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2-1 19:16:06
用唯物辩证法来说明西经的某些缺陷,然后想以此来论证些什么,这是不是循环论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19:32:30
看不懂~~~膜拜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0:30:03
懂哲学的人还是太少,其实我也不太懂。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0:31:42
楼主,shut u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0:44:01
楼主不懂经济学,也不懂数学,自然也不懂科学。但楼主热衷于辩证法,说些大家听不明白,他自己也未必搞清楚了的东西。很抱歉,第一次这样不客气地评价一个人,实在是因为楼主逻辑过于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1:48:10
凑点热闹。
西方经济学看似从所谓表面“供需”出发解释经济现象,马克思看似从所谓的“身体机能运行规律”探求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所以按照西方经济学出的政策,经济危机一遍遍发生,但经济向前发展了。但楼主想想,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应该出什么政策?社会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人应该是什么道德水平?我想大家都明白。所以,往往看似正确的、深刻的东西,不一定实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15:56
什么啊  吃饱 吃撑了的。。。。 我看就是没事儿吃饱了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19:24
15# meishanjia1900     你认为西经不懂得需求不足是因为工人拿的比供给的少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75425&page=2&from^^uid=2317272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  是大家都知道并且都接受的。。  工资肯定永远都是付出或者供给的劳动的一部分。。除非工资所占付出的比例过小。。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不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28:36
一点小的说明:

一、我的比喻所说的是西经(有些人归结为主流经济学也可,但是我这里的意思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学)的整体研究方法问题。所以,按照辩证法的角度,供给也即需求。但是西经的研究,从来就是把两者对立开,一边站着供给者,一边站着需求者。于是供给者供给着需求者商品,两者之间可以有一个比例或者平衡等等。但是供给者怎样才能供给呢?需求者又怎样才能满足需求呢?
二、我已经说明过,比喻只可以看做使问题浅显易懂一些,但是真正的辩证逻辑思维是不能用比喻来完全说明的。不过,在这个贴子里,我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赞成的固然没有说出什么是辩证法,但是反对的,依然只是反对而已,偏离了我的题目主题意思了。
三、这里有一些人颇以自己不懂哲学为骄傲,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竟然还敢大言不惭的进行评论,这只有轻率的人才有可能做得出。
四、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渺小的思想家,对于牛顿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一些人崇拜于牛顿的物理学成就,竟然不知道牛顿的思想甚至连古代的那些大思想家一点皮毛都不如,那么,这不仅是牛顿的悲哀,而更是不懂哲学思想的人的悲哀。
科学家不一定是思想家,这看来是有点矛盾,但是事实如此。
五、评论了这么多,我依然坦诚,我对于哲学思想的地位的评价,依然高于其他所有具体科学,而且,对于哲学的理解,我还没有达到博学的程度。
六、我希望一些对哲学不以为然的人,在稍微了解一点哲学再说,信口开河,似乎总是犯了不谨慎的毛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39:10
我看楼主根本就是既不懂经济学也不懂什么哲学的家伙。就一自以为是的粪青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39:59
马克思还是很有预见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40:49
再补充一下,楼主你真是一点点都不懂经济学!至于你的什么哲学,我不懂,不过我觉得你也是**不通,顶多三脚猫。不过经济学你是彻头彻尾一点点都不懂,所以还是不要****的好,搞得现在贻笑大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50:33
36# linshibo2008

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源自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对很多经济问题的思考都有两面性,一面衍生出了西方经济学,被视为正统;一面被马克思改善发展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经济学思想。
对于亚当斯密及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思想都不能说是楼主所说的”西方经济学“
楼主所说的”西经“,乃是当代经济学家们就现象来研究现象发展出来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2:52:33
大家在讨论的时候人身攻击的确过多了,这表明他们不是在就楼主所说的问题来讨论,而是针对楼主的态度和语气来回答的
文人相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3:04:43
一点小的说明:

