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290 0
2010-11-18

莲池海会/念佛往生见闻记
让我们再看看这一位巫土虱老居士(彩图5),这是我们莲社论语班巫锦漳居士的父亲大人。巫伯父住在台东,台东比较偏远,没有闻到佛法。
他老伴临终的时候,就是照世俗的办法,急救啊,压一压,不行啊,宣布死亡。衣服换一换,就是殡仪馆,太平间一放,一冰,全部照世俗方法处理。得亏了他的孩子,巫医师在中国药学院读书,在台中药学院里有个药学社,巫医师学佛,他懂得佛法,一听到妈妈往生,赶快返回台东老家。
一知道妈妈被冰冻了,赶快到殡仪馆把冰箱打开,把妈妈请出来一看,已经硬梆梆的,整个脸露出痛苦的表情。我们的巫医师,不管三七二十一,带领了家里的大大小小给他妈妈念佛,一直念,一直念。
人的孝心是会感动佛菩萨的,巫伯母虽然已经去世了,已经冰冻了,已经硬梆梆了,就这样念、念、念,念得脸部的表情一直在转变,变得非常地祥和,身体变得柔软柔软的,巫伯父一看非常感动。
由于老伴去世的因缘,巫伯父开始学佛,念佛。后来巫医师毕业,在台中建立一个佛化家庭,学佛的人就有孝心,把巫伯父迎请到台中来居住。台中这个环境使他学佛的因缘更加殊胜,听经、念佛、助念都有,莲友又多,巫伯父就更发心来用功修行。
他虽然没有念什么书,但他用毛笔抄了很多佛经,抄了最起码有一千本以上。大部头《净土五经》、《地藏经》,最不可思议的是那本厚厚的《净土圣贤录》,从头抄到尾。那么厚厚的一部书,要从头到尾看一遍都不容易,他全部用毛笔字抄一遍。
从最开始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直到历代,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到台湾这些各式各类念佛往生的事迹,全部抄过一遍,心里全部融入一遍往生人的印象。他最赞叹印光祖师往生自在,发心看印光法师的文钞,听说文钞前后看了六遍,后学还亲听他背了一段印光大师的文钞。
一般老人,儿孙上班他会寂寞、孤独,可是这巫伯父刚好相反,所谓:“真修行人甘于寂寞”。他向后学说:“儿媳上班,孙子上学了,家里没有人干扰,正好用功。”而且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活习惯,规定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一点都不马虎。
几点到几点念佛,几点到几点午餐,几点到几点午睡,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什么时候洗澡,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起床,日久天长这样用功,照着自己的功课表来做。他儿媳说,看我爸爸在做什么事情,就知道现在几点。
你看看一个在家居士,能有这样的功夫,真是太好了,所谓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功夫就给他练上了。往生前一天,向他当医师的孩子和儿媳妇说:“我要往生了。”他儿媳妇觉得他老人家虽然八十四岁了,还好好一个人,突然间怎么冒出一句这样的话,以为是说着玩的,没有特别留意。
那天晚上,后学到他家去,和巫伯父一起念佛、谈佛法、谈往生的事情,谈得正高兴,巫伯父抓着后学的手说:“黄居士,我明天要到阿弥陀佛的莲花国去了。”后学一听,当下向老人家恭喜道贺,我说:“好,伯父,太好了,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八十余高龄,能够安详往生,太好了。”

然后就请教老人家说:“巫伯父,您明天要往生了,您一天念五、六万声的佛号,这样用功念佛的行者,您好不好留一句好话给我们做纪念?”他老人家毫不马虎地说:“好!”然后说:“加强念佛,愈念愈爱念。”大家真的要把这一句往生人的心得记住。
  印光大师说得好:“念佛无尽的妙味,唯有真正死心塌地念佛的人才能知道。”儒家所谓的:“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修道的乐更乐。
后学听了巫伯父说出这句话,就鼓掌。有人说,人家要死了,你还给人家道贺,还给人家鼓掌,后学就说:“我们是往生,不是死。”没有学佛的一般凡夫,生老病死,临终痛苦地惨叫,那是没有福气。我们念佛的人,时间一到,至尊至贵的佛,亲自来到我们面前接引。
从此一刻就把无始劫无尽的苦完全摆脱,就到那“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极乐世界去,“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能够以最快速的时间成就道业,能够乘愿再来,简直就有一个成佛度众生的希望。天底下还有比一个凡夫要成佛更值得恭喜吗?所以后学向他道贺、向他鼓掌。
然后,后学就握着巫伯父的手说:“伯父,您老人家功德圆满,先往生去,后学要往生的时候,您可记得跟佛来接引我哦。”这巫伯父也毫不马虎说:“好!好!”后学说:“我们开始帮您助念了。”他说:“好!”

后学去跟他孩子巫医生和媳妇说:“伯父要往生了,我们准备帮他助念。”巫医生说:“我爸爸好好一个人,今天几点起床、几点念佛、几点休息和平常完全没有两样。”后学说:“对啊,我们念佛人,生苦已经过了,老苦、病苦、死苦都没有了,这样往生才叫自在啊。”

    后学惟恐他还没有信心,就再举上面的曾明聪居士往生前的事迹给他听,曾居士是五分钟前上洗手间,我们帮他助念五分钟就往生了。巫医生一听,也接受了,我们把助念的场地安排好,佛像挂起来,就开始助念了。从那天晚上念,一直念到隔天凌晨,就是巫伯父说的明天。
巫伯父拿手表看时间,大概要看自己往生的时间。后学惟恐他分心,就向老人家说:“伯父,不要再看时间了,阿弥陀佛知道几点几分来接您最好。”并把手表拿开,让他跟着念佛。念着,念着,他的手又要去拿手表看时间,我们把手表拿走了,换了一串念珠。他抓到念珠,清清楚楚地一句佛号、一句佛号跟着我们念。
他真是临命终时,完全正念分明,真实的功夫,整整念了一串念珠。后学把念珠收起来,他又跟着我们念,念着念着,本来眼睛垂帘,这下又睁开,正对着阿弥陀佛的像,双手伸到佛前,安详往生了。说明天往生,没有打妄语。老人家生前对我说:“我这样用功念佛,将来舍利子大概有一些吧。”往生后火化,烧了一千颗舍利。
大家由巫土虱老居士这个实例,可以体会,念佛不仅年轻人要打好基础,对老年人尤其要紧。现在工业时代,很多老人家的问题出现,如果能够念佛,是他退休以后一种最好、最好的福报。常常念佛,手拿念珠,刺激我们的末梢神经;又拜佛,又吃素,又听经,脑经清楚得很,身体健康得很,也不会得老人痴呆症;时间一到,自在往生,也不用给晚辈造成久病无孝子的压力。
大家再想,为什么他当时一说明天要往生,后学就深信呢?因为我们看他平常的心态。老人家一开口就谈念佛往生的事情,这样的用功,就是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他老人家何苦无缘无故向你说他要往生?
他是功夫到家了,和你告假,当然最要紧的是,我们要记取他老人家用功修行的心得:“加强念佛,愈念愈爱念。”我们祝福所有见闻者,能和巫伯父一样,念佛,念得法喜充满。我们感谢巫伯父这样好的念佛典范的示现,祝他老人家早日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