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2010-11-19 22:09:28
我就是来围观的,看看大家怎么说,来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2:48:14
从我的观点来看,物价上涨的话有几个方面吧:

第一个就是按照需求来说,我觉得需求量并没有提高许多,什么“糖高宗”,“豆你玩”一类在中国消费人群还是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尽管消费人群没有太大变化,但同一消费人群则面临下一代的诞生,所额外多出的需求量,造成了物价的上涨;另外一方面,而商家夸大价值这些产品的价值则在通货膨胀上有一部分原因;第三方面则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原材料的供给减少,也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就是货币发行量的增加,人们手中的钱多了,会造成物价上涨,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第三个牵扯到关于房地产方面,房屋价格太高,而ZF需要对房价进行调控,一方面用行政手段,同样在另外一方面,我觉得物价上涨也会造成不会有更多地钱流入房地产方面,虽然住很重要,但是作为自己所拥有房屋的替代品,我可以租房子,但是吃饭以及各类生活用品则是无法替代的,因而将有一部分钱从房地产里面撤离出来,缓和一下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速度;

第四个承接上面的,我觉得是ZF在物价与房地产商的房价之间的一种博弈。两者达成默契,将会是房价经济双稳得局面。其中两个结果一个是物价上涨,房地产商价格他们自己可以接受,第二个是物价下跌,房地产价格依然快速增长;最坏的结果是房地产商的价格涨幅不够理想,而物价也在继续上涨。房地产商你赚你的钱,我可以让经济缓慢增长,但是ZF出面调控的时候,房价一涨再涨,物价的涨幅可以转移民众的实现,那ZF这边利用物价的上涨加上宏观调控与房地产商进行一次博弈,尽快地减缓房地产的价格。

没有前面几位分析得透彻,有分析错误的地方,望指出~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01:42
10# yulonglinda
初来乍到,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02:31
本人也发表下个人观点。个人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导致热钱流入中国
   二,现阶段中国的利率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各国来说还是相对来说很高的,而且中国目前还存在加息的预期。再加上美国此轮量化的宽松的货币,美元又是世界货币,美国国内的利率已经接近于零的水平,所以美国此番再次实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能带动国内的投资,也就是说美国国内目前陷入了“流动性陷井”中,因此美国此轮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热钱向投资收益率高的国家涌入,中国成为热钱流入的对象,进使得我国流动性泛滥。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我国国内自然灾害相比于往年多很多,大面积的耕地不能种植农作物。根据经济学中的供求定律。需求没有多大变化,而供给大幅度减少必然导致物价的上升。
   四,08年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在实行,08年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的大量货币在市场流行。虽然随着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环境日渐明朗,但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货币政策还是相对宽松的。
   五,随着美元的贬值,必然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和黄金的升值,所以我国进口大宗商品时,会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输入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带动我国国内产品的价格的上升。
   六,国际和国内投机商的投机行为导致物价的上涨。今年很多商品的价格出现飙升,“蒜你狠”、“姜您军”“糖高宗”等等出现在各大新闻版面。很多资本投机商借助自身大量的资金,大量收购大蒜,生姜,苹果,绿豆等生活必须品,然后通过垄断这些生活必须品的供给,抬高这些商品的价格。这些生活必须品的价格又会带动其他商品的价格,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
    七,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联合作用。今年国内需求大量上升,中国国内还出现“民工荒”现象,这是因为我国国内目前已接近充分就业,所以这时候社会总供给已经不能满足总需求,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工资上涨,工资上涨进一步导致物价上涨,两者互相作用推动我国的通货膨胀。
    八,通货膨胀预期加速了通货膨胀。早在去年,由于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国家实行的4万亿投资,使得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民众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样大家都急着把自己的钱花出去,当然对产品需求多了,供给相对不足,这样物价又进一步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06:46
第一点:我们反其道而行之 ,分析美国吧,美国的印钞机可以打败任何国家的外汇包括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一夜后中国的外汇缩水很多,好吧,然后美元贬值了,,显然人民币就升值了,然后省略号……


中国啊应该把人民币打造最强势货币,,,取代了美元就不会为人所制了。。。



第二点:我倒是觉得跟高鸿业的书上所谈的通胀也没啥关系,,,其实这次通胀完全是因为:纸币价值符号与金属货币价值失衡(倒是我感觉用政经书里面的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解释不错)。说白了,就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实际所需,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又回到原点了。。呵呵