一、我的比喻所说的是西经(有些人归结为主流经济学也可,但是我这里的意思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学)的整体研究方法问题。所以,按照辩证法的角度,供给也即需求。但是西经的研究,从来就是把两者对立开,一边站着供给者,一边站着需求者。于是供给者供给着需求者商品,两者之间可以有一个比例或者平衡等等。但是供给者怎样才能供给呢?需求者又怎样才能满足需求呢?
二、我已经说明过,比喻只可以看做使问题浅显易懂一些,但是真正的辩证逻辑思维是不能用比喻来完全说明的。不过,在这个贴子里,我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赞成的固然没有说出什么是辩证法,但是反对的,依然只是反对而已,偏离了我的题目主题意思了。
三、这里有一些人颇以自己不懂哲学为骄傲,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竟然还敢大言不惭的进行评论,这只有轻率的人才有可能做得出。
四、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渺小的思想家,对于牛顿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一些人崇拜于牛顿的物理学成就,竟然不知道牛顿的思想甚至连古代的那些大思想家一点皮毛都不如,那么,这不仅是牛顿的悲哀,而更是不懂哲学思想的人的悲哀。
科学家不一定是思想家,这看来是有点矛盾,但是事实如此。
五、评论了这么多,我依然坦诚,我对于哲学思想的地位的评价,依然高于其他所有具体科学,而且,对于哲学的理解,我还没有达到博学的程度。
六、我希望一些对哲学不以为然的人,在稍微了解一点哲学再说,信口开河,似乎总是犯了不谨慎的毛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3:06:04
addiction 发表于 2010-11-30 22:36
和我们伟大哲学大师楼主商榷,这个多余的供求定律。


1,假如张三是一个消费者,他现在肚子饿了,我给他提供食物。假如我能根据张三的需求立即生产从而满足他的需求。他说我现在要吃一碗饭才能饱,我给他一碗饭,他吃饱了。第二天,他说饿了,但是要吃两碗饭才能饱,我说米不够,但是为了不让他饿死,我去借米来向他提供。今天可以看成张三的需求过多了,而我供给不足(这两点其实说一点即可)。第三天,张三要吃半碗饭,我却准备了一碗饭,另外半碗浪费了给旺财。明显是他需求不足,而我供给过多。张三突然发现,供求定律简直是废话,肚子比需求定律重要多了。于是张三得出了结论供给定律不过是浮云,胃细胞才是根本。所以经济学家根本不用研究什么供求,研究胃就行了。

2,过了一段时间,张三又来吃饭,我突然不想向张三提供米饭,因为他的胃太多变了,利益和不确定性折中,我决定不在供给。这时张三可能突然觉得,为什么我的胃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这下怎么办呢?

3,张三突然灵机一动,至少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问题。第一,自己种地,做饭,想吃多少就多少,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还有一种,被领导劝说到马克思主义的社群中,大家一起种地,可是问题还是不好解决,因为人的禀赋不同,有的胃口大,有的胃口小,张三胃口很大,想想还是吃不饱,虽然每个有饭吃,而且很公平没有歧视。但是生存问题没法解决。所以张三决定离开这个共产主义全体,领导知道了张三的想法,于是劝说到,小张啊,你的困难我们了解了,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你胃口大吃不饱,让胃口小的把多余的食物给你就行了。而且到了高度发达的时期,我们都是按需分配的,你再大的胃口也能帮你满足。小张觉得领导说的很有道理。于是跟着领导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但是小张还是有疑惑,小张说根据奥尔森的公共选择的逻辑,人越多抉择越难,交易成本越大,租值会在争吵中耗尽,那么我怎么能确定别人会同意一致的分配制度呢,怎么会没人搭便车走机会主义呢?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领导,领导狠狠地批判了小张,在共产主义社会,人都是极其高尚的主体,极其的理性,共同的崇高的信仰深扎人心,每个人是高度统一的,你小张已经不是小张了,而是以共产主义的个体而存在。这样每个人的人性可以媲美于上帝,怎么还会有你那么肮脏的思想呢?每个决策必然是全体的同意。张三豁然开朗,对呀,我要跟随共产主义,那时一个多么好的天堂。

