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11-24 23:36:04
唉   你可以看高抄别人的那部分嘛  至于批判的 不想看就不看嘛  干嘛把自己搞的那么痛苦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40:50
人家写书,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读者自己学习有你自己的大脑管着!
正所谓“见善迁,见过改”嘛,学你感觉好的,抛弃感觉不好的。(当然我个人的建议是有空也看看自己不喜欢的)

我是看老萨的书启蒙的,但高的书对我帮助很大,至少看了高的微观,中级微观经济学我基本跳了过去直接学的中高(十八讲)和高级。宏观的对凯恩斯的理论特别是ISLM讲的还是很好的(虽然我读了很多遍才搞懂)。学知识嘛,多看书,看不同人的书,看不同领域的书,你才会进步,而不是抱着一本书抱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45:18
1# hanneke
这个评价太偏激了,我个人觉得高鸿业的西经挺好的,当初考研的时候看了好几遍,每章每节的内容都能很熟悉,第四版比前几版都要好,错误也较少,对初学者学习还是非常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46:44
happy_287422301 发表于 2010-11-24 23:21

为何此书被奉为经典却备受争议呢?

为何此书备受争议却被奉为经典呢?

那是因为就国内教材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更好的选择需要后人来书写
另外,我觉得国外教材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显得啰嗦,而且多是讲美国的案例,中国人学经济学嘛当然要以国内案例为主了,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经济运行才能经世济民嘛,在此基础上培养全球视角,放眼世界,我觉得有不足可以改进,老高的书案例有点缺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48:11
再者 很少有没有错误的书 尤其是经济学方面的书,一本有错误的书更能激发读者思考。从而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岂不是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54:47
本人曾经将高鸿业的书读过四遍,每一遍读过都对高老肃然起敬,高老的书虽说不如时下人们评论的一些国外经济学教材那么著名,但绝对是非常适合国人阅读的,高老的书中对每一个概念都界定的很清楚,比如边际替代率下标的x和y,我只在高老的书中,才明确的说明是x替代y,还是y替代x,让人们对经济学的概念非常明了,非常适合把经济学的基础打扎实。国外的教材虽然高深,如范里安的现代观点等,但由于目标受众不同,并没有对概念下标这类问题,给予详细说明。我也看过高老翻译的凯恩斯的《通论》,再翻过头看高老的教材,觉得高老对凯恩斯理论的领悟可用一首歌的名字来形容—“懂你”。
    高老的书中最受诟病的就是每章后面所作的批判,不少人,甚至一些教授博士生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教授每每提及,也颇嫌教材中的狗尾续貂之举。但如果大家更多的关注一下高老的人生经历,一位在解放前留学美国的学子,学成之后回到新中国,因为政治的原因,还蹲过牛棚,拨乱反正后重返三尺讲台,一本西方经济学凝练了高老对经济学的参悟,但也许是那不愿回首的经历,他在每章都留下了让后人摇首的文字。我想他是知道自己作品中的瑕疵,但为了不再为不必要的政治因素烦扰,他还是选择留下瑕疵。这也是最让我感到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可敬之处,曾经满怀学识和报国热情,却经历了不堪回首的岁月,而今依然献身于经济学教学事业,若非那段动乱年代,我想他的成就不仅于此。那一点瑕疵,随高老的书已历四版,也许高老不愿将其删除,只是为了祭奠那逝去的年华,激励新人,经济学的海洋中,学无止境,当珍惜机会。
     初读高老的书,实在觉得是一本难度的经济学基础教程,于是了解了一下老先生的人生履历,但随即闻知老先生辞世,人大痛失国宝级专家,心中颇感怅然,时下许多年轻学生,仅凭书中文字,就对高老妄加评断,却忽略了用历史的、联系的眼观来看待问题,偶然看到这个题目,便写了一点感受,见识浅显,让大家见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4 23:55:23
我还是很推崇高老师的西方经济学的,对于经济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初学教材,有一定的系统性难度适中,入门教材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好,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学生还是要高老师的西方经济学来把入门跟进一步的学习衔接起来,我同意楼上有同学说的,先不要看每章最后那批判的东西,先看一遍再说!之后再结合批判的内容消化吸收!自己还是顶高老师的教材,不错,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0:07:40
我们都把高鸿业的教材当做经济学的圣经来看待。一说到西方经济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鸿业。我记得大一刚进学校时我学姐就和我说西方经济学你就看高鸿业的,他的教材不错。其实在国内来说高鸿业的教材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要真正比起外国的那些原版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肯定是有差距的,并且其中掺杂了许多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在里面。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高鸿业的教材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想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应该看外国原版的,原版的不懂,至少也得看汉译版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0:08:35
看到楼主的发言我感到有些恐惧,甚至有些恐慌。
         难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均衡点才是真正的经济学?难道只有公式和模型组成的数学推导构成的经济学教材才是真正的经济学教材?难道真的只有美国人写的东西、看的东西才是经济学?!!!!?????
     经济学不仅仅限于此吧,清醒点楼主!不要被西方的经济学思想蒙蔽了,不要成为西方思想的奴隶,不要被西方思想的侵略者——西方经济学所蛊惑。
     西方国家正在实施着一种新的侵略,他们正在发动着一场侵略战争!思想的侵略。
     主要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教育一定出了大问题!现在的学校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全都是西方经济学,所有进入大学的学生们都会误认为西方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只有像西方经济学那样思考才是真正用经济学的方式来思考!其实那真的都错了!!!!!!!
     能够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0:25:43
高鸿业是最负盛名的,也是比较普及的。至于 起始和结尾  历史课本都可以有选择性的遗忘和铭记 何况…… ,中国长大的孩子知道的,你懂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0:31:25
看过高鸿业第四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部分,感觉微观好学很多,宏观有些概念很抽象。有好多知识都跟金融学是相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0:38:13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任何再好的经济理论也会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对初学经济学的人来说,这版教材在每章后面说明其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西经挺好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0:40:54
我觉得 他编书很有问题  我大一读他的书时 那叫一个讨厌   条条框框  讲完了还马上说这东西是没用的
一点也不知道实用  仅仅为了经济学理论考试而经济学   
当然  他的专业性我不否认 但是编书也实在是太什么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1:31:34
客观点说,高鸿业的书在考研的时候还是蛮有帮助地~
内容算比较详细全面,但像一些原理的数理推导并不是很严谨,作为初步的经济学读物还行,有助于了解,但要进一步研究就要看其他教材了。
另外,考虑教材语言的话,个人觉得国外的经典教材会相对易读些,初步的经济学读物除了高鸿业的教材外,如果不是备考(在当下。。),选择国外的经典教材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7:2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7:29:00
他的第一版、第二版好像还可以,到了第三版、第三版,好像就不行了,很多地方重复,概念下定义又不太一致,有写问题论述不到位,意识形态严重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8:04:56
经济学的客观现实就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无法分割的,当论述一个事物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会加入个人的理解,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会将作者比较支持的观点放在新闻摘录和参考资料等地方。而且,应该意识到,有些内容是为在中国普及所“必备”的内容,对此不必过多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8:24:03
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其道理,高鸿业之所以如此受青睐,也一样。楼主实在读不下去不妨先找其它版本读读,有一定基础之后再来读高的,也许会有一定收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8:24:35
因为第一版的时候,著者的思维还没有从文革中走出来,或者是刚刚走出来,还有点胆战心惊呢,所以要批判,即使心里顶礼膜拜,嘴上也要说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8:27:15
高鸿业版的经济学还是很不错的,堪称国内比较经典的适合本科低年级用的基础经济学教材。讲的很清楚,尤其是里面的图,能帮助很好的理解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8:37:17
读之前我很兴奋,很激动,上完课才发现:书真的很政治!明显的批判性,而且逻辑对于初学者有点乱了,当然!既然是政治经济学就意味着它的政治偏向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请问写书的主线是什么?段与段间一会政治一会经济,这很让人不爽啊!就像你看电视剧的时候插广告,你会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8:47:23
我觉得高鸿业的书还不错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8:53:53
无视!网友嘛,生活在最底层,活的累了,被人欺压得不行了,才来这里发牢骚··········
都是一群可怜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00:41
高鸿业的批判似乎用处不大,其实也可以参考,对于加深理解是有帮助的。只是有些观点太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01:58
高鸿业的书不错了,真去看萨缪尔森的原著试试!对于初学者来说,好好耐心学学高鸿业的教材就能有个基本的经济学基础了,有了基础才好去看去学习更高级的经济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08:24
微观部分还好,而且对于均衡的几个方面,可以类比看,会很有收获。
宏观的看的我头都大了,语言冗长繁复,夸张些说,有时一句话要看大半天…而且关于IS—LM曲线当中,为什么IS曲线右上方的是产品超额供给并未明确地指出,有些概念阐述不清晰,例如GDP,gnp,ndp,nnp这几个概念…
总体看来,还是好的,框架不错,但细细看,很多语言确实需要重新组织,避免繁复。
这本书严格说来,并不是高老所编著,他只是写了一个提纲而已…每一小结的批判,我觉得也不必过于在意。书本来就应该实行批判性地阅读,这样才能有自己的东西。就像现在高书里讲的有些批判,在我看来,是苍白无力的,有很多国家(看看捷克的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改革)早就改了…而且囿于现实情况,人家针对我们的批判,并没有写。权力得不到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肯定还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所以,可以看看课外读物来替代一些批判性的章节,更可以拿来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35:21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得多,许多现在不怎么用的内容也也可以在里面找到,有小百科的味道。比如关于基数效用理论的详细讨论。关于这些内容有没有用不好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内容现在很少在主流经济学教材进行讨论了,但知道也无妨,可以扩展思维。

