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19 5
2006-06-14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六月十二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就《若干教育问题的思考》进行主题讲演,他认为:中国教育宏观看一片大好,微观看都是问题,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是关键。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十二日说,教育本来就是公共产品,中国绝对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发展教育只能靠政府,政府就得花钱”。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当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十七场报告会,张保庆发表《若干教育问题的思考》演讲时作上述表示。他认为,

中国的教育和国家形势一样,宏观看形势一片大好,深入看都是问题。教育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即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四大深层次问题之一。

这位以直言著称的原政府高官分析说,教育一方面要向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制度的支持,但它更重要的使命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市场经济固然可以创造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但市场经济解决不了精神文明的问题,解决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教育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同时,市场经济也有负作用,它并不是包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市场经济必然会带来两极分化,它解决不了社会公正问题;市场经济还会对人们价值观、是非观、世界观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并不都是正面的。教育的作用和职能,就是要力争缩小市场经济带来的负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现在世界上把教育公认为准公共产品,教育本来就是公共产品,为什么“准?”就是有些教育领域还达不到公共产品要求,实现完全的公共性还需要一定阶段。张保庆称,“我过去讲教育不能产业化,我现在说绝对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中国市场经济需要教育,但教育不能按市场经济办。

中国教育另三大深层次问题包括“教育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位置问题”、“教育培养人、造就人的问题”和“教育的投入问题”。教育的位置问题上,一是科教兴国战略在中国并没有真正落实,二是重视不够,一些领导干部搞大项目几千万都敢投,教育几百万却不舍得投,还有一些人把教育当成包袱,想把教育想推向市场,使教育产业化、企业化。

张保庆最忧虑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好教育培养人、造就人的问题,这方面问题很多,如浮躁成风、弄虚作假、做人不诚信以及私心很重,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非常淡薄等等。

中国的教育投入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教育投入为什么总是上不去,一是国家整体财力还很弱,二是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但“少修几条高速公路,少建几个机场,少建几个城市广场,就把教育投入解决了”,张保庆感慨道,教育太重要了,把教育搞好太难了,尽管如此,只要真正重视教育,中国教育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完) (记者 孙自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19 15:15:00
不能让市场经济办教育,是个不好的判断,混淆视听,与当前的各种论调如不能让市场经济办医院办房产等等都一样。这无关市场经济的问题,张冠李戴式的改革才是问题的根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4 14:15:00

教育应该是公共品~公民都有权利享用~不具有排他性~~而不应该象现在这样产业化~~结果是国家投入越来越少~~学费猛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5 10:48:00
制度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尽管可能出现一些不同步变革,但不可能偏离太远,在有些根本性的制度没变革之前,其它改革可能都是空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5 16:09:00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在位时说“中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不成功”,我为他的敢言叫好。但下位之后,把本该在位时谈的话题,频频评点“东西”,我以为就有作秀之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6 16:50:00

以前是主管,现在是敲边鼓,教育这项公共服务,需要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改革,要降低教育的成本,教育任重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