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财务报表分析之财务状况比率 整理:田成杰
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关于衡量公司销售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等方面业绩的指标,财务状况比率则与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密切相关。财务状况比率衡量公司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流动性反映公司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因此流动性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水平及它们的对比关系(假设为了支付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可随时变现)。而偿债能力则反映公司支付债务利息和偿还长期借款的能力。
我们已在前面讨论了许多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酸性试验比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前面我们描述的现金循环周期也与流动性相关。
股利政策
严格地说,股利收益率和股利发放率这两个比率不能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它们实际是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另一个部分——股利政策所要讨论的比率。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股利发放率=股利总额/净收益(%)
一个公司必须事先预测出因企业成长而需追加投入的资金数量。通常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它力图保持的目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值,增加资金的数额中必须保持债权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恰当。股权资本的筹集即可采用增发新股,也可利用企业的留存收益。如果公司认为采用增发新股的筹资成本较高,则可采用企业留存收益的方式筹集股权资金。以留存收益形式保留的净收益越多,发放给股东们的股利则越少。当然,这种方法仅适用于盈利公司。如果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陷于困境,很显然是不会给股东们发放股利的。
股票的股利收益经常被用来与债券的收益相比较,但实际上这种比较并不恰当。债券持有者的收益构成全部来自于利息(有时要根据债券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进行调整),而股东的权益不仅仅是股利,还有留存收益。虽然股东们没有拿到留存收益,但事实上一直保存在企业的这部分净收益(假设投资于盈利资产)将增加企业的每股未来收益。这样又会转过来提高股东投资的市场价值。
(www.earm.cn/田成杰2020-9-7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会计学:案例与教程(第九版)》,[美]罗伯特·N.安索尼、詹姆斯·S.里斯、朱利·H.赫特斯坦/著,骆玽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