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977 10
2006-06-29
<TABLE height=16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89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DIV align=center> </DIV></TD></TR>
<TR>
<TD> </TD></TR></TABLE>
<TABLE height=16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37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DIV align=center>作者 : 车武军 </DIV></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2></FONT></DIV></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bgColor=#d7d8ac><IMG src=""></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bgColor=#ffffff><IMG src=""></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99%"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vAlign=top align=left width="5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TD>
<TD>
<DIV align=right></DIV></TD></TR></TABLE></TD></TR>
<TR>
<TD vAlign=top><FONT size=2></FONT></TD></TR>
<TR>
<TD vAlign=top colSpan=2>
<TABLE width="100%">

<TR>
<TD width="8%"></TD>
<TD></TD></TR></TABLE></TD></TR>
<TR>
<TD></TD></TR>
<TR>
<TD vAlign=top>
<TABLE>

<TR>
<TD>
<DIV> </DIV>
<P>  </P>
<P>  <FONT size=4>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残酷,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危机到各个企业和商业链体的生存问题,也同时影响到市场价格的风云变幻,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企业家们的前沿战场,而商业战争的主要武器就是价格,再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令人叹为观止。价格的变幻不断影响到消费者们的切身利益,也是老百姓街头街尾议论纷纷极不满意的话题。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已经失去了衡量利益公平分配的唯一准绳,社会不断的贫困化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市场价格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比如房地产价格不断暴涨,随时会造成消费者数年辛辛苦苦付出的劳动白白的成为房地产商的免费午餐,并且不断挤占其它商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造成其它产业链体连锁反应的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加剧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BR>  在市场经济中,笔者自认为无策扭转这种日益严峻不断恶化的趋势,集全世界的智者也无法改变这一严峻市场规律。笔者思来想去,归根结底在于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力问题,也就是分配职能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的权力由市场掌握,而市场却是由无数的商业人士组成,也就说明了每一个商业人士都可以决定自己掌控的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混乱就是必然的了。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价格混乱现象呢?<BR>  笔者认为必须由ZF掌控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力,为了获取这个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力,那么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统一服务行业经营,全面推行电子货币和无现金政策,取消税费制度。实现计划分配、国有市场的模式。因为只有国家掌握了实实在在的商品,那么国家才能拥有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力。<BR>  如果国家实现了计划分配、国有市场的模式之后,将是怎样的价格状态呢?请看下面的推理:<BR>  国有市场形成之后,就说明企业的产品只能卖给国家,国家可以根据现有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把握好企业产品的价格准绳,比如房地产业,国家可以根据现有的建筑材料价格估算房产的成本,其实,从建筑公司开始投标时就已经打出预算,这个预算实际上就是房产竣工以后所付出的成本价格,国家有了这个预算成本价,自然会把握房产作为商品销售的零售价,把握国家ZF所得的利润空间。因为房产零售是由国家销售,那么也就说明了国家完全控制了房产价格。老百姓对房价有什么意见尽管向ZF提出来,国家可以综合民意合理的调整房价,不至于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房价调整,ZF完全是局外人,爱莫能助、只能隔岸观火。<BR>  在国有市场的模式之中,房价会不会高呢?<BR>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当今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状态简单的推算一下。在市场经济中,建筑公司一般在承包房产工程时,承包价格还没有超过2000元一平方米,开发商在零售时,房价竟然达到8000元--10000元每平方米,甚至更高,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中间环节在享受房地产的免费午餐?土地出让多次炒卖、中介、广告、零售服务、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价格暴利欺诈等等,还有国家的税收也在其中,以及银行房贷利率。这么多的中间环节全部都积累在房价之中由消费者养活,房价如何不贵?如果在国有市场的模式之中,土地就可以不作为商品,前前后后就只有房子零售价一个价格,国家所付出的建筑公司承包的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的成本,加上国家的利润空间,可能不会超过3000元每平方,对于这样的价格,老百姓应该可以接受了。如果在以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盈余越来越多,那么国家甚至可以将房价一降再降。<BR>  在国有市场的模式之中,国家ZF基本上可以达到对社会生产和消费全知全能的境地,全国各产业生产的产品被国家统购,那么也就说明了国家统计局可以得到精确度达到100%的GDP数据,中间毫无水分,因为这个GDP数据是在国家商业部门在统购社会中的产品而得来的,丝毫不会影响国家商业部门的政绩工程,因此,商业部门没用理由注水。再者是,商业部门在经销商品时,哪些商品紧缺,哪些商品过剩就会一目了然,然后就可以为社会各生产业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盲目生产。<BR>  在国有市场的模式中,有许多网友怀疑国家决定产品统购价格会不会把产品价格定得很不公平,因为产品的种类繁多,国家不可能一下子定的那么公平,还有就是统购企业的产品时,在这个价格中能给企业留下多少利润空间,留少了,会不会影响企业再生产,会不会影响激励机制。<BR>  对于这样的问题,其实解决很容易,国家在开始决定产品价格时,不公平现象肯定是有的,但价格绝非一成不变,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的。再者是,国家也没有理由故意把某些产品价格定的过低,定的太低了搞的企业不能维持再生产,那么国家也没钱赚。只有企业生产的产品越快越多,越来越丰富,那么才能代表社会越来越富裕。国家的服务宗旨就是为了让人民更快的富裕起来,没有任何理由卡企业的脖子。企业的产品利润空间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如果企业扩大生产线、或者创立了新型品种,企业可以先打出预算,由国家无偿提供资金来推动,不用企业还钱,不过国家无偿提供的这种资金是专款,这种专款只能购买生产资料才能报销。如果购买的生活资料,国家就不能给予报销了,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专款乱用。对于激励机制,只要生产线上实现按劳分配,承包责任制等办法,激励效应自然产生。  </FONT>  <BR>  <BR></P></TD></TR></TABLE></TD></TR></T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29 09:38:00

你这种方式就会导致全面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并不是有计划,而是全社会高度整合,就是计划经济),那么定价呢?

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核算吧,由于消费市场整合,那么私人就要服从国家,从而导致链锁的反映,变成全面计划经济。

还有,你对计划经济的认识,认为计划经济是全社会统一计划生产?这种认识特错大误

计划经济别一名称应该叫做程序经济,也就是全社会高度整合,按程序运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9 09:42:00
你这样说我不反对,但我要说明的是与以前的计划经济的区别,因为计划经济这个词语太敏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9 09:53:00

以前的计划经济?

我来告诉你,中国并没有建成过计划经济,你说的方式很大成程度上与苏联六十年代末形成的方式一样,也就是计划经济。

你要研究这个问题由于要去学一下投入产出的分析(以实物计算)、线性规划的数学问题!

这本身就是计划经济学的范畴!

怎样确定价格是关健,要知道市场经济存在要素市场,可以通过竞争,由价格规律存在。

而计划经济存在一个经济核算问题,这就是数学的问题了,你要有更深入的研究,去看看康托洛维奇的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9 09:57:00
这到头来还是一个运算量的问题,不过现在的计算机能力,应该不是当时的运算能力了,可以解出那些解组,而苏联当时只能解出一部份解组,而且苏联的数学是全世界最NB的,苏联人想了很多办法来解那些方程组,结合还是只能解出一部份,当然价格适当扭曲,对重工业来说是好事,这正好歪打正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9 10:06:00
这可不是歪打正着,应该说这是最科学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之中,我还没有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