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经管好书专栏
4374 19
2020-12-07

欢迎广大坛友跟帖提名经管好书


格式如下:

书名:

作者名:

出版时间:(本月度提名好书出版时间范围:2020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出版社:

推荐理由:(限150字,必填)

作者简介:(限100字,选填)

内容简介:(限200字,选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2-14 14:05:15




书名:《后疫情时代:大重构》
作者名:克劳斯·施瓦布、蒂埃里·马勒雷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推荐理由:
1. 畅销书《第四次工业革命》作者、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新书,关注当下热点话题,谏言未来世界发展方向。
2. 书中系统梳理了世界即将发生变革的三大方面,视角宏观且独到,具有较高的趋势预测价值。
3. 从宏观领域到微观视角,再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本书将成为新冠疫情当下每个人都不容错过的未来生存指南。
内容简介: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之际,颠覆了国家治理、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在这场空前危机中,人类社会的裂痕从未像今天这样一览无余,社会分化、公平缺失、合作乏力、全球治理与领导失灵等问题尤为明显,甚至有人以“新冠纪元”作为新的纪年方式来凸显新冠疫情的决定性影响。在未知与恐惧中,人们不禁会问:疫情过后,人类社会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模样?世界又该何去何从?鉴于此,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携手“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蒂埃里•马勒雷适时地带来了《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旨在为国家、社会、企业与个人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道路指引方向。

书中从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未来世界的新格局。*个维度评估疫情对五大宏观领域的集中影响,即经济、社会、地缘政治、环境和科技;第二个维度深入微观层面,考察具体行业和企业的现状和前景;第三个维度关注个人,推测疫情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及心理造成的影响。
作者认为,事关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机,蕴藏着变革的潜力。疫情仿佛将人类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其中一条路通向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和敬畏自然的未来世界;另一条路则会带领我们回到原来的世界,危机与风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险象环生。因此,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挑战未来所产生的后果或许超出我们的想象,但人类重建世界的能力同样远超我们的想象。
作者简介:
克劳斯•施瓦布
1938年出生于德国拉文斯堡,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1971年出版《机械工程行业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提出“多方利益相关者”理念,并于同年成立了世界经济论坛。

施瓦布教授拥有弗里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除担任论坛领导职务外,他于1972年出任日内瓦大学教授。施瓦布先生曾荣获17项荣誉博士。他所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2016年)被译为30种语言,引起了广泛关注。
蒂埃里•马勒雷
196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是“每月晴雨表”(Monthly Barometer)管理合伙人。马勒雷的职业经历包括建立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网络团队,并担任议程团队总监。
马勒雷先生曾求学于巴黎索邦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他拥有经济学和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及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投资银行、智库、学术和政府机构(其中三年在巴黎的法国总理办公室任职)。他发表了多本商业和学术著作,出版了四本小说。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宏观层面的大重构
第一章 概念框架——当今世界的三大特征
相互依存
瞬息万变
错综复杂
第二章 经济复苏
新冠疫情下的经济
经济增长和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三章 社会的重构
不平等
社会动荡
“大”政府的回归
社会契约
第四章 地缘政治的重构
全球化和国家主义
全球治理
中美对抗的加剧
脆弱国家和失败国家
第五章 环境的重构
新冠病毒和环境
大流行病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政策的影响
第六章 技术的重构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接触者追溯、接触者追踪和接触者监测
反乌托邦的风险
第二部分 微观层面的重构(行业和企业)
第七章 微观趋势
不断加速的数字化
具有韧性的供应链
政府和企业
利益相关者理念和ESG
第八章 行业复兴
社会互动和去致密化
行为改变——长期性变革与暂时性改变
韧性
第三部分 人性的重塑
第九章 重新定义人性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道德选择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人生重要事项的变化
创造性
时间
消费
自然与健康

