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32 11
2010-11-25
如何处理经济上的公平与效率一直是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有观点认为二者可以兼顾,比如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提出兼顾公平与效率;有的观点就认为二者实难找到最佳平衡点。事实上,认为二者可以同时兼顾的观点目前还缺少有说服力的事实论证,反倒是认为难以兼顾的观点一再被事实所证明。公平与效率究竟能否被放在同等高度的地位,国外思想界对资本主义不同模式的划分给出了比较消极但也比较符合现实的回答。
一、不同模式对公平与效率的不同侧重:法国学者的视角
法国学者米歇尔·阿尔贝尔在1991年出版的《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一书中划分了两种资本主义模式,比较了两种模式下生产与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新美国模式——在美、英、加、澳等国实行的资本主义。
莱茵模式——在德国、瑞典、荷兰、瑞士实行的资本主义,日本也是,只是稍作修改。
二者的区别在于:

在宏观经济上,美国的赋税水平比欧洲的赋税水平低,就是说美国纳税人的负担比欧洲纳税人轻,原因是,欧洲的社会保障制度比美国完善,几乎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
在中观经济上,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投资方式或者企业吸纳资金的方式不同,美国模式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对企业投资,莱茵模式主要依靠银行对企业投资。结果上有什么差别?依靠金融市场,依靠股票、债券来筹集资金,金融市场对企业的选择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第一位的,效益好的企业得到的投资多,效益不好的企业就不容易得到。依靠银行对企业投资,则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了比较牢固的信用关系,他们实行很多互助性贷款,效益好的大企业可能会帮助效益不好的企业。很明显,在效率上,美国模式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社会竞争,刺激高新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在公平上,莱茵模式则略胜一筹,减少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
在微观经济上,美国式企业里,企业的唯一领导是股东,企业关注的唯一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对劳动者关注不够;相反,在欧洲国家,利润不是企业唯一的目标,企业首先要满足客户、供应商和环境的要求,承担对劳动者的社会责任。
总的来说,新美国模式关注个性的发展,强调竞争,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莱茵模式注重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强调社会的公平,但不利于促进竞争和提高效率。

另一位法国学者罗贝尔·博维的划分虽与阿尔贝尔的划分不同,但他们关于不同模式下对待效率与公平不同的观点是大抵一致的:
1、以英美为典型的市场引导型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主导一切,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有活跃的劳务市场,**对经济的介入非常有限。弊病是:工资差距悬殊,这种模式产生高效率,但长此以往会扩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
2、以法国为典型的欧洲资本主义:官僚发挥重要作用,**控制着中央银行,铁路、通信和水电等部门由国营公司负责。这种模式在抑制贫困和失业上有优势,但活力不足,不利于扩大竞争与提高效率。
3、斯堪的纳维亚式的资本主义:具有社会民主主义性质,工人有很大的发言权,关于工资和职业训练,工人居于差不多平等的地位同经营者谈判。弊病是,过于强调公平,对优秀人才缺少扩大股权、增加报酬等激励措施,造成优秀人才外流。
4、日本的资本主义:“合作体制”和终身雇佣制,**与企业形成一体,在企业内部以长期就业制度为前提,工人流动性不大,工人的生存以公司为中心,社会公平程度有所提高,但社会竞争性及生产效率受到限制。

二、不同模式对公平与效率的不同侧重:美国学者的视角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莱斯特·瑟罗在1992年《头对头——行将到来的日欧美经济战》一书中划分了两种资本主义模式,比较了两种模式下生产与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首先是盎格鲁—撒克逊式英美资本主义,这种模式鼓吹个人价值观,雇员、顾客只是实现股东谋取利润这个目标的手段,为此,企业总是尽量把社会性开支和员工工资压到最低限度,工资差距悬殊,个人承担自己的技能培训。这样的模式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
另一种模式是德国和日本模式的资本主义,它鼓吹集体主义价值观,由公司社会承担对劳动者的社会责任,承担对工人技能培训的责任,个人的成败与公司的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前一种模式一味倡导竞争与效率相反,这种模式非常注重社会公平的实现。当然有得便有失,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多劳多得的激励措便施相较缺失,不利于竞争,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三、不同模式对公平与效率的不同侧重:英国学者的视角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在1999年刊文指出,世界上大致存在七种不同的资本主义模式,这些模式在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侧重上也有所不同:
1、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优点——有弹性很强的产品和劳务市场,低税,高效,有激烈的竞争。缺点——收入差距悬殊,低福利救济,公平程度低。
2、日本模式的资本主义:优点——实行员工终身雇佣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熟练度和忠诚度,公共服务质量高。缺点——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刺激不足。
3、东亚模式的资本主义:优点——低税、劳动力市场弹性强,贸易政策开放,竞争激烈。缺点——接受资本主义污染性产业转移,过分开放,缺少自主创新,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社会公共服务缺失,社会公平程度低。
4、德国社会市场模式的资本主义:优点——出色的教育和培训,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较小的收入差距,企业和银行的良好信用关系带来高投资和长期投资,有效限制了恶意竞争。缺点——工会权力过大,影响企业经营,同时过分慷慨的失业救济和对劳动力市场的限制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不利于社会竞争以及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5、瑞典模式的资本主义:优点——较为开放的市场,全面福利,工资差距小,社会比较公平。缺点——财政负担过重,个人所得税过高,损伤劳动者积极性,严重限制了效率的提高。
6、新西兰模式的资本主义:20世纪80年代彻底的改革,把在富裕国家中这个管制最严、最为封闭的经济体,改造成了最积极地奉行自由市场政策的国家之一。优点——税率最低,私有化普及,社会竞争激烈。缺点——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公平程度有待提高。
7、荷兰模式的资本主义:优点——通过工资低幅度增长换取工作岗位的增加,降低社会保险税,降低失业率,促进社会公平。缺点——过多的工作岗位造成劳动力闲置,三分之一的工人只在部分时间里有活干,整体效率低下。

已有近700年历史的西方资本主义一直未能找到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我们如此年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找到那把金钥匙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5 18:35:13
首要要搞清楚什么是效率,要怎么定义效率,不同的定义不同,其效率就不一样.

是把追求最小的劳动消耗获取大化的产出(满足)定义为效率,还是把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货币控制的剩余劳动)定义为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8:41:23
难以兼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06:16
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最公平的方式,只是有要把产出与消耗搞反.

利润压根就不是产出,而是交换中的剩余劳动的货币支取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22:21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其实就是分配比例和生产效率的关系。由于分配取决于生产,所以公平必须服从效率。
甚至可以说(从社会整体上看):只有符合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分配比例——才是公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28:32
4# 精忠岳飞

“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最公平的方式”——这应该是所有答案中最正确的答案,喜甚!喜甚!难得!难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