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11-24 22:34:16
怎么说呢?本科期间学的西方经济学用的就是高鸿业先生的,当时学还好吧,入门也就没有深入,后来看过曼昆的(不过是中文版,目前打算研读一下英语版),区别还是有的啦!
耐心一点,还是可以读下去的!
相信这哥们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34:33
起初也是觉得高鸿业的书不怎么样  但是后来入门了  觉得那本书如果静下心来读  内容还真多  不懂的地方也多 只不过像楼主说的  不适合做入门教材  但是国内很多学校  都是用这本书做教材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34:39
经济学本身就是带有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
老高不是在序言里讲了吗,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吸收有用的思想为我所用,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立场不同(西方经济学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在整体上是要对其持否定态度的,为了不打乱正文中对西方经济学的客观阐述,因而在每节的末尾加上否定性的评语,造成了前后看似矛盾的情景。
老高的学术水平自不用说,翻译过凯恩斯“通论”,工科出身又留过洋,属于见过世面的人物。如果不带情绪客观的读老高写的序言,恰恰会发现其实那才是全书的亮点啊!给了读者不同于西方学者著作的审视观点。
如果楼主不想读老高的书也可以,大体内容可以参考曼昆,萨氏或其他西方学者的著作,但序言个人认为还是很值一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35:07
高鸿业的书第一遍看觉得很茫然,第二遍看似乎觉得理出了头绪,第三遍看觉得写的不错,第四遍看觉得还是有继续看的价值,慢慢品味,你就会觉得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他的脉络非常清晰,微观紧紧围绕供给与需求曲线为什么相交讲解,宏观又紧紧围绕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论述,重点强调了经济增长的目标。
看不懂仅仅是因为我们看的不够多,看的不够细,不要盲目批判,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学校、老师、学生选择这本教材,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要相信几经易版的书籍自有他流传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37:04
我有点想推荐一本书,王小平的微宏观,不知道有人读过没有,里面对理论的讲解并不深,但是对于图形的推导和各种图形如何来的,讲的非常的好和细致,适合本科生。当然最好,要和一本讲理论深入,更难一点的西方经济学一起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38:35
另外,高的书很不错,建议多读几次。学经济学的,西经是根本和关键,多读,再加上其他的书,相信收获会更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38:44
其实吧  我觉得初学经济学 还是通读国富论比较打基础。  学有余力看看资本论。。   看完就基本入门了。。 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39:40
高鸿业这套书啊 我也学过 很郁闷 现在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直接买的就是平狄克和曼昆的教材 其实 说白了 这个不能怪高鸿业 要怪只能怪中国特色**** 客观看待的话 第一 高鸿业这部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套经济学好教材 第二 其缺点在不是一人完成 整个体系缺乏系统性 比较零散 再一个就是政治意味太浓了 无奈 我当时看的时候也是用剪刀和胶带 所以一看标题就感觉亲切 啰啰嗦嗦说了不少 建议楼主买一些正常的书看 比如 萨缪尔森的 平狄克 曼昆 斯德格里茨等等的书看 还有就是最好看英文原版的 英语难度不大 数学运用简单 很好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43:03
jiauibe 发表于 2010-11-24 22:34
经济学本身就是带有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
老高不是在序言里讲了吗,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吸收有用的思想为我所用,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立场不同(西方经济学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在整体上是要对其持否定态度的,为了不打乱正文中对西方经济学的客观阐述,因而在每节的末尾加上否定性的评语,造成了前后看似矛盾的情景。
老高的学术水平自不用说,翻译过凯恩斯“通论”,工科出身又留过洋,属于见过世面的人物。如果不带情绪客观的读老高写的序言,恰恰会发现其实那才是全书的亮点啊!给了读者不同于西方学者著作的审视观点。
如果楼主不想读老高的书也可以,大体内容可以参考曼昆,萨氏或其他西方学者的著作,但序言个人认为还是很值一读的!
   个人选择什么立场和观点似乎应该是由个人来决定的吧   而不是一本教材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45:28
hanneke 发表于 2010-11-24 22:43
jiauibe 发表于 2010-11-24 22:34
经济学本身就是带有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
老高不是在序言里讲了吗,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吸收有用的思想为我所用,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立场不同(西方经济学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在整体上是要对其持否定态度的,为了不打乱正文中对西方经济学的客观阐述,因而在每节的末尾加上否定性的评语,造成了前后看似矛盾的情景。
老高的学术水平自不用说,翻译过凯恩斯“通论”,工科出身又留过洋,属于见过世面的人物。如果不带情绪客观的读老高写的序言,恰恰会发现其实那才是全书的亮点啊!给了读者不同于西方学者著作的审视观点。
如果楼主不想读老高的书也可以,大体内容可以参考曼昆,萨氏或其他西方学者的著作,但序言个人认为还是很值一读的!
   个人选择什么立场和观点似乎应该是由个人来决定的吧   而不是一本教材决定的
非常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46:04
为撒对我设需要审核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46:13
国内的推荐 宋承宪的~~ 写的比较深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46:27
因为现在要学中级微观 本科学的是数学 底子不好 所以有同学推荐那本看 对于初学者挺受用的 浅显易懂 只是感觉有的地方写的有点罗嗦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50:49
老高的书三十年前就过时了~      没一版都差别不大~  早就跟不上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56:36
这种帖子居然也能被设精华 我还以为是被删了  斑竹到底不是party风格的人那

