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963 92
2010-11-09
看到题目,很多人会觉的雷人,其实我作为一个经济学的业余研究者,说这些话是认真负责的。
世界目前遇到了困难,无论是马克思还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都无可奈何,马克思经济学已经被世人看做是异端邪说,而世界正在向右转,看看我们的经济学家就知道,在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集体失语,没有人出来说该怎么办,再看看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信奉者,眼睛只盯住货币和国家的那点财富,恨不得所有的富人更加富有,恨不得所有的财富都转移到富人的手中,貌似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
其实世界的问题真的就不复杂,也不难解决,我只需要10张纸,就能够把这些阐述的清清楚楚,可是我知道,我的理论吸收了马克思的思想和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对于主流来说,他们是不愿意看见任何说马克思对的话的,对于马克思的支持者,他们也不愿意听到说西方经济学好话的,更何况在这个疯狂向右转的时代,这样的理论就更加不合时宜,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发布的地方。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标题就会怒气冲天的,不过我希望,所有评论的人,都要看完再评论,下面我将基础概念发布出来,希望各位不是抱着成见来看待这些东西,我更希望你仔细体会并与现实生活做个对比后,再做评论。
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将建立经济学大厦,希望所有阅读者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当然,如果你真的觉得很荒谬,那你就当没有看见任何东西,对于因此对你造成的不便,我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2.1 势阱
考察社会,一个现代社会由个人、企业、产品等等组成,其中人与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无论个人或企业,都有货币进出,通过获得与释放货币,来维持企业的运行和个人的生存,同一时间内,获得货币和流出货币可以是不相等的,也可以是相等的,就货币流动这个特性来看,个人与企业是没有差别的,那么,就可以把企业、人、区域、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这种货币流动特性抽象出来,统一用一个名称来表达,借用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称之为势阱,接下来的所有篇幅,都是围绕势阱展开的,最终会得到势阱运动的基本方程,由众多势阱运动的叠加,就构成整个社会运动。
2.2
价值

我们依然沿用历史上概念,将凝固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称之为价值,用V表示。为什么要沿用这个概念呢?我们随便拿来一件普通的商品,如瓷器、电脑等等,就商品的构成来看,其实就是原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当然,这种组合需要能量,可见,商品的价值构成有三个部分:能量、原材料、原材料排序的规律。
如果我们用W代表能量,用R代表原材料,用L代表生产商品的内在规律,那么价值等式可以表示为:
V=W+R+L
1

在这个等式中,能量来源于人的体力劳动,而对自然力的利用,则是人脑力劳动的结果,原材料排列规律也是脑力劳动的结果,如果我们追踪原材料的价值,其实也是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果,现在将人类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统称为劳动,那么,价值就等于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这就是我们沿用马克思定义价值的含义的原因。
这个时候,价值的等式为:
V=W+L=人类劳动  
   
2

2.3
市场强度(简称场强)

就商品和人的需求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完全可以感知,这种作用的产生,是因为商品具有某种符合人需求的特性,这种特性和人之间会通过信息传递发生感应,这种作用就像正负电子之间的作用一样,产生一种吸引力,仿照自然科学的描述办法,我们将这种相互作用视为一种场,称为市场,这种相互作用的大小由市场强度来度量,用符号E表示,简称场强,表达的是人与商品之间作用的强烈程度。由于这种作用是由消费者和商品之间产生的,而商品又是由生产者所掌握的,所以场强大小就由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供给决定。
为了度量这种需求强度的大小,我们需要对场强进行定义,仿照自然科学的方法,我们需要用一种作用力与这种作用力相联系的普遍的东西的比值来度量场强,考察人与商品间的作用,其结果表现为价格,商品中普遍的东西是价值,因此,我们可以用价格与价值的比值,来作为场强的度量,这样场强就可以表达为:


