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2-2 16:55:33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0-12-2 16:26
现在,就请那些嘲笑“第一推动”的唯物论者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存在为何会存在?

这个问题是完全开放式的,而且全世界没有人会知道答案,但大家都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并不是想说牛顿的答案就一定对,但我敢说,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完全正确的答案,包括唯物论者。

你不可能比牛顿更正确。
让我想到了全息理论,也让我想到了弦理论难以证明,当然,还想到了很多……

如果这个世界是某位“神”创造的(或许这个“神”只是很多“神”当中比较普通的一个),
那么,如果不是这位“神”哪天突发奇想的降低“身份”跑来(如果可以的话)告诉人类这个世界只是“他”某天闲得无聊时编写的某个“26维游戏”,我们这些“愚蠢”的人类将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游戏”原来还有2.0版,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世界所遵循的物理定律还有很多Bu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0:15:10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0-12-2 16:26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0-12-1 13:18
看不见的脚 发表于 2010-12-1 02:18
辩证法与形而上的区别在于:
永恒、连续、均匀 = 上帝 = 形而上。
变化,瞬时、离散 = 众佛 = 辩证法。

无论是牛顿循环可逆的轨道模型,还是相对论、量子力学都没有时间方向,这些理论将自身作为演化之父,而不是演化之子,不可避免的死在花样百出奇点和相干中,终极结论只能得出上帝在奇点里活动心眼是万物的原因,所谓“第一推动”。
人化动为静、追求永恒的企图总是遭遇真实世界和辩证法无情的嘲笑。这个背后的深刻原因由热力学揭示出来的,热力学说明了在时间的方向上,自然本身具有摧毁一切(结构、功能)的倾向。
很好的帖子,真的,虽然部分原因是我没看懂,但至少我很佩服。

之所以回帖是因为我也对物理感兴趣。所以就这方面随便聊聊,有些话题是和主题无关的。

没有哪个物理学家会狂妄到想确立万世不变的物理学理论,他们是真正做事的人,从来就没有过“让自己言语模糊以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的念头。

主要的物理理论通常从概念及数学推导开始,每一步都很详细,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是在做事。尽自己所能描述世间现象所含的规律,但同时,言语的清晰也留给后人“证伪”的权利。

正因为如此,物理学才会发展,因为物理学人从来没想过要写出什么“永远正确的思想法则”之类的东西。错就是错,对就是对,简单明了。

当然,有人提到“第一推动力”,我本人还是很佩服牛顿的创意的,虽然这一块是在再版《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时加上的(可能是迫于教会压力)。

物理学是负责干什么的?是“解释为什么”的嘛?不是。

物理学会用一些原理及规律去解释某个复杂的现象。

而所用到的原理及规律又会由更加基础的原理及规律去支撑。

一直这样下去,你总会到头的。

最基础的规律是没有进一步的理论做支撑的,“存在仅是存在”才是物理学从最根本上所遵循的信条。

物理学在最根本上仅是用来描述规律的,它并不负责回答“为什么”。

“存在仅是存在”

如果你想跨越这道门,那就应该发展更基础的理论,但无论你如何发展,物理学总有“尽头”,最基础的规律你仍然无法回答“它为何存在”。

物理学最终只是描述规律的学科,没有能力去回答“为什么”。

随着物理的发展,会逐步精确地描绘出这个规律的模样。但你如果想进一步问它为何会存在,对不起,没有任何人知道。

牛顿触碰到的“尽头”可能对于现在人来说不再是“尽头”,但任何时刻,物理学的“尽头”都存在。

人类不可能去解释更多的东西,有些事物终究只是存在,没有为什么。

如果你偏要问,将其归功于上帝也未尝不可,或许有时也只能如此。有些事你既不能证明亦不能证伪,上帝就是其中之一,他永远活在“尽头”的那一边。
继续这个帖的探讨,唯物论者因为总是认为存在是第一位的,所以仅仅接受“存在仅是存在”的信条。

牛顿当然也知道“存在仅是存在”的道理,他只不过比唯物论者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存在为何会存在?”

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知道答案,唯物论者也不知道,牛顿给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答案——“上帝”,唯物论者一片骂声。

牛顿的答案当然没有说服力,但关键是他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

现在,就请那些嘲笑“第一推动”的唯物论者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存在为何会存在?

这个问题是完全开放式的,而且全世界没有人会知道答案,但大家都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并不是想说牛顿的答案就一定对,但我敢说,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完全正确的答案,包括唯物论者。

你不可能比牛顿更正确。
        为何?如果套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根本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所谓“存在”
就是孤立于意识之外而又为意识感知的东西。这就是唯物论的客观的概念所指。
        倘若不考虑价值判断,唯物论这个观点是合理的。巧妙之处正在于避开关于意识和存在关系的争论,而有暗含意识和存在只关系。如果终极的质疑被放在前面,例如唯心论,那么不可避免的要继续追问,要么将停留为一个假设的终极上帝的概念,要么宣称上帝的不可接近的绝对性。
       从以上的讨论说,如果从思维的逻辑上看,唯物与唯心在推理形式上都是类似的。也在这个意义上讲,像马克思韦伯、波普的想法才特别令人瞩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3:54:11
78# wufei2134
1.请求楼主描述一下按照马克思经济学构建的经济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如果有,如何达到这个假设(条件)。

因为我总是在疑惑,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资本论的内容,“按照马克思经济学构建的经济”是没有假设并且没有结论的。因为一旦有假设,它就陷入“不完全正确”的悖论中,而没有假设要了老命也提不出结论吧。

所以我对唯物辩证法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唯物辩证法靠否定其他“法”证明自己的正确,正如楼主在76楼洋洋洒洒批驳addiction一番,最终也没有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看,addiction的立论(见76楼引文)是供求定律不是多余的,楼主把addiction的文章否定一番,最终也没有指出供求定律是错误的(虽然资本论中有论述,并且楼主还曲解了部分资本论中的论断),并且也没有得出“供求定律是多余的”这个结论。这或许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妙处吧,它是一个空壳,放诸四海皆准,而毫无用处。