那我就补充一下

我西经入门用的曼昆 后来看了萨缪尔森  范里安中微  branson中宏

悲剧的是某某考研推荐教材居然是高的  怎么看也看不下去  简直是污蔑我心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我鄙视他?
1、 因为介绍一门完整的知识学科  “编著者”不太适合发表太多的个人观点
    为什么?  编著和著的差别  你可以写专著来批判,但是不适合在别人的知识体系里面到处插刀子
2、 编著者也可以发表个人观点,但是最好完整的介绍整个体系之后再发表再最后,而不是前面或者中间。
    放在前面就叫先入为主,凭什么还没看就要接受高老您的观点,放在中间更**,既没有严谨的逻辑和
    完整的叙述,抓住一点错误就提,让人无比困惑这漏洞百出的体系,为什么还要翻译给我们看?
3、 学习和思考而不是灌输
    结论应该由自己思考而得,不是由高老灌输而得。我们从小大大背了十几年政治,相信共产主义的请
    举手? 这样的灌输就毫无意义还让学生无法思考。可以做成小专题或者问题的形式提问。社会科学本
    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我刚上大学时候问了哲学系一同学一个愚蠢问题,啊,黑格尔那谁,不是唯心主
    义的吗?你们还学他的书? 同学笑笑无语
    过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二。 被中国教育机器摧残的多么sb
        人要有自己判断的能力,  索罗斯的 金融炼金术就把 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批判的一塌糊涂  
     我们不需要结论,你把人家的东西好好翻译过来就行了! 我们不是傻子 是对是错我们自己会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56:53
看来大家是更爱真理了嘛。著作是立言,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目的。什么剪刀和胶布的?有这份心思的话,可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59:02
高老师的书不错啊,不然怎么会是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教材~~~~~你要看看人家写书的时候的背景~再说,经济学这东西,那有谁抄谁啊,规律啊曲线啊,百十年前就有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2:59:25
尽信书不如无书,从书中得到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高老的时代和我们不同,没有必要如此苛求前人。私以为书的结构还是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02:15
上帝啊,我不想骂人的,但是44楼真是玷污我心中学经济的人的形象~~~~真搞笑的一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06:10
我只是大略地看过一下,因为旁边的人有用过,好像当时金融联考什么的就是用那个书。但是我们一直用的是外国的教材,其实很多人说的要去读英文版什么的,对于初学者还是没有必要,直接读人大社翻译的那套书就已经是超级好的,从初级到高级各个层次的都有。所以紧跟人大社那套书,应该是没错的。书,其实好坏不是最重要的,它的好坏往往都是相对于人们的主观性而言的,适合你你就觉得很好,甚至有人是用书的纸张质量来评判的,因为纸张质量很好然后每次捧起那书 就觉得给力。。。所以,LZ大可息怒,去找一下适合自己的教材来读,这样是当前最优选择。当然,高鸿业教授的水平,我们还是信得过的,据说那套西经的书确实还蛮适合中国人的思维,问题就在于后面的批判部分,呵呵。就探讨这么多吧,欢迎轻一点的拍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06:27
一本经济学教材能存在这么久是有他存在的意义的,好多学校考研还是将高鸿业的版本做为参考书之一难道没有道理吗?固然你可以说抄,那么中国的西经教材有很多,可以说每个学校的经济学院的某位教授都会出一本,那么他们的为什么没有流行呢?高老的教材,总体构架上是非常好的,给入门经济学的同学有很好的指引作用。
   身在中国就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要以为扯上所谓的“政治”就什么都一文不值,或者以为自己很西化,高老书中的批判也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没有什么不对,也可以看作是个人见解。
   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家有些见解能收到国外的注意,你要知道,是与中国的结合有关的,作为一个这么大的经济体,一个与中国实际国情,实际市场环境相结合的理论是多么的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06:39
真不如在每本书的上面和下面留白印上大大的 :
      你是中国人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警惕西方经济学的糖衣炮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09:16
凄惶月 发表于 2010-11-24 23:02
上帝啊,我不想骂人的,但是44楼真是玷污我心中学经济的人的形象~~~~真搞笑的一个人~~~
       come o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11:32
就像文革那时候 的出版物,开篇 先来一段 毛主席语录,“伟大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云云....
我也觉得 每一章的结束语 很浪费纸张墨水,加上意识形态后的东西都很扯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15:03
个人认为不太适合入门    曼昆的最适合  

  我有工科同学曾问我学学经济看哪本书好 我推荐了曼昆  过了一周他跟我说两本都看完了  像看故事一样

  决定选经济学的课听了     老高的书能做到这点吗?    绝对不行

  里面的批判也已经过时很久了  很多问题西方经济学已经解决了   

  所谓有破有立   西经砸破了  您有什么东西呢?

   毕竟政经没法指导我们当前搞经济建设  也不知道怎么宏观调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21:33

为何此书被奉为经典却备受争议呢?

为何此书备受争议却被奉为经典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21:45
他的书挺好的呀,我看了看,觉着还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27:5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待高鸿业先生的书,可以不喜欢,但是不可以不尊重这是治学的态度,我们可以在学术上打倒对手,但是同样作为学者,作为对经济学热爱和奉献的人,要学会相互尊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29:06
这有什么啊,凯恩斯不就被中国人利用了吗?特别是开放后,那简直就是“凯恩斯”注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30:34
高鸿业的书不错,不过要耐着性子读!耐着性子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