第三点:其实我爸秋收后说  其实各种农产品的出售价格没怎么涨,,,,其实钱被谁拿去了,,,为什么市场上还会飞涨。。。可以肯定有投机者,,,投机者绝对是不小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31:42
大家说的很好,我是来学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36:25
大家认为现在的各个指数需要改进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44:20
1# 星野 个人认为大部分的钱在少数人手里,手里有钱该怎么办,放着贬值,不如来炒炒作吧 楼市被政策打压了,股市么已经疯狂过了一轮,发现农产品不错,好做题材,从绿豆到大蒜一样样来,结果呢,产生了连续反应,导致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全面通货膨胀大家可以不认同)。
农副产品的价格是人们最容易受反映的,不像工业产,你不在这行不会关注其价格,而农副产品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它的价格最容易也是最快能刺激每一个消费者的神经,所以最容易产生连锁反应。
总体而言,个人认为此次通货膨胀不过是投机商游戏的产物,他们赚到了钱,却要全国人民买单。最根本的原因少数人掌握了大部分财富,而且通过手中的财富再不断吸食老百姓的财富。如果不能解决财富的分配问题,个人认为像这样的通货膨胀还会一轮一轮到来。什么时候到来只是看那些少部分人什么时候又想玩这个游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51:51
这已经不是仅仅的只是需求与供给的问题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了而不是将要来临,央行又要在本月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信贷紧缩遏制市场上过热的资金流,有点类似与当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做法。格林斯潘在任期的前十年都是时刻关注着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美国达到了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的局面。现在的中国经济形势局面出现了房价过快上涨、物价上涨等多种严峻形势。为什么物价会上涨?人们真的感觉到自己的财富增加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9 23:59:39
这已经不是仅仅的只是需求与供给的问题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了而不是将要来临,央行又要在本月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信贷紧缩遏制市场上过热的资金流,有点类似与当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做法。格林斯潘在任期的前十年都是时刻关注着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美国达到了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的局面。现在的中国经济形势局面出现了房价过快上涨、物价上涨等多种严峻形势。为什么物价会上涨?人们真的感觉到自己的财富增加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00:06:03
看到大家用经济学的惯用方法,似乎有点copy的嫌疑,我就用马克思理论来分析吧(绝对原创,翻版必究)。

