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数据:6000亿美元 随着美联储二轮量化宽松规模的落定,全球新兴经济体都严阵以待6000亿美元资金的进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也因此加大,防范热钱日益成为央行和外管局的重要工作内容。
看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3日宣布推出广受关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这一“开闸放水”的举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11月11日,G20峰会将在韩国首尔拉开帷幕。市场预期本届峰会将围绕全球汇率问题上演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多国不满美联储二次开启印钞机,大有在G20峰会向其清算的势头。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于11月8日表示,中方对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关注、有质疑,并将在首尔峰会上坦率地与美方交换意见。
此前,周小川在北京首届财新峰会发表公开演讲时提出,对于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的冲击,中国除了可以对不正常资本项目流入进行制止,同时也可以进行总量对冲,即可以将短期的投资性资金放到“池子”里面。
“开闸放水”冲击全球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此前本报就已报道,美联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刺激美国国内经济增长的效用可能不会太显著,而对于其他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负效用”则不可忽视。(见本报11月5日 “经济视点”)而随着11月11日首尔G20峰会的临近,各个国家的反对之声愈加强烈。
许多批评者指出,美联储向市场注入上万亿美元资金的做法,就是为了引发通胀,因为美联储两个月前的决策会议中指出,美国的通胀过于趋缓,经济存在通缩风险。据报道,有巴西工商发展部外贸局局长WelberBarral称美联储的举措可能会引发报复措施。
除发展中国家外,部分发达国家亦表达了对此的不满。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也表示,对美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的做法感到担忧。并称其对美国通过货币政策影响美元汇率的批评是有根据的,对于世界各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感到担忧。
而面对各界对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强烈质疑与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对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行动进行辩解与回应。
11月11日,G20峰会将在韩国首尔拉开帷幕。市场预期,本届峰会将是一次充满紧张感的会议,因为各国可能将会围绕汇率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有媒体分析说,“在首尔峰会上,围绕全球汇率问题将上演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而美联储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将迫使更多国家干预汇市。
“总量对冲”防范热钱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4日就表示,只要世界对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形不成一定的约束,就会出现如很多西方有识之士所感叹的,再一次危机仍不可避免!中国必须考虑什么才是对中国有利的。香港金管局则警告称,资本流入将推高本地区的房市泡沫。
11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方对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关注、有质疑,并将在首尔峰会上坦率地与美方交换意见。朱光耀说,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并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这些资金对实体经济的信心。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分析,在全球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现金的情况下,这些资金的流向可能是股市,也可能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游资,将会造成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随着美联储二轮量化宽松规模的落定,全球新兴经济体都严阵以待6000亿美元资金的进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也因此加大,防范热钱日益成为央行和外管局的重要工作内容。
此外,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普通居民也有影响。有业内专家表示,钱进入新兴经济体内,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上涨,而这种资产价格的通胀,最终会演变成物价的通胀,居民的生活将受到影响。
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首届财新峰会发表公开演讲时提出,对于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的冲击,中国除了可以对不正常资本项目流入进行制止,同时也可以进行总量对冲,即可以将短期的投资性资金放到“池子”里面。
据报道,中国目前外汇体制对资本项目尚有管制,不正常资本项目的流入要么进不来,要么绕道而行。周小川表示,“在总量对冲方面,如果短期的投资性资金进来,可以将其放到池子里,而不让这些资金泛滥到中国的整个实体经济。等到这些资金要撤退的时候,让它们从池子里面流出来,这样可以在宏观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
对于如何防范资本流入国内,周小川指出重点在于宏观经济上保持平衡,尽量防止通过套利等机会来投机,但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套利。
周小川当日也提及了人民币汇率这一敏感话题,详述人民币汇率与中医的三个相似点。有媒体分析,虽然周小川并没有明确表示中国要采取中医方法处理汇率问题,但综合此前中国的动作,此番解释颇像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监管热钱“筑池何处”?
周小川此前的监管入境热钱所作的“池子”比喻引发了市场“筑池何处”的猜想。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热钱进入,不论是集中在楼市、股市还是大宗商品市场,都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对于进来的热钱,监管部门是很难摸底的。其中,居民与企业的资产结构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并不知道有怎样的一种方法将这部分钱集中到一个池子里,而不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不过,他猜测,如果有可能的话,是不是央行可以通过发行央票等方式,将这部分钱集中起来。但是他又表示,这种做法往往比较困难。
即使没有确定的方向,但“池子”的概念一经提出,还是立刻引发广泛讨论。
有观点认为,在“二次调控”深入之际,楼市料难成为选择。而多种
农产品(
23.90,
0.37,
1.57%)价格上涨再次触动了CPI可能再升的预期神经。因此,相对于房地产和农产品市场,目前将“热钱”圈在股市中“安全系数”更高。
有银行界人士则认为,这个“池子”应该是能对冲短期投机性资金的一种投资品。 “中国加息后,套利资金流入规模将更加庞大,我猜测,这种投资品更可能是一种利率或汇率衍生产品。 ”
花旗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存“热钱”的池子可能会是一组措施:让热钱留在香港、进入A股市场、央行用货币政策等手段吸收对冲,或加强监管。
但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却不同意现在热钱加速流入中国的说法,“从我们目前分析来看,存在着大量的净流入,存在着比较大的顺差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顺差与净流入与热钱混同一起。 ”
总之,不管“池子”会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一概念都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新一轮量化宽松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各国都需要开始考虑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缓解其产生的影响。
有媒体分析认为,流动性泛滥再度来袭,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一方面是物价上涨压力,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