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10-11-11 22:47:32
从高校辞职代价好大的,我广西工业城市唯一的一所大学里面辞职花了5万多啊!
我在那几年算是白打工了!
可怜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2:47:59
从高校辞职代价好大的,我广西工业城市唯一的一所大学里面辞职花了5万多啊!
我在那几年算是白打工了!
可怜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2:49:25
xianghui2081 发表于 2010-11-11 22:33
没有激情的一群人,从开始就能望到结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穷酸。
虽然语气是重了点,但这位兄弟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绝大多数的高校老师都是穷酸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2:59:22
看来年轻的高校老师也不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00:50
高校目前的评价体系是有些问题,老师总是有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不过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同的时期给自己确定好不同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一定得记住,不论多难,面对学生时一定要愉悦、阳光,当你站在讲台时一定要想好,你这50分钟能给学生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有机会成本的,学生的时间也是有机会成本的。我们曾经是学生,现在我们是老师了,我们应设身处地替学生想想,记住,当你不得不当老师的时候,你就得当一个好老师,一个有责任的老师,一个爱学生的老师,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你的工作也才是有价值的。30年前因为被别人掉包顶替哭了2个多月不得不进入师范大学,30年后已经在高校讲台上站了26年的我的一点体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13:36
fzddlf11 发表于 2010-11-11 23:00
高校目前的评价体系是有些问题,老师总是有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不过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同的时期给自己确定好不同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一定得记住,不论多难,面对学生时一定要愉悦、阳光,当你站在讲台时一定要想好,你这50分钟能给学生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有机会成本的,学生的时间也是有机会成本的。我们曾经是学生,现在我们是老师了,我们应设身处地替学生想想,记住,当你不得不当老师的时候,你就得当一个好老师,一个有责任的老师,一个爱学生的老师,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你的工作也才是有价值的。30年前因为被别人掉包顶替哭了2个多月不得不进入师范大学,30年后已经在高校讲台上站了26年的我的一点体会。
向您致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22:54
看了这么多年青教师的贴子,发表一下看法:
(1)个人感觉 上课并不是那么难,只要你从事的教学岗位与所专业对口就行,总能策出一些东西的。关键是很多一般院校现在不给老师岗位津贴,完全靠拿课酬来生存,这样开课就挺多的了,我原来读大学晚上是不会上课的,但现在高校学生从早上上到晚上,中间有时根本没停过,上这么课有什么用呢,能消化吸收得了吗?长久搞下来,人都上成傻子了。一个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本科阶段学好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主干专业课就不错了,根本就不用开那么专业课,这些都可以等到他们有机会读研的时候进入研究领域才设。我所在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只要是后面带“经济”两字的,就全给上。
(2)拿不到科研项目,确实是的,但发文章目前感觉还不是那么太困难,只要写文章用的方法工具新,一般情况下还是有蛮 大概率发CSSCI的。关键是没钱。没课题怎么办,一些会写论文的博士就会到外面接官老爷、商老爷们的博士论文来写,十万左右一篇,两三个人联合,只能通过这样手段来谋材,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一些学校的年青博士老师一年可发3篇左右CSSCI,但却很难申请到课题,反而是一些水平次得要命,仅仅是不知名学校的硕士学历的老师凭着关系反而拿得到省里面的课题(国家的肯定还是拿不到),而他们根本 就不是做科研的,发一篇最低档次的CSSCI都困难得要死。
(3)所以说,自从1989年之后中国不再拥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学术环境了,仅仅是宣传利用维稳的工具。高校要发展,青年人要解放,就必须私有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23:16
哎,作为一个年轻老师,看完大家都帖子,心中五味杂陈,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24:32
高校目前的评价体系是有些问题,老师总是有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不过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同的时期给自己确定好不同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一定得记住,不论多难,面对学生时一定要愉悦、阳光,当你站在讲台时一定要想好,你这50分钟能给学生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有机会成本的,学生的时间也是有机会成本的。我们曾经是学生,现在我们是老师了,我们应设身处地替学生想想,记住,当你不得不当老师的时候,你就得当一个好老师,一个有责任的老师,一个爱学生的老师,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你的工作也才是有价值的。30年前因为被别人掉包顶替哭了2个多月不得不进入师范大学,30年后已经在高校讲台上站了26年的我的一点体会。
=============
向你致敬,当了老师后的我更明白老师的不易。
我也是想做一个好老师啊,自己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心里有好老师的形象和标准。很想能兼顾教学和科研。
对于教学最怕的就是课杂和课不是自己专业的。不过课的安排身不由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26:51
哈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38:14
如果你是热爱教育事业,那就进高校吧!如果有别的想法,进去之前好好考虑一下,高校并非你认为的那么好,一眼就能看到自己退休是个啥样?没有很多的激情,生活单调。当然有一点,在进入教室的那一瞬间起,你的所有的表现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给予年轻学生们以更多的鼓励,千万别怨声载道。总之,进入高校,科研、教学的压力挺大,不过只想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高校也好混,被人都博士教授了,你还是个讲师,你能承受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50:3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23:54:59
科研的话我觉得现在的名校都是放在首位的,难免压力会大学,现在的教师能有几个专心的教书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01:36:31
高校老师这么多烦恼啊,加油↖(^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与经济学教育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25959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08:08:38
啥也不做,最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08:22:41
高校年轻老师,大多都比较苦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09:15:27
是啊,高校教师的压力还是蛮大的。又要教学,又要科研。哪项都不能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09:22:29
能引起共鸣的就是好贴!因为论坛上有很多的都是青教,面临的都是这个问题。
楼主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大家找到了一个共同倾诉和互相激励的地方。
斑竹在关键时候加精更加为本帖增色不少。
可以参与年度最佳帖子的评选。
我投一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0:02:32
上课也是体力活。有人觉得教师轻松,上不了几节课,一周。但我觉得一天上两节课已经足够了,再多体力都跟不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0:06:50
3# nothingesle

想问下,你温沙沙煮青蛙,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据说会的。
弄个玩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0:15:52
229# mmhhy863

我看你是不是上课太轻松了,功力练的不够呢?
