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记者们说我前不久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
银行联合年会上讲过研究中国汇率问题有“中医”和“西医”之分,他们希望验证一下
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怎么样。我发现,记者们的理解力很强。首先,我确实在那里说
过,西医治病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所以认为某一味药有效,而且服后很快见效。
中医则是开一副药,可能一副药里有10 味药,是一个稍微慢的疗法。可能很多人马上
理解成究竟是要快速治疗,还是要渐进治疗的问题。我觉得这个理解首先肯定是最直接
的,也是对的。但是,实际上后面还有两个含义。我想借这个机会略加解释。
一是中药通常是一副药里要有好几味药,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配合起来达到总的
疗效。就缓解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特别是贸易不平衡来说,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和结构调整,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性,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内需和发展服
务业。这些举措都类似中药,是好几味药。汇率也是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味药。
扩大内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内需扩大后,出口和内销的比例会发生较大的变
化,进口也会扩大,相应地国际收支顺差会减少。同时,劳动工资会向上调整,能源资
源价格会进一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在环境成本方面,中国过去定价比较低,
而随着环境成本的真实化,某些制造行业将会感受到社会经济综合成本的上升。在价格
机制方面,包括对出口退税政策的把握问题。总的来说,这些一揽子政策有点类似中药
配方的综合治疗。我们希望这个综合治疗是有效果的,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不单独强调某
一味药特别有效或者单独就能起到足够作用的看法。这或许反映出,在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论上可能有所不同。
二是中药治疗方法中包含一种做法,就是动态调整和试错。所谓动态调整,就是指中医
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变化来调整药味。有一些药会取消,有些新的药会加进来;同时,各
药味剂量也会作调整,有些剂量会加大一些,有些剂量会减少一些。总体来说,是根据
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反馈也就是观察病人身体状况的改进情况。可见,这是一种动态
调整,建立在反馈基础上的动态调整。中医可能不像西医那样有完整的、逻辑性很强的
理论,有些方面要凭经验。而经验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有可能做
得不一定非常准确,但其逻辑是可以进行调整,没有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会被取消,
或者被减量,这就是试错。我想这也是一种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地调整。例如,我们在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的过程中,曾较多地倚重出口退税的调整。但
是,后来发现出口退税的调整可能也有不少副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平等竞争的原则不
一致。之后,使用这种措施的力度和范围就发生了动态调整,这反映了不断演进和进步
的过程。
总之,我采用中医的比喻有三层含义:一是不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而是选择渐进疗法;
二是不指望一个单项措施起到特别大的作用;三是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和允许
试错。
二是关于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以及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是现
在大家热议的题目。我想既然有那么多专家在谈,我个人尽量不要说太多,也不发表评
论,比如哪个说法对,哪个说法不一定对。应该说,美联储的QE2 已经酝酿一段时间
了,人民银行与美联储在多种场合进行了多次沟通,国际清算银行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的
例会就是其中一个渠道。多数情况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会亲自出席,有时也会由美联储
理事参加,他们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做了相当多的阐述。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很多
说法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从美联储的职能定位来说,它要对美国经济负责,要为创造
美国的就业和保持美国国内的低通货膨胀率负责。因此,在美国经济复苏比较脆弱、失
业率比较高、通胀率很低,同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接近零的情况下,美联储采用数
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