E=P/V
3

其中P为价格,V为价值。由于价格和价值均为正值,所以场强大于等于0,当价格与价值相等的时候,场强为1。感觉在这里,场在意义上描述的似乎是效用大小,也就是人们对物品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估价,但是这种估价同时受到供给的制约,所以场强的大小就有供给和需求二者共同决定,而场强的运动变化规律则由后面的方程给出。
2.4
价格

由场强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写出来价格的等式:
P=VE
4

其中P为价格,V为价值,E为市场强度即场强。
当场强为1的时候,价格与商品的价值在数量上相等,在西方经济学中,供需平衡时的价格与价值相等。当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时候,场强大于1,反之则价格在数量上小于价值,即场强偏离供需平衡越远,则从数量上说,价格偏离价值越大。这就是马克思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这里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描述,后面会用一个精美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这种动态变化过程。至此,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现代经济学基础就从根本上统一起来。
2.5
币能

能够用来创造价值的人类劳动,称之为币能。币能类似物理学中的能量,货币运动就是币能的直接表现。
2.6
币压

势阱在单位时间内,利用人类劳动,将单位货币变成人类所需要商品的能力,即势阱(企业)供应商品的能力,称之为币压,用U表示,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货币有秩序的流动,其动力来自势阱产生的币压。关于币压,我们可以形象的将企业比作一口井,工人在井内劳动,不断将水从井下向上搬运,如果将搬运上来的水通过管道与井底的水相连,就形成一种压力差,与之对应,币压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不断发生的,将货币从低处搬运到高处这样一个过程,形成一种促使货币流动的压力,不过企业搬运的是相当于货币的产品,这种流动,要通过一个回路才能够看出来,也就是象电路一样,币压释放也要通过消费形成一个回路,才显示出来。
2.7
货币流与货币数量

观察社会运动,每天都有消费者购买产品,使得货币流向企业,同时,企业通过发放工资,使得货币流向消费者,我们把货币由消费者购买产品流向企业,企业组织生产使得货币流向消费者这个过程中的货币流动,视为有效货币流,因为这个过程货币流动具有方向性和有序性,是在币压驱动下的流动,其它的货币流动是杂乱无章的运动,我们规定货币向商品的运动为货币流的方向,一定时间内在消费者和势阱之间流动货币的多少即为货币流强度,用I=d$/dt表示,$表示货币,t表示时间,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发行量二者都对货币流强度有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9 13:40:55
2.8
币阻

货币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称为币阻。其实币阻与电解液产生电阻很类似,如果把一个区域中的总人口视为溶液的总量的话,那么,有购买某种商品欲望且有足够的货币购买这种产品的人就相当于“正离子”,要购买的这种商品就相应的被赋予“负离子”的特性,“正负离子”就具有了“导电”特性,也就是允许货币流动,这时,生产这种产品的势阱就会产生一种“币压”,推动“离子”(实际是货币)的移动,我们仿照自然科学的定义方法,就可以给出币阻的定义。



R=U/I
5

R为货币流动阻力系数,简称币阻。U为币压,I为货币流强度。
从形象的类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币阻的大小取决于正、负离子的浓度以及离子在外加场的作用下的迁移速率,西方经济学流派关于刺激消费的研究,大都可以归在币阻这个分支中。可以肯定的说,币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但是在一个短的时间内,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可以认为币阻是大致不变的。
2.9 市场容量系数(简称市容)
我们考察社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社会需求增加,那么,企业会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产品的供应能力增加,也就是,企业(势阱)的输出币压在增加,当然这是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反之,需求减小,币压随之减小,可见,币压与市场需求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用数学式表达为:

U=KS
6

C=1/K为一常数,称C为市场容量系数,简称市容。为什么要称为市容?我们和电容做个比较,发现二者有相同的表达方式,如图:



