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专业素养问题,一个好的裁判,必定是对规则以及突发事件的判例了然于胸的,面对球场出现的问题,能够灵活的快速的做出准确的判断,这里所讲的“准确”,乃是指其与理相符,与法相合,也就是法理学上讲的“程序真实”。这是公正裁判的基本前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任何规则是无懈可击、完美无缺的,这就存在一个规则的真空地带,需要裁判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在会计上被称为“会计政策选择”,这就给裁断履行个人意志提供了可能。
其次是信息获取问题,也就是裁判能否看清看准球场上所发生的事情的真相。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经济学上所强调的信息不对称便是基于此。在今天的世界杯球场上,由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几乎任何球员动作都会得以充分披露。
再次便是裁判的立场和职业素养问题,这个问题是基于上文提到的职业判断的存在,也是会计理论界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点,这一点也是最难以说得清楚的。因为任何规则的执行都是靠人来完成的,而任何人的行为又都会跟复杂的利益相联系,这就涉入政治的层面。尽管业界不遗余力的提倡职业道德建设,我的感觉是,没有社会大环境的根本改善,个人的理想化的道德是搞不住的,当前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一个利益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让“正确的裁断”成为符合裁判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问题,这又需要制度的建设,而制度的建设又不可避免的会牵扯到政治和利益。归纳起来,当制度遭遇政治的时候,事情是很麻烦的。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误判问题。总所周知的,球赛有其连续性、即时性、特殊性和不可逆性,所以球场上出现的诸多误判是不能挽回的;而且,由于信息获取上仍有一定的限制,裁判有足够的理由为其辩解;通常为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裁判还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就使得“误判”成为了一大挥之不去的隐痛。尽管如此,也已形成的裁判市场(套用职业经理人市场)仍会对裁判的行为带来诸多约束,尤其是知名裁判,为自己名声计,一般不会有太出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