  这次弥漫全国的“通胀热”其实是货币政策谨慎性与经济增长持续性之间的矛盾促发所致。我坚信中央银行一直保持货币政策谨慎性原则,不然也就不会多次运用准备金手段来调控经济中的银根。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压力很大,尤其在改革开放设计师“经济建设”的号召下,我们觉得没有比“经济持续增长”更像“经济建设”了。货币,也成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力。
  货币的出现,真的可以说是对实体部门有严重的摧残力——以货币为载体的虚拟部门的相对独立化运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冷落了实体部门的投资热潮,反映在价格上就是虚拟增量。这也是为什么古典学派一直倡导市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可是遗憾的是他们大大低估了以货币计量的名义量对市场经济变量的绝大影响(而不像他们所说的“货币中性”)。
  这么多年,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压力下,不得不暂时割舍货币政策谨慎性:我们年货币投放(以M2计量)增长率都是保持在10%左右,而我们的虚拟经济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繁荣和完全,所以市场对资金的容纳和管理能力还是很有限,资金分配广度、深度都不够。所以很多资金集中在部分占有资金分配优势的少数人手中,这部分急需一个依托来帮忙其增值,所以只要被这些资金所涉及的产品基本上价格都在涨,农产品在这段时间的疯狂表现就不用说了,在这季度4.4%CPI中食品价格上涨达到10%以上。
   所以,唯有这个矛盾得到解决,**与央行协调好彼此的调控力度,最后确保内部结构良好的经济发展,才能解决通胀问题。央行一味地动用利率水平,历史现状看来,似乎不是明智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00:12:52
我个人认为我们对外汇储备的使用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楼上大体上是从热钱涌入,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自然灾害等原因说的,下面我说一下我的不成熟的想法。
1 外汇的使用
我们国家手里现在又大量的外汇可用,而大多数是买了美国的国债,由于我们一直在升值而国债的低利率也就是等于我们一直在用负利率,美国人消费我们埋单。面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海外大量的资产,我们国家开发银行能不能利用美元等外汇直接对海外优质资产抄底购买。这样就避免了汇率变化引起的贬值。
2 外汇的升值脚步
我们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是大势所趋,升值预期其实几年前就有了,热钱的大量涌入不是存在升值预期惹得祸,而是没有及时升值造成越来越大的升值预期,热钱进一步涌入导致目前人民币升值左右为难。一些发达国家更是拿人民币升值说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打乱升值的脚步,做到波动性升值,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合理,有利的升值,当然这也需要很大的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00:18:41
通货膨胀就犹如小鬼搬家,莫名其妙咱们的钱袋子就空了。。。。
针对于此次通胀,各路专家什么分析都有,前两天当好看到一虎一席谈聊的也是这个话题,很震惊。王福重专家还在“我并不认为中国现在出现了很严重的通货膨胀”理由是“CPI是消费价格指数,是统计出来的,只统计了一部分商品。”“还有就是统计局统计的技术上有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最后也都是用来服务社会的,当别人都在研究如何应对社会上现实的经济问题的时候,他们还在抱着理论抱着原理不放的话,那我只能替他们的人生感到悲哀。废话了下,现在回到正题。
这个月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30%这是实实在在的吧,感觉这数据还是保守了。如果农产品涨了,那么其他的产品也离涨价不远了。我们国家如今恩格斯指数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你吃的东西一涨,那么直接触及了大众最敏感的神经,通胀预期必然大大提高,所以才会产生现在所谓的海豚族。当然,很多人都认为这次通胀是市场炒作的问题,由于国家在房地产这块的控制,大量热钱从地产行业抽离,进入农产品市场? 就是说这轮上涨并不是因为需求的增加而带动的。那么如何有效遏制此次价格大幅上涨?就是控制住货币供给,但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这一块又不敢乱动,一动的话,那投资又得不到保障,特别是现在“外企的超国民待遇将终结”的过渡时期。所以我认为今天央行又上调存款准备金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降低市场的通胀预期。
  那么,现在又绕回来了,显然消费者因害怕涨价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通胀预期,如何遏制这种恐慌性消费呢?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又尤为重要,老实说中国人太保守,不舍得花钱,一是因为我国的医疗成本太高了,生不起病啊~一场病能拖垮一个家庭。二、中国大部分人是没有退休金的!不留点钱怎么能行?但是,尽管人民币对外一直在升值,对内却一直在贬值,现在不买房以后就买不起了,今天不买菜,明天就买不起了。其实,现在出现这个状况跟当地产其实是雷同的。(我还真怀疑是那些炒房地产的又回来炒大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08:53:20
关注一下,通货膨胀不是一个原因说得清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09:01:48
货币的过度投放,09年的M243万亿,以及4万亿的刺激,通货膨胀的累积效应凸显。
自7月以来,内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3个月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在近年内地“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发行量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需求,到今年第三季度末超发货币将近43万亿元,货币“洪水”已成为内地通胀风险和预期持续高涨的根源之一。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坦言:“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周刊》引述数据称,内地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之间的比例越来越大。到2009年底,中国GDP为33.54万亿元,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92倍。但同期M2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截至今年9月末,M2余额已达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包括绿豆、姜、蒜、辣椒在内的农副产品轮番上涨都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多余的钱在市场中乱窜,多年累计起来的过量货币已经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通胀风险。”
   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效应愈加凸显。
   美国将在未来8个月的时间里购买6000亿美元的国债,美其名曰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称,推出这一政策的目的是要解决美国国内失业率过高,消费疲软等一些问题。问题是,再砸6000亿美元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想先前,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购买了价值1.7万亿美元的资产,如此庞大的美钞砸下去后,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也不见几声水响。因此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急红了眼孤注一掷的赌博。在国际上,由于美元贬值了,其它货币会相对升值,而且热钱在美元贬值后涌向其它国家,进一步加大其它货币的升值压力。货币与金融的此消彼长,会放大美国在对外经济与贸易往来中的优势,其实质的后果就是把本国的问题输出出去,让其它国家承担起来,空当冤大头。这一利己损人的行为或许本来就是不顾一切开动印钞机的一大动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14:09:46
2008年美国的经济危机闹得严重,以至于自己很难有较快的复苏,于是这种困难就开始转嫁给其他国家,例如“强迫”我国的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的美元储备价值量无形的减少,美国的债务随之减少,我国首经济危机的影响,当然也会出台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调整利率,这就使得我们国内的消费处于刺激阶段,大量的货币处于流通领域,会对物价造成影响,导致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的原因,人们感觉到了物价开始上涨的时候,就有很多懂得投资的人开始大量储备物资,以期物价真的上涨,如今年的大豆,蒜,姜等农产品,这些市场供给量不变的物品由于被大量的收购导致市场上流通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物品供不应求,结果就真的使物价上涨,物价越是上涨,人们就越是想多买,以备存用,结果就是更加加剧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也是人们心里上的一些因素影响。
此仅个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14:25:09
10楼分析的不错哦,有理有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14:47:36
还是觉得宏观经济政策时间的滞后性,加上私人投资过热,且投机行为向升,外加人们感觉“自己比以前有钱了”,扩大消费,带动生产,依次循环,CPI就上升了,物价上升一部分是生产成本的增加,本来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通货膨胀的物价上升就不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15:12:21

