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研究(第十五辑)》(曾刚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8)从论坛报告中共筛选出8 篇论文。
国内外创意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肖爱耿 何金廖
以创意旅游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创意旅游研究的起源及不同学者对创意旅游概念认知的讨论。该论文指出国内已出现多种创意旅游形式,但游客的参与性不足,创意旅游总体上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
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演变特征研究——基于价值链的视角
张旭 谢明慧
基于区位熵、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格局。从全国尺度来看,2004~2015 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
上海城市创意空间的生产与网络研究——基于创意设计师的视角
汪明峰 赵讷 何金廖
基于创意场域和创意阶层理论,分析了上海创意设计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多样性对创意生产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城市创意空间网络的框架及其运行机制,为创意城市发展提供了依据。
集聚、分异与创意环境:上海创意企业区位行为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分析
何金廖
从知识分异视角出发对上海创意企业的空间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密集型创意部门与文化驱动型创意部门的空间特征差异显著,应从地方创意环境的特点出发,构建有别于西方创意产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宁波老工业区创意修复的周边社区影响
马仁锋 王腾飞
以宁波市和丰创意广场、创意1956 产业园和启运86微电影产业园为例,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构建了老工业区创意修复对周边社区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该论文指出老工业区创意修复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意园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程度。
乡镇创意产业区与知识守门员——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例
戴俊骋
以广东省顺德区北滘镇“广东工业设计城”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与服务支持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刻画了乡镇创意产业区网络特征。
跨国并购驱动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究——基于中联重科并购CIFA的案例分析
王秋玉 尚勇敏 曾刚
以创新链为分析视角,探究了跨国并购驱动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该论文指出,跨国并购过程中,联合开发利用双方企业的创新资源、生产资源与环境资源,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至关重要。
21世纪的挑战与全球城市未来发展研读
李健
梳理了21 世纪全球城市发展规划主线,论述了创新型城市发展、绿色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文化创意城市发展、紧凑型城市发展将是21 世纪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创新发展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长期从事城市发展与治理等研究。因此,中心恳请各位读者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城市研究》的编辑和出版工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中国城市科学创新发展,为了城市科学的灿烂明天,共同努力!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曾刚
2019 年12 月15 日于丽娃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