变潮人,虽然大家并没觉得它光明正大。
用户: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因为此事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企业们看到众口铄金的力量。同时可能因为此事件又成就了第三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3:07:22
其实他们在侵犯广大网民的利益。 1# 星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