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602 1
2010-11-07
佛家揭示了一个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要获得幸福人生必须积德行善。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对善恶的衡量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么?没有标准,人们就无法正确行动,从而不知道如何追求幸福。下面就是我的思考。   
    《了凡四训》指出:“何谓与人为善?”“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这是从动机上立标准。即:为他人着想、抱着为天地立心、为万众做楷模动机的行为就是善。
     我最近听的一个光盘讲座上有个观点: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善,逆天行事就是恶。例如,大至环境破坏、小至黑白颠倒的个人生活习惯都是恶,自然会惩罚这种恶行的。这是一个天道标准。自然规律与上帝其实可以等同。宗教与科学的善恶观是相通的。
     傅佩荣在《哲学与人生》一书中提到:“善”就是“做应该做的事”。例如:选秘书应该选能干适应岗位要求的,但结果老板却挑了一个性感的;这就此埋下了失败的祸根。我觉得,这里提出了一个理性标准。做事三思而后行,谨慎计算长期价值,这种行动才算是应当应该的吧。记得罗素说过:理性的个人主义也可以将人类带上天堂。
    《老子》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里是一个动态标准。理解可以有很多种:第一,你为善就意味着别人不善,因此,你可恶。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二,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伏。第三,善业也不能走极端,比如大家都做义工就不善了,比如《十日谈》诲淫诲性在当时“存天理、灭人欲”的中世纪末期就有善的意义。
     经济学上有个外部性理论,即:你得到比付出多就是外部负经济,就是缺德;反之,你让人沾你的光、甚至你和别人都还不自觉,就是积阴德。经济学上还有供求理论,社会不需要了你还拼命提供且不占成本优势,那么,你就会得到恶报。这是市场规律标准
     我认为,还有从结果看善恶的标准。例如,孔子肯定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赞扬他保存了大周先进的文明不被野蛮落后民族破坏的功劳。生活中,确实很多人勤劳上进,虽然表面看损人利己却事实又促进了人们的幸福增长。亚当斯密先后在《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中提到的两只“看不见得的手”都说明: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增进了社会利益。这就是结果论是非。
    上述善恶标准是我目前看到和想到的,我将之梳理一下:第一,上述标准都有一个共同点:要让贯穿时空的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幸福;第二,动机标准是个人标准,结果标准是社会正义的内涵(严禁损人利己);第三,天道标准是个人、社会的共同标准,但是自然规律和上帝都有待深入认识,所以要谨慎使用。由于我的寡闻思拙,我的善恶观不知道有没有违背真正的天道。天道在人心,抛砖引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7 10:37:16
http://www.apesk.com/mbti/dati.a ... PGYWONGKH2R10:19:03 最近很火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这种测试比较深入特别,而且富有逻辑性,绝不是什么网站编辑随心所欲的无厘头测试。朋友们都应该测试一下,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

如果你不感兴趣,请帮我发此链接给5个好友。。。我着急看报告。。多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