尤其是其全面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的主张:人类要正确认识事物不能也,因为要将事物放到整个宇宙中去看,还要分析其与其他存在之间的联系,还要分析其前身及发展过程,恐怕究其人类存在的时间内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了。不过唯物辩证法又说,要抓住主要矛盾,弄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好,当您搞一些假设弄个模型去研究,它就在一边叫道:片面、割裂、静止。当您问他,那什么是正确的,它就叫道,我就是正确的,我是科学的普遍的原理,信我就行啦。当您真的去看它时,它里面却什么都没有。

2.请求楼主证明或者提供这方面的材料(链接、etc.):用唯物辩证法证明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正确的。因为我不止一次看到有人用这个论断,而却没有看到其证明。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本身的内在矛盾之什么,如何对立统一的?别的学说都是否定之否定为螺旋上升,看你唯物辩证法如何螺旋上升。
3.wufei2134您认为“西方经济学则是一种(个人认为)实用经济学。弄个经济学不实用,要来何用?

4.92楼:关于价值判断,我认为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因其无法量化。比如“公平和效率”等指标,一旦触及哲学的核心内容时,一切都看似有解实际无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19:57:27
93# nmd20000801

楼上可能只学过教科书上的“辩证法”,而没有学过真正的辩证法。真正的辩证法并不反对为了认识世界的总画面而把构成世界的各个“细节”从彼此的相互联系中、从历史的发展中抽出来单独加以研究,而且它还认为这样的研究对于认识世界的总画面是完全必要的;它所反对的仅仅是停留在这种研究的结论上,而看不到各个“细节”的相互联系和历史发展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0:51:03
92# 借一步

非常感谢借一步的回帖。

确实,唯物论者并不笨,如果不是对事物的根本看法有所不同,他们不至于一次又一次的嘲笑唯心主义者。

我明白你的意思,存在之下才有“为何”,存在之上“为何”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没有意义”与“没有用”的意思是根本不同的)。

也就是说,“存在为何存在”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为何”不可能凌驾于“存在”之上,从“存在”指向“更基础的存在”才是“为何”的定义,所以脱离“存在”不可能有“为何”。

我也很赞同你的观点:唯物论者与唯心主义者在逻辑推理形式上是相似的。

这是说他们在“存在”之下所做的工作。一旦上溯到“存在”这个边沿上时,两者的观点便有所不同了。唯物论者认为“存在之上无意义”,而唯心者却偏要向上追问,试图寻找出“存在之上的意义”。

至少你的表达是很清晰的。

我也想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唯物与唯心在“存在边沿”上的根本立场不会影响到他们在“存在之下”所做的工作,其中包括对日常学科的研究(我相信这也是你的观点)。

说白了,唯物论者在学科研究上(包括物理学与经济学)并不具有先天的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2:35:42
跟对世界认识一样,可以用不同的认识工具,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经济现象。比如对人的认识,从物理学来讲,有时可以认为是一个质点,有时可以认为是刚体或者柔索,从化学来讲又可以认为是一堆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从生物学看是一个动物,从伦理学、人文科学来看,人又有了尊严、人格等等。经济现象也一样的,个人觉得马经本来就是西经的一个分支,其劳动价值论直接追溯到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他们各有优势,似乎并非一个层次上的东西,马经更接近事情的本质,层次更深些,但对其它层次上的问题不见得是很好的分析工具,正如你设计机器时非要用量子力学来分析恐怕就解决不了问题。这点偶觉得95楼讲的是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 22:51:36
感谢 94# wzwswswz 的回复,受益了。——我对唯物辩证法本身的疑问是因为我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不够,很中肯,谢谢。

但是我仍然反对“某个事物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的空洞口号。提出一个命题是需要论证的,“好”是一种价值判断,要进行价值判断就需要“假设”或者“条件”。其实坛子里的争论到最后都涉及“假设”或者“条件”的问题,而这个“假设”或者“条件”才是根本问题,才是我们要研究和争论的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的隐含假设”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62570-1-1.html这个话题真的值得好好发掘。而研究的落脚点应从“人类要发展,我国要发展,我要发展”出发,挖掘哲学本源的问题及其在现实中的映射,寻找答案。

西方经济学有效用论的假设,马克思经济学有“无差别劳动”的假设。他们又是建立在其他一些假设上的。我希望论辩的话题基于社会现实并向这个方向深入,才真正能够有所贡献。

当然这是个十分艰巨的工作,看看我们这些前人,无论卢梭、亚当斯密、马克思,其论著都是花了巨大的篇幅在假设上,而最终的结论也就几行字而已。

现在正纠结于我在前面提到的“价值判断”的量化问题。效用无法量化,西经这个大厦仿佛不稳。而“无差别劳动”的量化其实也有够头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3:42:15
nmd20000801 发表于 2010-12-3 13:54
78# wufei2134
1.请求楼主描述一下按照马克思经济学构建的经济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如果有,如何达到这个假设(条件)。

因为我总是在疑惑,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资本论的内容,“按照马克思经济学构建的经济”是没有假设并且没有结论的。因为一旦有假设,它就陷入“不完全正确”的悖论中,而没有假设要了老命也提不出结论吧。

所以我对唯物辩证法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唯物辩证法靠否定其他“法”证明自己的正确,正如楼主在76楼洋洋洒洒批驳addiction一番,最终也没有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看,addiction的立论(见76楼引文)是供求定律不是多余的,楼主把addiction的文章否定一番,最终也没有指出供求定律是错误的(虽然资本论中有论述,并且楼主还曲解了部分资本论中的论断),并且也没有得出“供求定律是多余的”这个结论。这或许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妙处吧,它是一个空壳,放诸四海皆准,而毫无用处。


尤其是其全面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的主张:人类要正确认识事物不能也,因为要将事物放到整个宇宙中去看,还要分析其与其他存在之间的联系,还要分析其前身及发展过程,恐怕究其人类存在的时间内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了。不过唯物辩证法又说,要抓住主要矛盾,弄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好,当您搞一些假设弄个模型去研究,它就在一边叫道:片面、割裂、静止。当您问他,那什么是正确的,它就叫道,我就是正确的,我是科学的普遍的原理,信我就行啦。当您真的去看它时,它里面却什么都没有。

2.请求楼主证明或者提供这方面的材料(链接、etc.):用唯物辩证法证明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正确的。因为我不止一次看到有人用这个论断,而却没有看到其证明。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本身的内在矛盾之什么,如何对立统一的?别的学说都是否定之否定为螺旋上升,看你唯物辩证法如何螺旋上升。
3.wufei2134您认为“西方经济学则是一种(个人认为)实用经济学。弄个经济学不实用,要来何用?

