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MBA专版
1818 0
2020-09-16
我们做事时要竭尽全力,到达“尽人事,待天命”的境界。换言之,“把自己逼入绝境”其实是一种手段,它能让自己进入“安心立命”的清澈心境。

——稻盛和夫



把自己逼入绝境



即使遭遇困难,也决不逃避。当你陷入困境、苦苦挣扎时,如果抱有“无论如何也必须成功”的紧迫感,就会发现平时忽视的现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微信图片_20200916174454.jpg


我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进入京都的“松风工业”工作,在那里开始了精密陶瓷的研究,但我事先并没有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算不上是优秀的技术人才。

但随着不断的努力研究,我终于成功合成了新型陶瓷材料。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之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发出了同种材料,而在他们研发成功的一年后,我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该材料的合成。于是,这种材料成了松风工业当时的主打产品,也是后来京瓷创立初期的主打产品。

微信图片_20200916174458.jpg


按理来说,我这种人毕业于地方大学,且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根本不可能成功合成这种新材料。而我之所以能成功,便是由于采取了把自己逼入绝境的方法——心中抱着“无论如何也要让研究出成果”的强烈意念,全身心投入研究,以至于把自己逼到近似“疯狂”的极限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灵光闪现”的瞬间,并得到了启示,从而使研发取得了成功。

《京瓷哲学手册》里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拼命努力,把自己逼至极限,终会得到“神灵的启示”。当然,灵感源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但我觉得可以认为是神灵看到我们苦苦摸索的样子,而动了恻隐之心,于是给予了我们启示。因此,我经常激励员工:“要努力到神灵出手相助的地步。只要做到这点,势必能获得启示。”

想取得优秀成果就不能轻松散漫



毕业数年后,我到访久别的母校。当时正值京瓷公司的创业初期,我一边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一边全力投入公司的经营工作。我在和上学时的一位恩师把酒畅谈时,可能是我所表现出的状态让他有所察觉,于是他说:“稻盛啊,这样下去,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如果不保持从容余裕的状态,是想不出好创意的。你是一个技术人员,有责任不断想出好创意并投身研发,所以别把自己逼得这么狠。”

微信图片_20200916174501.jpg


当时的我是这样回答老师的。

“老师,您这么说就错了。只有在进行研究时把自己逼至极限状态,美妙的创意和灵感才会产生。您说‘如果不保持从容余裕的状态,是想不出好创意的’,但这所谓‘创意’只不过是偶有所得的设想而已。如果靠这种信手拈来的设想,连一般的工作都无法顺利完成,更别说尖端的科研工作了。”

这么说可能有些失礼,但在象牙塔中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教授们,很少抱有“即便赔上性命,也要研究到底”的紧迫感。但那些因为取得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想必在进行研究时,也是把自己逼至极限状态的。

正因为如此,我当时毫不留情地反驳老师的话:“如果真想取得优秀成果,就不能轻松散漫。”

化不可能为可能



所谓“逼”,即“让自己全身心投入”之意。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一事一物,是一种精神与意识高度集中的状态。

微信图片_20200916174507.jpg


“火灾现场的爆发力”是一种常见现象。隔壁人家失火了,在火势蔓延到自家前,为了把家里值钱的物件搬出去,身为“弱女子”的家庭主妇居然用肩膀把大衣柜扛出了门外。等到火灾扑灭,自家幸免于难,于是要把大衣柜再搬回家中,可这时候不要说扛了,推也好,拉也好,衣柜都纹丝不动。家庭主妇感到不可思议:“我刚才是怎么把这么重的东西扛出来的?”

“神灵启示”属于精神层面的概念,但“火灾现场的爆发力”这个实例证明,在精神高度集中下,肉体也能够(即物理层面)产生巨大的能量。

微信图片_20200916174510.jpg


不仅如此,如果把自己逼入绝境、埋头于研究工作,还能产生另一个意义。

竭尽全力把自己逼入绝境,到达了“尽人事”的境界,就能心生“自己已经努力过了”的自豪感,从而进入“待天命”的心境。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周围企业纷纷倒闭,自己的企业也陷入订单锐减的窘境。即便如此,自己仍然拼尽全力地埋头工作。这种“尽人事”的态度,能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

我们做事时要竭尽全力,到达“尽人事,待天命”的境界。换言之,“把自己逼入绝境”其实是一种手段,它能让自己进入“安心立命”的清澈心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