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金融工程(数量金融)与金融衍生品
2616 7
2010-11-25
新闻作者:大有期货 付奎  新闻来源:期货日报

市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非均衡向均衡运动的动态过程,时间价值在这个运动中非常重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虚拟经济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登上历史舞台。正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时间价值预期上的动态不一致,才导致了现代经济、金融危机。
  谈到时间价值,不得不提及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如果说传统经济学注重的是均衡分析,那么奥地利经济学则非常注意时间概念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们擅长从时间角度解释利息的实质。他们认为,从时间角度看有三方面因素需要注意:一是人们总是看重现在的产品和目前的生活,相比未来,人们更倾向于高估现在的产品;二是出于对财富增长的预期,人们总是看重现在的消费,如果让其放弃现在的消费就必须给予一定补偿,补偿价格取决于他们的时间偏好;三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品被用于生产并制造成其他产品,生产过程被逐渐拉长,时间跨度越来越大,即“迂回的生产”,利息就是体现这种迂回程度的一个变量。之所以会产生一个时间价值,是因为人们有时间偏好,时间偏好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物品通常比未来物品具有更高的主观价值和价格,即人们宁愿要现货而不要未来的商品。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从时间价值角度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消费和投资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效应,即投资是为了形成未来的生产力,为保持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然而,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储蓄,即人们没有消费的部分。如果一个经济体过度消费,储蓄必然很少,这样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就会很少,那么这个经济体必须依赖外部资金,一旦外部资金出现问题,该国经济就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缺口,从而造成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种情形的例证。另外,如果一个经济体过度依赖投资,即人们大量储蓄,这样投资的资金就会很多,那么这个经济体必然面临产品过剩的状况,这时该经济体一定要依赖外部需求,一旦外部需求发生变动,该经济体也会出现危机。2008年年底,我国面临着出口增速下滑带来的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就是一个很好例证。所以说,保持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平衡很重要。
  但是,这个平衡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投资,需要剩余资金,另一方面资金来源于人们让渡消费,即人们减少当下消费,储蓄起来为了更远期的消费。投资和消费之间的结合点就是利息,因此最佳的利息水平应该是人们对时间的偏好率水平,即未来新增的边际消费效应经过时间上的体现后应该与当前人们放弃的边际消费相同。
  虚拟经济可以分为两个基本产品——货币和资产,两者定价的原理都很简单,未来预期收益率的贴现。这个定义本身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预期收益率,二是贴现。虚拟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实体经济存在很大差别,即虚拟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收益决定成本”,而不是实体经济中的“成本决定收益”,这是因为在虚拟经济运行过程中,成本总可以找到相应的工具进行对冲,因此影响虚拟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期。当人们对未来价格上涨存在很强预期时,虚拟经济将呈现健康运行状况,一旦预期发生改变,虚拟经济将呈现危机。贴现本身包含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影响贴现的主要因素就是通胀和利息水平,即时间偏好。这样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就能紧密结合起来,利率、预期收益率和通胀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动就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发展中的非一致性,从而带来了现代经济、金融危机。
  在虚拟经济中,人们对货币和资产的选择也会造成虚拟经济内部运动,即人们对于资产的选择会对虚拟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一旦这个影响超出虚拟经济本身范畴,就会波及实体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人们在货币与资产之间的决策行为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一旦选择货币时,必然会减少对资产的持有,反之亦然。货币之所以有需求是因为人们想把他们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想有一定额度的货币存在手中。当人们预期未来通胀会上升,且通胀率小于持有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时,人们倾向于增加现在消费,减少货币持有,增加资产配置;当通胀超过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时,人们倾向于变卖资产转而持有安全性高的货币。当人们预期未来通缩严重时,人们会变卖资产增加当下货币的持有,减少现在的消费。一旦这样的规模超过虚拟经济承载能力,则会波及实体经济,从而造成实体经济危机。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时间价值预期上的动态非一致性导致了经济、金融危机,危机演变逻辑如下:货币突然扩张改变了即有的货币供求关系,导致利息水平下滑,这种突发事件短期内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偏好,从而给出错误的信号,致使实体经济开始扩张之路,大多数资金都被用于高收益、高回报的生产项目和计划,社会普遍产生不当投资,此时的表现为繁荣;由于此时资产价格收益率高于预期通胀率,人们也倾向于持有资产而放弃货币,生产进入加速通道;当过多的资金被投入到高级生产中,而生活资料的生产落后时,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相应地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上涨;一旦通胀预期上涨超过资产价格预期收益率,人们则倾向于变卖资产,持有货币,前期投入高收益、高回报的项目将面临后期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从而由金融部门引发的危机扩展到实体经济,带动整个经济的下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5 09:33:10
发错了,上文标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时间价值预期非一致性导致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09:33:45
一、大豆—豆粕复式套利原理
  大豆—豆粕复式套利是指,利用远月与近月大豆—豆粕价差的变动进行套利。如果预计远月价差相对于近月价差将进一步拉大时,可以买入远月价差,卖出近月价差;如果预计远月价差相对于近月价差将进一步缩小,则买入近月价差,卖出远月价差。这种复式套利的优势在于,剔除了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诸多因素,仅把焦点关注在季节性需求等因素的变动上。具体到大豆—豆粕而言,影响其价差的因素包括:
  1.压榨利润。压榨利润是连接大豆跟豆粕价格的重要桥梁。根据经典的压榨利润计算公式,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82+豆油价格×0.17-大豆入厂价-120,在压榨利润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如果豆油远期与近期的价差将扩大(或缩小),那么大豆—豆粕远月与近月价差也将近一步扩大(或缩小)。当压榨利润增加时,豆油远近价差对大豆—豆粕远月与近月价差的影响减弱甚至出现相反变动。根据青马投资的“中国油厂压榨利润指数(QMCI)”,可以看出连大豆压榨利润目前在-350元/吨左右波动,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油厂的压制利润逐步回升。
  2.季节性需求变动。连豆主要是食用大豆,连豆粕则主要用于饲料等。不同时期,连豆、豆粕的季节性需求不同。一般而言,大豆—豆粕的价差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季节性需求规律波动,但具体的时机不好把握。不过如果采用复式套利,这种季节性波动规律将更容易捕捉。比如,做5月与1月合约的复式套利,实际上是对第四季度价差与来年第一季度价差的趋势套利,此阶段豆粕需求由旺转弱,大豆需求平稳而供应增加,大豆—豆粕价差将远强近弱,此时可以做买远卖近套利;做9月与5月合约的复式套利,是对第二季度价差与第一季度价差的趋势套利,此阶段豆粕需求转弱,而大豆需求平稳增加,大豆—豆粕价差将近强远弱,此时可以做买近卖远套利。
  二、大豆—豆粕复式套利机会分析
  这里选择大豆与豆粕的5月和9月合约。下图是2010年10月以来,大豆—豆粕9月价差与5月价差的差价走势。从中可以看出,大豆—豆粕9月合约价差与5月合约价差从30上升至150附近,单边上涨趋势明显。可以解释为,市场看好远期豆油的价格,认为豆油1109合约与豆油1105合约的价差会继续扩大。
  大豆—豆粕9月、5月价差(1小时图)
  
