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2261 1
2010-11-20
摘  要: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都有赖于企业家的不断成长。企业家及其群体的成长必须基于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自身素质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三重优化,据此提出了基于创新精神、自身素质与成长环境的企业家成长“三环模式”。    关键词:企业家,创新精神,素质,环境,三环模式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微观表现。企业家是社会经济细胞的细胞核,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一、企业家成长的核心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成长的核心。Joseph Alois Schumpeter特别强调,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取得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者不是实验室的科学家,而是有胆识、敢于承担风险又有组织实干才能的企业家[1]。在Schumpeter之后,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受到学者们一致推崇和进一步完善。Frank Rnight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2]。E.G.Freema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国家制度政策等宏观层面发展企业家精神[3]。Michael E.Porter强调将一批组织集中到一起进行创新,并把这种形式称为Cluster(集群)[4]。Miller提出公司企业家精神,并把创新精神作为其最重要的内容[5]。Peter F.Drucker克明确把企业家精神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我们社会需要一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创新与变革是正常的、健康的、稳定的与连续不断的需要”[6]。通过对突飞猛进的90年代的观察,Peter F.Drucker得出结论: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构成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特殊工具。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学会系统化的创新思考,这种思考首先建立在对创新来源的研究基础之上[6]。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成长的灵魂,Schumpeter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 [1]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成长的实质和特征;创新是企业家成长的本能,企业家成长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是企业家成长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等;创新是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家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创造的活的源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 [1]。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才创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价值和满意度,试图将“一种物质”转换成一种“资源”[1],或将已有资源组成新颖、生产力更大的结构。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才赋于更深刻的意义,企业家与其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空前扩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二、企业家成长的素质
    “理想的”企业家素质并不存在。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是交际型的或沉默寡言的、分析型的或直觉型的、规避风险型的或寻求刺激型的。但他们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素质:
    (一)诚信
    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取信于人、信守承诺、坦诚相待,永远是管理的第一要术。诚信也是商业活动的第一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企业家没有诚信就无法正确牵引企业,企业没有诚信就无法持续生存。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原则。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
    (二)冒险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企业家是为个人追求机会,通过创新满足需要,而不顾手中现有资源的活动过程。虽然他们不怕承担风险,但他们决不盲目地冒险,他们更愿意冒那些他们认为能够控制结局的风险。众多企业创始人的生长环境、成长背景和创业机缘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他们敢为人先,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
    (三)合作
    合作是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求生存,合作求发展。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要有非常强的“结网”的能力和意识。
    (四)敬业
    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企业家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面对自己的事业有一种入迷和执着的心态,“赚钱”不再是身家性命的问题,也不是养家糊口的简单问题。达到了这种心态的企业家,往往会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自己的事业中去,对于自己的事业,往往是怀着朝圣者的心情和顶礼膜拜的态度,这种心态所形成的敬业精神超越于献身精神之上。
    (五)执著
    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意味着只有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企业家不但充满梦想和欲望,他们更具有一种为实现梦想、满足欲望而拼命奋斗的执著精神和内在推动力。古今中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家不但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而且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在挫折面前坚忍不拔、永不放弃。
    (六)激情
    激情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激情”,因为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件事都来自于激情。不管表现出来的是辛劳、勤奋,还是偏执、强硬,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梦想的“满怀激情”。一个对实现梦想满怀激情的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会阻挡他们,妨碍他们。而且,他们愿意放弃几乎任何东西去将其完成。
    三、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企业家成长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并逐步走向成功的社会过程,毫无疑问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对企业家成长具有很强的破坏或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应该比企业家的素质更为重要!