4,张三总结到,在一个没有地主的农业社会,我自己完全可以想出多少就多少,完全由自己的胃来决定,不像在商品经济中,还要考虑那个该死的供求。当然在那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不需要供求定律。因为都是统一分配,交换环节完全是多余。只有在这两类社会中,人的饥饿,饱撑是由胃决定的。而在那邪恶的市场经济中,供求定律竟然比自己的胃还重要。于是张三很愤怒,准备向人大提议,取缔市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这位先生又提供一个确切的不懂得认识方法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形而上学思维的例子。甚至是唯心的例子,因为所有的假设,没有前提条件,没有过渡,直接就可以完成。这太简单了,也太不唯物了,更没有辩证的思维在里面。但是谬误却是何其多呀!不过,这有什么,这本来就是西经的经典推理和想法的表现,而这位先生不过鹦鹉学舌罢了。

首先,这位先生的张三朋友,是怎样一个消费者,这是一个要立即确定的问题。“假如”这两个字就太简单了,这里面回避了张三生活的年代、如何进行生产以及如何从这种生产中成果中分配自己的果实的问题。但是这位先生在这些前提条件一个没有讲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谈起张三是个消费者来了。
张三的需求的满足,首先不是这位先生(在文中是“我”)根据张三的需求立即生产从而满足他的需求,这句话如果没有特别的想法,也是一咱恩惠的行动。喂,纵然你张三还没有答应掏钱买你生产的东西呢!
所以,这个假如包括以后的推理,还是等这位先生弄明白了张三是如何进行生产的再来说吧。但是这位先生不会有这么多的想法,所以我还是揭示一下好。
张三是奴隶时代的人吗?是封建时代的人吗?是资本主义经济时代的人吗?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包括不同的分配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才能决定个人的消费方式。这可不是一个“假如”就能承载得了的。
不过,大家可以心照不宣的知道,这个张三,只不过是我们现在生产方式条件下的张三罢了。但是既然如此,张三如果不是靠“我”的施舍,那么,张三肚子的满足,首先不是“我”的立即生产,而是张三的立即生产,因为不这样,就没有交换的本钱。
所以,由此,也立即可以看出,作者那种从天而降的满足张三消费的供给是什么东西了。“我”竟然可以不管现实条件,立即生产满足张三需求的东西,来满足张三的需求,可是,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矛盾,竟然同时有那么可以满足张三消费需求的东西,我的立即生产弄不好张三并不满意,从而不愿意掏这个钱来答谢这位先生高尚的灵魂。那么,你的供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不仅如此,这位先生在立即生产满足张三需求的时候的是做为一个供给者,但是他在推理中,竟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需求者。所以,这里立即表现出这位先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供给者和需求者互相对立,但是需求和供给在这里都可以是天上掉下来的东西,既可以随意的立即生产,也可以随意的得到满足,根本就不考虑现实的矛盾,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呀。

可是,这位先生的这种高尚心灵,不仅立即在现实社会中会碰到到许多相同的供给者,而且自己的好心有可能被浪费,也有可能使自己的需求遭到破坏。并且,张三也可以灵机一动,自己进行生产,自己种地,做饭,想吃多少就多少,再也不用“我”的好心了。
这真是一种圆满的思维方式,但是,从古至今,这样可以随意的自己生产,自己满足的的条件我却没有看到过,我看到过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的掠夺,我看到过,奴隶、农民和工人对于自己生产条件的丧失和不得不屈服于奴隶、农民和工人的地位。这样的思维方式,只有唯心主义者才能做得出,只有形而上学者才能不假思考的用做经济学的不言而喻的东西。但是想象总会在现实中碰壁,这位先生的张三朋友的这种随意的可以进行生产的自由,如果把自己的锄头超过了自己的地头一寸,我想,就有可能产生一场经济纠纷或民事纠纷,这就是现实。

更加可笑的是,对于没有的东西,这位先生还可创造,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社群”也就在这位先生那纯洁高尚和不假思考的大脑顺势而出,但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社群”在哪里存在呢?既然,这位先生总是对不存在的东西大加议论,那么,下面,这位先生的话,完全可以按照它的方法,怎样说就可以,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上,有的还是没有的,都可以为了张三的满足服务。