4.92楼:关于价值判断,我认为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因其无法量化。比如“公平和效率”等指标,一旦触及哲学的核心内容时,一切都看似有解实际无解的。
既然是好的意见和建议,那么看来我就不能不稍有表示了。

我的帖子的目的就是指出西经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认识方法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位先生所提问的所有问题表明,一不懂唯物主义,二不懂什么是辩证法。合起来是不懂什么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我们首先来说唯物的问题。我们研究问题,首先要有研究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是不能靠聪明的假设来解决的。
我前面对那位网友的反驳,足以说明,那位先生就像在太空中生活一样,他的所有论点没有现实的基础,当然也是空话。人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假设上面来进行推理,而且从形式逻辑方面来看,还相当的严密,但前提错误,后面无论如何就全错了,现实中没有的东西,脑袋里也是造不出来的,所以,那位先生只不过是从现实的本来互相联系的事物中抽象出一个假设来(因为这个张三事实上是现实的不是封建社会的张三,是一个工人或者资本家等等)。我这里的着重点指出那位先生不是从现实中(也即是唯物的观点来看问题),而是从空想假设中(唯心的观点)来看问题的。
因为我的主题贴就是说明认识方法的,所以,这里,这位先生让我说出马克思的经济构建,这本不是我的目的。但是,从哲学的观点上,我首先就通过这句话,知道了这位先生就根本不知道,马克思首先面对的对象就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外在的物的表现——大量商品,从这个商品的运动中提示了商品的内部矛盾,进而发现价值与剩余价值的。马克思的所有推论无一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商品运动的基础之上。在辩证法里(对于不懂得辩证法的,这紧跟着的几句话又使他们大叫大嚷了),原因即是结果,结果即是原因,前提即是结论,结论即是前提,而且这些首先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存在这个唯物的规定的应用。反之,西经却总是忘记这个事实,做的就象上面那位先生一样,设想出一个既不知是封建社会的张三,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张三来,并在不存在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推论,真是笑掉大牙。单是假设张三是一个消费者是不行的,要知道,消费者在具体现实中由于生产地位的不同还分为不同的阶级的消费者呢。
而且,这位先生以为我没有提出有用的结论,这只不过证明了这位先生根本不会去理解。因为指出那位先生的错误有同时,也指出(也即是有一个结论在里面)这样一些需要做的前提的东西。一是张三的生活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中,二是不同的生产方式当然有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这关系到张三怎样进行生产,而不是象那位先生那样可以随意的进行生产和消费。这两个问题一旦解决了,那么,可以表明,那位先生的张三如果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张三,那么,张三的生产就要受制于他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是拥有生产资料(做资本家)还是没有生产资料只好被资本家来雇佣(做工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以谈得上生产与分配和消费。这就是一种结论,即是在研究经济学时,不要忘记了这些前提而随意的进行一些空想和假设。比如以前西经还有假设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等等,但是仅就欲望的一个方面食物的来说就不是无穷的,科学研究有一个说法,即是说一个人一生中大概只需要四十八吨的食物就够了,当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其实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问题,欲望的无穷并不是真的无穷,而只不过是一个满足与不满足的不断的辩证法运动的过程而已,一个暂时的欲望的满足(比如早晨起来肚子饿)并不需要太多的食物就可以满足,不信,如果还有不满足的,只要不怕被撑死,他尽可以一直吃下去,但是世界上的大胃王比赛也是有限度的,而且还真的撑死的。
所以,马克思面前有研究的对象,有对这个研究对象的辩证分析,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在资本论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材料,而且,马克思在《导言》里对于这种研究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论述,但是有几个人看得懂得,而不懂又立即进行反驳的人却是何其多呢!
对于唯物主义辩证法不懂的,大可以看下列宁的辩证法要素,那里就简要的说明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认识论方法。所以我说,仅怀疑没有用,要有了解,才有辨别,不然总是从别处或者从别一个本来就不正确的评价来当做自己的根据,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比较轻率的行为。
楼主要我用唯物辩证法证明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又一大误解。
我们说,辩证法贯穿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切领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或者说你这个个人存在不存在,这个世界都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着,运动着。我们人类的认识的任务就是要使自己的认识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而不是相反。
做为一种认识的方法,唯物辩证法是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证明不是靠唯物辩证法来证明唯物辩证法,而是靠人类的不断实践来证明的。人类认识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人类认识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从简单到深刻,从表象到本质不断深入的过程。而唯物辩证法只不过是人类在实践与认识的长河中,人类意识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的过程。
总之,辩证法无处不在,把辩证法单独抽象出来,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因为,这里,是把辩证法做为一种凌驾于自然与社会、人类思维之上的一种独立的主观的东西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对立起来了。所以,从这里立刻可以产生神。
这里,我推荐大家看一下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那里虽然是唯心的说法,因为黑格尔把人与自然的对立说成是人类意识内部的对立了,但是这不妨碍黑格尔第一个自觉的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的角度来说明人的意识的辩证发展的,在那里,辩证法不是独立于人与自然的对立的,而就是这种对立的发展。
我还可以推荐大家看来黑格尔《逻辑学》,那里黑格尔可以说是全面的说明了辩证法是什么。在那里,黑格尔指出了:辩证法不是独立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什么东西,而本身就是在事物之中的,认识了事物,也就是认识了辩证法,而黑格尔的整个《逻辑学》就是这种认识的辩证发展。
我前面之所以在一点小说明里说,一些人颇以自己不懂得哲学为骄傲,就是指这些人对于哲学一点也不了解或者仅限于别人的了解(比如罗素这个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家,他根本不懂得辩证法)就大放厥词,这不能不说是十分轻率的结果。
这位先生以为唯物辩证法靠否定其他“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这又是一种误解。又是黑格尔说过的话(《哲学史讲演录》),人类认识的发展,不是一种哲学系统代替另一种哲学系统,本质上,是后一种哲学系统是前一种哲学系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这些,在形而上学那种非此即彼的话里是找不到这样的叙述的,所以,楼主的这种怀疑恰好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恶果。
这位先生之于辩证法认识之于浅薄,和他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样浅薄,也可以说,这位先生既不懂辩证法,也不懂形而上学。比如后面所说的什么否定之否定等等,说的全是外行话,我看就连教科书里那点辩证法他还没弄得十分明白,但是要详细的论述辩证法,这不是我在这里要说的内容,但我可以推荐他看一下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如果这位先生不知道什么是对立,什么是统一,那么,我推荐他看下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的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已经说得比较全面了,但是我有理由相信,这位先生根本看不下去,因为这位先生这种轻率的态度,在不懂得辩证法为何物的情况下,首先就主观的认定了辩证法一无用处,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唯物的辩证的态度,而且,以黑格尔那种晦涩的言论,这位先生一定会感到不知所云,但是认识怎么能够只停留在形而上学上面呢(人类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家,说明形而上学应用的容易),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维深入事物的内部,仅只被动的反映,那么,这是最容易不过的了。
这位先生还以为我认为西经是实用经济学,其实,我只是说西经是形而上学方法指导下的经济学,既不正确也不实用。比如我在一个帖子里提出的问题,有人竟然用投资乘数来说事,但是竟然不知道这本来是该用减法来做的事情,竟然被西经的学者们弄得美仑美奂。因为这里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具体体现,只看到了投资带来的效益,但是竟然不会反过来想过用除法,那就是投资失败的问题。多么好笑!
价值论不讲量化,这也是这位先生的误解,商品质的规定一旦规定,那么,量的比较也就同时确立起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而且,在资本论里,量的比率到处都有,而且都是建立在质的规定的基础上的。但是在西经里,找到得到这些吗?那些供给与需求的量的比较,质的规定在哪里?而且,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里里面,是由竞争的强制作用来表现出来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实践中,经常的表现是效率与不公平。况且,马克思的《资本论》只不过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历史上暂时的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提示和论述,那里尽管有资本主义有机构成提高等论述,但那些论述本身也是客观的、有机的,而根本不是泛泛谈论些什么效率与公平。
我之所以愿意写这么多,不仅是因为前面那位先生犹如神人一般的推理和这位先生的不懂装懂的提问,而且还有一群跟风者,这表明,对于辩证法不了解或者间接了解而不是真正自己了解的人太多了。但是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他们并不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去认真的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一番锻炼,而是互相表明自己的不懂。这与牛顿的悲哀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辩证法不懂的,我上面已经推荐的书目很多了。对于唯物主义不懂的,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外,我再推荐一本书,那就是列宁的《经验唯物主义批判》。
后面,我不再对于这些错误的,不仅由于对辩证法而且由于对形而上学也不真正懂的提问再进行回答了。因为,思维的锻炼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沉默的过程,而且是越沉默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3:50:27
nmd20000801 发表于 2010-12-3 22:51
感谢 94# wzwswswz 的回复,受益了。——我对唯物辩证法本身的疑问是因为我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不够,很中肯,谢谢。