    (一)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是建立法治规则和诚信文化的基础。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有利于保护各类财产权,促进各种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企业家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功能是对要素进行配置,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没有产权界定,就无法进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交换、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企业和整个经济只能低效运转。这即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家成长的重要基础[7]。
    (二)创新和创业的人文环境
    企业家在崇尚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中更容易繁盛!要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人文环境。人没有一点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就干不成事情。社会对这些精神没有容忍、提倡的基本态度,就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如果社会不崇尚不提倡创新、冒险的精神,不重视宽容个性特征,不鼓励敢想敢干,不容忍失败挫折,那么企业家就没有社会宽容和理解的文化土壤,就会丧失勇气和冲劲。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崛起的经验表明,鼓励冒险和容忍失败是杰出职业企业家辈出的必须条件。取得成功固然伟大,但创新者倒在探索路上的失败同样值得尊敬。他们的失败给后来者的成功提供了一个路标[8]。
    (三)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企业家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律体系的保障。在法律混乱的环境中,企业家行为更多地体现为非生产性行为,而不是生产性行为。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讲,健全的法律制度能促使企业家作出生产性行为,并抑制非生产性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家的成长。企业家产权作为企业家最为关心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是影响企业家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四)声誉激励机制
    声誉既是一种公共产品,又是一种“内激力”。“内激力”是企业家出于内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个被激励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和巩固的过程。真正持久和强效的企业家精神必然需要企业家对其正面声誉的自我营造,当然也需要社会构建外在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家行为的控制,对企业家精神的引导[9]。
    同时声誉也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可称之为“交易性人力资本”,拥有好的声誉,可以提高企业家的交易能力,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预期收益。但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的获得,不仅仅靠企业家自身,还必须从企业家和社会两方面着手,既要努力培育重“声誉”的文化氛围,又要提高对损害声誉的败德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使企业家从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投资开发声誉性人力资本[10]。
    企业家声誉机制是对企业合约的完善和补充,是企业家进行经营活动的依据和前提,也是社会经济秩序良性化和健康化的基本前提。对转轨期间的中国而言,市场声誉机制的建设极不健全,尤其是企业家信誉(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企业家个人的信誉(信用)仅仅停留在原始的人际关系阶段,单单依靠个人的道德来约束,而没有一个社会制度体系作为规范的平台,这样的信用状况是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之所以出现融资困难问题,这与社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有直接的关系。
    四、企业家成长的“三环模式”
    企业家成长中的创新精神、自身素质与成长环境起着系统而复杂的交互作用。其中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处于核心地位,它对其他各因素起到指导、传接和凝聚的作用,失去了企业家创新精神这一核心因素,就无从探讨企业家的本质内涵和属性,更无从谈企业家成长。企业家素质、能力及其成长必然地受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形下,企业家创新精神直接决定了企业家把握企业创新和寻找潜在机遇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运用,决定了企业家的成长与成败。
    企业家的素质处于基本地位。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企业家个人的成长,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走向,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诚信是企业家成长的基石、冒险是企业家成长的天性、合作是企业家成长的精华、敬业是企业家成长的基础、执著是企业家成长的本色、激情是企业家成长的动力。但企业的基业长青,要建立“让企业家实现其价值”的企业家制度,使得作为组织的企业要不断跨越企业家生命周期的风险。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处于基础地位。企业家能否顺利成长与其所身处的社会背景不无相关。企业家的成长并不只凭个人意愿和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它严格受制于社会的法律制度环境与人文环境,环境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家成长的基础、创新和创业的人文环境是企业家成长的空间、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是企业家成长的保障、声誉激励机制是企业家成长的“内激力”。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基于创新精神、素质与成长环境的企业家成长 “三环模式”(如图1所示)。企业家成长的创新精神处于核心层,如同果树的根。企业家成长的素质处于中间层,如同果树的树干。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处于外层,如同果树成长所需的阳光、空气、水。企业家的成长如同果树一样,有了发达的根系、健壮的树干、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就能拙壮成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一个国家的国力竞争,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作支撑,而优秀的企业源于优秀的企业家。中国目前最缺少的是优秀的企业家人才。中国企业家及其群体的成长必须基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自身素质、成长的环境三重优化。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美]奈特(H.Knoght, F.H.K.)。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王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英)克利斯·弗里曼(Chris Freeman),[英]罗克?苏特(Luc Soete)。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Miller,D. Enterpreneuship correlates in three types of firms[M]。Management Science,1983(29):770-791.
    [6]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张军。话说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8] 何清涟。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环境[J]。Global Entrepreneur,2003(3)。
    [9] 张早平。企业家成长之路:中国职业企业家成长机制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10]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杜倩 来源:《商业研究》2010年第8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0 12:32:52
好东西,谢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