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0-11-9 11:17:01
先从内刊起步,从电子档开始,以实用性的学术分析,案例探讨,可以参照下哈佛商业论坛形式,制作,可能的话,后期可以发行纸质的!
祝论坛越来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1:23:40
我觉得应该走方案4的路线。刚开始办,肯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刊物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是如何获得好的稿源,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何建设这个品牌,是几个很大的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1:45:06
个人觉得办刊最主要是要有自己的定位,如果只作为内部交流材料的话很难得到作者的支持,办成学术性期刊是王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者踊跃投稿,但杂志也必须提高质量,让作者能够得到应用的回报:比如毕业、评职称能算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1:50:12
1、论坛的期刊办给谁看?

在校大学生,经管类学生,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从很多的渠道免费下载各种论文,是否愿意花钱来购买内刊看呢?如果对使用者不收费,那办刊物的成本怎么收回呢?

2、论坛为什么要自办刊物?

扩大影响,提高论坛学术水准,论坛正规化,团队整合,不一定需要以办刊物的形式来提高。

3、免费还是收费?

两难选择。收费,好文章不会来发了,可以发更好的期刊;不收费,内刊怎么维持呢(⊙o⊙)?

4、论坛刊物的特色何在?

有机会发表独到的见解,而这些意见其他刊物无法刊发。论坛就能做到这一点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发内刊呢。

5、刊物如何组稿审稿?

