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0-18 20:40:50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20:31
最终产品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必然有它自身的内涵(最终产品的性质)与外延。固定资产与消费品能够集合为 ...
恰恰相反,我知道什么是最终产品而你不知道。你竟然把工具当成最终产品。以为这是最终使用。
只有固定资产与消费品才是最终产品。别的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21:09:5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20:40
恰恰相反,我知道什么是最终产品而你不知道。你竟然把工具当成最终产品。以为这是最终使用。
只有固定资 ...
你无法给出最终产品概念的内涵,你根本就不知道最终产品的性质,因此,你根本就无法用以最终产品的性质为标准来判定一种产品是不是最终产品。
由此,你只能用固定资产的标准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料是不是最终产品。

这就像你根本不知道生物的性质,因而无法以生物的性质为标准来判断一个对象是不是生物,却用动物的标准来判断一个对象是不是生物一样,结果却把不是动物的对象统统说成不是生物。
你实在是太滑稽可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21:12:3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20:31
最终产品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必然有它自身的内涵(最终产品的性质)与外延。固定资产与消费品能够集合为 ...
知道什么是外延定义吗?您看看我的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是不是外延定义?
用外延定义能更好说明问题,为什么不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9 09:39:09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21:09
你无法给出最终产品概念的内涵,你根本就不知道最终产品的性质,因此,你根本就无法用以最终产品的性质为 ...
最终产品的内涵很难说清楚,简而言之是最终使用,但最终使用的意义不很清楚。
既然用内涵无法把最终产品说清楚,而用外延可以说清楚,完全可以用外延定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9 13:52: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9 09:39
最终产品的内涵很难说清楚,简而言之是最终使用,但最终使用的意义不很清楚。
既然用内涵无法把最终产品 ...
第一,不易说明内涵的概念不等于没有内涵。
第二,你说不出内涵的概念不等于不易说出内涵的概念。

所以,你说不出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概念的内涵,说不出两者在性质上的区别,只能证明你的无知。
并且,因为你说不出它们的内涵(性质),所以,你根本不可能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外延,你所谓的外延定义只能是错误的。

你现在应当做的就是老老实实承认你不知道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内涵(性质),老老实实承认你根本不懂什么是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而更多的狡辩只能使你更加丢人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9 14:12:4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9 13:52
第一,不易说明内涵的概念不等于没有内涵。
第二,你说不出内涵的概念不等于不易说出内涵的概念。
我说不出内涵,也知道最终产品是什么中间产品是什么。您貌似知道内涵,但是您却把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搞错。
价值低的工具您能搞成最终产品,实在可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9 20:41: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9 14:12
我说不出内涵,也知道最终产品是什么中间产品是什么。您貌似知道内涵,但是您却把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搞错 ...
你说不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内涵,你就拿不出判断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依据,所以,你就分不清什么是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你对最终产品的中间产品的区分一定是错误的。

举例来讲,同样一件价值n元、可以使用2年的设备,按照你的解释,它既可以算作中间投入,也可以算作固定资产。那么请问,这件设备的使用状况(性质)因为这种“算”的不同而不同了吗?
不然,为什么算作固定资产,它就成了“最终”产品?到底什么是这里的“最终”?另一方面,为什么算作中间投入,它就成了“中间”产品?是什么的“中间”?

你回答不了,只能证明你的无知与在卖弄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9 20:48:55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9 20:41
你说不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内涵,你就拿不出判断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依据,所以,你就分不清什么是最 ...
您错了。
最终产品是固定资产与消费品,中间产品是企业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非固定资产。
这非常清楚。
没有必要知道固定资产与消费品的共同性质,这很难概括。您也概括不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9 21:28: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9 20:48
您错了。
最终产品是固定资产与消费品,中间产品是企业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非固定资产。
这非常清楚。
最终产品的性质在于“最终”,中间产品的性质在于“中间”。
你连“最终”与“中间”的意义都说不出来,那么你的回答对于生产资料来说,你所能区分的就只是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而不是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不然,你为什么不敢回答我的问题——
举例来讲,同样一件价值n元、可以使用2年的设备,按照你的解释,它既可以算作中间投入,也可以算作固定资产。那么请问,这件设备的使用状况(性质)因为这种“算”的不同而不同了吗?
不然,为什么算作固定资产,它就成了“最终”产品?到底什么是这里的“最终”?另一方面,为什么算作中间投入,它就成了“中间”产品?是什么的“中间”?

