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在高校工作的教师们来这里聊聊吧,聊聊自己和自己学校的教学啊科研啊生活啊
271楼
hedywhy
2010-11-12 19:07:12
一手科研,一手教学,2手都要硬,高校老师2手打出就不会有收进的日子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2楼
amoytommy
2010-11-12 19:10:32
安下心来, 专专心心做科研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3楼
maximum
2010-11-12 19:20:44
心都够累的。都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高校工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4楼
sunflower太阳花
2010-11-12 19:30:51
[转]高校教师工资几何? 且从收入组成部分算起
来源:华声在线
近日,被学生亲切称呼为“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再次直言不讳地说:“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此言一出,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一场口水大仗,一部分人认为言之有理,中国高校现行的工资制度确有改革的必要,一部分则冷嘲热讽,说高校教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相比起那些低收入阶层来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不算低了,甚至算得上是高收入阶层。那么,对于近百万中国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的收入到底是高还是低呢?笔者以为,粗暴的斥责和无理的谩骂都无济于事,亲身经历的调查了解,冷静客观的理性分析,才是我们解开高校教师工资收入的一把最有效的钥匙。
在分析“高校教师工资收入”这一命题时,我们必须澄清一些基本概念。首先是“高校”,我们在此选择通行的说法,即从事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学校,包括部属重点院校、省属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等。其次是本文所指的教师,不仅包括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还应包括工作学校的行政及教辅人员。最后界定“工资收入”的内涵,笔者认为应该不仅包括国家统发的工资,还必须包括学校所发的校内工资(俗称奖金或业绩金),以及教师私底下创收获得的收入。
衡量高校教师收入的高低,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纵横向坐标轴上。从纵向比较来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80年代,教师工资和工人农民的工资靠扰,每月也就是三四十块钱,教师的其他收入较少。82年后参加工作的大部分教师,他们的收入也就四十块钱左右的水平,而且这个水平很多年都没有大的变化。二是90年代,此时由于物价的上涨,教师的工资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几十元提高到几百元,但其中的差别开始拉大。笔者1995年在武汉的一所专科学校任教,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57元。一年后转正,工资加其他收入加起来,也就400元左右。而此期工龄长的教师可以拿到700至800元。三是2000年代,此时的工资收入有较大提高,从之前的几百元提高到一两千元。以武汉某部属重点高校为例,刚参加工作的博士工资单上拿到手的才1000多,另加上校内奖金和年终奖金(包括课时费和科研奖),每年的收入大概在4万左右。在此笔者愿意透露一条真实的信息,我的师兄是武汉某重点高校的教授,我看过他的工资单,应发工资每月2900元,实发工资每月1900元,再加上每个月2000左右的岗位津贴以及年终奖(含科研奖、课时费及研究生费)20000元,这就是他在学校所得到的收入。而此时的他,已经在高校工作十余年,已是40有余的人了。
再看横向的比较。这一比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与外国的比较,另一类是中国内部的地区比较。从前者来说,中国高校教师的收入不但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其收入也比不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其中当然有种种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建国后我国工资分配体系中强调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的平等性,其后果便是高校教师的收入长期与工人农民的收入持平。然而我们在强调平等性的同时,却忽略了高校教师在获得教职之前的长期投入。现在的高校教师,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在参加工作前都已经长达20余年的艰苦学习与长期付出,然而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能拿到的不过区区两千多元。2006年,笔者曾赴北京大学公干,与北大青年教师聊天,他们纷纷诉苦说每月才2000多,而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学所有收入加起来才2000多。相对于北京高企的房价与较高的消费水平来说,高校教师的清贫由此可见一斑。著名主持人阿忆曾经抱怨过自己在北大的工资太低,才4800元,竟然很多人不信,以为是故意瞒报,而殊不知这4800元中,还包括一个月1000多的培训班津贴。而这并不是经常有的,由此可见,那些享受不到“特殊津贴”的青年教师的收入该有多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5楼
sunflower太阳花
