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悬赏大厅
›
求助成功区
三农的出路在哪里?试问农村经济!
楼主
早雁映枝转
3460
24
收藏
2010-11-29
悬赏
5
个论坛币
已解决
中国整体不富裕,
平均素质比较低,、
假酒假烟,盗窃电线什么都敢弄!
原因在于有10亿的农民!!
虽然他们不少已经进城市务工,但是农民工人没有房产,
根在农村,务工只是维持一时的生活【】,
最终他们还需要回去到农村去!!
借鉴香港,韩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历史,
他们的出路应该在哪里呢?
反正不是制造 北京的交通堵塞吧!!!
最佳答案
malachi
查看完整内容
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归农民所有,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切实使城乡居民机会均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malachi
2010-11-29 18:27:10
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归农民所有,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切实使城乡居民机会均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chaoenwang
2010-11-29 18:52:31
这个问题你可以借鉴西方工业发展史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yuzhigang_1983
2010-11-29 18:53:27
不知道楼主想表达些什么。
你问的是农民的出路还是三农的出路?这并不是一个概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baiquanmin
2010-11-29 18:56:01
出路在不断的探索中,没有一劳永逸的路子,我认为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慢慢地将这么多人转出农村。不是件容易的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startover0
2010-11-29 18:58:53
没有农民还能有现在的PARTY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lll600
2010-11-29 19:07:44
额,,,我怎么觉得楼主的态度不甚友好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矿大金融二班
2010-11-29 20:39:26
国家的政策还是要偏向三农,各级**认真执行政策。这样就已经满足三农发展的基本要求啦。你看那些政策是好政策,可是到了基层就已经完全变味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sll91
2010-11-29 22:12:02
近期国外甚嚣尘上的“中国经济崩溃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崩溃就从农业开始。不管这些论调是否有足够的根据,但农业、农村、农民习称为“三农”的问题,的确引起很多人士的忧虑。
有看法说,中国的“三农”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再发达的城市经济也只是漂浮在小农经济汪洋大海上的一小块绿洲,大海风浪一起,绿洲也就会随着倾覆。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6月3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三农”问题现在的确非常严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各方重视。但中国的农业绝对不会崩溃,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是机会大于挑战。
林毅夫认为,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首先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而要转移剩余劳动力,就要通过解决城市通货紧缩的势头,将过剩的生产能力消化掉。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
有人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积重难返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进入90年代以来,8亿农民不仅在政策研究圈里没有多少活跃的代言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得不到必要的关怀。与80年代的情形相比,出现了非常鲜明的反差。
对此,林毅夫说,也不能这样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和各个不同的阶段有关系。但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确很大,甚至比改革开放初期还大。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的积极性一次性释放。但1985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快主要靠劳动力转移。如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后来的农民工的出现。但1997年以后,这种现象发生了逆转,生产力普遍过剩。城市企业开工不足,面临城市产品的普遍过剩,乡镇企业有很大的竞争压力,很多都破产。
因此,就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又回流到农业去,同时造成村、镇、乡普遍高负债。二是农产品生产很多。农产品太多,价格就会降低。增产不增收,劳动力转移又不可能。所以,就造成农民收入停滞,城乡差距更扩大的情形。
现在的城乡差距为什么比改革开放初期还大?林毅夫说,1978年至1984年,是农民一次性的生产积极性释放。到80年代中期后,城乡差距扩大。当时,虽然劳动力开始往外转移,但当时对农村比较有优势的农产品,比如粮食和棉花的价格还是人为控制。东部在发展,对粮食和棉花需求多,但那些大宗农产品的价格被人为压低。象这样的情景,实际上是农村在补贴城市的发展,中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越发展,城市越发展,从农村拿的补贴越多,差距就越大。
加入WTO后,粮食和棉花等的价格会放开,东部和城市需求多,价格就上涨。这样,东部和城市发展会拉动中西部和农村的发展动力,农民收入会增加。随着加入WTO后的市场化进程,城乡差距很大的问题会得到缓解。
农村剩余劳力如何转移?
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首先要先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林毅夫说,要通过解决城市通货紧缩的势头,将过剩的生产能力消化掉,来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林毅夫说,解决通货紧缩,靠解决存量需求。因为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有需求的愿望,而且有支付能力,是由于政策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造成的需求不能出现。
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存在这个问题,但中国是转型中国家,属于双重的二元经济,有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有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过去,为保护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有很多限制,民营企业有很多积极投资意愿,但不能投资。
如果能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民营企业的投资需求可以释放出来。农村里有很大消费需求,但农村里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相当严重不足,造成限制农民消费。如果能改进的话,农村的消费就能释放出来,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不仅如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农民收入就可能增加。
有研究认为,如果把几个大都市里城市建设投资的一部分省下来,少盖几座超高层“世纪建筑”,少建一条“五环线”或地铁新线,少花些铺陈奢华的主干道灯光投资,而把资金投入到内地去帮助农村发展,可以让数十倍于都市人口的农民受惠,经济上的连带效应就更是不可估量。
林毅夫说,中央财政过去支持大项目的,现在可以转成和农村生活有关的小项目。他前段时间提出新农村运动,指出小项目的投资既能启动农民的消费,而且实际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因为小项目所用的材料和劳动力都是当地的。
林毅夫认为,要减少农民,就要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按照比较优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入WTO后,**扶持资本密集的、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机会就降低了。如果**不能进行干预,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发展得比较好,创造的就业机会就比较多,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就会缩小。
依靠中小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林毅夫说,中国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中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对中小企业来说,最合适的融资方式是以中小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而这正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欠缺的一块。这种格局不改变,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有障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不会很顺畅,所以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措施。
