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0-18 11:36: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1:35
折旧是企业的收入不是股东的收入。股东的收入是分得的利润(或营业盈余)。
总之,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这样并不影响增加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1:39:35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1:36
总之,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这样并不影响增加值。
10年机器1年用废,这是您假想的事。是错误推理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1:41: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1:39
10年机器1年用废,这是您假想的事。是错误推理的结果。
这是按照你的增加值的原理推导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1:50:31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1:41
这是按照你的增加值的原理推导的结果。
那是您错误推导的结果。与增加值的原理无关。
您以为折旧越多增加值越多,根据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但是您不知道,折旧越多,增加值不变只是营业盈余越少而已。
这说明您根本不懂增加值核算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1:56: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1:50
那是您错误推导的结果。与增加值的原理无关。
您以为折旧越多增加值越多,根据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 ...
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不变。

这有什么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2:43:3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1:56
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不变。

这有什么错误?
可用10年的机器1年就报废,错误在这。
用10年折旧1年是1万,用1年折旧是1年10万。
您认为这样就可以增加增加值,可是,这与增加值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3:25:2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2:43
可用10年的机器1年就报废,错误在这。
用10年折旧1年是1万,用1年折旧是1年10万。
您认为这样就可以增加 ...
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不变。

这有什么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3:38:54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3:25
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不变。

这有什么错误?
增加值的本来意义,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因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而不是你说的什么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部分,因为这样计算增加值毫无意义。如果这样计算增加值,就不用考虑固定资本的节约了。这样,为了获得这种增加值,可用10年的机器就可以一年就用完,这显然是荒繆的。
++++++++++++++++++++++
这是您自己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3:44:0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3:38
增加值的本来意义,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因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而不是你说的什么相 ...
这当然是我的本意。增加值的本来意义,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因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而不是你说的什么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部分,因为这样计算增加值毫无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3:49:3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3:44
这当然是我的本意。增加值的本来意义,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因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 ...
增加值当然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值,当然也是新创造的价值——新增价值。
或许您不知道,您引用的词条是我修改的(我改的不是360百科,别人又把我的修改照抄了)。
原来可不是这样说的呢——知道原来是怎么说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3:52:4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3:49
增加值当然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值,当然也是新创造的价值——新增价值。
或许您不知道,您引用的词条是 ...
如果增加值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值,那么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不变。

如果增加值是相对于中间投入和折旧之和的增加值,那么可用10年机器1年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00:51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3:52
如果增加值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值,那么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不变 ...
从增加值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值推不出“可用10年的机器1年就用废”这样荒谬的事。
之所以会出现“可用10年的机器1年就用废”这样的事是因为:1年用废10年的机器,1年的折旧由1万元变成10万元,这样增加值会增加10万元——这是您的误解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04: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4:00
从增加值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值推不出“可用10年的机器1年就用废”这样荒谬的事。
之所以会出现“可用1 ...
机器的原值是100万,如果用10年,一年折旧10万。

                              如果一年用废,一年折旧100万。
折旧增加90万,盈利减少90万,增加值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13:59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4:04
机器的原值是100万,如果用10年,一年折旧10万。

                              如果一年用废,一年折 ...
其实机器1年用废的事件出现的概率极低,所以是荒谬的出现。子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推理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15: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4:13
其实机器1年用废的事件出现的概率极低,所以是荒谬的出现。子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推理错误。
荒繆的是你增加值公式包含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23: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7 20:57
也就是您分不清固定资产与中间投入。企业会计人员都知道。具体计算按会计的来。不算固定资产,就是中间投 ...
现在讨论的不是什么是固定资产,什么是中间投入,而是固定资产进入总产值的成本是新创造的价值还是转移的价值,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中间投入进入总价值的成本是新创造的价值还是转移的价值。
你连这两个不同的问题都分不清,逻辑能力实在太低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23: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7 20:57
也就是您分不清固定资产与中间投入。企业会计人员都知道。具体计算按会计的来。不算固定资产,就是中间投 ...
固定资产与中间投入的区分是会计制度的规定,但会计制度并没有规定、而且也规定不了,同一件设备,算作固定资产时,其进入总价值的成本是新创造的价值;而算作中间投入时,其进入总价值的成本就是转移的价值。

