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loo 发表于 2010-11-20 22:58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0-11-18 00:24 
发8及10楼帖的addiction真的好口才。当然,我上马经课时老师也批西经效用论,说人心这东西太不靠谱。
我只是想来谈谈我的观点,经济这东西,无非是一帮人生产货品,另一帮人用货币投票。
投票这东西真的就是人心,除人心之外,我不知还剩什么。
西经直接用效用函数描述人的选择行为,这是跨出了研究的第一步。
马克思在谈到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转换比率时,仍将其归结为由人决定的量。
最终,还是人心。不过马克思根本没有谈这种转换如何进行。相比而言,我认为西经的处理要比马克思高明许多,真的。至少西经详细谈到了效用函数如何形成需求曲线进而影响价格。
addiction写的真不错,大才。
就人心来谈谈我各人的看法。投票这东西真的就是人心吗?我看不然。
首先,人心的背后是否存在着人们自发遵循的客观规律?如果有,那么投票的背后就不是人心,而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人心仅仅是自发的遵循客观规律的主观表现;如果没有,那就出问题了,经济学失去了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基础。
其次,人心背后的客观规律是否是效用最大化?在我看来这个说法不对。
第一,虽然在给定票数和给定选择范围时投票确实遵循着主观效用最大化的心理标准,但按照我的理解,效用最大化这一心理评判标准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率最大化的主观体现。因为论证效用概念时是通过消费者购买商品供使用(而不是供于再生产)来进行的,在劳动价值理论中,这就是劳动者创造劳动力价值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尽管不创造新的价值,但它与劳动者创造其他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剩余价值绿最大,相同的一定消费品的配置也可以达到劳动力价值的最大。在我看来,这就是效用最大化这一主观概念背后的理论根源。所以与其说遵循效用最大化,不如说剩余价值率最大化。
第二,仅仅有主观表现为效用最大化实质是剩余价值绿最大化还不足以确定人们如何投票,脱离了给定票数和给定选择范围,最大化是一个无从谈起的概念,很简单,所有商品价格都不知道,你能花多少钱也不知道,你如何来确定你的效用最大化?
所以价格不是通过以效用为准则做投票来确定的,恰恰反过来,投票以价格为衡量,遵循着主观为效用最大化、本质为剩余价值率最大化的客观规律。形象的说就是人心随价格而动。人心是价格规律的外在体现。
你的剩余价值率最大化的理解也可以,不过有些过于复杂了,而且人们消费也并不单纯只为了培养自己的生产能力。
一两颗人心当然影响不了商品价格,他们只能在既定的商品价格下去决定自己商品组合中各商品的购买量,以做到成本一定,效用最大。
但价格这个东西你不来定我不来定,那它到底由谁来决定?
人心并非是“价格规律”的外在体现(话说价格规律指的是什么嘛?),它终究会影响价格的。
千千万万人的需求量汇总起来,就能推动价格。
投票也是如此,你投他一票,他未必当选,但所有人都投他,他就该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