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9-30 11:46: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30 11:44
“公告”也是有用的。至少统计局就修改了“营业盈余”的说明,我早已发现的错误。
你要搞出一个结果出来,才能显得你伟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30 11:50:23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30 11:46
你要搞出一个结果出来,才能显得你伟大!!!
我发现错误指出就是了。追求真理而已。
用不着什么伟大——自己本来就是平民百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30 11:52:4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30 11:50
我发现错误指出就是了。追求真理而已。
用不着什么伟大——自己本来就是平民百姓。
你有这个能力嘛,就应当当仁不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30 11:59:51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30 11:52
你有这个能力嘛,就应当当仁不让!!!
其实是很简单的问题,错的实在不应该。
这说明什么呢?搞经济的人很多科学性较差臆想性强。
GDP是最终产品价值,存货变动只能是最终产品的存货变动,不能是中间产品的存货变动。
本人非常重视平衡关系(统计报表的基本要求,本人干过统计工作20多年)。
发现了支出法的平衡关系:本期国内生产=本期销售国产货+国产货存货变动
本期销售国产货=本期国内销售国产货+本期外国销售(出口)国产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 10:49:03
在会计学上,存货包括了:库存产品(库存商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等。在实践工作中,统计报表上填报的存货数字,取自会计报表上的存货数据,因此,二者的口径是一样的。

本年存货变动=期末存货价值-期初存货价值。相减后,这个数字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如果本年存货变动是正数,表示本年度内的存货增加了,这新增的部分属于本年度新创造的价值,应计入本年度的GDP;

如果本年存货变动是负数,表示本年度内的存货减少了,这减少的部分属于本年度消费或投资所消耗以前年度创造的价值,应从本年度的GDP数字中扣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 18:16:47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10-1 10:49
在会计学上,存货包括了:库存产品(库存商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等。在实 ...
您说的大体正确。
但是似乎没有意识到GDP中存货变动仅仅是最终产品,并不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等非最终产品——只包括固定资产及消费品最终产品的存货变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 20:49: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 18:16
您说的大体正确。
但是似乎没有意识到GDP中存货变动仅仅是最终产品,并不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 ...
最终产品只包括固定资产和消费品,只是你的定义,没有得到认可的定义。
得到认可的定义又是与gdp概念不相符合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 16:30: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 18:16
您说的大体正确。
但是似乎没有意识到GDP中存货变动仅仅是最终产品,并不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 ...
不是这样的,我已经说了,存货中也包括原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等非最终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 18:50: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 18:16
您说的大体正确。
但是似乎没有意识到GDP中存货变动仅仅是最终产品,并不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 ...
原料、包装物等存货的变动是正值的话,属于本年新创造的价值。

对于这一部分价值,你认为不应放在GDP中,因为它们不是最终产品。

那么你要把这些新创造的价值放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 21:48:53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10-2 16:30
不是这样的,我已经说了,存货中也包括原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等非最终产品。
GDP中的存货变动确实不包括原材料等非最终产品。
您接受的是错误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01:50:00
机器吞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05:58:4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 20:49
最终产品只包括固定资产和消费品,只是你的定义,没有得到认可的定义。
得到认可的定义又是与gdp概念不相 ...
认可的定义是错误的。将来一定会被替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09:33: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3 05:58
认可的定义是错误的。将来一定会被替代。
原料、包装物等存货的变动是正值的话,属于本年新创造的价值。

对于这一部分价值,你认为不应放在GDP中,因为它们不是最终产品。

那么你要把这些新创造的价值放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09:37: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3 05:58
认可的定义是错误的。将来一定会被替代。
被认可的定义有问题,你的定义也有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取消最终产品这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12:39:08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3 09:33
原料、包装物等存货的变动是正值的话,属于本年新创造的价值。

对于这一部分价值,你认为不应放在GDP中 ...
借你的贴子回帖,机器总是吞帖子。
统计局如果把存货变动定义为 期末存货减期初存货,那就是错的。
正确的存货变动是期初存货减期末存货。
而石开石认为核算中,存货变动只包括最终产品,也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12:42:1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3 09:37
被认可的定义有问题,你的定义也有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取消最终产品这个概念。
把存货变动定义为期末存货减期初存货,是错误的。
正确的定义是,期初存货减期末存货。
而石开石根本就没弄懂核算可以有三种方法,不同的方法使用的概念不同,但都核算出同一个东西。所以,他说存货变动中的存货只包括最终产品,这个说法就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14:09:39
罗鹏 发表于 2020-10-3 12:42
把存货变动定义为期末存货减期初存货,是错误的。
正确的定义是,期初存货减期末存货。
而石开石根本就 ...
为了简要,忽略出口进口。
期初余额+本期生产-本期销售=期末余额
本期生产=本期销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存货变动=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不懂就不要乱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14:57:39
罗鹏 发表于 2020-10-3 12:42
把存货变动定义为期末存货减期初存货,是错误的。
正确的定义是,期初存货减期末存货。
而石开石根本就 ...
您搜一下,GDP三面等值原理。
那文章几乎都是本人的作品。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还没有到本论坛呢,笔名为王开石。这个笔名论坛不接受,所以才用石开石。
一看您说话,就知道您缺少 会计核算基本常识。存货变动=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这是会计学基本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16:39:36
存货中原料变动应计入GDP,我认为95楼说法正确。GDP=最终产品总额=增加值总额=最终产品支出总额。

