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541 13
2004-07-30
<P>下面是黄有光纪念杨小凯的文章中的一段话:</P>
<P>新框架的一个还没有解决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交换者之间的协调。考虑一个最简单的情形,假定只有两个同样的人与两种对称的产品(生产衣服与粮食的劳动时间或成本一样;人们对衣服与粮食的偏好也对称)。当交易效率很低(交易成本很高)时,最优选择是自给自足。当交易效率增加到足够高时,最优选择是一个人专业生产衣服,另一个人专业生产粮食,然后每人把一半的产量交换对方一半的产量。(如果不假定Cobb-Douglas效用函数,未必是刚好一半,但这与本问题无关。)如果张三生产衣服,则李四必须生产粮食。如果两人都生产同一种产品,则两人或者饿死,或者冻死。这就是所谓协调的问题。在这简单的例子,协调可以很容易地完成。两人只要事先讲好谁生产什么产品,然后以什么交换条件(例如一对一)交换就可以了。但重要的是,这种通过对话的协调,已经超越了价格机制的功能。即使假定有一个Walras拍卖者,定了正确的一对一的价格(若非一对一,则只有高价品才有人生产),每人看了这价格,认为生产衣服或粮食是无差异的。如果只根据价格的调节,每人有一半的或然率生产衣服,一半的或然率生产粮食。结果,有四分之一的或然率是两人冻死,有四分之一的或然率是两人饿死,只有二分之一的或然率生存。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必须有超越价格的协调。新框架假定协调完满完成,但没有研究如何协调。超越价格的协调未必是中央计划,可以是人际之间的对话与合约,也可以是通过企业家生产与出售新产品。如果说中央计划在调节原有产品的生产上已经被证明大大输给市场调节,则在引进新产品上,中央计划明显是更加不行的。因此,我提出这协调的问题,肯定不是要支持中央计划。对这问题的研究,将会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企业家、大企业、金融中介的重要性,因为新产品多数需要一段亏本的时间后,才能开始赚钱。</P>
<P>请大家评议。</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7-30 22:05:00

有道理,新古典简单地引入一个瓦尔拉斯拍卖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实中这个协调是无比复杂的。哈耶克似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尽管他发现了价格协调知识的问题。我的意思,恐怕必须引入人的异质性假设,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存在比较优势,只要这优势信号得以显现,那么这协调就容易。这就是国际贸易里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这种比较优势源于知识的差异,那么就回到哈耶克的知识的分立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哈耶克那里又不存在这个“协调难题”。张维迎的博士论文就是这个异质性思路。

我看过新兴古典经济学,他们也是假设人是同质的,但是突然出现一个企业家,我一直以为这是相互矛盾的假设。所以,我暂时不认为杨小凯和黄有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31 23:22:00

其他人的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2 09:19:00

从二人交换到三人交换的经济,不要变的太复杂哦,就象混沌理论里的两个行星饶恒星转一样

其实我有一个梦想,把交换经济的系统同构到混沌中,这样混沌的理论应用于经济学,不要太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4 20:17:00
两个不相识的人在沙漠中央,其中一人有两支水,能够保证自己一个人走出沙漠,如果忍耐一下,一支水也可以走出去。但是,有水的人不愿意把水送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没有水,意味着渴死,但他有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提出买一支水,请问这支水价格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8-4 21:36:00

这个问题设计得不好,达不到你想要的目的。

首先不知道你要问的是什么价格?

其次卖水人“不愿意”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