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入学前期准备,多与导师交流沟通,争取选择一个有创新点的研究方向。
有创新点的研究方向是后期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证。自己的研究方向要与导师进行充分沟通,争取获得导师的全力支持。要敢于向导师表达自己的研究想法,提出自己的研究计划。不过,我们刚开始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时候,一般对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都很盲目,没有整体认识。因此,在与导师进行沟通前要做精心的准备,最好能够像国外大学那样提交一份较为详细的研究计划。
这时候,我建议大家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快速入门:
① 认真阅读导师或师兄师姐以前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如果能拿到师兄师姐的硕士毕业学位论文,进行认真研读,则对自己快速熟悉导师的研究内容很有帮助。从这些方向入手,提炼出自己的研究想法,很容易获得导师的支持。
② 较为深入地阅读本科学的学术文献。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深入阅读比较困难,不过贵在坚持。我个人觉得阅读的时候不要贪多,每天能够认真阅读1~2篇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勤于思考,找出该文献的核心思路以及能够进一步深入提高的可能点。这样有助于自己对本学科目前的研究热点及遇到的困难形成一个初步概念。这样与导师商量的时候,也能够做到胸中有数,较容易得到导师的认可和支持。
二、积极参与导师相关课题,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自己处理复杂技术和事务的综合能力。
建议积极参与导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可能部分学科导师所承担的课题较少,则可以自己申请985学校的创新选题和创新计划资助。个人觉得完整地参与一项课题对培养锻炼自己的全面素质非常重要。因为,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遇到许多技术和事务上的问题。通过不断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对促进和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交流、为人处事等方面素质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参与课题的时候,要学会团结课题组成员,当遇到意外的矛盾和冲突时,也要尽量克服自己,要有全局观念。此外,导师所交办的任务,不管是技术或是事务上 的,建议都认真对待,因为这是导师考察你综合素质的绝好机会。
三、多思考,多动手,争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要顺利答辩毕业,学校都要求其发表一定水平和数量的学术论文。经过自己的总结和向其他前辈请教,我觉得在发表学术论文的时候可以注意下面几点:
① 刊物级别:如果你即将投稿论文的思路与近三年前相关文献相似,那么除非你的结果规律优于那篇文献,或是你研究完成的较为全面到位,否则通常只能发表在低一个级别的刊物上。
② 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可以大胆将其他领域的成熟技术或是方法引入到你所研究的领域,同时将自己本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学科中,尝试解决其相关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
③ 引用高级别论文的重要研究结果:多到国外知名数据库上面去下载文献。从国外研究学者的文献中寻求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往往能够获得一些不错的研究结果。不过,要注意不能直接抄袭人家的成果,这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道德。如果你觉得人家的方法有用,那么可在参考文献中加以引用,在引言中加以说明。
④ 多听导师的意见:发表论文的时候,多与自己的导师交流。你的导师毕竟在这个学科从事研究的时间和深入程度远优于你,他的专业建议对你的文章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