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10-11-14 16:59:05
纠结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17:12:15
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18:01:47
那时候也是懵懵懂懂,也是别人不上的课自己上,很多课要认真备课,很辛苦,收益也不多。开发了一门专业新课,所谓新课其实是别的院校刚刚开始开设,我们还没有开,在我的努力下,这门课成为我的最强的专业课,在运气的帮助下也居然在中国最牛的出版社出了一本此专业课的教材,也被遴选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但其实,我真正的兴趣在另一门课。
==============
很为你的经历所激励,你很强很努力。谢谢你的发言和每一句话。我也是在努力,先从能做的做起,希望能慢慢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18:04:30
我觉得高校教师压力越来越大了,尤其是高校女教师,早两年硕士毕业进了高校,本以为稳定了,可尤其近几年,新进的人都是博士学位,每个人都牛哄哄的,今年又喊要定岗定编,没有博士学位很难混下去了。考博士运气好碰到的导师指导还好,评职称就有指望了,碰到一个不指导还天天骂人的导师,评职称更无望了,而且日子会更难过。更何况还要为人妻,还要结婚生子,还要评职称,还要博士学位,日子真的是很苦啊。
===========
是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里都在改革。
其实,高校远没有外人想的那样安稳。
反正我们还年轻,一定要奋斗的。要不就是成为了改革的对象了。
领导开会经常说我们要搞竞聘上岗制,压力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19:08:49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19:25:16
学术科研太枯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19:39:14
科研压力不小,上课压力更大!现在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错,对老师的要求也高!生动有趣,深刻内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0:17:03
的确,科研让人头疼。如果只上课的话,可能又太轻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0:17:25
堕落的时候觉得周围都是灰暗的;努力的时候,觉得灰暗的天空都很有格调
楼主的事业已经开始,我还在寻找出路中
楼中,理清思绪,加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0:28:40
高校没什么好呆的,赶紧跳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1:06:58
无论哪种类型的高校,第一任务应是培养人才,其次再是科研和服务社会。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人才的重担,从国家的角度的讲,大多教师自然是在教学第一线,
培养出有用人才,才是国家和高校的最大产出。但从个人利益角度讲,
上课从收入与前景上都划不来,如没有科研成果,就没有晋升职称的通道。好在国家逐渐重视教学
成果了,与教学能力与技能方面的奖项、教学教改方向的科研成果与专业科研成果在评审职称时
逐渐受到同等看待。从发展趋势看,教学型的教师因为教学优秀,科研方面弱一些,也是有前景的。
这一定要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1:12:06
好的高校竞争太激烈,差的呢,温水煮青蛙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与经济学教育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17808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1:17:55
在不少高校里,其实就是到了正高,生活只是好一些,但工资收入要不算高的。也只能维护一个家庭的基本需要,想攒钱也得精打细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1:25:14
被保送果然是真的: http://grs.pku.edu.cn/zs/content/tjms_2011_gsmd.htm   企业管理    税务专业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1&from^^uid=1170440

2007年具有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名单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审核通过的名单方可公示。
  查看全部  按姓名查询  按毕业学校查询  按录取学校查询
姓名 毕业学校名称 所在省份 录取学校名称
耿超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3&from^^uid=1170440

数学科学学院 教授 耿直 基本信息姓名 耿直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统计教研室  
职务 数理统计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 因果推断,数理统计,生物医学统计  
个人主页 (无相关信息)  
办公室 (仅限北大校内查看, 请先登录)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e=3&from^^uid=1170440

从以上信息来看,不排除“被自主选拔录取”为本科和“被保研”的可能性。当然没有相关高校招生办、学生处和公安局的多方原始档案比对,这仅仅是概率猜测总有1%吧!

笔者在高校教书期间,也有部分教职员工的子弟凭借内部指标以低分考进本校,进而读书期间成绩全优进而再保送到本校研究生的,现在不知是否博士毕业了?但是请大家还是坦然,毕竟这种情况还是少数,一般不会超过在校生的5%的。否则,学校管理将无法正常。
个人以为:接受多少教育是个人以及其家庭选择的结果。在家庭财力许可下,多接受教育不是坏事。但绝对不能因此就挤占工农子弟的升学权吧!所以,大家还是好好睡觉!不要冲动,更不要激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1:40:27
老师也不好当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1:43:33
我一直很想到高校当老师,但最近我发现高校老师不适合我。因为我只是想和学生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但高校更喜欢用论文来考核和评价教师,我估计如果我当老师很快就会被下岗。

可是---,以后谁来用心教学生呢? 悲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1:46:42
36# happy_287422301

我看怎么这么眼熟呢,原来一家的,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2:15:52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4 22:25:40
年轻就该多闯闯,科研是一定要做的,紧授课是不够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5 00:42:53
不要等下学期了,要做就从现在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5 10:52:50
现在没法做啊,这学期有一门新课呢,还很不好上,时间都花在这上头了,再上我也要把以前上过的课的课件全部做出来,为以后轻松点做准备.寒假太短了,还要回两人的家.没时间做这个了.光上课不行啊,要总结.这是我工作的经验.总结了要写下来,不能只是在脑子里,要不下次上课时,还是学生不明白.讲一次,不如课件上有,学生看一次我再讲一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5 10:59:43
最好的效果是,学生上课前预习一下,我们上课再有课件,我再讲一次,我们再一起看一个相关案例,再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与书上理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讨论一下,再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东西,效果也最好
但是这样有很多的客观条件要具备,首先这门课得是学生认为的专业主干课,要不学生不肯花这么多时间在这门课上.再者,要这班学生学风比较好以前的专业基础课要学得扎实.
还要这门课的课时比较长,有充足的时间
也要这门课本身的体系理论有一定的成熟性了.