还有就是高鸿业的书语言高度精炼概括,难听点说是干巴巴的。几乎没有例子。最后一章也是抄袭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不过人家既然是编著,这样做可能不算抄袭吧。?

如果考试要考高鸿业的,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看了,毕竟两本书差别很是蛮大的,内容上,体系安排上。相比而言,高的书比较传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35:59
那套书还是非常不错的,作为应试教材的话。另外每章后面的批判内容你完全可以自己判断对与不对。我看了后觉得,这些批判大部分并非牵强,至少可以开阔你自己的思路,兼听则明,或者如果是一场辩论,可以看看人家是如何辩驳西方经济学是有问题的。这是中国的官方指定西方经济学教材,而西方经济学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学,你要官方完全承认接受这个东西,说西方经济学有多好,不太现实吧。所以,要理解编书人的难处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37:27
对于初学者来说,看高鸿业的书还不错吧,并且是国内好多高校本科用的教材...对西方经济学有一些了解了,在看一些原汁原味的外国人写的应该不错,像曼昆,多恩布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39:17
还是当初考研的时候看过高鸿业的西经,那本书上被我密密麻麻地画满了记号。考完后没舍得丢,打算一直这么留着。这本书可不比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看曼昆的书像看小说那样轻松,可高鸿业的这本书要细细的看,不动笔墨不翻书。这本西经课本能为初学者对经济学做个简要的介绍,帮助读者掌握一个大概的知识结构框架。虽然高老已经去世,这本书也不会再有新的版本出版,但我觉得它依然值得一读。
在历史方面我看过一些材料,所以能够体会老一辈的人是怎么样熬过来的。高老书中的那些让人觉得别扭的话,大家不必锱铢必较,取其所需就是了。反正你也不信那些违心之言,对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