     
  
  9月与5月复式价差(1小时图)
  
  
     
  
  围绕这些价差间不同步的走势,可以构造两种套利策略:
  策略一:单一的大豆—豆粕复式套利。利用对压榨利润、远期豆油及大豆、豆粕需求等因素的分析,进行买强卖弱套利。比如,在2010年9月份,观察到市场上豆油1109合约价格高于豆油1105合约,而大豆—豆粕9月与5月的复式价差不大,市场上可能出现了定价错误,进行综合判断,预计远期豆油价格仍将保持强势,因此,进行买入9月价差,卖出5月价差套利。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技术分析对复式价差进行预测,套利的预期收益比较丰厚,套利的机会也比较多。不足之处在于,基于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出错概率较高,收益不稳定。
  策略二:复合的大豆—豆粕复式套利。利用远期豆油价差与复式套利价差的背离进行双向套利。比如,仍然是在2010年10月初,豆油1109合约与豆油1105合约价差在90元/吨附近,而大豆—豆粕9月与5月复式价差在40元/吨附近,假设压榨利润不变,那么两者之间的价差必将接近,故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套利机会。可以利用压榨公式测算,豆油间的价差乘以0.14,复式价差乘以0.8,求两者之间的差额是否在正常状态,以此作为套利依据。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双向套利减少了对未来预测的依靠,风险较小,收益稳定。不足之处在于,套利机会空间比较窄,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
  三、大豆—豆粕复式套利需要注意的事项
  1.套利的止盈价位
  上述两种套利策略的目标价位各有不同。对于第一种策略,可以采用历史回顾法和技术分析预测。比如,通过观察从2002年连豆上市以来,9月与5月的豆类复式价差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11月份,超过900元/吨,最低值出现在2004年2月和2008年2月,为-900元/吨。一般年份,这种价差都在[-100,100]之间波动。因此,当前的价差向有利方向运行50—100个点差时,可以考虑获利平仓离场。
  对于第二种策略,套利的目标价位将更容易制定,这需要利用压力利润公式进行回测,同时假设压榨利润不变。比如,豆油1109合约与豆油1105合约的价差为100元/吨,而大豆—豆粕9月与5月的复式价差为40元/吨,利用压榨公式初略计算,前者乘以0.14,后者乘以0.8,前后两者之差为-18。考虑到两者之间价差的常态区间为[-200,200],因此若此时进场,则当价差恢复至50—100时,可以获利平仓离场。
  2.止损
  复式套利也有风险,因此必须做好止损。对于策略一,如果预期错误,认为远月豆油将弱于近月,那么套利将承受较大的损失。止损位的设定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11:08:30
想当然的做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13:54:28
根据经典的压榨利润计算公式,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82+豆油价格×0.17-大豆入厂价-120,
这个就有问题吧,17%的出油率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作者有去过油厂做过调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14:49:44
谢谢LZ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