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农场购进了一批小羊羔。因为数量太多,且农场里的草场草质不等,无法分配。于是农场主想到一个办法,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他按草质由好到坏的顺序分别给草场修筑了由高到低的栅栏。然后把羊群赶到栅栏前,任由羊羔跳跃,跳进哪个草场便能吃哪个草场的草。
开始,羊群都被优质草场绿油油的草给吸引住了,于是纷纷向最高的栅栏发起冲锋。有部分羊羔跃进了栅栏里面,当然有些是因为体质好,而有些是趁农场主不注意从栅栏下面钻过去的。更有甚者,趁着众羊拥挤,跳到众羊的背上,顺势跃入栅栏内。不过由于栅栏太高,大部分的羊还是败下阵来。
这是羊群中的部分先知先觉者开始意识到,优质草场的栅栏对它们来说太高了,与其饿肚子不如找个自己能跃进的草场去吃草吧。当然,那部分后知后觉者仍不放弃优质草场的美食,仍一次次向高高的栅栏发起冲击。先知先觉的羊群开始在其他栅栏前散开。其中可分为叫聪明的羊合不甚聪明的羊,叫聪明的羊发现随着栅栏由高到低,草质也由好到坏。于是他们趁着体力还行,挨个试了几次,终于跃进体力极限内的最高的栅栏里,撒着欢跑开了。而那些不甚聪明的羊没有发现这个规律,大部分随便跃进了一个草场。最惨的要数前面说的后知后觉者,其中不乏体质健壮者,因为他们的体质不错,按道理应该能跃进优质草场的,可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它们的体力也消耗殆尽,甚至无力越过中等草场的栅栏。为了不致饿死,只好见个最低的栅栏越过去了。
所有的羊终于跃进了草场,农场主欣慰地笑了,越想越美,禁不住赞美起自己来:普天下恐怕只有我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完全符合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体质好的羊吃到优质的草会长的更健壮,体质不好的羊,你体质不济也怨不得我了。完成这项壮举后,农场主得意的回家了。
过了三年五载,农场主觉得羊羔该出栏了,于是叫上羊贩子一起到草场去。农场主首先到了优质草场的栅栏前,看到大部分羊长得膘肥体壮,很是满意。但也看到不少羸弱的,农场主很纳闷。原来,在农场主走后,如前所说跃进优质草场的羊大部分是体质健壮者,在优质草的供应下长得膘肥体壮。但那些投机进去者和由于天性所致懒惰者,则整天躺着晒太阳。饿了就把嘴边的草啃上几口,半月也不挪一次窝,由于草质肥沃倒也不致饿死,自然长得羸弱。羊贩子也看到了这些羊,农场主说:看到这些肥沃草没,在这长大的羊个个都是好羊,要买的话整栏都得买下,不然不卖。羊贩见大部分羊膘肥体壮,羸弱这只有一下搓,一咬牙,整栏买下了。这里的羊是不用过秤的,按个出售,有多少算多少。
来到中等草场的栅栏前,农场主发现还是有些肥羊的,不过大部分体格中等,和他想的一样。这些羊是按斤出售,有多少算多少。
来到劣质草场的栅栏前,岭农场主大跌眼镜的是,居然有几只羊比优质草场的还要大,大家可能猜到了就是那些后知后觉者。这是羊贩子发话了:看这些羊个个体弱多病,不要算钱了,送我算了。再说我买你那些优质草场的弱羊不也是按壮羊出的钱么。农场主不好说什么只好答应了。
于是所有的羊都被赶上了卡车,要一起拉到市场。在车上,优质草场的壮羊围成一圈,中等草场的中等羊围成一圈,劣等草场的羊围成一圈。看到优质草场的弱羊,大家都投过探寻的目光。那几只弱羊毫不示弱,首先开了腔:弱又怎么样,好歹我也是优质草场出来的,你们知道吗?我的身价和旁边这些壮家伙一样,吃不吃草又有什么关系。羊群一阵骚动。劣质草场的几只壮羊也特别扎眼,优质草场的壮羊是不屑问的,只是晃动着身上丝缎般的绒毛。终于中等羊群里一只羊忍不住了,问那只壮羊:你为什么长得那么壮,你们的草场里也有优质草吗?那只壮羊没有回答,它身边的一支弱羊帮它回答道:哪有那样的好事,它本来不属于我们的。劣质草场里的草养分少,想要吃饱得走很远的路。开始大家还都去远处吃草,后来大家都懒撒了,再不去了,饿不死就行了。只有它仍到远处去吃草,我们的草场都被它跑遍了。不过,”弱羊看了一眼壮羊“终究比不上你们,我们是农场主送人的。”所有的羊都向这几只壮羊投去惋惜的目光,整个羊群陷入了沉寂。