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同意部分张五常先生的说法,同时我也说了是部分,我们需要渴求一个上了年龄的老人每一句话都是严丝合缝逻辑推理无懈可击好像有点苛求。这样一个有天赋的人,一些想法应该是受到关注而不是。。。我们所有经济学家的研究真的都很严密吗?那些一级
A的文章很具有科学性吗?
为什么一定要让农业补贴其他工业?都说是农产品涨价会导致其他商品价格上升,不让农产品涨价其他产品就不涨价了?房价就稳定了?既然不稳定,为什么还要压低农民仅有的收入来源之一(我们要相对的来看,农产品涨价是农民各种生产要素提价的表现,比如人力劳动土地等等)?
农民土地集体所有,不让市场化,但是城市和周边的土地就可以,成就了一批不用种田地但是享受补贴之人,真正在种地的反而被要求不能通过市场化途径实现合理定价!土地的价格和价值完全扭曲,农民没有任何初始禀赋的资产性收入,何来促进消费?
我再申明一点,不要跟我说都是中间商在捣鬼,如果不存在相对短缺,何来炒作,大家都是理性的,中间商也不是一家两家的,中国的小渠道商多的很,种植基地也不是统一管理的,应该是谈不上过分操纵吧?
还一个问题,
ZF不是要我们市场化吗,农产品涨价是市场化的产物,为何要扼杀?大家都是利益驱动的,为何中间商和商贩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我们不靠自己反而需要靠国家(其实是官员)来给我们的利益做主,这个好像说不通吧,有其他人(特别是不相关之人)比我们自己更加关心我们的得失?
还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带着有价值观判断的眼镜来观察说明问题,为何基础农产品价格上涨就会导致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下降了?从农村来讲,部分弱势群体是要素的净供给者,我们说提高价格会改善其境遇大家不会反对吧。从城市低收入者角度,他们的社保体系比农民的强多了,再说现在城市低收入社保都是根据物价调整的,如果希望不靠自己劳动而过活肯定不是问题,但是要过体面的生活肯定需要奋斗的。欧洲和美国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相当的贫富差距才能更有激励,为什么制度上要让努力奋斗的跟初中毕业天天混吃混合的一个生活水平?
我觉得
ZF不能还以计划的思想去考虑问题,是你们过度主动或者被动的发放过多货币导致了这种状况,催生的楼市已经让农民二代进城机会渺茫,为何还要去继续用行政手段从表面上美化问题?科斯不是说了,有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之分,压低价格的成本肯定不会比市场化的价格低。。。
为了控制
CPI,为何不想想本质问题。。。已经国富民穷了,还要如何?
个人不成熟观点, 欢饮讨论
最近看类似文章,觉得经济观察报上的这两篇文章贴近主题。。。
http://www.eeo.com.cn/observer/shelun/2010/11/25/187256.shtml
http://www.eeo.com.cn/eeo/jjgcb/2010/11/08/1850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