最后,这位先生还让张三进行总结,但是这位先生还没有弄清楚张三本身是哪个社会的人呢,就说出了荒唐的话。张三的梦想是:在一个没有地主的社会里(难道张三还生活在封建社会?),张三完全可以想出(大概应该是吃吧)多少就多少。可惜的是,这位先生的张三没有看到,没有地主的社会里,竟然也不会这么随意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没有地主老财的剥削,张三却很快发现,自己的那点可怜的土地也被资本家掠夺走了,自己竟然成了一个自由人,自由得一无所有,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可怜的收入,并用这点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那个自然的胃的需求,虽然有时由于危机和失掉工作而不得不经常的饿肚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3:10:33
32# ComEcoHR
本来好好地一个讨论帖让这些人搞瞎了
学术讨论为什么非要加上感情色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3:12:49
马克思理论告诉我们:我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中国的,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学”……顾名思义:政治优先,官僚控制经济,服务于政治;
  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马克思理论掐头去尾演化而成的凯恩斯主义、熊彼得学派、新制度学派(不是新制度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还是综合了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系列派别的“新古典综合派”……统称西方经济学,或者“经济政治学”:经济优先,垄断寡头控制政治,服务于经济。
   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只要社会各集团势力达到均衡,并能达成妥协,才叫做“民主”……拉美、印度国家有选举了,就是民主国家,笑话!这和我国号称共产主义的道理是一样的,远景目标,而已!
   而在二者思维方式和理想定义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弘扬社会主义。
   而西方经济学,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于经济问题进行了阐述,着重于对于经济规律的概括,找到一种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在超越并扬弃了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这一时代主导性的哲学精神,但作为主导性的哲学,它是否对当代人类生活,尤其是当代人类精神生活产生应有的影响,却是一个值得理论界认真反思的问题。
如果说历史时代的巨大转换总是蕴涵着并且也要求哲学形态的巨大转换,那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无疑是以思想中的时代反映着一个历史时代的来临,这就是从区域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时代。
今日的世界历史仍然处于马克思所揭示的整个转向过程之中。历史时代的转向必然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新转向,也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转换,并实现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的转折,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这一历史时代的主体。
   哲学思想的真实性,或者说哲学思想的可靠性就在于她是人们意识中的“活的存在”。
   可见,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正是为了我们理解和融入当代人类生活样式,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
马克思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
1、是以唯物主义来观察社会及世界的现状的;
2、是以唯物主义来观察社会及世界的发展的;
3、他的这种方法符合现在的科学研究和学者的试验所得;
4、他的主要理论来源吸取了众多哲学家的理论和精华,这也是他和别的哲学不同的地方,也是他科学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西方经济学使用了数学的科学外衣来掩饰其不科学性,它的作用最多也只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下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的修补,不敢触及整个经济体系的本质。所以数以万计的经济学家和理论经济学模型也防止不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触及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本质,残酷的指出了它的固有矛盾,在数百年前就根据它的理论指出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固有矛盾,且证明了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前提下防止的,这在他死后的数百年里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也令所有自以为是的西方经济学家感到汗颜。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而西方经济学则是一种(个人认为)实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主观价值论,即:事物的价值存在及其大小是由价值主体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3:31:49
楼主真的是太强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3:32:30
楼主这个帖子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23:49:52
lz既然敢在这里发帖,必然是经过思考了的。  大家若是没搞明白lz什么意思,还是说话客气点。
  小小的建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08:44:53
用哲学的概念直接批判西经是有问题的,这就好像让哲学家杀牛一样,无疑庖丁解牛含有哲学道理,但直接的解牛过程与哲学无关。
    陷入哲学式批判的逻辑是西经和西经批判的通病。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哲学并非科学或其他科学的科学,更不能用哲学代替其他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08:52:11
西经是一种没有任何可信的科学基础上的所谓学科,伪科学。主观效用是个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的手是上帝的另一种说法,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时代他等于价值规律而已。这个很荒唐的上帝,只因为看不见才成为大众迷信。说来可笑,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正取向科学的所谓学科,一直保留着17世纪的可笑的上帝观念,牛顿的上帝之手先天的就在经济学里复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09:25:14
回14楼