2010-11-12 19:31:46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中国地区收入的差异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经济及工资收入也千差万别。总体上说,东部长三角及南部珠三角地区工资收入较高,中西部地区则较低。打个比方,发达地区一个讲师的收入可能与中西部地区一个教授的收入相当。以笔者知晓的广州某省属高校来说,讲师的财政统发工资是3500元,副教授4500元,教授6000元,但这些并不能全部拿到,扣除各种费用后,实际拿到手的分别是2800元、3400元和4800元左右。当然,再加上校内工资、住房补贴和公积金,讲师大概一年可以拿到6万左右。而我的一个朋友,是长春师范学院的系主任和教授,他一年的收入也就6、7万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师比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收入要高出不少。
在进行纵横向比较后,我们再来仔细分析高校教师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包括三个方面:国家统发工资、校内工资和个人创收。从国家统发工资来说,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在制定高校教师财政工资时肯定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以笔者较熟悉的湖北省和广东省为例,湖北省的统发工资普遍较低,教授的基本工资也才2900元,而广东省教授的基本工资在6000元以上。据说广东省还不是最高的,浙江、上海、江苏和重庆的高校教师工资更高,但因为笔者对此不熟,没有确切的数字,故而不作为论证的依据。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差异,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地方,尽管国家给出了政策,但地方**拿不出钱来,所以只能是降低工资标准;另一个则是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间的差异。部属院校主要依赖教育部的拨款,而省属院校可以从省市地方**获得较多的资金支持。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同一座城市,部属院校的工资标准大大落后于省属院校。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普遍存在。坊间有戏言云:“部属院校不如省属院校,省属院校不如市属院校。”这一戏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真实可信的。
从校内工资(奖金)来说,其基本构成有三个部分:岗位津贴(含职务津贴)、课时费和科研奖。岗位津贴基本按职称和职务来评定,但差别不大,课时费主要看课时的多少来计,据笔者所知,除深圳大学外,一般高校单节课时费普遍不高,这也是大部分教师对上课挣课时费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说明高校教师的校内工资差不多,差距最大的主要在职务津贴和科研奖励方面。高校教师中有一部分人,他们既是教师,又是领导干部,这样“双肩挑”的人他们的岗位津贴比一般教师要高出不少。此外,最大的差距来源于科研奖励。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科研方面的重视,高投入与高奖励成为应有之义。大部分高校都有明确规定,只要为学校带来高额科研经费(含纵向和横向经费),则会有较高的科研奖励,有的教师因为科研经费高,甚至每年能够拿到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奖励。应该说,这部分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有钱一族,他们有能力购买豪宅豪车,这一群体的所作所为也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这样的教师在高校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主要集中在应用性较强的工科领域,这样的人数在每所高校不会超过5%。而对于以文科为主的高校和从事文科教研的高校教师来说,高额的科研奖励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望月兴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6楼
sunflower太阳花
2010-11-12 19:32:21
既然教师的校内工资由学校发放,则发放的多少与学校的收入紧密相关。学校收入高,则教师的平均收入高。而学校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五块: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学费收入、学校自主争取到的科研经费、上级专项经费以及学校创收。从国家所拨教育经费来说,相对于高校来说是远远不足的,甚至是杯水车薪。以武汉某部属院校为例,国家每年所拨经费为2.1亿,而该校教职员工近10000人,国家所拨经费连教职工的基本工资都不够,如何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从学费来说,按每个学生每年5000元的学费收入来看,其数额也远远不够一所大学的日常开销。据笔者所知,一所四万人以上的高校,其每年的基本开销在10亿元以上。为此高校只有在科研经费和其他创收上下工夫,做文章。在这方面部属重点院占据先天优势,它们可以在科研项目申请,与企业科研合作,招收研究生(含课程班)等方面获得较高的收益。不过,由于部属重点院校普遍人员众多,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则所获并不多。这也是部属院校员工最叫苦不迭的地方。广州某重点大学教师节发慰问金,每人区区两百元,引来教职工的一片怨气,校长却振振有辞地说:“我们学校一万教职工,每人两百便是两百万,已经不少了。”
但抱怨归抱怨,部属重点院校教师却很少跳糟到层次较差待遇相对较高的高校,原因在于高属院校的教师更容易获取工资以外的收入。这便是笔者要谈及的第三个问题,高校教师的个人创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名牌高校的教师在校外创收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师在学科领域容易获得较高的声誉;教师在申请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校外演讲、讲座、培训等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能够做到名利双收,获取较多个人创收的教师毕竟只是少数。拿北京大学来说,有些教授开高档汽车,在威海买别墅,但对于大部分普通教师来说,他们依然要为每天的柴米油盐奔波。而对于省属高校和地方院校来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则是少之又少。媒体喜欢关注几个拿天价出场费的明星教授,又有谁来关心那些生活在低层的普通教师呢?