但是我仍然反对“某个事物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的空洞口号。提出一个命题是需要论证的,“好”是一种价值判断,要进行价值判断就需要“假设”或者“条件”。其实坛子里的争论到最后都涉及“假设”或者“条件”的问题,而这个“假设”或者“条件”才是根本问题,才是我们要研究和争论的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的隐含假设”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62570-1-1.html这个话题真的值得好好发掘。而研究的落脚点应从“人类要发展,我国要发展,我要发展”出发,挖掘哲学本源的问题及其在现实中的映射,寻找答案。

西方经济学有效用论的假设,马克思经济学有“无差别劳动”的假设。他们又是建立在其他一些假设上的。我希望论辩的话题基于社会现实并向这个方向深入,才真正能够有所贡献。

当然这是个十分艰巨的工作,看看我们这些前人,无论卢梭、亚当斯密、马克思,其论著都是花了巨大的篇幅在假设上,而最终的结论也就几行字而已。

现在正纠结于我在前面提到的“价值判断”的量化问题。效用无法量化,西经这个大厦仿佛不稳。而“无差别劳动”的量化其实也有够头疼。
无差别的劳动并不是假设,而是一种客观存在。你不知道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当然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转化。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转化的纽带是什么。这就是个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不是你的那种触摸不到就否定它的存在,而是一种不以你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所以,你还需要如何成为一个唯物者上下功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9:13:13
向楼主请教, 无差别的劳动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果他是客观存在的, 一定量的某个具体劳动如何对应到抽象劳动?
不要说一堆不着边的废话,  
我觉得要说清一个"存在"了这么久,
尤其是在"唯物者"眼里存在的真实东西,
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看了楼主的贴以及相关回帖,
我个人觉得楼主与14楼17楼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9:18:26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09:54:22
wenyu 发表于 2010-12-4 09:13
向楼主请教, 无差别的劳动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果他是客观存在的, 一定量的某个具体劳动如何对应到抽象劳动?
不要说一堆不着边的废话,  
我觉得要说清一个"存在"了这么久,
尤其是在"唯物者"眼里存在的真实东西,
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看了楼主的贴以及相关回帖,
我个人觉得楼主与14楼17楼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你的提问也是令人可笑的。这里没有如果,而就是客观存在。

具体劳动如何应用到抽象劳动,那么,这个总是不是具体应用的问题。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具体劳动可以说就是抽象劳动。但是这个个别与普遍的关系你怎么能够弄得明白呢!个人利益不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也不是个人利益;同时个人利益也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也是个人利益。

既是又不是,这就是辩证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0:21:28
yjg30 发表于 2010-12-4 09:54
wenyu 发表于 2010-12-4 09:13
向楼主请教, 无差别的劳动到底是什么东西?

