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9-6 15:03: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6 14:55
中间产品,一定是要继续加工的。这就是原材料之类的东西。固定资产中的机械设备,是加工中间产品的。
您 ...
定义没有错,这是萨繆尔森给出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6 15:06: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6 14:55
中间产品,一定是要继续加工的。这就是原材料之类的东西。固定资产中的机械设备,是加工中间产品的。
您 ...
中间产品的定义: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很奇妙!!!

这个定义规定的范围,基本等于马克思的生产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6 15:09: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6 14:55
中间产品,一定是要继续加工的。这就是原材料之类的东西。固定资产中的机械设备,是加工中间产品的。
您 ...
机器、厂房等固定资产符合中间产品的定义: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你的公式要取消固定资本折旧,把机器、厂房等产品的价格放入中间投入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6 15:15:3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6 15:09
机器、厂房等固定资产符合中间产品的定义: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你的公式要取消固定资本折旧,把 ...
既然中间产品包括机器、厂房等产品,

那么中间产品消耗就是生产资料消耗或生产资料转移价值。


收入=产值-生产资料消耗即W-c。
其中机器的消耗即机器的折旧包含在生产资料的消耗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6 20:47:19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6 15:15
既然中间产品包括机器、厂房等产品,

那么中间产品消耗就是生产资料消耗或生产资料转移价值。
隔行如隔山。看了您的帖子,您真的对GDP核算,中间产品的定义不清楚。
萨缪尔森的定义出自何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6 20:52: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6 20:47
隔行如隔山。看了您的帖子,您真的对GDP核算,中间产品的定义不清楚。
萨缪尔森的定义出自何处?
你在网上都搜得到。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6 20:56: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6 20:47
隔行如隔山。看了您的帖子,您真的对GDP核算,中间产品的定义不清楚。
萨缪尔森的定义出自何处?
GDP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概念。它既不是收入,也不是产值,只是收入与产值之间的“中间值”。
GDP有时冒充收入,有时又冒充产值。所以GDP是一个好进行模糊表述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6 21:15:45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6 20:52
你在网上都搜得到。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
如果真是他的定义,也是错误的。
中间产品的特征是必须要继续被加工。
固定资产已经加工完毕,是最终产品。
原材料等,需要继续加工,这才是中间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09:39:10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1:03:2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6 20:56
GDP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概念。它既不是收入,也不是产值,只是收入与产值之间的“中间值”。
GDP有时冒充收 ...
GDP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
增加值。
企业核算起来很清楚:总产值-中间投入
对于国家而言,是某一时期新增加的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1:05:0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6 20:52
你在网上都搜得到。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
见101楼,那里的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的定义比较准确。
可以说,关于GDP核算,您完全是一个外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3:47: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7 11:05
见101楼,那里的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的定义比较准确。
可以说,关于GDP核算,您完全是一个外行。
清楚个毛!!!

GDP的核算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为基础。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运用相互矛盾。

萨缪尔森的中间产品的定义: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你先推翻了,再给出你自己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3:50: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7 11:05
见101楼,那里的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的定义比较准确。
可以说,关于GDP核算,您完全是一个外行。
101楼的定义也不清楚。

原材料可以是中间产品,也可以是最终产品。上面已经说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4:29:07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7 13:50
101楼的定义也不清楚。

原材料可以是中间产品,也可以是最终产品。上面已经说出来了。
中间产品对应——继续加工。
而固定资产不再需要继续加工,所以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4:32:47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7 13:47
清楚个毛!!!

GDP的核算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为基础。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运用相互矛盾。
中间产品我定义一下:处于生产中间环节,需要继续加工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00: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7 14:32
中间产品我定义一下:处于生产中间环节,需要继续加工的产品。
把产品分为消费资料(消费品)、生产资料(资本品)就已经很清楚了。

某些人不安分,非要搞出一对不清不楚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07:58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7 16:00
把产品分为消费资料(消费品)、生产资料(资本品)就已经很清楚了。