中国高校教师工资普遍不高是事实,但每当这个问题被提及时,总会引来这样那样的质疑,他们还有创收啊,他们的灰色收入可不少。然而任何一个在高校待过的人,或许都会明白,即便想创收也不是那么轻松简单:到校外上课,课时费一般是比较低的(少数教授除外):想搞科研,项目是非常难以申请到的;想写文章,很多刊物是要版面费的。想出外演讲、讲座或培训,机会是很少的。如此算来,大部分教师还是依靠学校发的那点钱生活,而不是有多少灰色收入或个人创收。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社会舆论在媒体引导下认为高校教师是高收入人群,以为他们都像郎咸平、张维迎这样的明星教授一样拥有高收入;另一方面,生活在高校的大部分普通教师们内心却充满着抱怨和无奈,多少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只不过是仅够生存的一点工资,面对高企的房价更是只有望洋兴叹。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高校教师能享受福利房待遇,殊不知,福利分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许多教师被迫选择了在校外兼职或寻找远离学术的捞外快。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高校教师不专注于学术而忙于捞外快的呢?恐怕还是中国大学的“工资+自己创收”的薪酬制度,正如著名学者熊丙奇所言,“带来的严重问题是功利学术以及所有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淡漠,每个人都为五斗米折膘,为‘创收’已经不择手段”。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精英,当他们的才智不能为他们换回体面的收入时,利用才智来创收便成为几乎惟一的选择。曾经有学者提出解决的“病方”:“加工资远不如开除几个创收的教师更有效。现在的高校又不担心招不到老师,只要放低文凭门槛,总能维持学校的道德门槛。”但说实话,说出这样话的人要不是对高校缺乏了解,便是别有企图了。如果不从根本改革中国大学的薪酬制度及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及考核监督制度的话,以为只需要采取杀鸡骇猴的手段便可以实现大学教育的好转的,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当大部分高校教师面对着不入流的工资水平,又何谈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文/乐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7楼
sunflower太阳花
2010-11-12 19:32:50
既然教师的校内工资由学校发放,则发放的多少与学校的收入紧密相关。学校收入高,则教师的平均收入高。而学校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五块: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学费收入、学校自主争取到的科研经费、上级专项经费以及学校创收。从国家所拨教育经费来说,相对于高校来说是远远不足的,甚至是杯水车薪。以武汉某部属院校为例,国家每年所拨经费为2.1亿,而该校教职员工近10000人,国家所拨经费连教职工的基本工资都不够,如何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从学费来说,按每个学生每年5000元的学费收入来看,其数额也远远不够一所大学的日常开销。据笔者所知,一所四万人以上的高校,其每年的基本开销在10亿元以上。为此高校只有在科研经费和其他创收上下工夫,做文章。在这方面部属重点院占据先天优势,它们可以在科研项目申请,与企业科研合作,招收研究生(含课程班)等方面获得较高的收益。不过,由于部属重点院校普遍人员众多,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则所获并不多。这也是部属院校员工最叫苦不迭的地方。广州某重点大学教师节发慰问金,每人区区两百元,引来教职工的一片怨气,校长却振振有辞地说:“我们学校一万教职工,每人两百便是两百万,已经不少了。”
但抱怨归抱怨,部属重点院校教师却很少跳糟到层次较差待遇相对较高的高校,原因在于高属院校的教师更容易获取工资以外的收入。这便是笔者要谈及的第三个问题,高校教师的个人创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名牌高校的教师在校外创收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师在学科领域容易获得较高的声誉;教师在申请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校外演讲、讲座、培训等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能够做到名利双收,获取较多个人创收的教师毕竟只是少数。拿北京大学来说,有些教授开高档汽车,在威海买别墅,但对于大部分普通教师来说,他们依然要为每天的柴米油盐奔波。而对于省属高校和地方院校来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则是少之又少。媒体喜欢关注几个拿天价出场费的明星教授,又有谁来关心那些生活在低层的普通教师呢?