你的提问也是令人可笑的。这里没有如果,而就是客观存在。

具体劳动如何应用到抽象劳动,那么,这个总是不是具体应用的问题。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具体劳动可以说就是抽象劳动。但是这个个别与普遍的关系你怎么能够弄得明白呢!个人利益不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也不是个人利益;同时个人利益也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也是个人利益。

既是又不是,这就是辩证法。
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具体劳动可以说就是抽象劳动?
佩服楼主诡辩功夫.
我明白了, 辨证法就是和稀泥
不懂是因为我境界不够
除了信辨证法的, 哈哈
说你不懂你就是不懂, 懂也不懂
说你懂你就是懂, 不懂也懂
这也是辨证法呢, 哈哈
以上是我用辩证法对楼主回答质疑的概括
纯属娱乐, 楼主勿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0:48:19
wenyu 发表于 2010-12-4 10:21
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具体劳动可以说就是抽象劳动?
佩服楼主诡辩功夫.
我明白了, 辨证法就是和稀泥
不懂是因为我境界不够
除了信辨证法的, 哈哈
说你不懂你就是不懂, 懂也不懂
说你懂你就是懂, 不懂也懂
这也是辨证法呢, 哈哈
以上是我用辩证法对楼主回答质疑的概括
纯属娱乐, 楼主勿怪
        wenyu达人总算帮人们寻找出来一个国人通俗说法的来源。我一直以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是一句幽默话,原来有严格的理论依据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1:29:23
楼主说的否定的否定我甚是疑惑,之所以要否定,是原理论不对,要提出新的理论去解释。这不是数学意义上或者逻辑意义上的否定的否定就是肯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3:18:32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15:27:12
1、据说“闻臭癖”是一种变太的行为,但我发现我也有这种倾向,越是逻辑混乱,不知所言的言乱,越想看,看他第一段就知道其水平如何了,但还想看下去,看看到底还能出什么极品。
2、根一个类似神经病或根本就是神经病的人辨论,你再聪明也辨论不过,反而降低了自己的身价,点到即可。不点也行。这么说我也犯了相同的毛病。
对不起,第一次用这种语言回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1:50:30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0-11-30 23:28  10# yjg30  是我说得过分了,先道歉,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思维要成体系、思维要严密、思维要正确的道理谁都懂。你认为西经不懂得需求不足是因为工人拿的比供给的少,但现在即使是想在外国一般杂志上发表一篇论述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论文都很难,因为这一块已经讨论烂了。西方不懂得市场有失公平么?没人不懂。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们并不都很笨,真的。现在看稍微负责任一点的西经教材都会告诉你收入分配不均会影响消费需求,都会告诉你市场效率有时是有失公平的。
楼主所说的西经和马经的方法区别的比喻,我认为其实要表达的应该用来说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两种体制的差别,把它们看成是马经的辩证法和西经的形而上学方法上的区别不恰当,楼主说的西经现象地看待供给和需求的表现,实际上是商品经济的一个悖论,即供给和需求在商品经济下丧失了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本来的特性,吃和吃的多少即供给由自然的需求即身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所决定,在商品经济下却变成了供给和需求都首先由价值(交换价值)来决定,即价格决定供给——价格低减少供给反之增加供给,价格决定消费——工资高价格低增加消费反之减少消费, 而供给和消费相互间只能间接地决定。这使得市场经济下供给的所谓不足和过剩的表达是不真实和扭曲的,没有真正的不足和过剩,只有不足和过剩的假象,不吃不等于不饿,撑了不意味不再吃,因而在商品经济下需求成了永远满足不了的需求,这就是楼主说的西经仅从供给和消费的现象看问题的实质,也是西经“已经讨论烂了”也找不出分配对需求的影响的关系的症结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计划经济就不是这样,追求的是真实的供给满足真实的需求,饿是需求的信号,饱是停止供给的信号。
不知楼主同不同意我的胡乱解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3:23:24
拜读,深刻理解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4 23:40:47
98# yjg30
感谢楼主的回帖!

既然楼主“稍有表示”,我看楼主倒不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来的爽快。这是一个治学态度问题。楼主您可以认为本人才疏学浅,跟您不是一个层级,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楼主批驳“张三话题”的态度虽然以轻蔑衡量显得太重,但是亦还是我所认为的大忌。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楼主认为我好笑倒对我是个极大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不足而迎头赶上,不因其晦涩而放弃学习的勇气。

话归正题。正如楼主指出的,我们研究问题,首先要有研究对象。而未来经济的情况由于对象之不存在,无法对不存在的对象“唯”,那么我们就应该全面考察当前经济之运动,设想未来经济之状况,依此指导我们的行动。而这正是我所孜孜以求的。我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按照马克思经济学构建的经济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如果有,如何达到这个假设(条件)”正是基于此。多少前辈花费毕生的心血去研究,是为何?就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这是我所认为的“实用”。当然我才疏学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才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提问的,并没有恶意。当然这个问题没有偏离楼主本贴的主题之一: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方式。

正如楼主所指出的,“在资本论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材料。”资本论是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提出了其存在的本质问题。但是关于未来之情状极少论及。我的问题是在马克思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没有被证伪的前提下(我的问题二是一个伪问题,一种法无法自证其伪),以这种思维方式推演,虽不可触及其终极情况(也许可触及,因为坛子里有这方面的观点),可能的情况下(条件和假设)会发展到如何状况,而基于这个(假设)条件会产生什么不足,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如果我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值得研究,我不知道我锻炼思维还为了什么。

关于问题二,在科学,牛顿力学并不完美,爱因斯坦相对论无人证伪,并不表明其绝对正确,科学亦才能够不断发展。从其研究方法而言亦是不断完善和探索的。在哲学,从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直到近代哲学从其本体到其方法论,哲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没有一种学说从形式到实质均是完美。虽然这不能说明马克思经济学及其方法论不完美,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的探索。这也是我问题二的本意。十分抱歉问题二的轻率。

像102楼楼主的回答,我不明白,您明白,您嘲笑我不明白,您却不跟我说,这不正是我所描述的“否定其他法证明自己正确,真的去看他时,他里面却什么都没有”?却难道非得我的导师给我一棒一喝,忽然得悟么?不如楼主拔冗给我一棒吧。“无差别劳动”要么是一个事物,要么不是。如果是一个事物,则可以名状,如果不是一个事物则不可以名状。资本论中的论述做学生的可能不懂,希望得到解释,嘲笑并不能解决问题。

关于“价值判断”拟思考一段时间另行开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1:09:19
wenyu 发表于 2010-12-4 10:21
yjg30 发表于 2010-12-4 09:54
wenyu 发表于 2010-12-4 09:13
向楼主请教, 无差别的劳动到底是什么东西?