90年代以后,中国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在改造各地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起来,但是目前业务量还不大,而且实际运作很不成熟、规范。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一定要实现商业化,不能由地方**实行行政控制,以致成为地方**的第二财政,依附于地方**,甚至成为地方**背离当地实际和比较优势,进行盲目投资的工具。
如果那样,中小银行就不但会与四大专业银行一样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方便渠道,而且必然会产生众多的不良资产。另外,发展中小银行需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中小银行也不是越小越好,需要有一定规模,以具备必要的分散市场风险的能力。中小银行虽然是地方性银行,也要注意引进银行间的竞争机制,防止人为垄断产生的低效率。
《国际金融报》 (2002年07月02日第四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射人先射马
2010-11-29 22:13:09
据我观察!!距离市委,省委越远的街道 路就铺设的 越差!!还是资金投入和分配的问题·
一东北的兄弟 说:“X外滩 就是钱堆起来的,在哪有这么多钱都能堆起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rendongdong
2010-11-30 19:58:15
论坛币就不要了,你也是穷人。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还是ZF转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饭饭桶桶
2010-11-30 21:04:28
以“农业”补贴“工业”是 邓时代 的 国策,那时似乎没错,现在似乎该转型了,一种是主动转型,
一种是被动转型!!反正昨晚得转型、11!!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raymond105
2010-12-1 10:06:25
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要素之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billgo
2010-12-1 21:19:10
使农民成为农业工人,社会保障等同市民,农村公共建设等同城镇。
个人觉得,10亿农民从来没拖中国后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hexianxian0106
2010-12-1 23:12:15
中国人太多了 不可能涌入大城市 但城市化是时代潮流 只有走中小城镇的路子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kingmeng230
2010-12-2 10:17:07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在农民工整天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已经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像留守儿童,空心村等,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一直得不到解决。
以前,为了留住农村居民实行了土地加户籍地办法,到了现在户籍制度还是不能开放,使得农民融入城市很困难。
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的界定比较模糊,在面临土地利益分享时,农民始处于被动局面,如最近频繁发生的农民“被上楼”现象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love2008bin
2010-12-2 11:34:24
一方面是农民的知识层面普遍比较低,因此他们看到的能致富的道路很少,另一方面,现在的国家对于生存的技能要求确实很严格,很不容易,因此,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便处于很艰难的地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coley_z
2010-12-2 20:29:03
中国农村改来改去,就没有一个目标,小部分权力层为利益而将农民利益于不顾,我国几千年的农村经济,也就是粮食经济,粮食是所有经济的最原始最跟本的部份,没有粮食,没有食物,我想不管搞什么经济都是白搭,而中国几千年的收皇粮也才在前几年才取消,而国际上,欧美等国家对农业却是高达90%的补贴,我们农业的各类原材料均不掌握在农民自个身上,销售及成本均不能掌控,而政策基本属不给力,最低层的农民凭什么能有大的起色!!如果都进行市场话运作(按收入产出利润为先导的话),我想价格早就翻天,可社会又不能稳定!!不能只站在经济的角度去看待农业问题的,为今之际,只能以农民集体产权为核心,以职业经理人化运作,通过规模效应,及特色经济,或许对部份地区的发展能有所改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笑到最后
2010-12-2 21:15:20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地方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cycstcdj
2010-12-2 21:21:51
推荐阅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aizhihui2009
2010-12-3 04:04:37
西方学者的理论只能对我们有启发,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为中国与西方不一样,我们的问题太复杂。
我个人愚见认为中国农民的出路在于使大多数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上个世纪80到90年度初的乡镇企业实际上是个不错的出路,可惜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乡镇企业如今已是暮气沉沉。比较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出,地方**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一般来说,越是穷苦落后的地区,各种摊派收费的名目越多,农村的非农产业根本就没有成长的土壤。中国的农民不是不勤劳,不是不想致富,是环境不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我们一直施行的偏向城市的各种政策应该尽快纠正,给城乡居民创造相同的就业创业环境。而这一切就需要首先规范基层**的行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13906008
2010-12-4 10:57:33
不会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进城,成为市民
新农村建设-----主角缺位 当越来越少的人从事农业时,规模化变得可能
宅基地换房/土地流转 ---------社区化改革-------拟城市化(建设田园式新农村)----中小城市
最后,中国通过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可能实现农民集中于城市化社区
小农式田园生活比你高不一定意味着差,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不一定渐渐过时,美国现在仍是一个智力进口型国家
以上个人粗浅看法,仅供商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吴宏松
2010-12-4 13:47:31
三农问题,被国家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者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是我国能够更好更快的走上富强的道路,三农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至于怎么解决,还需要广大人民的思考与探索。 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因为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国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很快的解决社会下层老百姓的收入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实现。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方法有很多,可以加大农村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力度,毕竟现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是非常多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正在做的事情,而且取得很大的成效。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要实现城市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太多了,但是实现小城镇化还是可以实现的。还有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21世纪的新农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13906008
2010-12-4 20:55:57
21#
cycstcdj
等于没说,农村向城市化过度一定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吗?不见得!
小农经济未必意味着落后,中国可以有自己的田园生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原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土地整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老龄化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解说
接到《农村经济》电话,大概13000字,2000元,大家觉得如何?
请问《农村经济》投稿的具体地址或投稿邮箱,谢谢!
求《农村经济》2011年第2期目录
【农村经济】盛大林:“年入20万”农民不具代表性
农村经济
有发《农村经济》的童鞋吗?请教审稿期多久啊?
栏目导航
求助成功区
创业论坛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学术道德监督
经管在职研
热门文章
2026“课题申报”抢跑号角的已吹响!国社科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量子深潜-计算篇:从比特 ...
中国财经文本语料数据
从知识图谱到认知智能
深度学习入门 5 生成模型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2025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白皮 ...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