结 论
致 谢
注 释
前言
亲爱的中国读者:
当我撰写《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的中文版序言时,世界许多地区正在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欧洲和美洲大部分地区的确诊病例数量创下新高,而疫苗距离投入使用尚需数月时间,一些国家已经恢复了2020年春季采取的封禁措施。
但在中国以及东亚和太平洋其他地区,情况则和上述趋势明显不同。在这些地区,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V形经济复苏已经到来,社交生活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状态。在中国国庆长假期间,6亿多中国人实现了安全的国内旅行。
中国的快速复苏表明,在战胜疫情威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大重构”。当然,这种重构绝非是指回到过去。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交生活虽然已经回到正常轨道,但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和经济体系的韧性已经增强,为应对新冠疫情之类的挑战做好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新冠疫情在暴发之初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冲击。这种病毒起初并不为人所知,其传播速度之快、造成的危害之大,超越了100 年前西班牙大流感以来的任何一次疫情。因此,在疫情暴发之初,世界各国充满恐惧、恐慌和不确定性, 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中国、新加坡、新西兰和韩国等国实现了全民一心、共同抗疫的局面,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各项挑战。相比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果断采取行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开展强有力的社会合作并进行信息共享,因此能够以更可持续的方式, 更加迅速、强劲地从疫情中复苏。
相关数字一目了然地说明了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和随后的复苏过程。中国是最初的疫情中心,但其经济与社会在2020 年春季开始复苏,到秋季已经实现连续几个月没有国内感染病例。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经济在2020 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大幅负增长, 但到第三季度已经实现强力反弹。
中国正将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教训纳入制度建设。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认识到需要建立传染病快速响应机制;各级政府官员应该开展更加有效的防疫工作;要发动广泛的社区力量,快速、有效地实施疫情防控措施。
我相信,中国将会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也将因此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也希望世界各国在此次疫情之后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同住在一个星球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拥有并且应当携手创造一个共同的美好未来。
正如我在本书末尾所述,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道路通向光明的未来,社会经济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更有韧性;另一条道路则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动荡、危险和不宜居住的世界。
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我郑重邀请各位读者一起努力,共同塑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克劳斯•施瓦布
2020年10月于日内瓦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4 14:12:33


书名:《失去的三十年:日本经济神话的破灭》


作者名:西野智彦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推荐理由:
日本的平成时代(へいせい,1989~2019)被称为“失去的30年”。在经过昭和时代的辉煌之后,迅速迎来了泡沫经济的崩塌。
揭秘平成时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全过程
直面大时代浪潮下国民个体的命运沉浮
解说安倍经济学的出台与落幕
揭示半泽直树现象的历史成因
取材自关键当事人 三重野、松下,历代日银总裁的证言
内容简介:
昭和末期不断膨胀的泡沫经济,在平成时代揭开帷幕的同时,宣告崩坏。不良债权问题导致大量金融机构进退维谷。1997年至1998年间,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机构纷纷破产。日本的金融体系,已经处于毁灭的边缘。此后,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加上2008年“雷曼危机”,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当时的金融当局究竟作何考量?出现了哪些失误?通过调查走访关键当事人,本书对于日本金融政策进退失据的三十年,予以深入检证。
作者简介:
1958年生于长崎县。庆应义塾大学毕业后,任职时事通信社,长期报道通产省、日本银行、日本经济团、外务省、首相官邸、大藏省等新闻,1995年从公司辞职。1996年进入TBS电视台, 1999年7月任“JNN报道专集”导演。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4 14:17:44


书名:《新金融帝国:智能时代全球金融变局》
作者名:【日】田中道昭 著,杨晨 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推荐理由:
商业银行会在未来5年内消失吗?

信用和刷脸会成为下一代支付方式的标配?

货币会被信用点所替代吗?

神奇的互联网金融真的早已硝烟弥漫了吗?

未来支付到底会演变成怎样?