中国高校教师工资普遍不高是事实,但每当这个问题被提及时,总会引来这样那样的质疑,他们还有创收啊,他们的灰色收入可不少。然而任何一个在高校待过的人,或许都会明白,即便想创收也不是那么轻松简单:到校外上课,课时费一般是比较低的(少数教授除外):想搞科研,项目是非常难以申请到的;想写文章,很多刊物是要版面费的。想出外演讲、讲座或培训,机会是很少的。如此算来,大部分教师还是依靠学校发的那点钱生活,而不是有多少灰色收入或个人创收。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社会舆论在媒体引导下认为高校教师是高收入人群,以为他们都像郎咸平、张维迎这样的明星教授一样拥有高收入;另一方面,生活在高校的大部分普通教师们内心却充满着抱怨和无奈,多少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只不过是仅够生存的一点工资,面对高企的房价更是只有望洋兴叹。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高校教师能享受福利房待遇,殊不知,福利分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许多教师被迫选择了在校外兼职或寻找远离学术的捞外快。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高校教师不专注于学术而忙于捞外快的呢?恐怕还是中国大学的“工资+自己创收”的薪酬制度,正如著名学者熊丙奇所言,“带来的严重问题是功利学术以及所有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淡漠,每个人都为五斗米折膘,为‘创收’已经不择手段”。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精英,当他们的才智不能为他们换回体面的收入时,利用才智来创收便成为几乎惟一的选择。曾经有学者提出解决的“病方”:“加工资远不如开除几个创收的教师更有效。现在的高校又不担心招不到老师,只要放低文凭门槛,总能维持学校的道德门槛。”但说实话,说出这样话的人要不是对高校缺乏了解,便是别有企图了。如果不从根本改革中国大学的薪酬制度及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及考核监督制度的话,以为只需要采取杀鸡骇猴的手段便可以实现大学教育的好转的,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当大部分高校教师面对着不入流的工资水平,又何谈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文/乐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8楼
suzhouyangbao
2010-11-12 19:42:34
我也说几点感受。首先,我感觉高校待遇的确是低。我所在安徽的一所省属二本院校,每周没有低于14节课,带班主任。基本工资1280元/月,代课费每年也就14000左右。一年加一起也就30000多点。感觉也不轻松到哪里。
其次,谈谈对于教学与科研的看法。我觉得现在高校教学差,责任不全在教师,学生也有责任。我总感觉现在的学生特别的现实,有多少大学生是抱着学知识的态度对待大学的课堂!~另外,教学差,学校也难辞其咎,我们学校基本上是把学生不出事、稳定放在首位,至于教学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室、教学设备坏了,向学校反映,学校也不会及时给答复。对于科研,我的看法是:在高校如果一个老师只会教书,不做科研是很悲哀的。高校教师不应该是教书匠,而应该在自己的领域有一些自己的思想,或者更多地接触自己专业领域的实务。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两个发展方向。如果今年能考上博士,首先把科研做到一定高度,然后,找机会到社会上做点实务,积累些实际经验,再回学校;如果没考上,我这辈子就放弃考博这条路,找机会带外边锻炼锻炼,等有能力了,校内校外两头跑,以校外为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9楼
00520
2010-11-12 20:53:21
我在211大学工作多年,觉得搞科研的只是少数人,会搞科研的更是少数人,搞好科研的是极少数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0楼
小粉西瓜
2010-11-12 21:13:28
我最近在给专升本的大三的孩子们上课,第一次上课7个人(一个班总共七十几个,具体数我不知道,院里的辅导员然我找班里的负责人拿名单,可是那人从来没出现过。),第二次课,没来一个。可能是课的时间安排的不好,周五下午,孩子们准备过周末了。第三次课11课,那节课我兴奋得啊,讲课时激情澎湃,不知不觉就下课了。今天又周五了,下午来了两个女学生,两张熟悉的面孔,善解人意的说,老师今天就不上了吧,我们自习算了。推迟了9分钟才开始上课,即使只有两个学生也照样上课,因为台下有我的学生。挺波折的一段经历。其实我自己才研二,兼职而已,朋友们都说"没必要那么当真的。"只是觉得学校方面收了学费,给学生安排在一个貌似在建工地的宿舍住着,随便给学生找个业余的老师,然后就撒手不管了。大部分学生呢?不到最后一节课老师划题或者考试,是不大可能出现在课堂。难得学习机会,至少要对的住自己叫的学费,现在的学费也不是小数目,父母辛苦赚了的,要好好珍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1楼
young_827
2010-11-12 21:13:33
55#
maximum
不懂,不要瞎说!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2楼
潜潜水
2010-11-12 21:22:33
专升本和成教、自考的确是这个现状,我以前学生时出去兼职时就接触到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3楼
潜潜水
2010-11-12 21:24:50
高校要上课上得好,其实最好是应该有一些实务经历的老师。我以前上大学时,觉得讲的好的大多都在社会上有兼职或者在外面工作过的。这样的课理论和实务结合得很好。
我自己都没有很懂实务,的确没法给学生讲什么实务,一般也就是讲讲课件案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4楼
潜潜水
2010-11-12 21:26:19
现在高校开了很多实务课,不过还是我们这些人来上,我们自己也上得累,学生听着也无趣。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5楼
liyonghua08
2010-11-12 21:48:57
继续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6楼
sealovemoon
2010-11-12 22:12:30
即使是老教师也是从青年教师过来的,青年教师只不过是走这些老教师走过的路罢了,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7楼
冬木古霜
2010-11-12 22:20:09
36#
happy_287422301
你的图片好喜欢,每天都经过这个地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8楼
情深深
2010-11-12 22:49:36
239#
fzddlf11
我指的那些硕士老师不是您老这一批的,就是一些年青人,年经比我而小。年纪比我大的教授我不会这么说的,因为时间在进步 。我没有任何看不起老资格老师的意思在里面,只要大家 都是认真工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9楼
潜潜水
2010-11-12 22:51:54
刚才在论坛里下载了一个课件,打开来一看和我的一门课是基本一样的,真开心,这门课的课件可以以它为基础来制作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0楼
maximum
2010-11-12 22:54:40
281#
young_827
呵呵,不要激动,好好看看自己吧。说的可能就是你,所以你激动了。挣那几分钱,很有出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1楼
潜潜水
2010-11-12 23:08:44
