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855 0
2020-09-18
来料不良,就一定是采购的事吗?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造成来料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1、上线后发现来料不良,需退料、补料,IQC检验存漏洞.

2、料号、PO号/批次、供应商编码、数量等标识不清晰,影响仓库收料.

3、包装不合适,设计未考虑,运输保护不够,造成来料不良.

4、IQC检验标准与物料认可标准、供应商生产标准不统一,相互打架.

5、供应商出厂检验OQC不到位,不良品流出.

6、供应商制程IPQC控制不到位,关键工艺品控缺乏,工艺路线、作业指导不清.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看似一个小小的来料不良现象,竟然有这么多的影响因素,令人咋舌.

采购要保障以合理的价格,在正确的时间,买到正确的物料.仔细剖析,触目惊心.质量管理是贯穿公司内部、外部的全流程行为.对此,建议从"知道、做到、防到"三个方面来解决采购质量问题,以确保交期可控:

1、知道:标准、语言要一致.

采购方要什么,供应商供什么,应保持共同的沟通语言、标准,首先要保证双方都知道,并形成标准的书面文件.

根据采购方规格定制的物料,除了规格参数、检验项目、认证……等等必要的标准,物料的公差、色差、运输包装、生产包装要求,却往往被采购方所忽略.

2、做到:执行、跟踪要落地,保障所获.

根据物料特性,涉及到定制的技术和质量工程师,应在供应商的首批量产之前,实地参与检验供应商的关键来料,深入供应商生产制程,参与品质的过程管理,尤其是关键控制点,以确保所交的物料是合格的物料.

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现状,缺乏品质控制体系、流程和规范,不要说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也不要说介入供应商的制程,公司内部也是各自为政.

3、防到:建立反馈、处理、修正的"螺旋式改善体系".

采购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最大化地控制异常发生,不是简单地"0或1"、"黑或白"二元管理,而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采购质量问题反馈、处理、修正的"螺旋式改善体系".

和供应商一起成立改善小组、进行问题调查及追踪、清查相关原材料和在制品库存、检讨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制定临时和长期改善措施,并持续跟踪.

我们见到的事实,往往是出了问题就灭火,救火英雄随时出现,企业老板带头四处灭火,追求短期见效.救火有功,英雄频现.

中小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缺失,没有职能没有人.质量部门对待供应商品质异常,容易走两个极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