我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假设企业购入100万元面粉,全部消耗可以生产150万元面包售出,按支出法,GDP=最终产品支出=150万元。按增加值,GDP=上游企业链增加值+面包厂增加值=100+(150-100)=150万元。
假设企业购入200万元面粉,按生产能力用100万元面粉生产150万元面包售出,同时面粉存货增加了100万元,按支出法,GDP=消费者购买面包支出+企业主购买视同面包支出=150+100=250万元。这里的视同面包支出,是指100万元面粉存货最终要转移到面包里,成为面包价值构成的一部分,可以看成企业主自己购买了100万元面包先存起来待售,按增加值,GDP=上游企业链增加值+面包厂增加值=200+(150-100)=250万元。待下期生产时,企业不再购入面粉,用100万元库存面粉生产150万元面包,GDP=消费者购买面包支出+企业主购买视同面包支出=150+(-100)=50万元=上游企业链增加值+面包厂增加值=0+(150-100)。

如果以上面粉存货不计入GDP,按支出法,GDP=消费者购买面包支出=150万元,按增加值,GDP=上游企业链增加值+面包厂增加值=200+(150-100)=250万元,那么,就不满足GDP=最终产品支出=增加值总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19:43:16
ynkylwj 发表于 2020-10-3 16:39
存货中原料变动应计入GDP,我认为95楼说法正确。GDP=最终产品总额=增加值总额=最终产品支出总额。

我这样 ...
支出法:GDP=C+I+G+NX
C是消费支出,对应消费者购买面包的支出150万元;
I是投资支出,对应面粉存货增加额100万元;
G是ZF购买支出,忽略为零;
NX是净出口,忽略为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20:38:12
你以为台积电一年做的芯片该不该算是生产呢? 当然算 。GDP要算的。
呢以为苹果一年生产的苹果手机该不该算是生产呢? 当然算 。GDP要算的。
不过苹果手机是到了消费者手中,是最终产品 ,算在C里面
未销售的手机是完成品,未送到生产线上的芯片是原材料。都令到存货增加,算在I里面。
因为无论芯片或者手机都是这一年一个社会运用资源生产出来的商品。
只是未到消费者是手中视为投资I,到了消费者手中就是最终产品,视为消费C。
台积电的收入就是苹果公司其中的原材料成本
上游公司的收入和下游公司的成本都计算就会重复了。所以为什么说中间产品和原材料不要重复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3 20:52:31
ynkylwj 发表于 2020-10-3 16:39
存货中原料变动应计入GDP,我认为95楼说法正确。GDP=最终产品总额=增加值总额=最终产品支出总额。

我这样 ...
两个单位的数字,不足以说明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09:54:25
ynkylwj 发表于 2020-10-3 19:43
支出法:GDP=C+I+G+NX
C是消费支出,对应消费者购买面包的支出150万元;
I是投资支出,对应面粉存货增加 ...
支出法:GDP=C+I+G+NX
——————————————————
支出法:GDP=折旧+净投资+消费(不算ZF和外贸)

其中折旧不是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12:26:30
ynkylwj 发表于 2020-10-3 19:43
支出法:GDP=C+I+G+NX
C是消费支出,对应消费者购买面包的支出150万元;
I是投资支出,对应面粉存货增加 ...
正常的投资支出是固定资产,不是您说的存货增加。一定要记住:最终产品的概念,不要把中间产品计算到最终产品中。
数据少是无法计算GDP的。您的数据太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14:42:2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3 20:52
两个单位的数字,不足以说明GDP。
不管多少个单位,应该都是一样的道理,简化后比较好理解。

支出法GDP计算还可以这样解释,假设其他会计要素不变,如果本期最终产品厂商耗用的原材料数量正好等于原材料厂商的产出数量,没有原材料存货变动,那么最终产品价值正好等于所有厂商的增加值之和,也就是说,那些上游原材料厂商的增加值已全部转移到了最终产品价值中,所有上游厂商增加值加上最终产品厂商增加值就正好等于最终产品价值。

如果最终产品厂商耗用的原材料数量小于原材料厂商产出数量,那么原材料存货就会增加,显然,这部分存货的价值并没有转移到最终产品中,也就是说,最终产品价值中并不包含这部分存货的价值。但这部分原材料存货是上游原材料厂商已经实现的增加值,支出法计算时,当然不能遗漏这部分原材料价值,把它作为存货投资的一部分包含进来,而不是仅仅包含产成品存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15:00:35
存货本来就包括一切非资本品类的货物,而非只包括最终产品。
存货变动,与存货,是两个不同含义的事物。
统计局和石开石,都不懂这个。
最后说一遍,存货变动=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其值为正,对生产规模的扩大有贡献;其值为负,导致生产规模减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15:11:37
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定义成最终产品价值总和,但它要反映的是生产规模。
国民生产总值,也定义为最终产品价值总和,但它要反映的是收入规模。
当期初存货大于期末存货时,说明当年人们增加了对存货的购买支出,扩大了当年生产规模。
反之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15:58:25
ynkylwj 发表于 2020-10-4 14:42
不管多少个单位,应该都是一样的道理,简化后比较好理解。

支出法GDP计算还可以这样解释,假设其他会计 ...
按您的数据:面粉100万元,150万元面包,卖出140万元面包,GDP是多少?
显然,这里存货变动是10万元(面包库存)。

支出法GDP=140(面包销售)+10(存货变动)=150万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16:00:0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4 12:26
正常的投资支出是固定资产,不是您说的存货增加。一定要记住:最终产品的概念,不要把中间产品计算到最终产 ...
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变动两部分,没有问题的。这部分存货增加量本期计入GDP,后期如果存货减少了(负值),也要从GDP中扣减,并不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4 16:27: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4 15:58
按您的数据:面粉100万元,150万元面包,卖出140万元面包,GDP是多少?
显然,这里存货变动是10万元(面包 ...
正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