某些人不安分,非要搞出一对不清 ...
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等与固定资产。而原材料等是中间产品,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GDP=最终产品价值
GDP=所有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非常清楚的事,您没有搞明白,是因为您学艺不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31:1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7 16:07
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等与固定资产。而原材料等是中间产品,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GDP=最终产品价值
GDP=所 ...
生产资料分为流动不变资本、固定资本。这是马克思的分法。
你这么分,就是说不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定义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38:5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7 16:31
生产资料分为流动不变资本、固定资本。这是马克思的分法。
你这么分,就是说不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定 ...
马克思需要发展了,建议您学习一下GDP理论,您不懂理论,却又评论,这能不错吗?
我研究GDP理论还是有些成果的,一看您就是外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40:33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7 16:31
生产资料分为流动不变资本、固定资本。这是马克思的分法。
你这么分,就是说不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定 ...
支出法计算GDP公式推导
支出法计算GDP实际是最终产品法计算GDP,即通过核算年度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确定GDP。习惯上通过年度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销售和存货变动来确定本年度生产的GDP总值。
其基本平衡关系式为:
本期国内生产=本期国产国内销售+本期国产出口+国产存货变动
事实上,最终产品的销售还包括进口产品。
进口产品平衡关系式为:
本期进口=本期进口国内销售+进口存货变动
将上两式相加并整理可得:
本期国内生产=(本期国产国内销售+本期进口国内销售)+(本期国产出口-本期进口)+(国产存货变动+进口存货变动)
令:
本期国内销售=本期国产国内销售+本期进口国内销售
本期净出口=本期国产出口-本期进口
本期存货变动=国产存货变动+进口存货变动
有:
本期国内生产=本期国内销售+本期净出口+本期存货变动
令:
本期国内销售=本期国内销售消费品+本期国内销售投资品
本期存货变动=消费品存货变动+投资品存货变动
本期国内销售消费品=最终消费支出
本期国内销售投资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本期存货变动
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ZF消费支出
有:
本期国内生产=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本期净出口
本期国内生产=(居民消费支出+ZF消费支出)+(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变动)+(本期国产出口-本期进口)
这两式便是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以下是统计局有关指标解释: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最终消费支出  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ZF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  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
  ZF消费支出  指ZF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ZF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ZF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ZF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资本形成总额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
  存货变动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变动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一般把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
统计局指标解释中将存货变动看成是资本形成总额的一部分。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存货变动中包括消费品存货变动,这部分应属于最终消费支出。
统计局指标解释中认为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GDP中计算的存货仅仅是最终产品的存货。
也就是说支出法计算GDP是一种有错误的方法,但总量计算可以认为误差不大,可以使用。
严格说来,支出法计算GDP并不是支出,只是生产的销售和存货变动。支出法计算GDP应称为最终产品法计算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41:42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7 16:31
生产资料分为流动不变资本、固定资本。这是马克思的分法。
你这么分,就是说不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定 ...
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办法
一、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推导
工业企业计算增加值有两种算法: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
    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这里报产产品对应中间收入所含进项税,一般取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是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而不是真正的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将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代入公式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
显然,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公式相同,实际是同一公式。
二、二者计算值不同的原因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两种办法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原因是什
么呢?
主要原因是营业盈余与应缴增值税的取值不同,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将营业盈余取为营业利润(假设生产补贴为0),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取为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对应销项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对应进项税
这里,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对应进项税,一般取的是本月实际抵扣的进项税,是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而不是真正的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也就是说,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进项税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进项税在实际计算时取同一值——外购商品或劳务入库或进账核算的进项税
显而易见,营业盈余与营业利润不相等,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也不相等。
我们可以计算出营业利润与营业盈余的差值及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的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的差值。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不含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如果报产产品成本核算时,全部投入取值与营业盈余核算相同(实际可能不同),营业盈余也可表示为下式: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含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盈余=营业毛利-报产产品毛利+投资收益
这里,我们将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称为公司费用,在计算营业盈余与利润总额或营业利润时公司费用视为相等。
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
=(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
这里,我们假设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进项税与营业收入中中间投入进项税相等(正如前文所述)。
以上便是生产法与收入法在实际计算中不相等的原因,如果严格按照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规定,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其实是相等的。
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区别的意义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只有一个总结果(表面看来),而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却有内容——增加值的组成部分为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便是生产法与收入法相区别的意义。
生产法计算增加值可以使我们知道中间投入的情况,收入法计算增加值使我们知道了增加值的分配情况。
这样我们既了解了中间投入的情况,又了解了增加值分配的情况。
营业盈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它反映的是生产的情况。我们想了解生产情况时,我们应看营业盈余。
营业利润反映的是销售的情况,我们想了解销售情况时,我们应看营业利润。
当销售与生产相同时(指完全相同),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不考虑时,营业利润与营业盈余相同(前提是营业盈余核算数据与报产产品相等)。
我们以上计算增加值的方法均是按权责发生制进行的,与收付实现制结果还有不同,实际上由于增加值的分配作用较强,我们应该用收付实现制计算增加值,而且应该用收入法计算。这样我们计算的增加值可靠性较高,更接近实际。劳动者实际得到多少报酬?国家实际得到多少税收?投资者实际分得了多少盈余?实实在在的增加值加在一起才是真正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信度才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42:5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7 16:38
马克思需要发展了,建议您学习一下GDP理论,您不懂理论,却又评论,这能不错吗?
我研究GDP理论还是有些 ...
废话太多,

给出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6:53: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7 16:38
马克思需要发展了,建议您学习一下GDP理论,您不懂理论,却又评论,这能不错吗?
我研究GDP理论还是有些 ...
你没有中间产品的定义,谈什么中间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7 18:55:2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7 16:53
你没有中间产品的定义,谈什么中间投入?
中间型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资,如原材料、燃料等。中间产品是指在一种产品从初级产品加工到提供最终消费经过一系列生产过程中没有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处于加工过程的产品的统称。
++++++++++====
百度百科的定义。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