物价上涨原因:低汇率下高价进口是主因

物价上涨原因:低汇率下高价进口是主因



1,低人民币汇率下,高价进口商品带来的国内价格普遍上涨,我这里给出了定量结果,约使国内价格提高50%,具体分析如下:
由于央行长期实行低人民币汇率政策,2002年以后,我国进出口大幅度增加,在低人民币汇率下,进口商品价格增高,由于进口商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比例大,带来国内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例如,在人民币汇率是1美元兑换4元人民币时,进口商品价格是 100美元商品,在国内售价是400元人民币,但是,当人民币汇率变成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时,这件商品在国内售价就上涨一倍,变成800元人民币,由于进口机器等各种商品,最终都会传递到消费者手上。以 2008年为例,总共进口11331亿美元,使老百姓增加支出,按照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计算,共达35637亿元人民币 (=11311×(6.95-3.79), 其中3.79是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6.95是官方实际汇率)。由于2008年总共消费10.8万亿,单此一项,就使价格上涨49% (=35637/(108000-35637))。到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已经从2006年之前长期保持的1:2下降到1:4左右。因此,低人民币汇率导致的进口商品价格高,才是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进口商品大都是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大量进口对物价的影响是逐步的,这是自02年以来,由于进口逐步增加,物价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

2、具体到当前的各种农产品轮番涨价,并不是货币过多一个原因所能解释的。因为货币超发不是今天才发生的,达到现在这样多的超发,是多年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结果。
引起农产品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不断降低的农产品生产能力。那些生产过剩的工业品,谁也不会储备炒作。国内农产品生产不足,才会产生规模巨大的炒作。2009年我们进口4200万吨大豆,818万吨食用油。显示我们在食品供应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对外界依赖严重。
人们食用食品,包括粮食,主要是获得食品中的所含的能量,而不是其中的物质,按照每人每天食用1斤计算,一年365天吃下去180公斤食品,可是人一生,从出生的婴儿不到10斤到成人70公斤,一生70岁,平均每年增加1公斤,也就是说,一年吃下去180公斤食物,只有其中1公斤转移到人体,变成人体细胞。另外179公斤,人们只是吸取了食品中能量,供给人体活动需要。现在肉和食用油消费增加很多,油脂所含能量是大米等主食中的主成分淀粉所含能量2倍半,因此,进口大豆和食用油,使我们消费的食物中进口提供的部分,按照热值计算,比例达到2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的食品自给率只有80%。而精英们还在沾沾自喜于粮食自给率98%,不知国内食品供应已经达到非常不足的地步。
造成食品自给率下降的原因是荒谬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向美国开放大豆市场。通过出口补贴,我们大量生产出口果汁,大蒜等农产品,使这些产品成了世界遥遥领先的出口大国,从而减少国内需要的食品种植面积。而开放大豆市场,让美国**补贴的大豆长驱直入,打垮国内生产大豆的农民,使大豆价格下降,国内农民种植大豆亏本,从而大豆种植面积直线下降,到现在,进口大豆已经占国内70%以上。由于美国农民收入1/3来自美国**,而且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大豆,国内农民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与美国**组织的大豆生产竞争。