要给审稿编辑发审稿费吗,如果发,经费从何而来呢。

针对以上问题,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1:51:03
可以以论坛为依托,在论坛内的好贴纸内选取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帖子作为刊物的稿源,另外一部分可以向社会公开征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1:54:05
人大经济论坛目前客户特点:1.数量庞大;2.客户主要是学术的学生和教师,不排除热爱学习的工作人士;3.客户需求单一:相关专业知识的资料;
模式:首先以免费的模式赢得更多客户的支持,只要电子刊物发行量大,就可以形成规模效益,然后传统的盈利模式和创新的媒体盈利模式就出来了。
掌握终端客户就站在了利润的咽喉部位,还怕利润不来,请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1:56:11
电子版和纸版之间的权衡:
电子版制作成本低,内容不受版面和篇幅限制,受益人群广泛、影响范围大,对期刊本身的知识保护困难,长期发展前景看好。
纸版制作成本高,收发麻烦,受益人群小,利润控制比较好把握,影响范围会比较小,可以作为会员等级差别的一个方面,短期效益看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04:24
现在处于信息时代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网民优势,所以我建议办成论坛内刊,而且是免费的兼电子版、印刷版,毕竟这要市场定位,要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才能更好占领市场,尤其是对我们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更好的去搞学术性的东西,一步一步壮大论坛内刊的声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18:23
个人认为这个论坛主要是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且大多会员是学生,建议定位于培养学生经济学者,形成经济论坛的另一个品牌。我想这也是论坛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吧。
现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对经济学术了解不多,急需有一个平台交流学习。
为缓解审稿带来的人员压力,建议适当收取费用。这费用相当于审稿专家的劳务费、专家意见反馈购买费等。
通过半年或一年的培育后,可以把优秀文章编成文集出版,我对此乐观其成!
以上只是浅见,见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23:18
个人感觉4比较好,同时也建议参考《SOHO小报》的形式,定期寄给会员,这样虽然初期开销较大,但当有一定影响力之后就会有收入来源,可以保证论坛期刊稳定的发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31:04
理论与现实结合才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33:47
目前看来,大部分人存在交流学术看法的意愿,办刊是件好事,功德无量。刊物作为交流的载体,质量好坏非常重要,切忌流于平庸,一定要高格调,高水准,才能体现其与众不同之处。提几点:一是组织人的管理水平和审稿人的影响力很重要二是稿的来源一定要广,要开放,不能只局限于内部,可以作为内刊,但是不能与外界隔绝三是开始办的时候不要顾及那么多的事情,可以边办边完善,只要保证不犯大的错误就成,组织人一定不可遇挫就产生懈怠心理,一定必须存在一个或几个人作为刊物运作的核心,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办刊的原则坚定。四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办完一期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及时总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40:05
1、办刊的目的首先要明确。
2、办刊的方式,目前来看,宜“缓步走,慢慢看,随时调整思路,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形成一个办的模式”。先办电子版的比较实际,包括内容、征稿形式等。
3、运行要有机制。宣传团队、征集审稿团队、编辑团队和经费保障等要粮草先行。
4、遵循一个唯一的原则。筛选好文章,刊出好文章,所以,稿件的来源和质量非常重要,这也是刊物能不能办好的最主要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48:34
办吧,办了我们好投稿,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52:13
已投票,选了:4.  办成论坛内刊(免费,内刊论文可以再投其他刊物)
稿源可以从论坛自身资源出发收集为主,此外可以利用论坛的影响力向外界征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2:58:56
这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管期刊怎么做,都要保持住论坛的利益。论坛是主,期刊是辅。一定要能辅得好论坛。如果期刊发展了,论坛却失了人心或者被**打压,那是得不偿失的。
在这个基础上,虽然只是内刊,一定要求审阅严谨。又能彰显出论坛的特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31:12
本来就是网络产品还是要保留网络渠道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39:56
个人认为形式2更合适,因为印刷版涉及的最大问题是费用,广告招商的洽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购买期刊的目标群体我想还是以论坛会员为主,至少短时期内实现市场化的难度较大,而会员可能倾向选择电子阅览方式。
其实,可以尝试非纯粹学术性的期刊,加入一些论坛特色的经典内容,如考研资讯等,对于一些精华帖,也可给予登刊的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43:10
4 虽然好,但是既然免费,就不要做印刷版,毕竟成本比电子版高很多!最好在有个公共辩论的部分,这样大家有来言,有去语,针锋相对,只要局限于说理论证,有助于大家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发现新的视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44:44
办刊要简单点  考虑可行性吧! 先让大家接受认可,起初还是要收点费,维持运营啊! 但不能收费太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50:25
1、书的内容一般更新慢,和论坛技术更新不太同步,要兼顾论坛以前的精华文章内容和当前的讨论热点,个人认为只出书,不如 平时出期刊(如月刊),同时定期出 期刊精要、合刊(季、年)  。
    论坛那么多的板块,如果出书,怎么区分读者市场来营销?读者买一本书,总不会只看其中的一个章节和主题吧。难道要同时办好几个专题的书刊?
2.  电子刊物 ,好处是容易大家分享、拓宽市场和影响力,个人觉得这个对于以后的收费很有帮助。而且电子刊物的成本低,门槛低。而且论坛的用户也容易转换成刊物的读者。收费还是免费,都各有各的好处,建议是对外收费,对内达到一定条件免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52:35
网友自己的刊物,内刊,电子版较好,言论自由,思想活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55:40
学术不是娱乐! 所以建议还是刚开始就严谨点好! 个人 认为最重要的 得取得重要部门机构的支持! 这样期刊才能有潜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4:37:55
强烈支持,我要订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4:39:17
我认为电子刊物可以办成电子书的形式,pdf也要弄一个版本,便于读者自己打印。可以在论坛上专门开辟一个版块供读者写出自己的意见,收获,问题等。
当然,办这种刊物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资源,这就可以发一些悬赏,或者召集一些有志之士来帮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4:42:49
刊物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刊登在其上的文章质量。但作为一个新的刊物如何获取高质量的论文,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新刊物能否长期、有影响力存续的关键。
鉴于论坛上有不少知名年青学者注册(经常在论坛某些板块,看到某某在国内知名经济学刊物发表文章),人大论坛如果想做新刊物,积极争取获得这些学者的支持,既是发挥人大论坛本省优势的地方,也是可以进一步提高论坛的交流,促进论坛发展。
因此,个人建议人大论坛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性的措施,来争取这些年青学者的帮助。如论文的来源、审稿人的选取等方面跟这些年青学者多多联系。作为补偿,人大论坛可以给予这些学者适当的奖励,如荣誉会员、论坛币、数据下载的优先权等等(这块对论坛的运作不是很清楚,仅做参考)。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对那些年青学者有些激励。
最后,本人觉得论坛区别于以往平台的优势在于分享,而且在没有强大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的条件下,建议新刊物采用working paper的形式。既已经收录的文章,不影响其在其它刊物上正式发表,但对每篇文章进行严格的审稿和编号登记。并在收录文章正式发表时,还可以将其正式发表的信息公示出来。这样一来,如果论坛审稿严谨的话,这些文章今后会陆陆续续在其它知名正式期刊上发表,这些发表记录本身就是发育了、构成了论坛刊物的信誉。如果能够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那真是经济学界一大幸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5:04:05
办电子的可以降低成本,使刊物顺利起步;印纸质版有保留价值,提升大家对刊物的重视程度;免费有利于杂志的推广。所以选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5:18:01
想要做大做强,还是先要免费,我选4,为了推广嘛,免费是必要的~

不过个人觉得,除了出纸质版的和电子版本之外,每年可以弄个精装纪念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5:48:09
选择了4,在这样做获得成功之后再向1慢慢过渡,原本完全免费的资源突然出现收费版,大部分人恐怕都不能及时接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5:51:27
有关这个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真的是要好好琢磨,谁能够又为谁打包票呢?就算是公开发表的,有人照抄不误,就算是名校的著名人物也不能避免。不知道在ssrn上发表的文章怎么进行保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