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0-12-2 23:02:38
Rousseau 发表于 2010-12-2 20:56 只要其中把握好实物储蓄是最终的根本即可
可否把“货币储蓄”与“实物储蓄”的定义详细说一下?(否则大家实在无法“把握好”它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3:34:24
10# success2011
凯恩斯所论述的是计划投资=计划储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主要用论述一个国家经济均衡的状态是不是达到人们所想要的国民收入,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如果不是,就要在短期内进行政策干预,使其向潜在的国民收入靠拢。
国民经济核算中是指实际投资=实际储蓄,不论经济运行的结果如何,实际生活中的总产出和总收入相等,结果储蓄等于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9:56:57
ybwang1989 发表于 2010-12-2 03:34
maidi1 发表于 2010-11-30 21:42
先撇开这个恒等式不说,储蓄来自哪里?投资来自哪里呢?
其次GDP=C I G X  
储蓄在哪?投资又在哪?  在C 消费,消费=收入-储蓄    那投资呢?  I   是么?  我不认为是....
很不好意思,这几句话我没看懂...
没说清楚!
投资储蓄恒等式,我认为和资产负债表一样!其次,这个恒等式在GDP的框架内...........
简单点说:  储蓄等于投资,是从国民帐户中计量出来的,那又因为总收入等总产出,那么如果这个经济中,没有**G  和净出口X ,那么只剩下C和I的话
产品法就是:GDP=C I   收入法中的GDP只意味着和产品法中一样的消费和投资,可表示出来的是可支配收入
产品等于收入   CI =可支配收入
定义:储蓄就是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
那么投资=储蓄   
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00:05:50
今晚先睡了~~明天好好看看这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08:28:43
30# sungmoo
货币储蓄本身是个流量,货币储蓄余额才是存量。
关于货币储蓄的定义的话,的确也是一个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我曾经产生过错觉。目前为止我尚未想到另我自己满意的定义,希望在此能抛砖引玉,得到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1:09:10
不断学习不断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1:17:45
孤独的投资者 发表于 2010-12-9 08:28 30# sungmoo
货币储蓄本身是个流量,货币储蓄余额才是存量。
关于货币储蓄的定义的话,的确也是一个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我曾经产生过错觉。
如果“货币储蓄”的定义尚未确切,我们如何确切地知道它是个流量呢?

另一方面,从货币层面去看,如果“储蓄”一词(包括“货币储蓄”)常常被理解为流量,恐怕SNA层面的“储蓄与投资的关系”问题也不会那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了。从众多网友的发言看,许多人把SNA中的“储蓄”与银行中的储蓄存款(余额)混淆,从而产生许多误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1:27:01
国民收入的i=s 解释得很清晰,但我有个问题,国民收入的i=s与凯恩斯的i=s不同之处就是s的理解不同吗?国民收入中s就是全民储蓄,那么凯恩斯模型中s就是计划储蓄或者是实际储蓄?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13:13:12
我也搞得不是很懂,我是这样理解的,储蓄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存在银行里,另一种是各种类型的实物投资。存在银行里的钱也是为了贷出去给人投资的,所以i=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17:09:56
success2011 发表于 2010-11-18 19:46
南开考博好像有道题目,说凯恩斯里的“储蓄=投资” 与宏观经济学里国民收入核算里的“储蓄=投资”有什么区别?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个人认为

国民收入核算里的是研究货币流量问题~

凯恩斯里的是研究利率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3 12:26:52
我也是到了大二才想明白的,大一的时候全被海归老师误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3 15:19:28
cjf2007 发表于 2010-12-22 17:09 国民收入核算里的是研究货币流量问题
应该是产出流量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19:26:50
smauelson的书里讲的很清楚了.要把"均衡"和"相等"的概念区分开来.投资和储蓄相等不一定意味着达到均衡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7:06:33
我只想问一点
C+S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吗?我在考研题里经常看见这个说法,可是在树上找不到,而且怎么想都不明白,若此公式成立,我们有C+S+T(净税收)=GDP,但公司未分配利润作为GDP的一部分明显既不属于DPI,也不属于T,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5 19:28:52
大家太强悍了 向你们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8 09:41:32
ybwang1989 发表于 2010-11-12 01:33
例子
我今年种地获得了10吨的大米,共值10万元人民币。我自己吃了1吨,卖掉了9吨。
某企业主A,他顾了一些 ...
楼主请教:某企业主A,他顾了一些工人,生产出了1座厂房,两台设备共值30万元人民币,并将这些产品全部出售给企业主B,获得了30元的收入,这个为什么不算收入??谢,最近复习宏观,这个问题不太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2 17:32:53
非常不错
dft1.txt
大小:(18 Bytes)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2 18:04:47
这个我初学的时候也是一塌糊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7:14:29
感谢楼主,希望以后多发一些这样的帖子,受益良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0 22:02:31
学习了 楼主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0:49:35
似乎,当初不应该翻译成储蓄。因为储蓄这个词,在汉语当中有约定俗成的含义。


似乎当初可以翻译成,积蓄,储藏等之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1:35:13
1993108 发表于 2015-7-22 20:49
似乎,当初不应该翻译成储蓄。因为储蓄这个词,在汉语当中有约定俗成的含义。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1:38:20
这个细节,是思想研究的一个大大进步,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解释清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1:49:30
建议先生用实名,仅仅一个小小改变就可以把重要理论讲清楚。以此为基础可以写一篇改变教科书内容的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1:56:58
除投资以外的产品,对应于居民的储备。贮存。积储。等等。而不使用“储蓄”一词。储蓄仅仅指居民货币收入用于支出的余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2:03:54
储蓄这个概念只与货币有关,而不是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2:08:05
这样也就避免了,在储蓄概念争议的情况下,把居民银行储蓄对等用于国民收入“储蓄”,并且用于指导国家货币政策时得出的错误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22:12:29
我估计,强烈反对重新翻译概念的是凯恩思主义者,因为,在储蓄的概念下,他们可以悄悄地,不加解释地址上货币,而且还很方便地与货币相对应,而一旦使用贮存,蓄备的概念,他们的理论会失去货币的经验依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3 16:12:44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7-22 21:49
建议先生用实名,仅仅一个小小改变就可以把重要理论讲清楚。以此为基础可以写一篇改变教科书内容的论文。
假若是翻译上的瑕疵,那么,不够写成一篇论文的。或许,将来有人再教科书、论文当中,更正一下。


另外,关于马克思的商品,似乎翻译也不当。商品在汉语中,等同于货物,指一切用于出售的东西,例如土地。
而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相当于 商业化的劳动产品,即用于交换的产品。
马克思的逻辑体系,是把商业化产品,当成一切货物的中心,进而,拓展分析。




或许,许多人在汉语、外语、翻译、思维上,存在瑕疵,存在粗放,表现为用词不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3 16:15:21
经常半中半洋的,汉语夹杂英文的,往往思维粗放,思维不精细不深入。是没文化的表现之一。很可能,这种人做不出好学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