大家好好聊嘛,来这里就是来交流沟通的,观点不一样很正常。不要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今天亚运会开幕了,节目不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2楼
xnv
2010-11-12 23:22:32
谈谈自己多年前的教育部评估:当时大家都在补材料,补考卷,补教案,补学生成绩,补送礼。就是没有补师德!到现在还遗憾。所以,希望未来的学校不要以只是教育部评优为荣,而要以出唐峻之流为荣!唐峻能够在全国网民的眼皮底下面不改色心不跳,能够历经风雨越飞越高,这是北油教育的伟大成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3楼
wei09518
2010-11-12 23:26:26
高校老师拼命捞外快到底对不对?
教师行业职业病如咽炎,其保护要不要上升到立法高度?
因为英国女教师讲课嗓子崩溃获赔了15万英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4楼
m0
2010-11-12 23:28:44
教书育人,非常之道。千万不可误人子弟,博学多识,广阅善言。各成一体,方有作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5楼
xubao97
2010-11-12 23:36:12
中学老师也不容易!高校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干吧!这是谋生的手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6楼
潜潜水
2010-11-12 23:38:11
是的,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快乐和难处。只是我们只对自己的行业才最了解。想明白这一点会快乐很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7楼
潜潜水
2010-11-12 23:38:29
是的,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快乐和难处。只是我们只对自己的行业才最了解。想明白这一点会快乐很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8楼
浑水摸鱼原始版
2010-11-12 23:51:39
我不是老师,但是我也想插句话,不知道可不可以,呵呵
我觉得现在高校最大的问题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就是对知识的不尊重。
我辅修了一个英语二专,教授我们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老师是一个留美博士,曾先后在沈阳总领事馆、泰国暹罗大学、广东省电视台工作过。他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表露出相关的意思:学校对教师的关心和后续培养提高实在不如意,在国外,教师是最应该受尊重的,甚至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但是在中国,貌似还遗留着“臭老九”的传统窠臼,只将教师作为学校谋取利益的工作而已,最典型的表现方式就是畸形的评教与考核方式,让我们学生也觉得学校很不人性。
另外我们系部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反应……
另外,就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在高校中的话语权正在逐渐流失,不知道211的学校怎样,这种现象在我们这样的非211学校是极为严重的。学院党政一把手独揽大权,没有总体规划,视教师为机器,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更不愿意积极提升自身素质。而受到当前就业压力的影响,党团、学生组织以此为借口,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了学生干部岗位上,盲目允诺,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风下滑,更导致教师成为科研与教学的“独立派”,而缺失了应有的师生间互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9楼
fzddlf11
2010-11-12 23:56:12
26年从教心得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与“铸造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职业干的是良心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绝不是一句空话。
教师应该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诚信育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2、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教师应该终身学习,不敢有丝毫倦怠。
3、教师要“铸造灵魂”,就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为此,教师不仅是师长,更应是学生的朋友、知心人,教师必须真正的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善待学生。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象父母善待孩子一样善待学生。
4、教师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对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在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培养,以人格的力量影响着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将“成才”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机结合。
5、教师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要将自己融入教师队伍的群体中。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0楼
fzddlf11
2010-11-12 23:57:22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好书、育好人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一个教师能力的展示,更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
2.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但对艺术的运用更胜于科学。
3.子女要善待父母,父母要善待子女,教师要善待学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栏目导航
stata专版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
文献求助专区
数据交流中心
计量统计软件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2025中国播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2025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解读:乘势而上,因势 ...
奇瑞首夺J.D.Power-VDS自主冠军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 ...
【推荐】上市公司投资者信心指数计算Stata代 ...
美容护理:积雪草科学护肤白皮书
中国口服维生素保健品市场分析报告(简版)
2025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5论坛首发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