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都怪你”。(心理学上称为“再归因”)
就是不管发生什么错误,老板都会说是因为你的原因造成的。
这一点其实是说明老板不但人品差,而且水平也差。有的水平高人品差的老板,可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至少他们在业务上的能力强。当然如果他不帮你,那也没区别了。
能力差的老板,自然在学术、教课过程中会显得很笨拙、低效,甚至出错。这个时候,他会把一切责任甩锅给你,比如上面提到的,“只要你做的好”,“就会有”postdoc和AP。其实,你把“就会有”换成“才会有”这样才比较符合实际意思。
我在要毕业的时候,找postdoc找不到,我去问老板能不能给推荐。因为我这个专业的funding相对比较少,postdoc不那么容易找,大部分是靠关系。老板跟我说:“找不到postdoc怪你自己水平不行啊。你要是能做出来个突破性的东西,人家肯定抢着要你啊。”首先,我们学校的TA要求PhD每周教4节课,外加3小时的office hour。系里的老师清一色没有funding,所以RA不用想。这样做研究的时间就不多。即使这样,我4年之内已经发了10篇JCR2区以上的文章。其次,他所谓的突破性的东西恐怕他自己都没做过。当然,我要是能证明黎曼猜想,肯定全地球的学校都会抢着要我。但是,这是找postdoc的要求吗?我的要求只是找一个postdoc,不是成为数学家。最后,不得不说我们这个专业,找postdoc,80%都是看关系。因为没有关系,直接找postdoc,人家理都不会理你。所以,他自己在学术界关系就不行(这一点是我后来得知的,还不是他单纯的不想帮我)。
除此之外,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文章审稿意见出来了,审稿人说文章有问题那段明明是他写的,他会怪我写的垃圾等等。
其实他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要彰显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所以自己是不能有不好的记录的。那么出了错把责任扔给你,即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又降低了你的地位,简直“美滋滋”。
我觉得,这一点是对人伤害很大的。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获得认同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和我们平常吃饭喝水是一样的。真有那种天天被人否定,还坚持的,性格上多多少少会有点缺陷了。至少“固执己见”本身就是一种性格缺陷。而老板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虐待。我特别反感有人说(事实上老板们经常这么说),“不就是说你两句么,那么玻璃心”、“你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这种话,其实是和我描述的这种行为是一样的:“都怪你”。不幸的是,这一点好像还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就是长辈们天天说的做人要“谦虚”,要“成熟”。我承认,做人不能像我老板那样狂妄,因为那样会伤人。但是也没必要过分“谦虚”,因为这样会伤到自己。如果你的老板正在对你这样做,你要不断的对自己重复说,这不是你的错。
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美国人对自己的孩子说:“That is not your fault.”,我希望我们的文化里,多一些这样的温柔和人情。
7. 在利益上,跟学生据理力争
我们学校暑假是不给学生发钱的。那么为了养活国际学生,系里弄了个暑假教课的活动。这个活动是之前一个带颜色的人当系主任时弄下来的,本意是为了多给学生发点钱。之后换了系主任,就变成了多给老师发点钱。所以教课最好的时间,大部分的课都给了老师。甚至在让我们决定教课preference的邮件里,还会提醒我们Summer teaching is not a right, but a privilege。因为老师们全都没有funding,暑假也没事儿干,就教教课拿点钱。至于学生,老师们吃剩下的渣才留给学生,而且,你们还得感恩戴德,叩谢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