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据11月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德国《明镜》周刊网站3日报道称,正在加拿大访问的德国经济部长布吕德勒说,世界有可能会组成一个“稀土欧佩克”,因此他建议成立一个“原料合作组织”来对抗中国对稀土的垄断。
其实,德国不满的不止是稀土问题,中国3日要进口波兰铜的消息也很可能让德国感到不安。近几个月来,随着中国在东欧投资和合作项目的增加,让一直把东欧作为“工业后院”的德国感到受到威胁。
10月10日德国工业联合会东西方商务协会发表报告,称中国在东欧的经济活动方式与其在非洲的活动类似,他们常常让一些非洲国家用它们的矿产资源来换取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该商务协会认为,中国在东欧及中亚的经济活动具很高的政治战略意义,而经济利益则在其次。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许多东、中欧国家都能看到中国公司的身影,而德国公司的优势正在被减弱。随着中国企业技术的提高,中德两国的“出口型”、“外向型”经济可能会遭遇直接对峙,矛盾明显化。来源:中国经济网
博弈各方:
联合国官员:稀土问题不会成为G20议题
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战略规划主任泰斯法楚在参加第二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间隙,很肯定地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问题,不会成为即将召开的G20首尔峰会的话题。而且不会真正地出现在议事日程上。[详细]
日本与越南达成稀土合作 中日稀土博弈仍将继续
最新消息称,日本与越南**达成协议,将与越南在稀土矿的勘探与精炼方面进行合作。此外,报道称,日本和越南领导人已同意合作开发越南的稀土资源。[详细]
美欧等联手施压中国稀土
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他们都喜欢避重就轻,丝毫不提稀土开采对中国农林、水资源和人身健康带来的污染危害,只是强给稀土戴上“自由贸易”的帽子。彭博社报道说,美国和日本会拿稀土贸易问题在G20上刁难中国,预计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也会相继跟风。[详细]
中国: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工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出口国。已查明的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5.7%,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90%以上。朱宏任表示,在中国以往的稀土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贸易都实行有序管理,这样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详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