3、其他原因:简单说几句。
劳动力成本影响,在各类企业里,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长期仅10-20%左右,即使工资增加10%,对总成本来说,不过增加1-2%。况且发生经济危机以后,工资几乎停止增长,这部分影响应该忽略不计。再说强制维持低工资低汇率状态,我国民财富就会滚滚外流。过去10年,我国流失财富至少20万亿美元。
土地价格增加:住房价格增长的主要因素。这是**控制下的不断提高**收益的一种方式,经济危机下,**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让老百姓增加住房支出,从而导致其他方面支出减少,增加生产过剩,导致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输入性通胀:由于进口商品占总产值比例很大,约占当前三分之一,国外发生通货膨胀,则会通过商品输入到国内,使国内物价上涨。特别是国外垄断性商品价格上涨,如铁矿石,由于铁矿石生产钢铁,应用在工业界各个方面,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国外炒作某些我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如石油,也会将价格上涨传输到国内。但是,作为单一产品,对物价的影响是很小的。

4 货币增发对通胀的作用:超发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与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相差甚远。过多货币主要用来炒作短缺商品,如当前的农产品。
我国当前超发的货币主要到了生产企业手里,到了资本家手里,因为企业出口商品获得外汇,央行增发货币给企业来换取外汇。这几乎是目前货币增发的唯一渠道(有怀疑的,请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的文章,参见:http://zhouqiren.org/archives/979.html )。这些增发货币属于资本家,不属于老百姓和消费者,因而基本不会进入终端消费市场。照说,资本家有了资本,在当前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商品短缺,市场看好的形势下,为了保本获利,通常会加大投资,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引起物价下降的。因此,使用货币超发来解释通货膨胀,在逻辑上是不通的。但是,过多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这是西方经济学十大原则之一,是西方经济学核心观点之一,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信徒,主流经济学家们拿这种观点来解释通货膨胀,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们国家的精英还在这个原则指导下,为了防止**增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制定了银行法(1994年人大通过),禁止央行借钱给**财政,更不可能增发货币给自己的**。这被主流学家称为一项意义深远的制度安排,是关闭了**主动超发货币之门(周其仁)。但是,在这个所谓意义深远的制度安排下,央行却能借钱给中国的战略敌人,美国,如购买美国国债;却能根据战略敌人美国人的指令,增发人民币给美国人(例如美国人拿美元到中国央行,央行就会增发人民币给美国人换美元),其逻辑之荒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难怪网民们认为他们是汉奸。而美帝从来就不相信这个所谓经济学原则,08年遭遇金融危机,美国**就增发8500亿美元,现在又搞量化宽松政策,一年增发6000亿美元。
也许精英们真的成了汉奸了,一切行动听美帝指挥,美帝需要就增发人民币给美帝,但是禁止增发人民币给自己的**。现在又要汇率市场化,让老百姓储存美元,从而让美帝在中国收铸币税,开启让美帝在中国合法收税的新时代,使中国的主权遭到侵犯。这将是第一个确认中国是美国属国或殖民地的法律,从而使中国一步步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作者:黄卫东,高校从事研究工作 http://hwd99.vip.bokee.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18:10:37
这次的物价上涨,可以说是既有远因,也有近因。远的来说,1:多年的贸易盈余,导致巨额的外汇储备,央行要从企业手中购买美元,就需要支付相应的人民币;2:长期以来,围绕房价上涨,吸引了过多的资源(**、银行、开放商和普通老百姓),渐渐形成了一股投机的风气,同时也有效避免了货币增发导致的物价上涨;3:农副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农民收益大部分不高。而中国的可耕地面积不断在减少,加上气候条件慢慢变差,供给的减少缺一根导火线。4:美国在中东的诸多战争,消耗甚巨。而这些年来美国的政策竟然导致世界走向了一条繁荣的道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欣欣向荣的外贸出口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提前消费,以及华尔街巧妙的理财手段),但这必然会应验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近的来说,1: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出台的救市政策,以及现阶段以美元为首的货币贬值(其实就是印钞),导致流动性泛滥。而中国09/10年的10多万亿信贷刺激,也导致国内货币泛滥。2: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恶化,导致资源配置倾向于投机行为。3:房地产发展前景变数增加,部分资金流出;股市刚经历08年的阵痛,不会马上再次那么疯狂。4:中国今年多变的气候环境,导致部分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减少。需求稳定而供给减少,配合上投机行为(如实物交割和期货),从少数产品蔓延到大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18:22:48
通货膨胀啊,原因复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18:42:18
由交易方程MV=Py,可知所有物价问题,其本质归根结底是货币数量造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0:17:51
物价上涨可以说是老生长谈,08年的通胀已经演示过一次了,但是我个人认为的是老百姓们感觉的是物价上涨的绝对值,而统计局给出的确是同比的相对值,大家对比下2000年的物价,会发现相对值给了我们一种错觉,学统计的人都知道环比比同比更能体现现象本身,从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就需要修正,我个人认为这个数据是远远被低估的。
关于物价上涨,我认为不是短期的效应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其一,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国外的热钱的不断流入,那么相当于人民币对内贬值了,这个通胀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有点过了,一定的通胀会打破目前的物价体系,也是一个革新,看看发达国家的物价体系的改变就能发现。但是这个新的物价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社会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此高的通胀率是不合理的。
美国的量化政策只是一个诱因,通胀本来就存在,早在8、9月份就提出来中国处于滞涨阶段了,不是将要滞涨而是本身已经处于滞涨阶段,那么美国的量化政策一出来,后知后觉的学者们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前期美元的贬值导致了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性走强,避险资金纷纷流入大宗商品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通胀,因为原材料(上游)的价格增长了,而通过传导机制传到下游,可能需要3个月时间,所以物价还在高位。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价格一定会下来,国家一定会控制泛滥的流动性,但是控制的手段不会是再次的加息,中国承受不了热钱的疯狂涌入,如果在次加息,热钱只需要留在银行吃利息了,国内外的利差相当大的再加上汇率上的收益,热钱都不需要地下钱庄了。
再说一个现象,不知道各位关注过海关数据没有,连续几个月的不正常的农业进口很可能就是国家采取的政策,通过引进国外粮食来抑制国内的囤粮现象,供给的大幅增加会使得价格缓慢下降,但是由于海关数据是实时数据,这个传导效应也会持续3个月左右,那么中国的高通胀率可能还会维持3个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1:10:39
国务院已经公布了16项措施稳定物价,专家也在热议提高工资的方式,如何让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过活,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1:45:43
我觉得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贬值引起的。。。当存着人民币无法保值所有的人都会想方设法的去花钱投资,不是说一个热钱游资就能引起这种人人自危的效应。。。货币流通速度也过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1:52:13
PS:这个是我发表于东方财富网的帖子,粘贴过来,不知道行不行。

