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点经验之谈(写的不好请各位别见笑):
哲学不是单纯的只会教书写文章做秀,而是一门古老不分专业领域看似简单其实非常深奥的混沌型应用科学,其魅力之所在于掌控命理,创握机运,以弱可强,出奇致胜.
1,主要功能:哲学的首要功能是领导决策,领导的部分并不局限于在某部分社会群体里拥有行政权利.自身的每一份肌体,五官获得的每一份信息,自我拥有的每一寸光阴都也是自我领导的对象.
2,智囊团创业:不管是在职还是学生.独立创业个人会受到很多的资源瓶颈..而传统的智囊团策略使用的是行业专家.在资源有限的实况下可以通常实践中获得这种资源不大可行...而其实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顶替换置..我过去先找一本<自考指南>不详细的进修.只了解里面每个科目的属性,里面教材是名称和大概的目录内容.在去附近的书店书城图书馆了解每一本书籍的大概位置.然后论坛搜索等得到一分"行业分析模板".最后规划平时自我可以调用的业余时间.用业余的时间把调查的内容填写入模板内...怎么找问题,哪里有问题不会解决的,模板是否完善.这个时候才把需要的书籍找来把相关的内容套用进去使用就可以解决.
3,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在<公共关系>(本)专业里的内容.而其实打开一看.里面其实讲的全部都是逻辑学而已.
4,"敲门砖":关于跨专业就业的问题.各位可以自己看看自己当地的规定.而在我这广东省粤俯办人事/教育/劳动三部关于鼓励自学成才的若干规定中讲明了:在某一方面有发明创造,学术贡献.或者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人,可以通过推荐式免考免证,相关专业系统考核人员同等就业...反正别人拿发明文献,我拿敲门砖,各取所得而已....
6,不完整性:哲学只是个核心.就好象没了硬件的基础软件带动不起来一样.至少在生物电完全发展以前,目前都还只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实际上学哲学业余时间还需要去了解大量的不同专业领域的科学.通中求精,精中求通.
6,冲突:关于哲学(哲学包含社会学)与经济学/数学等等.上面讲了哲学是古老资源低下发展的混沌型应用科学.而经济学数学是其后细分发展起来的决定型科学.两者放在究竟谁是科学,那就好比张飞和岳飞谁更厉害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有答案.两者是不同时代的时代精华.硬把两者扭曲在一起会造成自相矛盾的强烈冲突.
其他方面:
哲学真正的菜鸟入门是在复合逻辑开始,"复合逻辑"很少有专用教材提起.就好象古代的军事家/谋士很少提起"九宫阵"一样.仔细留意我们的脚下.当我们停止走路的时候,我们会站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九宫格里面,在此九宫格内我们可以不断的变换各种方向;而当我们每踏出一步的时候,又会衍生出另一个为此核心的九宫格,九九循环,无限衍生,变换无穷.有限内的无限内运用到有限内的无限外运用..比方我自己过去做的小实验说:我们偶遇一个过路人,可以用医学洞察出这个人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然后用心理学可以洞察出这个人衣着穿办的价值取向,他的言行举止又会被文化概论所洞察素质修养等等等,我们很容易推断辨证出这个人的过去与将来....在柯南·道尔的小说<福尔摩斯>里面描述的:给他一滴水,他会告诉你整个太平洋.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我自己实际中运用非商业用途只用过两次,一次是16岁的时候,只花了2块和别人在网吧看了部电影;第2次在18岁的时候和别人说了三四句话打了个赌,只是在别人的人生道路中稍微的用两个手指轻轻推了一下,而这一下就让两个人差点逼到死路,就更不用说索罗斯那种大师只用了他自己的反射理论就掀起了过去的金融危机...
暂时这些.很就没用过写作写的也很差.还请包涵...哲学还有其他的很多技能.有些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复制各种技能,有些把理论直接转换成实践技能,我过去还在读书的时候曾经就试过差不多三个钟头学完其他同学差不多三个月的课程.以前读书的时候我看到我的老师自己都还要备课再来教我,于是我想不如还是我自己翻书看快一点[sweat] 而且他只能教我内容不能教我使用,我却能反过来教他使用.虽然最终我还是因为长期旷课逃学去图书馆看书被学校强制退学,那年也刚好是我老师退休的时候,虽然我不是他最有成就的学生,但是我是他教学生涯以来所见过的最奇特的一位学生...以后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