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qiuzhenliyang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扩招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由于在产业结构方面,资源分配方面存在太多的管制导致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足!
这是我曾经发过的一篇帖子,由于思考得不是很深,所以只是蜻蜓点水。望指教一二!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随着高校产业化不断扩招以后显得越来越严重。这个问题也成了各级**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因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必将激化原已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动荡。那么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从供应方分析,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庞大的人口基数造成的大学生绝对数量的巨大是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伴随着90年代后大学产业化的进行,每年由于扩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原已供过于求的局面更是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真的只是出在供给方吗?其实对于我而言,我更愿意从需求方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觉得除了庞大的供应方之外,更多的是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为什么会需求不足呢?我觉得和我们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知道中国的国企在90年代进行了抓大放小的改革,所谓抓大放小的改革,其实质就是国营企业从过度竞争的行业退出,依靠制度的庇护转而在位于产业链上端的部分进行垄断经营,特别是在高利润回报的金融服务业,能源业,电信服务业等行业进行企业整合,垄断经营。我们知道由于制度性垄断的存在,位于产业链上端的各类国营企业对于人员的需求本来就比较小,再加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各类国营企业原来就已经普遍存在人员过剩的情况,这就使得各大国营企业对于缓解就业问题的帮助并不是很大。而在国营企业退出的行业,如家电行业和纺织行业,又都普遍存在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企业的利润率长期处于低位,出于控制企业经营成本的目的,对于专业水平较高对应的薪资要求更高的大学生需求自然就比较小。再加上我们的产业结构是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和经营性质也决定了对于这些出口导向型的加工制造业企业,需要的是低技术含量和低薪资要求的广大农民工,而不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以上种种问题的叠加,才使得对于大学生的需求长期处于低位,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为了改变这种难堪的局面,我觉得**应该做到真正的国退民进,放开垄断,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到垄断行业中来参与竞争,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和电信服务业等对于专业要求比较高同时投资回报率和利润率又比较高的服务性行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否则,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