我不是学校上课的,是给企业上课的,没有你们那么好,一天六小时,而且还得连续三五天的。不能与你们比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0:19:26
在 中国 高校里年轻人大多数做教师 是一种悲哀,因为年轻、没有资历。呜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0:22:34
高校教师是很可怜的,光能教书不够,加上科研也不够,还要会应酬会交际。这样才是新时代的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适用新型教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0:23:04
其实,我觉得老师把讲好了,依然很自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0:29:13
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差异太大。这就是高校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1:12:53
没想到这个帖子这么火 只是觉得大家似乎无奈和愤慨更多一些
其实我不这么看待大学老师这一行
论收入:月入3k多,正常吧,与身边很多朋友差不多,普通公务员也就如此,但自知干的活比别人少多拉。拿这份收入还是可以匹配的。
论工作:虽然现在很忙,但都是自己选择继续学习。虽念博有被迫的成分,但终归也是自己的学历,有付出也有收获。
论考核和晋升:大家都抱怨这些,若和社会比较下,谁晋升不得付出很多,钱、自尊、自身健康等等,平心而论,我不觉的高教有何特难之处,当然我也是平民一个。只是觉得在高校毕竟论文是晋升的主要标准,你在社会呢?只怕是干的再好都没用。
其实,和朋友在一起就能体会到,干哪行久了都茫然,期初的兴趣会磨灭,干劲会消退,还是得提醒自己,抱怨恐怕只是自己不作为的借口。大家共勉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1:41:22
做科研压力也挺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1:53:39
当老师还是高收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2:00:31
看了这么多年青教师的贴子,发表一下看法:
(1)个人感觉 上课并不是那么难,只要你从事的教学岗位与所专业对口就行,总能策出一些东西的。关键是很多一般院校现在不给老师岗位津贴,完全靠拿课酬来生存,这样开课就挺多的了,我原来读大学晚上是不会上课的,但现在高校学生从早上上到晚上,中间有时根本没停过,上这么课有什么用呢,能消化吸收得了吗?长久搞下来,人都上成傻子了。一个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本科阶段学好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主干专业课就不错了,根本就不用开那么专业课,这些都可以等到他们有机会读研的时候进入研究领域才设。我所在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只要是后面带“经济”两字的,就全给上。
(2)拿不到科研项目,确实是的,但发文章目前感觉还不是那么太困难,只要写文章用的方法工具新,一般情况下还是有蛮 大概率发CSSCI的。关键是没钱。没课题怎么办,一些会写论文的博士就会到外面接官老爷、商老爷们的博士论文来写,十万左右一篇,两三个人联合,只能通过这样手段来谋材,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一些学校的年青博士老师一年可发3篇左右CSSCI,但却很难申请到课题,反而是一些水平次得要命,仅仅是不知名学校的硕士学历的老师凭着关系反而拿得到省里面的课题(国家的肯定还是拿不到),而他们根本 就不是做科研的,发一篇最低档次的CSSCI都困难得要死。
(3)所以说,自从1989年之后中国不再拥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学术环境了,仅仅是宣传利用维稳的工具。高校要发展,青年人要解放,就必须私有化。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教育与经济学教育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616262
我不太赞成上面的某些观点:“反而是一些水平次得要命,仅仅是不知名学校的硕士学历的老师凭着关系反而拿得到省里面的课题(国家的肯定还是拿不到),而他们根本 就不是做科研的,发一篇最低档次的CSSCI都困难得要死。”其实每个时代培养的人是不同的,就拿8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来说,当时的高考录取率是1%,真可谓百里挑一,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他们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20多年,他们有很深的教学功底、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硕士或博士文凭就一定比现在的博士差。只是在研究工具的应用上也许他们不如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用的得心应手,反观现在的一些杂志太过强调模型,实际并非好事,学术研究本就该百家争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2:15:55
新教师刚工作时都存在不断备课,不断上新课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积累和重新认识自己所学知识的过程。对今后无论是教学还是做科研都有益处。
目前大学教师确实存在巨大的科研压力,如果可以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专业问题和科研联系起来,可能会起到两促进的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