通货膨胀的前期:

     部分原材料在这一年显露出的涨价势头是一个通货膨胀的指向标,它也告诉我们接下来的通货膨胀要来了。

通货膨胀的几大根本原因:

     1)通货膨胀的预期。这个预期不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先有的,而是外国人先有的。对于08,09的双松,现在的通胀本来就应该是该来的,但是相对于预期的速度,现在来的速度是太快了些。外资从今年早期就开始有规模的进入中国市场,潜伏着投资些本没有人看中的原材料产业。这一方面也为后来一鼓作气发生的涨价做下铺垫。

     2)房价的高悬。房价是非贸易品,一定程度上带动着贸易品的价格。当今年房价一天一个价的猛攀升的时候,铁矿,钢材也开始高悬与高位。这让我国的价格水平普遍上涨。

     3)外资的持续进入。热钱是炒作的直接因素。外资拥有着比我们丰富的经验,自然一眼就看出我国第二市场投资环境差的现象与通货膨胀延续的可能。进入原材料方面的实体经济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的。

     4)本国部分投资财产的转移。温商,想必大家对这个词是很熟悉的,温商炒房团等等是有着辉煌的过去的。他们团结,所以资金合起来后也显得巨大。这次的通货膨胀速度加快也不无他们的原因。他们也是助力之一。

     5)美元的贬值。美国并不是一个很注意汇率走动的国家,他们可以撇开汇率自由调控国家。但是中国不行,中国是保持调控的固定汇率制度,至于引进美国通货膨胀下的价格增长的毛病。

通货膨胀下的调整:

     1)房地产价格的调控。这一方面相信大家都很明白了,5月的狂跌全部是因为这个。为何要打压房地产呢?因为这种非贸易品的价格太高了,将其他贸易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整体水品往上拔高。

       对于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政策的好处,我想谈一下。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着重点放在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上,加大贷款成本。这是收紧货币的直接因素。这个在经济学上与低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是绑定在一起的。这种政策也是不影响利率的条件下对通货膨胀打压的最好办法,也是通货膨胀来临的前兆。

     2)贷款成本的愈发高悬。贷款成本一次次的拉高,以至于投资减少,希望的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打压通货膨胀。这样会引起两个直接的问题:人民币升值与中国投资环境恶化。