火币大学校长;前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大力推荐

中美*后决战之秘密战略决策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奇书。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一场改变未来的无硝烟战争一触接发,导火索可以从AI技术;支付方式;物联网经济,乃至人体科学开启。之后,我们将走入一个超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生活的世界,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只是从一个小小的支付方式的变迁开始的……

作者简介:
【日】田中道昭

日本立教大学商学院教授。毕业于上智大学,获芝加哥大学商学院MBA学位,研究领域: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战略,任务管理与领导力。曾先后在三菱东京UFJ银行;花旗银行资产证券部;美国银行证券公司;荷银证券公司等任职。2006年任利点株式会社社长。著有《中美科技巨头:从BATH×GAFA看中美高科技竞争》等。

译者

杨晨

女,陕西宝鸡人。2010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原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国际贸易方向)专业,2009年9月赴日本交换留学,2015年获日本立命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主要从事微观市场结构;中日金融市场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主要教授课程: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4 15:14:58


书名:《资管大时代》
作者名:吴晓灵 邓寰乐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推荐理由:
1.这本书系统地解读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私募的市场发展逻辑与监管改革脉络。有助于读懂后资管新规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洞悉未来十年监管改革方向,明确机构发展战略,抓住财富管理新时机。

2.在全球化时代,人民币资本项目下扩大开放是大势所趋,资本zui终会选择制度高地,风险则会留在制度洼地,大国竞争的决胜点就是制度。

3.深化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化的资产管理业务体系,应当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4.*近信托频频“爆雷”,理财产品也开始出现违约,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普通民众更应当树立起对资产管理的正确认识,了解当前行业的问题,理性投资,合理“避坑”。

5.资产管理产品为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了一种安全与稳健的金融工具,是未来大众参与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大众的投资方式也将从炒股逐渐变成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类资管产品,这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每个家庭都需要提前谋划和布局。
内容简介:
后资管新规时代,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私募、互联网等各路诸侯纷起争雄、各领风骚,市场发展在政策松紧的指引下大开大合、跌宕起伏,国际金融巨头纷纷抢滩登陆……可以预见,未来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谁能笑傲江湖,或未可知。

《资管大时代》这本书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发展逻辑与监管改革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对行业从业者和市场监管者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吴晓灵

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研究员、兼职教授、博导。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前副行长。

1994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4年、2005年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2006年、2007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1年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长期从事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出版过《银行信用管理与货币供应》《银行与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等著作,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关于财政金融、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普惠金融、金融法律等的文章。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参与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2-14 15:18:07

书名:《脑中的大象》
作者名:凯文·希姆勒,罗宾·汉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推荐理由:
从房间里的大象到脑中的大象,? 人为什么会笑?
?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仍被当作艺术?
? 我们为什么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动机?
? 在这些答案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
读者将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内容简介:
人类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是政治动物。因此,我们的大脑不仅仅是为了狩猎和采集而设计的,它还能帮助我们通过欺骗和自我欺骗获得社会地位。但是,虽然我们可能是自私的阴谋家,但我们却假装不这么做。我们对自己丑陋动机的了解越少,就越好,因此我们不喜欢谈论,甚至不喜欢考虑我们的自私程度。这就是“大脑中的大象”。这种内省的禁忌让我们很难清楚地思考我们的天性,并对我们行为的进行解释。
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直接面对我们隐藏的动机——去追踪那些黑暗的、未经检验的角落,用泛光灯把它们“炸开”。然后,一旦一切都清晰可见,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
为什么我们要笑?
艺术家真的都是感性的吗?
我们为什么要吹嘘自己的旅行?
为什么我们更喜欢说而不是听?
我们无意识的动机不仅仅是我们的私人行为,他们还感染了我们备受尊敬的社会机构,如艺术、学校、慈善、医学、政治和宗教。事实上,这些机构在许多方面都是为了迎合我们的隐形动机,与他们的“官方”目的一起提供秘密议程。隐形动机的存在可能会颠覆通常的政治辩论,导致人们质疑这些社会机构的合法性,以及旨在支持或阻止它们的标准政策。在面对大象的大脑后,你不会看到自己,也看不到世界。
作者简介:
作家、软件工程师,现居加州旧金山。;.;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牛津大学人性未来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科学博士,物理学、哲学双硕士,有九年人工智能编程研究和贝叶斯统计经验,著有《仿真脑时代》(The Age of EM)一书。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