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市场行情分析
23 0
2020-09-28

国内外商业卫星的制造计划已超过6万颗,规模化的建设需求将推动卫星产业链快速发展。今年国家明确将卫星互联网纳入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商业卫星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航天以及太空经济快速发展,对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应用提出了迫切需求,给商业卫星全产业链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预计到2025年左右,国内共需发射商业卫星百余次,年均发射量达30余次。商业卫星寿命一般为3到5年,仅已有星座补网,也有不小的发射需求。

‘星链’已经发布600多颗卫星,未来三年将是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建期,也将是运营和终端应用爆发期。卫星的研制、终端产品研发、新基站建设将是这期工程主力。据介绍,九天微星已在国家互联网工程任务中中标船载和车载两款终端产品研发任务。

从国内目前情况看,火箭产能趋于饱和,出现有星无箭、多星少箭情况;以星网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兴大型低轨星座加速建设;“文化+应用”快速兴起发展,航天影视、航天文化衍生品、太空娱乐、太空旅游等方面得到了市场关注。这都将加速微小卫星制造、发射产业发展和地面应用等业务新尝试。

据悉,目前国内商业航天参与企业已经超过百家,主要集中在发射服务和卫星系统两大领域。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商业小卫星制造、发射需求兴旺,商业航天参与企业产业发展方向也将从“单纯的卫星运营”向“运维+服务+跨界”过渡。

商业航天要求高可靠性、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的空间产品设计研发与技术服务。规模化的星座建设,以及商业卫星的运营,对卫星的制造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这需要全产业链参与,让技术创新和产业爆发互相促进。整个行业需考虑通过全产业链布局,跨界融合构建产业链生态,来实现拓展服务、降低成本。

​【提醒:本文资料来历于互联网揭露途径,如有侵权请联络删去。剖析部分仅为大财酉已资讯传播分享,不构成生意操作之根据,危险自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