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2010-11-4 23:17:06
显然,拥有6亿用户的QQ已经占据了垄断地位,360开发扣扣保镖屏蔽弹出广告和业务的行为损害了腾讯的长期利益,腾讯势必要予以反击。腾讯试图利用用户对自己产品的忠诚度将360驱逐出市场,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垄断以牟利。当然,这一举动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因为QQ的替代品,MSN,人人桌面,新浪UC,以及许多新开发出来的即时通讯工具都可能趁机抢占市场份额。但策略一旦成功,腾讯的收益也是巨大的,相当于对其业务设置了进入障碍,长期下去不利于消费者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3:20:17
同意楼上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3:25:59
影响到我的正常使用,两个先各打五十大板,再静下心来定夺,严惩侵犯消费者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0:02:48
首先肯定 毫无疑问的结果是双输
其次 QQ多年积累的优势 使其成为这场恶意竞争的上风 但是在广大用户中的恶劣影响 让其机会成本暂时无法估量
再次 360眼下处于劣势 但也不排除 日后崛起 与腾讯打仗 可是大大的广告 毕竟中国IT与腾讯积怨久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0:06:01
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着客户的幌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0:21:36
今天的进一步的掉线活动,导致不少年轻人开始转向msn,如果QQ再继续弄几天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这次的事情充分体现出了腾讯的公关能力差,或者说是出来混的迟早要还,顾客的对待方式现在就是两个都想要,所以QQ如果再次坚持这样的对策,伤人伤己,这次的竞争和国美的有相似之处,只是现在人们都觉得QQ不会输,QQ也在赌博,这样的直接放出杀招实为不明智之举,短期受害,中期看平,长期下跌。这个事情其实国家应该出面的,国美的国家没有出现,这次可能会出现吧,毕竟QQ背后有人,MSN就是苏宁,其实QQ也该想想改变一下形象了,就和黄光裕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0:33:23
360与qq之争我觉得完全是利益之争,最后受伤的肯定是我们受害者。不从不觉得这场战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0:35:47
静观其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3:41:30
TX这么搞纯粹是给将来别人整他找个好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4:14:44
现在看来几个关键点是
1. 扣扣保镖不是数天可以完成的软件 也就是说360引发这场恶战蓄谋已久 而显然腾讯的公关部没有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 相反招招拙劣 从二选一 关WebQQ到言辞激烈的声明 都没有能有效地打动用户 相反360则一直保持一副正人君子的形象 不过仔细考虑一下360完全可以预计到腾讯会做出何种激烈的反应

2. 360点破了腾讯所作所为的谋财之道 而至今为止我们看到360仍然是出于道义地为客户着想 到底是潜在的二三流通讯软件在支持360 还是360本身还有后招没有揭晓 而显山露水之时会让我们大为震惊呢

3. 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个模型和传统的KFC/McDonald Baidu/Google同业竞争的差异 两个软件可以说不具有可替代关系 为什么又会相互厮杀 也就是说 这个模型中应该考虑腾讯 腾讯替代品 360 360替代品四方关系 个人觉得反垄断的说法不是很合适