这位先生又提供一个确切的不懂得认识方法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形而上学思维的例子。甚至是唯心的例子,因为所有的假设,没有前提条件,没有过渡,直接就可以完成。这太简单了,也太不唯物了,更没有辩证的思维在里面。但是谬误却是何其多呀!不过,这有什么,这本来就是西经的经典推理和想法的表现,而这位先生不过鹦鹉学舌罢了。

首先,这位先生的张三朋友,是怎样一个消费者,这是一个要立即确定的问题。“假如”这两个字就太简单了,这里面回避了张三生活的年代、如何进行生产以及如何从这种生产中成果中分配自己的果实的问题。但是这位先生在这些前提条件一个没有讲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谈起张三是个消费者来了。
张三的需求的满足,首先不是这位先生(在文中是“我”)根据张三的需求立即生产从而满足他的需求,这句话如果没有特别的想法,也是一咱恩惠的行动。喂,纵然你张三还没有答应掏钱买你生产的东西呢!
所以,这个假如包括以后的推理,还是等这位先生弄明白了张三是如何进行生产的再来说吧。但是这位先生不会有这么多的想法,所以我还是揭示一下好。
张三是奴隶时代的人吗?是封建时代的人吗?是资本主义经济时代的人吗?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包括不同的分配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才能决定个人的消费方式。这可不是一个“假如”就能承载得了的。
不过,大家可以心照不宣的知道,这个张三,只不过是我们现在生产方式条件下的张三罢了。但是既然如此,张三如果不是靠“我”的施舍,那么,张三肚子的满足,首先不是“我”的立即生产,而是张三的立即生产,因为不这样,就没有交换的本钱。
所以,由此,也立即可以看出,作者那种从天而降的满足张三消费的供给是什么东西了。“我”竟然可以不管现实条件,立即生产满足张三需求的东西,来满足张三的需求,可是,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矛盾,竟然同时有那么可以满足张三消费需求的东西,我的立即生产弄不好张三并不满意,从而不愿意掏这个钱来答谢这位先生高尚的灵魂。那么,你的供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不仅如此,这位先生在立即生产满足张三需求的时候的是做为一个供给者,但是他在推理中,竟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需求者。所以,这里立即表现出这位先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供给者和需求者互相对立,但是需求和供给在这里都可以是天上掉下来的东西,既可以随意的立即生产,也可以随意的得到满足,根本就不考虑现实的矛盾,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呀。

可是,这位先生的这种高尚心灵,不仅立即在现实社会中会碰到到许多相同的供给者,而且自己的好心有可能被浪费,也有可能使自己的需求遭到破坏。并且,张三也可以灵机一动,自己进行生产,自己种地,做饭,想吃多少就多少,再也不用“我”的好心了。
这真是一种圆满的思维方式,但是,从古至今,这样可以随意的自己生产,自己满足的的条件我却没有看到过,我看到过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的掠夺,我看到过,奴隶、农民和工人对于自己生产条件的丧失和不得不屈服于奴隶、农民和工人的地位。这样的思维方式,只有唯心主义者才能做得出,只有形而上学者才能不假思考的用做经济学的不言而喻的东西。但是想象总会在现实中碰壁,这位先生的张三朋友的这种随意的可以进行生产的自由,如果把自己的锄头超过了自己的地头一寸,我想,就有可能产生一场经济纠纷或民事纠纷,这就是现实。

更加可笑的是,对于没有的东西,这位先生还可创造,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社群”也就在这位先生那纯洁高尚和不假思考的大脑顺势而出,但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社群”在哪里存在呢?既然,这位先生总是对不存在的东西大加议论,那么,下面,这位先生的话,完全可以按照它的方法,怎样说就可以,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上,有的还是没有的,都可以为了张三的满足服务。

