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的是投资等于储蓄,IS曲线左下方的点代表投资大于储蓄,投资大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上升(原因在于投资大于储蓄意味着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样厂商就会增大投资量,通过投资乘数使得收入Y有上升的趋势),如果要想回到均衡点,提高利率的话 会降低投资水平,这样会使得收入下降的,因此不可能收入不动,因此,要想从IS的左下方的非均衡点回到均衡点,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收入有上升的趋势,然后收入上升的同时对货币的需求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因此会导致利率的上升。
因此,IS曲线左下方的非均衡点向均衡点的移动是收入和利率的合力共同作用使得非均衡点先回到IS曲线上,这个时候产品市场达到均衡,但货币市场还是不均衡的 这样还需要继续调整,使得达到最终的均衡点。至于后面的具体分析,我们考研答题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详细的分析了,其实原理还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换成了货币市场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