我目前为止,也就一两个班用了这种方式来教学,从提问的感觉来看,学生比其他方式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是真正的学到了,而不是以前,我提问时, 学生念课本上的答案给多,很多学生能脱开书谈自己的看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5 12:53:00
一和朋友们说起高校教师的压力大,朋友们就都不理解,“高校老师又不用坐班,一周就上那么两节课,哪儿有什么工作压力呀?!”一听到这些话,我就很心酸。是呀,高校教师的压力到底从何而来呢?一年到头儿,虽不坐班,但只有大年三十才休息一天,其他364天比“早九晚五”的上班一族还忙还累,究竟为哪般?拿不到课题,有压力;论文写出来,没有地方发表,有压力;课题拿到,论文发表,但拿不奖,有压力;评职称的条件“芝麻开花,节节高”,有压力;学校天天搞改革,新花样层出不穷,有压力;工资越来越赶不上时代潮流,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有压力;背着“大学老师”的光环,和从事其他职业的大学同学们“攀比”时,却一无是处,有压力。“因为年轻,有压力就有动力嘛,呵呵”,领导如是说。适当的压力是产生动力的源泉,如果压力太大,结果又会如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5 13:36:34
楼上的总结得很给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5 21:08:31
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凸显,不过整天忙于应付的情况越来越多,有愿坐冷板凳的则越来越少,等不到你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那一天,你就已经被考核淘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11:19:45
我的感觉是,上课要讲理论讲透,就一定要相关案例的支持,不一定每个理论都要引入复杂的多页的PPT案例,有的就引入一个图一个表就好了,,最好是有数据的。或者出一道题让学生当堂答,学生就明白了。要不你说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没有能彻底明白。回去后,很可能就忘了上课说的要点到底是什么。要当堂课当堂解决,不能指望学生下去自己搞明白。
比如说到GDP和GNP,就可以找几道相关的考他们之间关系题目,在讲解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后,趁热打铁,立马一起来看看有关的几道题目,从学生看到这题后的表情和答题情况,我们也就能看出到底这个班懂了还没有懂。
如果发现学生的误区,就立马指出讲解。
最好还能发给班长一些相关的题目,让他给全班共享,让大家课下做做。
比如讲到大萧条,如果能有一些历史数据,什么美国那几年的GDP啦,制造业的产量变化图或者数据啦。一显示,学生就更能有了解了,而且学生很明显会对这些比文字更有兴趣。
遇到重点难点,也可以引入一些视频案例。
没办法,认识分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其实有时候感性认识,学生记得更牢。上课说的理论有时实在是有点条框了
但是我也不有办法带学生出去实习,以加强感性认识。
上课时引入一些小数据,小图,案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
我觉得对于我们这种文科类的课,其实学生只要肯下去看书,没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只是学生现在很多下去不看书,就靠上课
那我们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更重。不仅要讲解,还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11:23:16
关于做课件,我还有一个想提的就是,尽量做细,每章建个文件夹,把自己找到的相关的案例,课件,数据都先放进去,然后整理,在上面标明日期名字内容,以及难易情况。
因为每个班情况不同,他们学过的基础课开课不一样。学的程度也不一样,有可能今年上这个班时,GDP的概念他们大二时学得很深入了,那你大三上他们其他课,课本里有提到GDP时,大家都能回忆出来。可是有的班还是会有学生记不得。这时临时你在课堂上想一些GDP的要点出来口头讲,效果肯定没有完整规范的课件讲解来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11:25:18
课件做好相关时间标题内容的索引说明很重要。这样有便于日后看名字就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不用再打开看一次。
这样也方便把这门课这章的课件中的一部分用到另一门课,找起来很方便
很多课都有一些重复的知识与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13:13:36
教书和做科研一样,是一门艺术,需要硬功夫。
刚进校当老师时,去听过七、八十岁的老教师介绍教书育人经验,当时心里特别感动,也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教师而感无法光荣。在老教师工作的年月,哪儿有什么PPT,电脑,因特网?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手抄,板写,对知识的理解也全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现在,知识、信息无处不在,可为教学增添光环的手段、技术也层出不穷,但老师讲的课却越来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了?太过注重形式,可能就会把教学的实质遗忘了。
我也经历过疲于上新课的过程,但目前我更关注如何把一门课上好,上精,上成受学生欢迎的课。做科研固然有影响力和成就感,但当被学生评价为“老师的课可能影响我一生(有点儿夸张,但有可能)”时,那成就感就别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6 13:31:26
真强!我就佩服那些有科研成果的老师。默默无闻地做贡献啊! 363# 潜潜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