所以,你的能力也就只会把生产资料中的固定资产直接叫做最终产品,只会把非固定资产直接叫做中间产品,却没有能力解释为什么是“最终”产品和为什么是“中间”产品。
所有这一切实际都在证明,你确实很厚颜,确实很可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0 11:25:03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9 21:28
最终产品的性质在于“最终”,中间产品的性质在于“中间”。
你连“最终”与“中间”的意义都说不出来, ...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中间投入释义定义中间产品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以上复制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
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核算中间投入应注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应与总产出的核算范围保持一致,是总产出中包含的中间投入;二是应属于本期一次性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不包括购置的固定资产,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作为中间投入,而应计入固定资本形成。
以上复制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的中间投入解释比《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更进一步更精准些。
中间投入其实就是中间产品的价值,综合以上中间投入的解释,可以定义中间产品如下:
中间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产品(货物和服务)——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的中间投入定义。
中间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产品(货物和服务),但不包括固定资产产品——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的中间投入定义。
中间产品不包括固定资产产品或不是固定资产产品。中间产品是成本核算项目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其他等产品(在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中非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对应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0 16:53:3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0 11:25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中间投入释义定义中间产品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 ...
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是中间产品,而不是什么是中间投入。你提供的材料中根本就没有中间产品的字样。
并且,中间产品是相对于最终产品而言的。因此,要说明什么是中间产品,就必须与最终产品的内涵(性质)相对比。而你所给出的材料中根本就没有最终产品的内涵(性质)这种对比。
因此,你所给出的材料中的中间投入就是中间投入,而不是中间产品。

因此,把中间投入叫做中间产品完全是你自己在玩弄偷换概念的把戏,与你所引用的材料毫无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0 18:29:24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20 16:53
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是中间产品,而不是什么是中间投入。你提供的材料中根本就没有中间产品的字样。
并且, ...
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中间投入。这都不知道。还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0 18:38: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0 18:29
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中间投入。这都不知道。还扯什么呢?
举例来讲,同样一件价值n元、可以使用2年的设备,按照你的解释,它既可以算作中间投入,也可以算作固定资产。
--------
这句话你没有否认,我就当你承认了。
一个企业的增加值,按道理是一个确定的值才对。

可是按你红字的意见,增加值无法确定——如果设备算中间投入,算增加值就会扣除这部分;如果算固定资产,增加值就不扣除这部分。——该企业的增加值,不取决于企业各劳动者经营管理者,反而就操纵在你们会计的手里了?——这种数据可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0 21:02: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0 18:29
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中间投入。这都不知道。还扯什么呢?
再说一遍,中间产品的对称是最终产品,不是固定资产。所以,你所引述的材料在对中间投入的解释中根本就没有出现“中间产品”的字样,有的倒是与固定资产的关系。
你的这种说法只能证明你的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0 21:50:32
clm0600 发表于 2020-10-20 18:38
举例来讲,同样一件价值n元、可以使用2年的设备,按照你的解释,它既可以算作中间投入,也可以算作固定资 ...
红字部分那是W先生的迷惑。现实世界会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什么。
至于计算出的增加值多少,当然以会计确定的为准。
增加值核算不以专业人员确定的为准,还以什么为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09:42:2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20 21:02
再说一遍,中间产品的对称是最终产品,不是固定资产。所以,你所引述的材料在对中间投入的解释中根本就没 ...
首先,中间产品不是固定资产;其次,中间产品不是消费品。
所以中间产品是生成过程中使用的非固定资产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09:48: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09:42
首先,中间产品不是固定资产;其次,中间产品不是消费品。
所以中间产品是生成过程中使用的非固定资产产 ...
中间投入和折旧都是在生产中消耗的价值,应当放在一起。

产值-(折旧+中间投入)=NDP(社会收入或增加值)=净投资+消费

当吧折旧和中间投入放在一起后,支出法的增加值,都能写得清清楚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19: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09:42
首先,中间产品不是固定资产;其次,中间产品不是消费品。
所以中间产品是生成过程中使用的非固定资产产 ...
在采用了产值-(折旧+中间投入)=NDP(社会收入或增加值)=净投资+消费来计算时。

在某一设备不论是算作中间产品,还是算作固定资本,计算的增加值都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36:3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21 09:48
中间投入和折旧都是在生产中消耗的价值,应当放在一起。

产值-(折旧+中间投入)=NDP(社会收入或增加 ...
增加值,也是一定时期新增加的收入。不包含折旧,这新增加的收入就少了一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38: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10:36
增加值,也是一定时期新增加的收入。不包含折旧,这新增加的收入就少了一块。
折旧是在生产中消耗的价值,不是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38:49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21 10:19
在采用了产值-(折旧+中间投入)=NDP(社会收入或增加值)=净投资+消费来计算时。

在某一设备不论是算 ...
设备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您算的不是增加值,是净产值(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41:23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21 10:38
折旧是在生产中消耗的价值,不是收入。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收入
生产税净额是ZF收入
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43: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10:38
设备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您算的不是增加值,是净产值(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
固定资本和原料、燃料等都是生产要素,都是要投入生产过程的产品,

消费品不是生产要素,不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因此前两种产品是中间产品

只有消费品是最终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46: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10:41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收入
生产税净额是ZF收入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增加值=产值-(中间投入+折旧)

增加值=净投资+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51: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10:41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收入
生产税净额是ZF收入
连税务局都不承认折旧是收入,你对折旧是收入的认定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0:58:2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10:38
设备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您算的不是增加值,是净产值(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
我算的是NDP,不是净产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1:10: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21 10:41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收入
生产税净额是ZF收入
你算的是附加值,不是增加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2:24:38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21 10:58
我算的是NDP,不是净产值。
您不知道那个是净产值(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2:25:4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21 11:10
你算的是附加值,不是增加值。
您连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都不知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21 12:27:06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21 10:51
连税务局都不承认折旧是收入,你对折旧是收入的认定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增加值是收入,而且是新增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