4. 腾讯在这次防御中处处处于下风 但并不能忽略了它也可以再次“拿来主义” 吸收安全软件领域的份额 可是我想很多客户应该会报以谨慎的态度吧

附 另外可以请大家考虑一下腾讯 人人 开心 飞信 百度百科等国内开发的各种平台都喜欢打出积分等级的旗号 而msn Gtalk Wiki等没有...这又是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7:55:23
愚蠢的马化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19:56
现在QQ也妥协了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21:40
这样都行啊。。。。
2# chineseginge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25:14
两者的争斗,最终会以握手言和收场!
因为其争斗的目的都是为了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当然要奋力反抗、与之争斗!而两者争斗的过程中无疑又引起媒体和国民的关注,他们会成为焦点,一个是聊天必备、一个是杀毒能手,都是网民上网必备的!网民们不希望任何一方败下阵来,如果有一方退出,利益受损的最大者为我等网民,腾讯和360失去的只是金钱而已。故而,两个相争如果不顺民意,而肆意妄为,最终也会为国人所唾弃!即便一方胜出,胜者也不会受国人推崇,成为网民的宠儿,因为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了顾及个人颜面,任何一方也不会主动退出,而会寻找恰当的时机。时机一旦成熟,二者会顺民意,握手言和,而此时,二者的网络知名度已是极高了,握手言和又可体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包容,又可显示其为网民着想的拳拳之心!
因而双方握手言和!顺民意者生,民意何为者?为网民着想,替网民分忧,解网民之所难者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25:44
360作为杀毒软件,不应该挑战QQ的即时通讯软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26:37
两者的争斗中所用的手段是对用户的渺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35:37
其实很简单,就是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37:35
受害者都是我们用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44:52
QQ这样说,无非仗势其比360有垄断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50:27
如果继续恶斗的话,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二者之间的斗争不过是市场利益的角逐,一个垄断者与快速进步者的较量。充分显示了国家在处理垄断方面的欠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56:06
之前是金三盾,今天是QQ,保不准明天会是谁~
QQ的一封信让我们在两个流氓中选择一个,只是让我们喜欢哪个流氓
今天360示弱,可是360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由与金三盾的事件中可知
360就像一个裸奔者,对企鹅叫嚷,有本事你把皮脱了,看你是企鹅还是家鹅
而QQ,或许是家鹅,一直模仿企鹅的模样,一直安逸,还真以为自己就是那只企鹅
360的出现,或许给QQ上了一堂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03:55
对于这两个在中国差不多大众化的软件之争,我看到很可笑。
第一:从用户角度看,QQ的确是占很大优势。我也听到很多人说,已经很难离开QQ了,现在很多人初次见面时,不是给联系电话了,是问“你的QQ号多少?”很明显,我们已经习惯用QQ联系了,从深处讲,我们被QQ绑架了。         
第二:研究QQ是怎样发家的?我终于明白,中国企业为什么没有突破国界,还停留表层上。不是就很多人都喜欢的拿来主义吗?不就是山寨吗?不就是抄袭吗?腾讯凭着自己势众,把很多别人的成果通过山寨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压挤别人的生存,这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这是要惩罚的。
第三:360自从腾讯QQ推出QQ医生后,开始紧张了。因为主场被人家占了。接着推出更多的反占品。其实QQ什么都想做,本来就是一个聊天软件嘛,非要推来人家的东西嵌在自己里面。最终被人告了。
第四:从目前来看,很多用户还离不开QQ,因为自己有太多的东西在里面了、也还有很多人不知QQ的丑陋行为、长时间来讲,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会站在正义这边的。我支持3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04:18
怎么说呢   我们是受害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23:12
1# 星野
我的观点是:360与QQ之争,都是想拥有或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此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内的广大用于对其公司产品的依赖,就聊天工具说在国内基本占据了垄断地位,特别是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至于360做为一个杀毒工具,客观的说还真一般,但是客服量也很大,就暂时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腾讯公司会占上风,但从长远来看,公司高层通过谈判肯定会实现共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23:47
腾讯的创新之处就是不创新,只靠肆无忌惮的抄袭就能赚大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24:11
我的还行,没有什么影响啊。。。
开心中。。。。。
两个让我选择的话。
我还真不知道卸谁好。。两个都用的很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26:42
典型的斗鸡博弈,并且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广大电脑用户是无辜的受害者)。双方都以用户作为砝码来造势,以逼迫对方退步。当然两败俱伤的可能性比较小,最终肯定以(进,退)的策略收场。至于谁退而取决于双方的实力较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46:52
首先想说,腾讯不扫描我电脑,怎么知道我装360啊??从短期和长期来分析的话,有以下3点:
1、短期看QQ和360的竞争属于恶性竞争,他们这么做肯定会影响消费者对他们的印象,这时潜在竞争者会进入市场并扩大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比如QQ的替代品MSN等聊天工具,360的替代品金山等杀毒软件,由于腾讯做出的决策使得消费者要么用QQ和其他杀毒软件,或者用其他聊天工具和360。
2、长期来看,如果政策的调整以及其他因素使得2家企业进入良性的正当竞争,那么会使他们的利润达到一个均衡点,这样来看,对消费者最为有利。
3、如果2家公司和解,或者并达成了一些合作(也可以说是勾结),那么他们能最大程度的获取剩余利润,这时消费者也并不是收益。
  因此,我们的政+府一定要出台一些有利的政策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而腾讯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手段,也是因为法制的不健全,而且国内的行业间的竞争手段一直不是很好,往往都是以价格战来占有市场,而价格低的结果往往是产品质量变差。而这场风波的背后是垄断和竞争,我想,良好的竞争只会使所有的生产者以及消费者都收益。希望政+府尽快出台和谐的政策,让这个市场更加和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9:58:08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10:01:05
资产专用性角度分析

Williamson认为资产专用性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古典经济学假设不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是有成本的,要耗费费用。
资产专用性是市场不能完全出清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没有使用网络和软件时,我们是完全自由的,双方地位平等,机会主义没有滋生的土壤。
当我们开始使用,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去建设、熟悉和维护,这时候双方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对于我们来说QQ和360都已经积聚了我们的专用性投资,一旦放弃,我们将损失很大,当然这是“沉淀成本”,如果可以恢复使用还不是绝对的损失。但是对于软件一方则这个问题较小。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法,有资产专用性一方被“锁住”,而对方则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这两天QQ和360之争中,这个问题就比较明显。
QQ“不兼容”360,并“威逼”用户卸载360,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用户对于QQ具有资产专用性,我们无法轻易放弃经营多年、好友成群、工作学习交易为一体的QQ,我们被“锁住”,无法毫无损失的“用脚投票”,“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样腾讯敢于如此做。
有人说可以替代QQ的工具很多,这个属实,但是存在转换成本。我们要花费原本不需要付出的精力去下载、安装、熟悉,还要重新加好友,建立新的联系,除非存在“一键搞定”,把在QQ上所有的资料、空间各种内容等瞬间转换。即使如此,还是要动一下手指。
至于腾讯敢于如此做或者无奈如此做的其他原因当然也有,比如产权不明晰,有人就在网上哀叹,用了二十多年QQ才知道,原来这个QQ号不是自己的,是马化腾的,还是别人家的媳妇儿。再比如说由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对称,作为公平裁决的第三方,法院也好、仲裁机构也罢,客观上都不能完全公平,即使像这样做,也这样做了,第一是成本高昂,第二是效果仍然不能完全达到。
所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因为存在交易费用等原因有失灵的时候,**这只“看得见手”因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等原因也会出错,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制度完善、文化建设等方式,互谅互解,最好是通过“看不见的握手”来解决问题。当然,显而易见,这个握手也是艰难而漫长,需要很多条件、前提和努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