你的提问也是令人可笑的。这里没有如果,而就是客观存在。

具体劳动如何应用到抽象劳动,那么,这个总是不是具体应用的问题。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具体劳动可以说就是抽象劳动。但是这个个别与普遍的关系你怎么能够弄得明白呢!个人利益不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也不是个人利益;同时个人利益也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也是个人利益。

既是又不是,这就是辩证法。
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具体劳动可以说就是抽象劳动?
佩服楼主诡辩功夫.
我明白了, 辨证法就是和稀泥
不懂是因为我境界不够
除了信辨证法的, 哈哈
说你不懂你就是不懂, 懂也不懂
说你懂你就是懂, 不懂也懂
这也是辨证法呢, 哈哈
以上是我用辩证法对楼主回答质疑的概括
纯属娱乐, 楼主勿怪
看不明白就以为是和稀泥,也只有象这样子的思维浅薄的人才能做得出。

对于具体劳动如何就是一般人类抽象劳动,我想你是太执着于这个抽象两个字上面了。但是这个抽象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一般人类劳动,是以产品转变为商品为条件的,也可以说,产品转变为商品的同时,具体的有用的个人劳动就转变成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不是主观的想象,而是客观的事实。正如思维的现实现实是语言,而一般人类抽象劳动的现实表现则是价值。由此,可知,这位先生对于身边的不断进行的商品交换行为根本不能了解。


至于下面的那些胡言乱语,以自己主观的标准来代替客观的运动,这与辩证法根本就是两回事。自己到处混淆,还要到处嚷嚷,正如前面一个贴子说的,差别何其大,这个评价是多么恰当,因为天上与地下的何止是十万八千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1:17:29
apucng 发表于 2010-12-4 11:29
楼主说的否定的否定我甚是疑惑,之所以要否定,是原理论不对,要提出新的理论去解释。这不是数学意义上或者逻辑意义上的否定的否定就是肯定。
我很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而不是以上那些支离破碎的提问,你想拉都拉不回来。

关于事物之所以要否定,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来决定的。这也不是原理论对不对的问题,这是事物的本性,就是事物的运动。没有事物内部的否定,哪有事物的自身运动呢?而事物的运动就是这种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肯定也即是否定的否定的过程。

麦由于自己的否定,发芽,长穗,后来又结实。(否定的否定)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认识是,这种否定必须是指的事物自身的矛盾来进行的否定,象那种外部的否定(比如说把麦子煮熟,这不是麦子的自身的否定)根本不是事物自身的辩证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1:22:41
nmd20000801 发表于 2010-12-4 23:40
98# yjg30
感谢楼主的回帖!

既然楼主“稍有表示”,我看楼主倒不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来的爽快。这是一个治学态度问题。楼主您可以认为本人才疏学浅,跟您不是一个层级,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楼主批驳“张三话题”的态度虽然以轻蔑衡量显得太重,但是亦还是我所认为的大忌。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楼主认为我好笑倒对我是个极大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不足而迎头赶上,不因其晦涩而放弃学习的勇气。

话归正题。正如楼主指出的,我们研究问题,首先要有研究对象。而未来经济的情况由于对象之不存在,无法对不存在的对象“唯”,那么我们就应该全面考察当前经济之运动,设想未来经济之状况,依此指导我们的行动。而这正是我所孜孜以求的。我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按照马克思经济学构建的经济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如果有,如何达到这个假设(条件)”正是基于此。多少前辈花费毕生的心血去研究,是为何?就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这是我所认为的“实用”。当然我才疏学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才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提问的,并没有恶意。当然这个问题没有偏离楼主本贴的主题之一: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方式。

正如楼主所指出的,“在资本论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材料。”资本论是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提出了其存在的本质问题。但是关于未来之情状极少论及。我的问题是在马克思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没有被证伪的前提下(我的问题二是一个伪问题,一种法无法自证其伪),以这种思维方式推演,虽不可触及其终极情况(也许可触及,因为坛子里有这方面的观点),可能的情况下(条件和假设)会发展到如何状况,而基于这个(假设)条件会产生什么不足,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如果我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值得研究,我不知道我锻炼思维还为了什么。

关于问题二,在科学,牛顿力学并不完美,爱因斯坦相对论无人证伪,并不表明其绝对正确,科学亦才能够不断发展。从其研究方法而言亦是不断完善和探索的。在哲学,从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直到近代哲学从其本体到其方法论,哲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没有一种学说从形式到实质均是完美。虽然这不能说明马克思经济学及其方法论不完美,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的探索。这也是我问题二的本意。十分抱歉问题二的轻率。

像102楼楼主的回答,我不明白,您明白,您嘲笑我不明白,您却不跟我说,这不正是我所描述的“否定其他法证明自己正确,真的去看他时,他里面却什么都没有”?却难道非得我的导师给我一棒一喝,忽然得悟么?不如楼主拔冗给我一棒吧。“无差别劳动”要么是一个事物,要么不是。如果是一个事物,则可以名状,如果不是一个事物则不可以名状。资本论中的论述做学生的可能不懂,希望得到解释,嘲笑并不能解决问题。