左边是电容器,现在,我们看在市场上,有产品和消费者,现在把产品集中到一起,如上图右边正极,用方块表示产品,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消费者,用圆圈表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就有一种吸引,也就是消费者想要得到产品,这种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作用大小,在前面已经定义过,用场强来表达,在这里用箭头示意,与电容器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而消费者购买产品需要的是货币,这样就可以认为,商品是带正电的货币,消费者是带负电的货币,这样,市场容纳产品与电容容纳电荷有相似的形式,通过变换,常数C与电容在表达形式上一致,因此称之为市容,以与物理学对应。
从右图还可以直观的看出,处于场中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吸引,产生一种类似重力的作用,这种作用我们是用价格表示的,即价格等于价值与场强的乘积。
2.10
势阱感应系数(简称势感)
势感实际是对市场调节的一种描述。当商品销售旺盛,货币流迅速变大,这时供应能力限制了货币流的进一步变大,于是市场调节开始发生作用,调动资源进入,使得商品的供应增加,直到市场饱和,之后,销售量开始下降,货币流减小,资源退出,商品供应能力下降,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就是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我们可以表述为,在一定限度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应能力U与商品销售的变化量△X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U=HX

7
其中H为一常数,称之为势阱感应系数,简称势感。产品的销售实际上与货币流动相关,在一定时间内,货币流动强度大,则说明产品销售的多,货币流动强度小,则说明交换发生的少,产品销售不旺盛,所以△X=dI/dt,这个量在后面要用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3:46:22
“当然,如果你真的觉得很荒谬,那你就当没有看见任何东西” 嘿嘿嘿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21807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8:03:50
3.经济运动的周期性方程
由于市容与势感是同处于一个社会中,这与一段导体是一样的,一段导体我们看不出来那里是电容,也看不出来那里有电感,更看不出来电阻在那里,实际上,它们都是这根导体的特性,尽管我们看不出来,但是它们依旧是存在的,在这里也是这样,为了分析问题的需要,在前面人为的将二者独立进行研究,实际上它们是“混住”在一起的。所以,在同一个社会中,币压的数值只有一个,因此,无论对市容还是势感,二者有一个相等的币压,但是,对于市容而言,商品减少,意味着币压要向着下降的方向转化,而对于势感而言,商品减少意味着销售旺盛,货币流变大,市场调节机制发生作用,币压则是向着增加的方向变化,于是我们就有:
S/C=-H△X                           (8)
S为市场对产品需求量,C为市容常数,H为势感,△X为销售量变化量。负号表示等号两边的变化方向相反。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实际上与一定量的货币相等,那么如果用$表示货币,则S可用﹩来代替。
将△X=dI/dt代入,将得到以下等式:
                      ﹩/C=-HdI/dt                                (9)
把I=d﹩/dt代入,则得到:
-﹩/HC= d2﹩/ dt2                             (10)
令ω2=1/HC,则得到:
-﹩ω2= d2﹩/ dt2                              (11)
方程的解为:
﹩=$0cos(ωt+φ)                              (12)
上式对时间微分后,即得:
I=d﹩/dt=-ω$0sin(ωt+φ)= -I0sin(ωt+φ)         (13)
$0和φ是两个常数,$0是市场在一个周期中需求产品量的最大值,称为货币振幅,ω$0=I0表示货币流的最大值,称为币流振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18:06:27
场强及价值规律的表达
上面的微分方程,也包含了场强的变化规律,也就是伴随着货币的运动,场强也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货币的周期运动相一致,也就是场强遵循余弦变化规律,即:
E=E0cos(ωt+φ)                            (15)
至此,马克思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就可以用一个优美的数学等式表达为:
P=VE=VE0cos(ωt+φ)                           (16)
由于一个普通的常识,价格一般不会为负,即很少有人会倒过来给别人钱同时送给人家商品,所以,实际的表述似乎是移到正数区间更为合适,即表达为:
P= V E0 [1+cos(ωt+φ)]                           (17)
实际上,上面关于货币流等的式子,要表达某种平衡之上的波动,也应该用类似的形式表述,才接近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9 20:0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