最后,这位先生还让张三进行总结,但是这位先生还没有弄清楚张三本身是哪个社会的人呢,就说出了荒唐的话。张三的梦想是:在一个没有地主的社会里(难道张三还生活在封建社会?),张三完全可以想出(大概应该是吃吧)多少就多少。可惜的是,这位先生的张三没有看到,没有地主的社会里,竟然也不会这么随意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没有地主老财的剥削,张三却很快发现,自己的那点可怜的土地也被资本家掠夺走了,自己竟然成了一个自由人,自由得一无所有,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可怜的收入,并用这点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那个自然的胃的需求,虽然有时由于危机和失掉工作而不得不经常的饿肚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0:41:49
我们知道,现实的资本的运动过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那么,供给和需求只不过是这个过程在运动中的外部表现,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供给的同时在消费,消费的同时也在生产。
但是,这个结果的不平衡立即由于生产的特殊方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工人同时生产和得到并消费的东西并不相等,工人生产的多于自己所得到的,而多余的部分则被资本家(包括靠剩余价值生活的其他阶级)掠夺去了。所以,供求的平衡在现实中越来越表现为资本家的挥霍,因为工人是挣一文吃一文的,不平衡不是从工人这里产生,而是资本家剩余价值的不能完全消费。

因此,既然矛盾客观存在,那么,不平衡则是必然的,而平衡则是偶然的。现代的西经学者分别站在供给和需求的两个本来是同一过程的表现的两端,他们用了许多种方法,立求使不能平衡的东西达到平衡,那么,现实的经济活动则会不断的对他们的经济信条进行羞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0:42:10
我们知道,现实的资本的运动过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那么,供给和需求在只不过是这个过程在运动中的外部表现,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供给的同时在消费,消费的同时也在生产。
但是,这个结果的不平衡立即由于生产的特殊方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工人同时生产和得到并消费的东西并不相等,工人生产的多于自己所得到的,而多余的部分则被资本家(包括靠剩余价值生活的其他阶级)掠夺去了。所以,供求的平衡在现实中越来越表现为资本家的挥霍,因为工人是挣一文吃一文的,不平衡不是从工人这里产生,而是资本家剩余价值的不能完全消费。
因此,既然矛盾客观存在,那么,不平衡则是尽然的,而平衡则是偶然的。现代的西经学者分别站在供给和需求的两个本来是同一过程的表现的两端,他们用了许多种方法,立求使不能平衡的东西达到平衡,那么,现实的经济活动则会不断的对他们的经济信条进行羞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3:27:59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0-12-1 15:34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11-30 23:56
wuzhijing4024 发表于 2010-11-30 21:30
据说,爱因斯坦曾研究过辩证法,结论是——无用。
因为爱因斯坦是资产阶级的泛走狗
-----------------
可怕的王书记.
毫不奇怪,马克思理论本身就是反科学的,马粉们也不例外。弱智群体就知道眼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3:37:57
addiction 发表于 2010-11-30 20:26
又拿辩证法来说话。辩证法的确很大。信唯物辩证法,得永生,得幸福。
所谓的唯物辩证法,就是一堆正确的废话,它是事前的算命先生,它是事后的诸葛亮。我要是说:“明天可能刮风、可能下雨、可能天晴、可能有雾、可能多云、可能沙尘暴、可能......”但是辩证法可以将上述矛盾话语很和谐地宣扬出来。
通过一分为二,它可以用的**尺度来要求自己,用天使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通过矛盾的相互转化,可以让你为未来虚幻的大饼忍受当下的不满,是阿Q精神的理论加强版,该版本可以依据现实状况不断加载补丁升级。
唯物辩证法最妙的是,当代核心圈圈可以以此指责前代领导叉叉某某理论是错误的,而后代核心转转同样可以以此指责当代核心圈圈是错误的,以上可以无限循环。当然,更奇妙的是,上述逻辑符合了社会螺旋上升原理。
如果您是强势者,恭喜您,唯物辩证法将永远为您讲话。
又是一个不懂辩证法出来装懂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3:47:23
xcf1984 发表于 2010-12-1 10:23
西方经济学是在一系列假定之下的逻辑体系,逻辑严密没有问题。问题是这就像做游戏,改变假设就可以演绎出一套体系,就像非欧几何和欧几里得几何;或是黎曼积分或是勒贝格积分,这很好玩。但是像经济学这样一个经世济民的学科,我们需要的是能揭示经济规律
竟然还有人说西经逻辑严密没问题的,这世界上好像没人敢保证数学逻辑没问题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6:26:11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0-12-1 13:18
看不见的脚 发表于 2010-12-1 02:18
辩证法与形而上的区别在于:
永恒、连续、均匀 = 上帝 = 形而上。
变化,瞬时、离散 = 众佛 = 辩证法。