关于“价值判断”拟思考一段时间另行开贴吧。
你这些全部都是些无用的思考。在你的贴子里,我只要你说明这个张三的情况,以及现实的张三是怎么样,以什么样的身份参与到生产与分配并同时消费的就行了。不然你的那种随意进行生产与消费的行为,如果没有神的参与,不知是怎么样实现的。
我们说,知道了过去,也就知道了现在,同样知道了现在也就能够预测未来。你连你的张三的问题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预测未来呢?你说的那些人的心血按照你的方法,确实是白费了。一群生活在真空里的人,既不知过去,也不知现在,还妄想预测未来。

你就在你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的向前行吧,只是要小心,不要让你的张三再回到原始社会进行打猎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1:25:59
wenyu 发表于 2010-12-4 09:13
向楼主请教, 无差别的劳动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果他是客观存在的, 一定量的某个具体劳动如何对应到抽象劳动?
不要说一堆不着边的废话,  
我觉得要说清一个"存在"了这么久,
尤其是在"唯物者"眼里存在的真实东西,
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看了楼主的贴以及相关回帖,
我个人觉得楼主与14楼17楼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这位先生评价很中肯,差距真的很大,一个在浩瀚无际的天上,一个实实在在的地上,我承认这个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14:38:34
113# yjg30
感谢楼主回帖。

请楼主看清,“张三问题”并非我所提出的问题。张三问题楼主已经搞得很清楚了,现在能否请楼主回答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呢?

或者说楼主怀揣秘方不愿回答也可以,那么楼主既然已经立论“你这些全部都是些无用的思考”请楼主就此论一论如何。论的不好,这顶大帽子还是还给楼主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20:29:30
nmd20000801 发表于 2010-12-5 14:38
113# yjg30
感谢楼主回帖。

请楼主看清,“张三问题”并非我所提出的问题。张三问题楼主已经搞得很清楚了,现在能否请楼主回答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呢?

或者说楼主怀揣秘方不愿回答也可以,那么楼主既然已经立论“你这些全部都是些无用的思考”请楼主就此论一论如何。论的不好,这顶大帽子还是还给楼主的好。
张三不是你提的,但是你的思维方式和那个提问题的差不多,难保你不会提出一个李四来,所以这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如何假设的问题,其实,那个提问里不应该简单假设张三是个消费者,他可以假设张三是个工人,这就比那个空洞的消费者内容丰富的多,而且现实的多。因为这个假设只不过是现实中亿万工人中的一个而已,而只是假设消费者,就不知道这个消费者是干什么的,是工人还是资本家,是怎样取得自己的收入以及如何进行消费的。因此把张三假设为工人必然会认识到工人的张三所处的生产条件以及如何进行工人来换取工资并进行购买和消费的一整个现实的关系。
所以张三的问题你还真没有弄清楚,不然的话,你的那个第一个问题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而且,我在论述张三的那部分,也已经说明了你的第一个问题,难道你没有看出来?
只要把你的脚放在地上踏踏实实的行走就可以了,不然老是在太空中进行幻想,怎么会把人间的运动话在眼里呢?
马克思知道自己不会构建出什么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他所做的只是把每天都在重演的现实社会运动运用辩证的方法找出内部的矛盾,而且马克思也多次明确的表示过,只是认识了矛盾还并不能解决这个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只有发展矛盾。
至于你的预测未来之类的,你的那种思维方法,如果不是神的方式,那么你已经看到我的说明了,不懂现在何以预测未来?只要真正的理解了现在,必然可以预测将来,但是你不要反过来以为我说的是可以预测五百年后的事情,我所说的预测只不过是根据现实矛盾的运动所必然要发展的结果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5 23:59:38
感谢楼主回帖!根据目前楼主的回帖,讨论已经渐渐深入。

楼主言道:“把张三假设为工人必然会认识到工人的张三所处的生产条件以及如何进行工人来换取工资并进行购买和消费的一整个现实的关系。”楼主这个动议的导向是要求我们把张三确定为某个具体的人,他面临的约束就是他的现实条件。因为如果不这样,楼主就还会嘲笑这个张三的创造者从空想假设中看问题的。

现在活生生的张三站在这里了,我们去着手研究,却发现研究者存在问题:这就是人的认识的有限性。这时想得出一个结论已经十分困难了。您可能会说,虽然不完全,但是没事,去研究吧,因为我们有“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人类认识无限性的统一”。

研究者着手研究,却发现张三的心思多变,一会嫌袜子太臭,一会有因为一个肥皂剧而想购买某一型号的澡盆。这些还都能够忍受,难以忍受的是张三因买澡盆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成为了历史。您可能会说,这不正是历史的看问题么,这也是认识世界的总画面的一部分。

谈到世界的总画面,我们不仅考虑世界的变化的无限性和人类认识的无限性的矛盾。这两个无限性放在一起,人类总归是无法穷尽对世界的认识的。

世界的总画面因真理的不可分性而更加难以触及。“不懂现在何以预测未来?”这是楼主在教育我们,永远研究,不要止步。“他所做的只是把每天都在重演的现实社会运动运用辩证的方法找出内部的矛盾。马克思的所有推论无一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商品运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楼主在教育我们,那个“他”已经不是人,“他”就是人类,甚至已经不是人类,但究竟是什么,没人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09:34:11
nmd20000801 发表于 2010-12-5 23:59
感谢楼主回帖!根据目前楼主的回帖,讨论已经渐渐深入。

楼主言道:“把张三假设为工人必然会认识到工人的张三所处的生产条件以及如何进行工人来换取工资并进行购买和消费的一整个现实的关系。”楼主这个动议的导向是要求我们把张三确定为某个具体的人,他面临的约束就是他的现实条件。因为如果不这样,楼主就还会嘲笑这个张三的创造者从空想假设中看问题的。

现在活生生的张三站在这里了,我们去着手研究,却发现研究者存在问题:这就是人的认识的有限性。这时想得出一个结论已经十分困难了。您可能会说,虽然不完全,但是没事,去研究吧,因为我们有“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人类认识无限性的统一”。

研究者着手研究,却发现张三的心思多变,一会嫌袜子太臭,一会有因为一个肥皂剧而想购买某一型号的澡盆。这些还都能够忍受,难以忍受的是张三因买澡盆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成为了历史。您可能会说,这不正是历史的看问题么,这也是认识世界的总画面的一部分。

