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gxp
再次说明一下问题,我最近也看了一些宏观问题,感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似乎相差较远,想找一些知名经济学家的理论作为辅佐,以前网络和杂志上,郎的观点很鲜明,所以我以为他很有思路,想多了解,然后发现了陈的文章
我不知道陈是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我只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反观之前周其仁对郎的评论,也发现按照郎的思路去研究看待问题,可能存在偏颇
这是我帖子的主要想法
我接触过其他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成员,都很务实,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看问题、分析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是最终决策者,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在中国,很多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牢骚,很容易的带起人民的同感,但这不代表学术水平,学术应该是严谨的 ,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