这就像公历对“月”的规定一样,这并不是对月亮绕地球一周时间的规定,并且它也规定不了这个时间。
而只有你这样的人,把相对于中间投入而言的增加值一定要说成是新创造的价值。这就像一定要把公历的“月”说成是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一样,纯属毫无逻辑能力的望文生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23:47
zhuxiang 发表于 2020-10-18 14:15
荒繆的是你增加值公式包含折旧。
增加值包括折旧不荒谬——认为折旧增加增加值就增加才荒谬——折旧多少与增加值无关。
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注意:我加了括号
营业盈余=总产值-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24: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7 20:50
中间投入与固定资产,在企业中是很清楚的。具体计算按企业实际为准。
企业核算为固定资产,就是固定资产 ...
企业实际只能决定一件设备是算作固定资产还是算作中间投入,但不能决定这件设备不是最终产品,同样不能决定总产值中所包含的这件设备的成本,算作固定资产时是创造的价值,算作中间投入时就是转移的价值,

请你不要把上述不同性质的问题混为一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27:1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14:23
现在讨论的不是什么是固定资产,什么是中间投入,而是固定资产进入总产值的成本是新创造的价值还是转移的 ...
您存在中间投入与固定资产不分的问题,而这是个伪问题。会计们核算时搞得很清楚。
所以增加值——价值创造很清楚,中间投入——价值转移很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29:43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14:24
企业实际只能决定一件设备是算作固定资产还是算作中间投入,但不能决定这件设备不是最终产品,同样不能决 ...
企业确定为固定资产,就是最终产品。就不再是中间投入。
生产法与收入法是以产业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计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40: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4:29
企业确定为固定资产,就是最终产品。就不再是中间投入。
生产法与收入法是以产业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计算 ...
可用10年的机器1年用废,不是增加值增加,增加值不变,这是非常荒繆的。
荒繆的原因在于,增加值包含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47:2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4:23
增加值包括折旧不荒谬——认为折旧增加增加值就增加才荒谬——折旧多少与增加值无关。
增加值=总产值-中 ...
如果增加值是相对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值,那么可用10年的机器可以1年就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不变。

如果增加值是相对于中间投入和折旧之和的增加值,那么可用10年机器1年用废,折旧增加,盈利减少,增加值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49: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4:29
企业确定为固定资产,就是最终产品。就不再是中间投入。
生产法与收入法是以产业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计算 ...
最终产品的对称是中间产品,而不是中间投入。因此,确定为中间投入的也可以是最终产品。

不然,你来回答一下,最终产品的“最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性质?
回答不了,你就没有资格来判断什么是最终产品,什么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4:51:3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14:49
最终产品的对称是中间产品,而不是中间投入。因此,确定为中间投入的也可以是最终产品。

不然,你来回 ...
中间投入是中间产品的价值,这都不知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5:05: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4:51
中间投入是中间产品的价值,这都不知道吗?
你先回答一下,什么是最终产品,什么是中间产品,两者有怎样的不同性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5:21:52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15:05
你先回答一下,什么是最终产品,什么是中间产品,两者有怎样的不同性质?
最终产品是固定资产产品与消费品产品,中间产品是非固定资产非消费品产品(产品是属,修饰语是种)。
这是最简单明了的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说明。不会造成误解。
固定资产是最终使用、消费品也是最终使用——它们都与最终使用相连。
非固定资产、非消费品不是最终使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7:30: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5:21
最终产品是固定资产产品与消费品产品,中间产品是非固定资产非消费品产品(产品是属,修饰语是种)。
这 ...
你这个不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性质,而只是它们的外延。
不然,你来回答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你不会把你说的性质又重复一遍吧?

所以,不懂概念的内涵(事物的性质)与外延,可以去学习,但千万不要卖弄无知,丢人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17:53:31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0-18 17:30
你这个不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性质,而只是它们的外延。
不然,你来回答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 ...
固定资产与消费品的集合是最终产品。这不是说最终产品的性质,这是说所有产品中哪些是最终产品。这是对产品的分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0-18 20:31: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0-18 17:53
固定资产与消费品的集合是最终产品。这不是说最终产品的性质,这是说所有产品中哪些是最终产品。这是对 ...
最终产品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必然有它自身的内涵(最终产品的性质)与外延。固定资产与消费品能够集合为最终产品,那一定是两者共同具有“最终”产品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最终产品概念的内涵。

你说不出最终产品的性质,就老老实实承认你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最终产品。反之,你的任何狡辩都只能让你不断地丢人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