谈到世界的总画面,我们不仅考虑世界的变化的无限性和人类认识的无限性的矛盾。这两个无限性放在一起,人类总归是无法穷尽对世界的认识的。

世界的总画面因真理的不可分性而更加难以触及。“不懂现在何以预测未来?”这是楼主在教育我们,永远研究,不要止步。“他所做的只是把每天都在重演的现实社会运动运用辩证的方法找出内部的矛盾。马克思的所有推论无一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商品运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楼主在教育我们,那个“他”已经不是人,“他”就是人类,甚至已经不是人类,但究竟是什么,没人知道。

你的眼光始终没有离开从个人的欲望研究问题。张三心思的多变,那不是经济行为。

关于有限与无限的问题,我在一个很早的帖子里就已经谈过了。如果不是形而上学的从有限到无限的不停的进行否定的看,那么,人们会发现,在有限与无限的互相否定里,本质就显示出来了。而这些,正是真正的辩证法的眼光。
其实你所理解的辩证法,只不过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那就是从质的不停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但是本质的看法却不是这样。

所以,你提出的那个命题,你是不可能解答出来的,这个命题就是,有限的否定是无限,无限的否定是有限,有限到无限,无限到有限,无穷循环,以形而上学的思考,这的确是没有尽头。正如在数学中设想无穷尽一样,其实,这种思维是最笨的一种方式,一个加上一个,不断的加,这就是无限?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用在物理学思考上,那就是宇宙的尽头在哪里?

这位先生不承认自己是神,那么,他又把自己变成了一般的个人。我们说本质的差别是对立,那么,人与人通过生产商品所产生的本质性对立和人与食物这种物质变换所产生的对立当然是不同的。所以,这位先生在理解中把本质上经济的行为变成了个人的与外界事物的千差万别的对立上去,从这点来说,他怎么能够理解得了经济行为,又怎能不会被现实的五光十色的关系弄花自己的眼。

人做为商品的所有者之间所产生的对立是人类生产方式一个特殊方式上的本质关系,从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考中也可以看出西经那些从什么边际,个人欲望等方面来考察经济行为的错误中。

我可以提出一些对立:人的欲望与满足的对立,比如说人与食物,两者的研究眼光只能放在人与食物这种物理的变换上,这个本质决定了个人的生存问题;人与动物的对立,是研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本质的立足点,男人与女人的对立是研究男女关系的立足点,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只能从不同的所有权条件下人的不同生产者的地位的对立来研究。不然,做为具体的个人与周围的自然与社会的无穷无尽的关系(有多少对立就有多少种关系),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辩证法的本质观念,而只能在事物的存在里兜圈子。

世界的总画面就是事物之间互相对立的联系的运动,但是这位先生在前面可以看到一些人推崇物理学的研究方式,这只不过是对于自然界事物的物理运动的一种对立的研究,只不过物理学家们不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来看,所以总走一些弯路,比如说以前的物理学把物体的运动归结为外力的推动,实际上不过是物理自身的运动而已。但是这位先生的思维方式和前面那些人没有什么不同,看到了总的画面,却不能看到具体的对立。

所以,这位先生不知道什么是个别,什么是普遍。而且,眼光没有能够跳出黑格尔《逻辑学》里的第一篇《存在论》的存在范围,更别说达到本质的规定的认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2:07:22
好,我们终于来到了“什么是个别,什么是普遍”、“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问题了。

1.“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用在物理学思考上,那就是宇宙的尽头在哪里?”

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不必然导向这个问题么?

2.“物理学家们不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来看,所以总走一些弯路。”

没错,走些弯路还是比不走要好。

3.“但是这位先生的思维方式和前面那些人没有什么不同,看到了总的画面,却不能看到具体的对立。”

对不起,本人并没有看到世界的总画面,而恰恰是看到了具体的对立。能够看到所谓的“世界的总画面”的不正是那个“他”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6 13:23:31
nmd20000801 发表于 2010-12-6 12:07
好,我们终于来到了“什么是个别,什么是普遍”、“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问题了。

1.“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用在物理学思考上,那就是宇宙的尽头在哪里?”

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不必然导向这个问题么?

2.“物理学家们不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来看,所以总走一些弯路。”

没错,走些弯路还是比不走要好。

3.“但是这位先生的思维方式和前面那些人没有什么不同,看到了总的画面,却不能看到具体的对立。”

对不起,本人并没有看到世界的总画面,而恰恰是看到了具体的对立。能够看到所谓的“世界的总画面”的不正是那个“他”么?
你一再的表明了你对于马克思是多么的不理解.关于宇宙的源头的问题,你可以看一下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那里有这个关于宇宙的辩证法的解释.而且,<反杜林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你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到马克思头上了.
所以,这一条证明你不知道马克思的思想是什么,有的是从别的地方转述过来的马克思.不知你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去了.所以,你的那个反问真是幼稚可笑.马克思的逻辑思维方式,还真的不会导向这个问题.
关于物理学走弯路的问题.这位先生还颇以为自得.但是做为人类来说,一开始在思维方式上走一些弯路,这是有情可原的,但是在反反复复走了这么多弯路以后仍然不知道从中找出一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总不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方式.
这位先生提出了个总画面,但是在这里有失口否认自己只认识具体的东西.这里又表明了自己的不理解.辩证法就是关于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规律的学说,这里面既有个别也有普遍。但是如果否定了普遍的东西,那么,对于这个总画面,你总不是主观的否认就可以的,因为不管你还是其他人以及自然界和社会里有所有物和事情,总会生活在一定的空间里,而且也是在时间里运动着,空间的运行和时间的运行,这总还不是你把握得了的。
所以,在你否认总画面的同时,你又一次表明了你的远离现实,从人到神。只不过你这个神还是十分低等的,因为那些大神们总还有一些自己的信仰在里面呢!
这位先生要小心呀!因为你只看具体(个别),否定普遍,别忘记了你这个个别也是属于人这个普遍呀,不然,你就会连同自己是人这个属性也一起否定了,那么,如果否定了人的属性,自己会是什么呢?神?还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