       人民币升值:从09年以来,人民币已经保持升值趋势很久了,为了调控汇率,外汇储备也一再增高。但是,本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如果升值过猛,所有的指标将一度跌至谷底,人们心里的保障(GDP报8)也将直接破灭,这是会引起动乱的。为了不引起这些事情,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中国投资环境恶化:随着各方面动荡不堪,投资环境逐渐恶化。各方面的人都更崇尚与保值,于是通货膨胀在这种期求下更是高涨。一方面通货膨胀恶化,一方面收益率得不到保障,直接结果就是更加剧中国的调控难度与问题。

     3)利率的上涨。本人人为利率的上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了。通货膨胀的加剧让汇率评价论上出现了不得不上升利率的局面了。本国人民币方面的投资率预期是一度的高于其他所有国家(现在也是,当然也必须考虑到多个高发展国家在危机后还未真正的振兴,比如说欧洲,日本,美国)。但是需要了解到的是,加高的利息直接原因是高悬的通货膨胀,所以会加剧人们对通货的预期,加高人们对持有现金的厌恶,进一步导致通货的上升,与长期货币贬值的预期。

通货膨胀下对后市政策的预期:

       通货膨胀将会从始至终做为一个主力选手与中国高层做博弈,它将是我们一直要致力打倒的对手。

       1)抵制房价大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涨”,本人认为稳定的上涨是正常现象,跌价和大涨都是会引来调控的。

       2)加大贷款成本。

       3)提高利率。(此方面,我在论坛上发表了(缘何增长银行储备金率比加息好?)的文章。我认为增长银行储备率方面的政策更好,加息只是被动的必须加息才会不得不加息)

       投资环境恶化是另一个大问题。

       1)更收紧货币,加大**的调控能力。

       2)加大重组力度,淘汰附属以前免关税政策的垃圾公司。

       3)更加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到**为主导,引导各方面龙头的崛起。
   
       4)对于投资市场的优化将从货币供应量和信心上做解释。货币供应量将是融资融卷市场的开发。信心将是接下来物价的下降。

需要强调的几点:

        今日对于中国是个困难的日子。中国正慢慢布上发达的道路,但是道路本来就艰辛,现在又出现这么多这些问题,让道路更加的艰辛。难啊难。真心祝福国家将更好。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各方面将处于**的政策完全左右下。但是**不是上帝,肯定只能顾到几个方面,所以大部分方面将出现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希望大家相信党,我们会好的。

        我国的调控目标需要变化,这样的保8是不现实的。大家需要了解这一点。

        多部门仍以保8做为目标,这样的不切实际将是以后暴露问题的方面。大家一定要小心这些系统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1:53:47
就现在的经济情况而言,我国要做出决策抑制通货膨胀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中央宣布再次今年第五次上调存款法定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很大的疑问。在中国,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一政策的有效度很有限。我国的商业银行对这一政策的反应也不是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道德上的劝导很更加有执行力。现在,通货膨胀的另一政策,调整利率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一旦上调利率,存款必然增多,货币也会由产品市场出来,进入商业银行体系中,通货膨胀会立即得到抑制,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国外的政策——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环境下,国际热钱就会从那些利率超低的国家流向中国市场,那么这样一来,中国又必须面临着抑制经济泡沫等等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调整利率的政策是不能轻易实行的。
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那些依靠固定货币收入人的经济状况,物价水平的上涨高于他们的收入。通货膨胀对那些喜欢第风险者,尤其是储蓄者不利,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者购买了大大下降。通货膨胀对那些借贷者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不过,对于那些变动收益的人来说,是一个从通货膨胀中捞到好处的机会,他们的收益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的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2:59:17
2008年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下调利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扩展,同时商业银行的货币扩展乘数作用加大了流通中的货币流量,因此引起了物价上涨,这是货币原因造成的,符合弗里德曼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从财政的角度来讲,我国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缓解经济危机,扩大了**财政支出,增加了投资需求,带动了收入因此物价上涨。
我国外汇储备的角度,我国至1995年以来外汇储备一直上升,今年已达2万亿美元,这些外汇要通过中央银行购买因此就增加了我国货币发行量,导致我国的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导致国际上热钱流入,它们疯狂的进入我国,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急升,这些游资投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会引起巨大的泡沫,推进经济泡沫和物价上涨。
由于美国一直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由于许多货物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导致货物价格上涨,给我国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除了我国全球范围内都是价格上涨。
美元贬值使我国外汇储备大量缩水,又减免了债务,让我国为其买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3:30:04
悬赏到挺高的,但不知评价标准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0 23:44:41
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