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zhangyu2009
本题大家主要从国家的GDP的角度给予的相关数据做讨论,但是一个国家**控制的财富仅从这方面来看,所反映的效果可能不太令人满意,更重要的是从资产性收益、要素收益、国有企业的资产与收益、税收、垄断和行政许可、市场准入等诸多方面的财富收益总量进行考察,可能更好地反映国富与民富之间的关系与改革依据!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67983&page=4&from^^uid=1123236
我觉得如果建立起一个三元的宏观经济模型,或许有助于解决先生提出的进一步问题。尝试如下:
一、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模型通常只有两个层次——劳动者(工资)和资本家(利润),所以无法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分析。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为现代经济——股份经济的宏观分析,建立起三元的宏观模型。
现代股份经济总共有三个层次:
从人的角度看,分别是——劳动者、资本家(中产阶层)、和国家。
从生产资料的角度看,分别是——人力器械、动力机械、和基础设施。
从生产结构看,分别是——个体劳动生产率、集中劳动生产率、和联合劳动生产率。
从分配结构看,分别是——工资、利润、和税收。
从占有结构看,分别是——消费资金、企业股份、和国家股份。
从市场结构看,分别是——消费市场、股票市场、和国家债券市场。
……如此等等。
二、而在所有这些三位一体的系列中,处在核心位置的基本分配规律就是:
1 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必须与社会的个体劳动生产率总额相一致(劳动力价值规律)。
2 资本家的利润总额,必须与集中劳动生产率所造成的差额相一致(剩余价值Ⅰ规律)。
3 国家的税收总额,必须与联合劳动(股份经济)生产率所造成的差额相一致(剩余价值Ⅱ规律)。
由于工资总额+利润总额+税收总额=GDP,所以只要GDP在劳动者、资本家、和国家之间的分配比例违背了上述基本分配规律,就一定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进而使消费市场、股票市场、和国家债券市场出现动荡。
而所有这些动荡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上述——1、2、3中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