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广大坛友跟帖提名经管好书
格式如下:
书名:
作者名:
出版时间:(本月度提名好书出版时间范围:2020年5月1日~2020年9月30日)
出版社:
推荐理由:(限150字,必填)
作者简介:(限100字,选填)
内容简介:(限200字,选填)
书名:《极端经济:韧性、复苏与未来》
作者名:[英]理查德·戴维斯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提出了一种思考经济和社会的新方法——研究世界上*的经济体。通过研究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可以了解人类如何应对突发的、恶劣的经济变化,这些*情况使我们重视对经济韧性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 GDP的涨跌,还包括抵御灾难性衰退的能力。本次疫情的爆发以及严重程度远超所有人的理解和想象,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属于一种罕见的*情况。危机过后经济如何反弹复苏,又如何利用这次危机的宝贵经验教训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回答和启示。
虽然*情况从来不是经济学讨论的主要内容,但是那些*经济体的生活在明天将成为常态。要驾驭这些,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学。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很重要,但*经济体增加了另外一个视角: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非正式经济在应对*情况和未来趋势中的作用。
作者所去的地方都是以定量和客观的方式挑选出来的,以确保它们是同类中引人注目的。
作者通过亲身走访这9个城市并访问相关人员,将田野调查、大众经济学和趣味故事相结合。书中提到的很多地方是普通民众碰触不到的,比如监狱、难民营、非法偷渡的峡谷丛林等,使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揭秘性。
本书得到了众多大咖的重磅推荐: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吴晨,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英国央行前行长默文·金,英国央行经济学安迪·霍尔丹,《卧底经济学》作者、《金融时报》经济学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查塔姆研究所主席 吉姆·奥尼尔勋爵,《泰晤士报》前主编西蒙·詹金斯,Spotify经济学家威尔·佩奇,剑桥大学教授戴安·科伊尔等。
作者简介:
理查德·戴维斯(Richard Davies)。英国央行经济学家、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曾担任英国财政大臣的经济顾问,以及英国财政部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的文章曾在《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泰晤士报》《1843》上发表。他也是慈善机构CORE的创始人之一。本书荣获:2019年开明经济学人奖,2019年英国《金融时报》和麦肯锡年度商业书籍 。
内容简介:
在经济领域,“*”并不仅仅用来描述我们熟悉的股市崩盘、住房危机或金融丑闻等现象,也可以用来表述某种经济体或者突发情况。本书提出了一种思考经济和社会的新方法——研究世界上*的经济体,从而了解人类如何应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并探寻*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轨迹对未来具有哪些重要的借鉴价值。
为了研究*经济,理查德·戴维斯并没有在象牙塔中对经济理论纸上谈兵,而是亲自去了难民营、监狱、灾害突发地、工业革命发源地、不平等地区、老龄化地区、科技前沿地区等9个*经济体。通过16万公里的行程,以及对500多名当地官员、居民、罪犯等的采访,以了解和还原当地的经济、市场和生活的真实面貌,阐述了在*恶劣的条件下人们如何生存、重建社区、恢复经济和市场;在*优质的条件下经济为何会走向失败;在代表未来趋势的*经济体,人们如何应对老龄化、高科技和不平等。这些*情况经常被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忽视,但让我们看到了经济韧性背后的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如何帮助市场发挥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反思经济政策并指引未来的发展道路。
虽然*情况不是经济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经济体中的生活在明天将可能成为常态。要想厘清这些问题,只从金融和物质的一般经济视角观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理论。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经济的韧性,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人们的思想、技能和知识的力量,这也被认为是过去30年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书名:《伟大的经济学家》
作者名:琳达·岳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回顾12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梳理经济政策制定依据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12位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家的生平、重要思想,幽默有趣、细节丰富。包括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影响二战后的英美等国家的凯恩斯,马克思、讨论“通往奴役之路”的哈耶克……
****与当今经济问题挂钩,解决现有矛盾
工薪阶层的工资为什么越来越低?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穷人为什么越来越穷?金融危机时刻闪现,我们应该警惕什么?中国的经济未来如何?全世界是不是都发展得越来越慢?全球化是否面临分崩离析?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作者都在书中进行了解答。
****英美经济政策制定者、知名学者联袂推荐,从理论到现实,一一验证书中推测
印度央行前行长拉古拉迈·拉詹、英国前财政大臣拉蒙特勋爵、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格罗夫等联袂推荐,从学术范畴到实践经验,从侧面验证书中的推测。
作者简介:
琳达·岳(Linda Yueh),牛津大学中国增长中心主任,牛津大学经济研究员、伦敦商学院高级研究员、经济广播评论员。她在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厅(St Edmund Hall)主持中国发展中心、是伦敦经济学院经济表现及IDEAS发展中心的合伙人、皇家艺术学会资深会员。
内容简介:
关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遇到的经济问题,经济学家们能告诉我们什么?知名经济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员琳达·岳将目光投向了近300年来的那些伟大经济学家,介绍了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马歇尔、费雪、凯恩斯、熊彼特、哈耶克、琼·罗宾逊、弗里德曼、诺斯、索洛等人的主要思想。这12位经济学家的思想贯穿从工业革命到二战后的黄金时代,再到现在的数字时代。他们的见解能帮助我们看清眼下的经济形势,引导我们的经济未来。
这本书分析了20世纪如何受到这些经济学家的影响,并且指出他们的思想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当今的挑战,回答了影响我们现在生活的重大经济问题,比如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决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工薪族的工资为什么越来越低;全球经济不平等问题是否有办法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之路能否复制,马克思的思想告诉我们什么;在全球化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英国脱欧和美国的行动能给我们什么启示;经济创新要怎么做;我们应怎么思考国家干预等。这本书中所讨论问题的历史背景是有价值的,当下的问题其实可以在过去的行动中找到根源。
同时,琳达·岳被认为是非常了解中国经济的欧洲学者之一,这本书在多章中着重讨论了中国的经济情况,更值得中国读者阅读。
这本书可能是了解伟大的经济学家的起点,也是了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入口。
书名:《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
作者名:[美]罗伯特·席勒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经典著作;
研究房地产行业非理性繁荣与崩溃的代表作品;
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的诚意之作。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作序推荐。
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萨默斯;《黑天鹅》作者塔勒布;《商业周刊》《时代周刊》鼎立推荐。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斯特林讲席教授,标准普尔/凯斯-席勒住宅价格指数提出者,曾出版《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钓愚》等畅销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的经典经济学著作。与《叙事经济学》一道,构成了其以行为经济学为主体的学术思想。
《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剖析了房地产行业是如何泡沫化,进而引发市场崩溃的。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次贷危机爆发前的10年间,不断高企的房价使得人们非常自负,大多数人,包括评级机构在内,都认为房价不可能下跌。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导致人们对于存在的风险以及潜在的高额债务视而不见。房地产泡沫,以及促使泡沫产生并扩大的心理因素,是这场危机的真正原因。
席勒认为非理性繁荣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源,也是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金融危机的症结。如果人类不抑制自己的本性,就会催生经济泡沫,也会被泡沫破裂伤害。人性的本能缺陷导致我们无法正确地管理风险,由此才引发了金融危机。
面对这次巨大的危机,席勒提出了应对危机的短期解决方案,以及防范下一次危机的长期解决方案。通过政府的各项措施使经济重归正轨只是权宜之计,长期的变化应该使得金融体系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运作得更好。他提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方案,包括创建新型的经济测量单位,预防人们产生“房价不会下跌”这样的错觉,以及为政府融资提供更好的方式,设计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等。他认为,应通过一系列针对金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抑制泡沫,防范金融风险。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