无论是牛顿循环可逆的轨道模型,还是相对论、量子力学都没有时间方向,这些理论将自身作为演化之父,而不是演化之子,不可避免的死在花样百出奇点和相干中,终极结论只能得出上帝在奇点里活动心眼是万物的原因,所谓“第一推动”。
人化动为静、追求永恒的企图总是遭遇真实世界和辩证法无情的嘲笑。这个背后的深刻原因由热力学揭示出来的,热力学说明了在时间的方向上,自然本身具有摧毁一切(结构、功能)的倾向。
很好的帖子,真的,虽然部分原因是我没看懂,但至少我很佩服。

之所以回帖是因为我也对物理感兴趣。所以就这方面随便聊聊,有些话题是和主题无关的。

没有哪个物理学家会狂妄到想确立万世不变的物理学理论,他们是真正做事的人,从来就没有过“让自己言语模糊以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的念头。

主要的物理理论通常从概念及数学推导开始,每一步都很详细,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是在做事。尽自己所能描述世间现象所含的规律,但同时,言语的清晰也留给后人“证伪”的权利。

正因为如此,物理学才会发展,因为物理学人从来没想过要写出什么“永远正确的思想法则”之类的东西。错就是错,对就是对,简单明了。

当然,有人提到“第一推动力”,我本人还是很佩服牛顿的创意的,虽然这一块是在再版《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时加上的(可能是迫于教会压力)。

物理学是负责干什么的?是“解释为什么”的嘛?不是。

物理学会用一些原理及规律去解释某个复杂的现象。

而所用到的原理及规律又会由更加基础的原理及规律去支撑。

一直这样下去,你总会到头的。

最基础的规律是没有进一步的理论做支撑的,“存在仅是存在”才是物理学从最根本上所遵循的信条。

物理学在最根本上仅是用来描述规律的,它并不负责回答“为什么”。

“存在仅是存在”

如果你想跨越这道门,那就应该发展更基础的理论,但无论你如何发展,物理学总有“尽头”,最基础的规律你仍然无法回答“它为何存在”。

物理学最终只是描述规律的学科,没有能力去回答“为什么”。

随着物理的发展,会逐步精确地描绘出这个规律的模样。但你如果想进一步问它为何会存在,对不起,没有任何人知道。

牛顿触碰到的“尽头”可能对于现在人来说不再是“尽头”,但任何时刻,物理学的“尽头”都存在。

人类不可能去解释更多的东西,有些事物终究只是存在,没有为什么。

如果你偏要问,将其归功于上帝也未尝不可,或许有时也只能如此。有些事你既不能证明亦不能证伪,上帝就是其中之一,他永远活在“尽头”的那一边。
继续这个帖的探讨,唯物论者因为总是认为存在是第一位的,所以仅仅接受“存在仅是存在”的信条。

牛顿当然也知道“存在仅是存在”的道理,他只不过比唯物论者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存在为何会存在?”

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知道答案,唯物论者也不知道,牛顿给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答案——“上帝”,唯物论者一片骂声。

牛顿的答案当然没有说服力,但关键是他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

现在,就请那些嘲笑“第一推动”的唯物论者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存在为何会存在?

这个问题是完全开放式的,而且全世界没有人会知道答案,但大家都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并不是想说牛顿的答案就一定对,但我敢说,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完全正确的答案,包括唯物论者。

你不可能比牛顿更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